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规划计划

2022年政府工作总结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1-26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落实区委“七大战略”、打造“七彩呼兰”、奋进二次创业的开局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克服外部环境变化和多轮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顶住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着力稳经济、促改革、防风险、控疫情、惠民生、保安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守正创新,以鲜明的问题导向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经济运行企稳回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8.8亿元,同比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1.5亿元,同比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4亿元,同比增长4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6.6亿元,同比下降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14.2%。多项指标持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排名跃居九区前列,创利民开发区托管以来最好成绩。

——发展势能加速积蓄。推进实施省市重点产业项目8个,完成年度投资10.5亿元。新增企业市场主体864户,规上企业总数达到35户。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户,高新技术产值达到1.8亿元。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深加工、生物等产业集聚规模持续扩大。

——园区建设初具形态。龙江光谷、居之谷家居产业园等首批项目开工建设。站前路、景荣路正式通车,景业路、铸钢街等4条道路主体完成,电、气等土建工程全部完工。编制完成开发区总规,水资源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正式获批,开发区吸引力和承载力显著增强。长岭、康金园区稳步发展,加速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民生福祉有效改善。预计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432元和24527元,同比分别增长5%和4.5%。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计划和便民服务工程,百姓出行难、回迁难、吃水难、办证难、办事难等一批长期影响群众利益的难题得到有效破解,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程网上可办率超过98%,重点项目建设审批时长由310天缩短至141天。举办党政企“早餐叙”,直接对话企业28家,解决实际问题18件。整治“新官不理旧账”、失责失信等问题8个,主动服务企业的氛围愈加浓厚,“投资呼兰”的市场预期和社会认同显著增强。

——政府建设全面加强。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落实政府各项工作。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复率均达100%。60项年度重点工作,件件有动作,事事有着落。念好节约经、过好紧日子,自建核酸检测室和消杀队伍,优化检测措施,累计节约疫情防控资金1.4亿元,牢牢兜住了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三保”底线。妥善处置政府性债务,化解部分历史遗留难题,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持依法行政,扎实推进“八五”普法,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会前学法等制度,公职人员法治意识持续提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于政府工作全领域各环节,推动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走深走细走实,深入开展集中攻坚破难行动,工作经验被中组部共产党员网、央广国际在线公众号、龙江先锋网刊登推广。

一年来,区政府聚力落实区委七大战略,着力打造“七彩呼兰”,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坚持产业强区、加快动能转换,“实力呼兰”构筑新支撑。聚焦“2+4”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专班推进、企业包联、运行调度,出台《呼兰区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呼兰区新能源应用示范区发展规划》等政策。巩固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华电哈三电厂600兆瓦机组供热升级改造、兆丰科技生物肥料生产、双达码头扩建等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华电新能源100兆瓦风电、协合分散式风电、奥动新能源汽车换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加速园区建设,龙江光谷36栋标房封顶、居之谷4栋标房加速建设,筑巢引凤的硬件设施日趋成熟。加快释放工业活力,新增协和风电、胜武食品等8户企业纳规入统。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出台《优化招商引资机制工作方案》,参与亚布力论坛峰会、龙商回归大会,举办龙江光谷产业园(上海站)项目推介会,接洽各地客商1700余人次,签约落户大北农、海南粮投等产业项目29个,签约额170亿元,储备项目线索70个。实际利用内资5亿元,同比增长184%,增速全市第一。

