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规划计划

2023年政府工作计划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1-26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呼兰的开局之年,是奋力攻坚“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事关长远。

按照区委五届二次全会要求,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聚焦“七大战略”不动摇,锁定“七彩呼兰”不松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补短板、强根基、扬优势,凝神聚力,踔厉奋发,大干快上,为打造“七大都市”、建设“六个龙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呼兰力量。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

做好2023年工作,需要我们按照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后疫情时代发展机遇,重点做好七项工作。

(一)聚焦工业强区,着力打通产业联动振兴的发展中枢。坚定不移地走产业立区、工业强区、科创兴区之路,不断积攒势能、激发潜能、转换动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聚焦产业项目建设。围绕产业大引进、投资大增加、项目大开工,深入推进华电能源风电一期、天辰燃气母站、龙江光谷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建设,通过项目牵动、创新驱动、园区带动,为后续产业导入创造条件。全年预计投资10.4亿元,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1个,含亿元以上项目5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户以上。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大北农龙江(呼兰)产业园、柳桥集团鹅产业一体化等项目落地实施;围绕“双碳”,抓好协合储能、远景风电及风机制造、海尔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建成达产;围绕“绿色制造”,推进龙群生物环保包装、康拜秸秆板材等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围绕“双循环”,推进中国物流供应链物流园项目落地开工、支持滨拓物流中俄“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路运输)项目加快布局;围绕“工业技改”,推进哈三电厂贮灰场灰池改造、瑞恒包装生产线改造升级等技改项目入库;围绕数字经济,推进百度城市经济底座、省交投千方网络货运平台、麦迪森智慧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实施,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加速发展。

发挥园区承载优势。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市场化运作和绩效考核,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围绕“一体两翼”园区布局,完善园区控详规划和功能分区。新建铁东南北街四南段和景兴路,实施6条已建道路电气、泵站和排水外网配套工程,增强产业项目承载力。推行开发区“用地清单”和“标准地”改革,试点“拿地即开工”。实行首席服务官制,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北方智能制造、蓝莓盛世健康食品等10户企业集中落地达产,确保企业拎包入驻、当年纳税。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依托资源招产业,充分发挥风光火储优势,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发挥农业、交通和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绿色食品深加工、现代物流和文旅康养产业。用好专业机构,依托中电光谷、居之谷等园区运营企业开展专业化招商,选聘更多专业招商机构开展委托招商。锁定重点区域,紧盯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全方位开展板块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布局开放招商,积极做好俄罗斯、美日欧、东南亚等境外招商工作。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实际使用内资、外资分别达到10亿元和1000万美元。

(二)聚焦乡村振兴,着力激活农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推行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固树立大食物观,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四个农业”建设为引领,新建高标准农田2.7万亩,土地规模流转100万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20亿斤以上。完成孟家涝区治理工程,进一步增强防涝能力。强化示范引领,积极创建省级水稻生产示范区、大豆良种繁育示范区。强化良种引进,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持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启动数字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扶持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仓储、冷藏、初加工等设施,辐射带动全区粘玉米、马铃薯、蔬菜产业加快发展。推动生猪、和牛、大鹅养殖集群式发展,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个以上。发展特色种植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呼兰马铃薯、粘玉米、韭菜、大葱、大樱桃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建设都市近郊高质量农产品供应基地,进一步叫响“中国寒地食谷”“龙江中央厨房”品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抓好“三落实一巩固”,全力推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继续保持资金投入力度,全年争取各级财政衔接资金6500万元以上,持续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庭院种养+补贴”的家庭增收行动,深入探索“好项目+脱贫村”的联动发展模式,积极创新“自建+评估+购买”的资金使用路径,大力培育“龙头+大户”的帮扶产业,着力打造具有呼兰特色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三)聚焦改革创新,着力营造支持创业创新的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盘活国有资产,发展民营经济,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全面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应用,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让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事。进一步优化建审流程,深化“流程再造”,实施“多测合一”,审批时限压缩至120天以内,创建“落成一个项目”全要素营商服务品牌。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建设,率先在全市开展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持续开展“早餐叙”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开展守信践诺专项行动,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落实好减税降费惠企政策,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提升国资管理水平。盘活存量国有资产,促进“资源—资产—资本—资金”有序转换。加强区属国企集中统一监管,聚焦主营主业,整合优势资源,切实增强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向,严格绩效考核,优化薪酬管理,提高民益、兰控、农投集团等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

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围绕城市建设、产业项目、乡村振兴、扩大消费等领域提供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呼兰经济社会发展。完善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努力解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拓展区域协作通道。推进哈伊高铁、城市都市环线建设,启动国道嘉荫至临江公路呼兰段改扩建工程,畅通向北发展大通道。完善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开通北京至黑瞎子岛公路呼口大桥至哈肇公路段,加快推动发展江海公铁多式联运,努力打造哈尔滨向北开放之都的重要节点。

(四)聚焦城乡融合,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养的生活空间。围绕宜居呼兰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厚植城市内涵,全面增强城市承载力、亲和力和吸引力。

优化城乡发展格局。进一步巩固“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高标准推进乡镇街道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合理布局城镇体系、产业平台、公共设施等各类空间要素,积极建设老城宜居、开发区宜业、沿江宜游三大空间组团。谋划推进呼兰河第二大桥(哈尔滨南北贯通线)、老城堤顶路联通滨水大道等重点工程。

