本 地 概 况
呼兰地处黑龙江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萧红的故乡,素有“江省邹鲁”、“满洲谷仓”之美誉。新石器时代早期呼兰就有了人类活动,到了辽金时代,诞生了胡拉温屯这个最早见于史书的村落。清雍正十二年(1734)始设呼兰城,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发的五城(齐齐哈尔、黑河、墨尔根、布特哈、呼兰)之一。 <查看详情>
环境资源
呼兰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松嫩沉降带东部隆起区边缘,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洪积冲击物和沉积冲击物两类。呼兰区处在中纬度地带,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区气候差异不大,南部气温略高,年积温差异不超过100℃,年平均气温4.0℃。境内流经的江河有松花江、呼兰河、泥河、漂河、少陵河等,5条江河的发源地均在境外。 <查看详情>
地理信息
呼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市区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26°25′―127°19′,北纬45°49′―46°25′。东滨漂河、少陵河与巴彦县为邻,东南与哈尔滨市道外区、宾县隔松花江相望,南与哈尔滨市松北区接壤,西濒呼兰河与哈尔滨市松北区相邻,西北濒泥河与兰西县为邻,北及东北以泥河、大荒沟为界与绥化市、巴彦县毗邻。辖区总... <查看详情>
人文历史
呼兰因呼兰河得名。呼兰,一说是女真语“忽剌温”的音转;一说是满语“烟囱”。清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初三(1734年12月27日),清廷批准设立呼兰城,呼兰始有建置,直隶黑龙江将军。同治元年(1862年),置呼兰厅,与呼兰城分疆而治,呼兰厅是呼兰地区最早的行政机构,也是黑龙江省设立民官之始。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呼兰县,设立哈尔滨市呼兰区。 <查看详情>
经济发展状况
201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4.8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5752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0.0亿元,增增长7.4%;第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7.5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7.3亿元,增增长5.5%。三次产业结构为20.3:39.9:39.8。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0%:44.0%:33.0%。 <查看详情>
行政区划
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呼兰县,设立哈尔滨市呼兰区,以原呼兰县的行政区域(不包含乐业、对青山2个镇)为呼兰区的行政区划,总面积2197平方千米,区政府驻新城区南京路8号,南距哈尔滨市政府所在地4.5公里。同年10月,市政府批复呼兰区设立呼兰、兰河、腰堡和利民4个街道。2016年,呼兰区辖10个街道、7个镇、3个乡。 <查看详情>
- 本地概况
- 自然资源
- 地理信息
- 人文历史
- 经济发展状况
- 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