(二)坚持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富裕呼兰”迈出新步伐。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测产总量达到21.32亿斤,较上年增加0.5亿斤。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建高标准农田5.21万亩、示范提升5000亩,实施土地托管40万亩,创建玉米万亩示范片5个、千亩示范方20个,成功获批2022年全国(玉米)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孟家涝区治理工程开工建设,泥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全部完工,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939家,家庭农场发展到9708家。成功举办首届樱桃采摘节暨农产品推介展销会,呼兰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加强农畜产品绿色标识认证,认证企业6家、绿标17个,“呼兰鸡蛋”成为全省首个登记保护的蛋类地理标志产品。生猪饲养量突破75万头,被确定为省级生猪生产调出大县。大力推广特色养殖,扶持康金脱贫户代养、腰堡规模化和牛养殖新模式。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投入衔接资金7755万元,实施项目46个。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3.5%,实现“两个高于”目标,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三)坚持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活力呼兰”厚植新优势。政务服务中心由CBD大厦迁回老城贴近服务百姓,平均节省群众办事路程26公里,归集审批服务事项490项,实现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应进必进”。持续优化办事流程,企业开办审批压缩至4小时,营业执照2小时内办结,不动产登记压缩至1个工作日。梳理“免申即享”等惠企政策42条,减免缓退各项税费9500万元。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前期费用市场询价、财政和审计评审流程优化等制度创新,节约资金700余万元。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正式启用,线上发包机动地1.3万亩。完成自来水公司等4户国企改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强化审计监督,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25个、政府投资审计项目6个,节约财政资金超千万元。

(四)坚持民生优先、提升城市品质,“宜居呼兰”装扮新容颜。聚焦中国美好生活城区建设,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力实施城区改造提升行动。三年累计投入7.3亿元,改造老旧小区81个、楼房281栋、17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39万户、5.96万人。全面启动光明社区、乳品厂B地块、公园北地块等棚改项目,确保群众居有其所。改造升级南北大街、师专路等道路12条,实施北二道街拓宽工程,维修养护市政道路病害点位400余处,更新整修路边石1.2万延长米,整治多条坑洼路、泥水路、闹心路。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清冰雪等城市日常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城区面貌更加干净整洁。坚持“堵疏结合、规范管理”,清理占道经营2500余起,取缔流动摊点1500余个。增设滨水大道交通隔离墩30公里,重拳整治占道占堤违规经营,沿线环境品质持续提升。投入3589万元,完成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工程,确保群众用气安全。实施老城区自来水二水厂及二次供水设施升级改造,改造市政供水管线27公里,供水质量进一步提升。第一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全面竣工,污水处理标准由一级B升级到一级A。启动康金非正规垃圾点治理工程,根除环境污染隐患。改造长岭—兴隆县级公路51.1公里,改建莲花—石人等农村公路7条、19.8公里,实施大用—唐义等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2条、31.52公里,香化美化农村公路142公里,整修路肩边坡182公里。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2.8万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13.5万立方米,清理村内沟渠1353.8公里,完成问题户厕整改1566户,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五)坚持文脉传承、激活旅游资源,“魅力呼兰”注入新能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书法展、书画展主题活动百余场。萧红故居纪念馆获批哈尔滨市科普教育基地,省级非遗项目“呼兰剪纸”荣获全国窗花剪纸创意精品展二等奖,发展永贵村等一批新型村民自治文化阵地,邀请尤泓斐、曾凡博等家乡人为呼兰代言。开展“冰晶雪舞欢乐季”“农民丰收节”等主题群众文艺演出活动80余场,惠及群众15万余人次。聚焦中国优秀旅游城区建设,全面激发“文化+旅游+赛事”的化学反应,成功举办首届全国湿地铁人三项赛、首届全国冬钓大赛、冰雪汽车拉力赛、千车万人驾游龙江大型自驾游等系列体育赛事活动,不断擦亮赛事经济、冰雪经济等呼兰新名片。《黑龙江呼兰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22-2031)》获国家批复,萧红故居、百年仙人掌、河口湿地公园、大堡湾四季农场、“网红海”等景区景点持续升温,春野秋梦兰河村露营基地,填补了呼兰露营休闲游的空白,成为旅游新亮点、新品牌。全年接待游客26万人次,旅游收入676万元。