扎实提升城市品质。启动火电小区等55栋居民楼、24.2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昆仑宸院、御河湾印象城二期和公园壹号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大江生态园四期五期、盛福家园二期等房地产开发项目。推动建设通河路(西段)、南二道街、滨河北路道路工程。加快完成永兴广场、雁鸣湖公园和体育公园项目前期,着力打造市民休闲健身综合体。推进哈尔滨临益燃气母站项目建设,提升燃气供给保障能力。谋划升级改造第三供水厂,改善居民用水质量。治理城市内涝,推动雨污分流,更新改造老旧排水管网3.5公里。坚持公共交通回归公益属性,着力打造规模化、集约化运营模式,支持区属潇乡交通发展公司走“公益性+市场化”之路,推动公交、客运、出租等一体化发展。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坚持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严格规划执行,深化“拆违治乱”,以零容忍态度确保违建“零增长”。强化道路公园广场管理,加强市政设施维护,全面改善城区环境面貌。加大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管理力度,整治环境卫生、乱堆乱放等“脏乱差”现象。规范城区停车秩序,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增设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推动超限超载治理由“粗放型”上路拦车向“精准型”自动抓拍模式转变。健全垃圾收运体系,提高垃圾分类水平,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创建活动,努力让城市更美好、治理更高效、生活更幸福。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加大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高质量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现90%以上村庄干净整洁有序,推动农村“净”起来;严格落实林长制,开展乡村绿化提升工程,实施乡村绿化2800亩,推动农村“绿”起来;深入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和小微水体治理,推动农村“美”起来。启动和平—富强等5条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推动长岭—兴隆等20条农村公路竣工投用,不断改善农村路网路况。深入推进康金非正规垃圾点治理,实施杨林乡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持续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成果。

(五)聚焦文旅兴业,着力塑造融汇自然乡愁的特色品牌。打造文体旅养深度融合的都市后花园,推动全区公共文化事业、体育赛事、旅游康养产业全面起势。

持续优化文化服务供给。开展“兰河之声”音乐会、“农民丰收节”等品牌文艺活动,提升“4·23国际读书日”等一批主题鲜明品牌活动,全年举办活动50场次以上。积极拓展公共文化空间,以农家书屋、特色民宿等为载体,拓展旅游咨询、电商服务、文创展销、社区书房等功能,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空间”。支持区融媒体中心创新模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呼兰正能量、好声音。

深入挖掘文旅特色资源。致力打造冰雪文化之都,推进冰雪汽车拉力赛等大型体育赛事,积极谋划呼兰国际寒地试车、文体中心等一批文旅产业项目落地,持续叫响城市IP。实施萧红故居消防改造工程,力争晋升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启动编制《黑龙江呼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23—2028)》,完善黄土山森林公园、大顶山休闲度假区、二八抗大四野营地等景区景点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呼口屯、蒙古村和“网红海”周边山水田园综合体,提升采摘园、农家宴品质,打造特色精品乡村游。

塑造推广城市形象品牌。不断丰富萧红文创产品、非遗剪纸作品等营销载体,充分利用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构筑全媒体营销矩阵,加大“魅力呼兰”宣传推广力度。加强管理服务,推动历史、民俗、文化、生态同体育、旅游、医疗、康养深度融合,打造文化地标游、湿地沉浸游、乡村体验游等特色旅游品牌,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六)聚焦绿色发展,着力构建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削减棚户区、城中村、农村居民散煤用量,提高电、气、生物质等清洁能源使用率。加大全域、全时段、全面秸秆禁烧力度,提升秸秆“五化”综合利用率。开展柴油货车深度治理,强化机动车环保排放监管。优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完善应急减排清单,提高削峰降频科学化水平。

扎实开展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一企一策”“一域一策”、网格监管等制度,严厉打击各类偷排、偷倒废水、污水、工业固废等违法排污行为。启动康金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长岭、双井、腰堡、孟家等22个村屯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加强对饮用水源地日常监管,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持续发力净土保卫战。深入实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强化管控和治理修复。加强黑土耕地保护,启动治理侵蚀沟100条。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业“三减”行动,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林地、草地、园地农药使用量,切实改善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质量。

(七)聚焦民生优先,着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始终胸怀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怨等问题,让群众感知温度、共享成果。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持续巩固学前教育“三项指标”,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高中“三新”改革,促进普职融通,切实把教育“双减”落到实处。实施萧红小学教学楼外墙体及消防设施改造,切实改善办学条件。

全力支持就业创业。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创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1个,市级“充分就业”社区10个。加大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支持力度,鼓励劳动者自主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以上。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持续开展民办养老机构专项整治,加快培育医养结合、旅居养老、高端养老社区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好服务。启动新建区殡仪服务中心,提升文明殡葬服务水平。启动烈士陵园二期修缮,建设乡镇(街道)退役军人之家19个。

着力建设健康呼兰。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救治,加强医疗机构药品储备,扎实开展疫苗接种,重点关注农村地区和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及其他特殊群体。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招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90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深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完善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的食品监管体系,擦亮“食安呼兰”品牌。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实施安全生产防范巩固提升工程,开展“安全生产萧乡行”活动,持续整治消防、燃气、房屋等安全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底线。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有效解决群众合理信访诉求。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呼兰”“诚信呼兰”。加强公共法律和社会心理服务,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深入做好民族宗教、双拥和预备役、妇女儿童、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工作,加快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民之所忧,我必思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们将破思想之冰,谋发展之策,施惠民之举,闯振兴之路,努力建设“勤政为民、廉洁务实”的服务型政府。

忠诚履职讲政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坚决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在区委的领导下,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多办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多做为振兴发展打基础的好事。

依法行政树形象。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和统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标准推进“八五”普法,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升行政决策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为民务实勇担当。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构建“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亲清政商关系。强化“争创一流”进取意识,全力向上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试点,为百姓做实事。发扬斗争精神,坚决整治“四风”问题、“躺平”思想、“内卷”行为,用今天的拼搏劲头换取明天的发展势头。

清正廉洁守底线。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强化预算管理,严控“三公”经费,集中财力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把更多资金用于为民惠民,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