(六)坚持绿水青山、共建美丽家园,“生态呼兰”绘就新底色。统筹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按时序整改销号。坚决落实“全域、全时段和全面秸秆禁烧”任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淘汰建成区外燃煤小锅炉15台,“一村一屯一热源”试点再扩大。落实河湖长制,排查整治黑臭水体5处,清理河湖“四乱”18处,推进松花江、呼兰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国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统筹生态保护、修复和开发,联合省交投集团合资成立公司,开展全区河道砂石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统一开采,有效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推行林长制,完成造林任务318亩、村庄绿化任务2368亩,打造省级示范村3个。推行田长制,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治理侵蚀沟19条、小微水体289个。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农用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七)坚持人民至上、倾力改善民生,“幸福呼兰”夯实新基座。突出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945人,城乡低保、养老待遇标准持续提高,零就业家庭成员动态清零。重拳整治养老市场,清理规范无证经营老年公寓41个,盘活呼兰敬老服务中心资产资源,公建民营养老改革试点实现运营。全力做好供热保障,投入1118万元实施“冬病夏治”,改造供热管网11公里,老城区居民提前一周住上暖屋子。果断采取接管措施处置康金供热企业弃管问题,群众对供热工作满意率大幅提升。打通风华路交通堵点,规范风华路早市、繁荣路中心市场经营秩序,群众出行购物更加便捷。实施沈家街道供水保障工程,惠及23个村屯 17957 人。落实创业小额担保政策,帮助15家中小微企业获得235万元贷款。完成6所中小学校及第四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学前教育“三率”全面达标。创建国家级篮球、足球和冰雪特色学校18所,进一步推动普职融合发展,高中教育内涵不断提升。新招聘教师130人,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扎实推进教育“双减”,义务教育学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清零。持续拓展医共体服务范围,实现二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共体建设全覆盖。落实城乡居民医保惠民政策,门诊慢性病增至27种、特殊疾病增至9种,高血压、糖尿病“两病”待遇提标扩面。招聘“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123人,不断优化农村基层干部结构。升级改造第一殡仪馆基础设施。维护退役军人切身利益,优待证申领发放率100%,革命烈士陵园完成一期升级改造,“双拥”宣传阵地载体功能有效释放。加强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开展城镇燃气、房屋安全等六个重点领域攻坚行动,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621项。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落实落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坚持“新官理旧账”,扎实开展历史遗留信访案件“治重化积”,明悦浪漫城房产证办理、热力公司职工社保等30余件时间跨度长、解决难度大的历史信访积案有效化解,取得了冬奥会、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敏感期间信访零进京、零非访、零登记的好成绩。社会治安持续向好,成功“摘帽”省级禁毒重点整治地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1.28%,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们全力做好统计、民族、宗教、档案史志、保密、供销、气象、外事等工作,大力支持工会、工商联、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关工委、文联等群团工作,各项事业均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疫情防控,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抵消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打赢了一场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实现连续20个月社会面无疫情传播。转入新阶段后,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抢抓窗口期,加快构建医联体,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就医用药。疫情面前,全区上下闻令而动,社会各界积极驰援,广大医务人员、公安干警、下沉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以疫为令、不畏艰险,以冲锋在前、舍己为人的实际行动忠诚履行了城市守护者的神圣使命,广大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全区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以实际行动筑起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坚强防线,展现了聚沙成塔、众志成城的呼兰力量,诠释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呼兰精神。在此,对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村屯社区干部、爱心志愿者、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最美逆行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大,挑战比预想的多,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以俭为荣、以苦为乐,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实现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呼兰经济社会呈现出逆势而上、加速发展良好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在座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呼武警、政法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望奋斗路,展望新征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依然充满挑战。主要有:经济总量小、产业层级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区情尚未改变;财政实力弱、收支矛盾大、腾挪空间小的发展现状尚未改变;工业支撑乏力、农业大而不强、三产散而不优的基本格局尚未改变;极少数干部发展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能力作风不足等躺平现象尚未根本扭转。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赶超,以实干实绩实效回报全区人民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