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9-03
综 述
【概 况】 2020年,区农业农村工作在省、市有关业务部门大力支持下,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强力推进。1.完成清产核资审核录入。指导全区162个村在5月底前完成2018、2019年两个年度村级资产资金资源的清产核资的摸底、清查、审核、录入省级数据库,截至2019年末全区总资产4.24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2.7亿元,集体土地总面积170666.67公顷,已分类登记入册。2.推进三变改革试点情况。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2020年农业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要求,为促进农村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积极探索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3月下发《呼兰区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方案》,每个乡镇、街道上报一个改革试点村,选好项目,建好各类经营主体,整合资源,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3.开展赋码登记。印发《关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工作通知》,指导全区160个经济合作社、2个股份合作社,按规定程序上报赋码登记材料,区站配合区农业农村局对已上报的140个村进行赋码登记审核,指导不合格乡村进行修改重报,审核合格后协助录入赋码登记平台,准备颁发证书,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运营。4.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农民土地,鼓励农民在自愿前提下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增加农民收入。鼓励有条件乡镇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利用确权登记时机,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将分散零碎的承包地通过互换或流转等方式,集中归并,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5.扎实做好农村统计数据上报。指导各乡村填报《黑龙江省农村政策与改革统计年报》《农村合作经济与宅基地管理利用信息》《黑龙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共计3个国家数据系统42套各类表格。指导各村扎实做好数据填报工作,坚持统计人员和主管领导审核“双把关”,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报送。
(侯志)
【农机监理】 完成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全年受理各类农业机械落户登记527台套。其中拖拉机落户登记359台套、联合收割机168台套,补换牌证5台。受理农机驾驶员申请322人次。其中新办证申请263人次,老证换发新证121人次,增驾申请36人次。办理各类农业机械年度检验566台套。下乡开展便民服务58天次,出动监理人员260人次,张贴宣传标语及通告108张,粘贴反光标识17000条,印发宣传材料1000份,召开乡镇、街道农机安全生产座谈会5次,参加人数300余人。无特重大农机事故发生。(侯志)
【“三资”管理工作】 指导做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上半年村级没有退出三资委托代理制前,继续指导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按财经制度做好财务管理审批基础上,严格履行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工作,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6月,印发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在做好2020年结旧账建新账,按季度进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党务公开重大事项随时公开等,同时进一步规范并强化村级财务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侯志)
【农业经营】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根据区级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每个村培育一个家庭农场,各乡镇、街道上报完成160个家庭农场培育。全区在国家农业部名录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1487家,经家庭农场自愿申报、乡村推荐等程序,按照省级示范场申报材料要求,区、乡联合对具有一定规模和示范带动能力的家庭农场进行初审工作,拟推荐区4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参加评审(哈尔滨市呼兰区王健家庭农场、哈尔滨市呼兰区老一套家庭农场、哈尔滨市呼兰区孟家乡朝福家庭农场、石人镇鑫宇家庭农场)。培育2个示范社。对各乡镇、街道上报推荐15个合作社,按省级示范社标准区级从中筛选2个合作社示范社。(侯志)
【产业扶贫】 2020年,区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关于做好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体要求和部署,推动区农业产业扶贫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发展农业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效的主要路径。全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639户11970人,全部脱贫。全年农业产业扶贫项目20个,投资总额达5946万元,其中用于产业5621万元。实现产业扶贫覆盖率达100%,人均增收2500元。小种植和小养殖涉及贫困户2446户,投资379.55万元,增加收入198万元,户均可增收809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第三次全覆盖。
(侯志)
【扫黑除恶】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贯彻落实《呼兰区关于落实中央扫黑除恶第14督导组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第二次对接移交问题的整改责任分工方案》精神,区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迅速落实,制订并下发《呼兰区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问题大排查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全面组织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领域和行业领域乱点乱象排查整治工作。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均能够按照方案要求,迅速启动,分别制订工作方案、成立工作组,全力推进落实工作。对专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坚持立行立改,确保逐条整改到位。同时建立整改台账,对佐证材料进行规范管理。在资源方面,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采取提高承包价格、调整承包合同、缩短承包期限、收回土地、移交司法机关及纪委部门等方式,通过汇总各乡镇街道整改情况,排查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其中仅通过提高价格,收缴承包费67万余元。截至年末,自“行业清源”行动开展以来,通过各乡镇、街道排查上报,没有发现村级财务不透明、集体资源管理混乱、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问题。(侯志)
扶贫开发
【概 况】 2020年,区扶贫办党组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四届八次、九次全会部署要求,以强化政治责任、狠抓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为着力点,坚持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证。(王帅)
【脱贫统筹】 聚焦重点任务,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力推动脱贫攻坚政策在呼兰精准落实,彻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1.住房安全。协调住建部门整改完成脱贫攻坚“回头看”问题和对照国家成效考核整改任务231个。同时,完成“其他三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127户。2.饮水安全。协调水务部门整改完成脱贫攻坚“回头看”问题66个,并制定全区饮水安全长效管护机制。3.义务教育保障。2020—2021学年度,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046人,其中在呼兰就读学生730人(学前教育阶段32人,义务教育阶段628人,高中教育阶段70人);在外地就读学生316人(幼儿141人,大学175人)。制订《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全区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寄宿生、学前教育补助、高中生助学金及中高职学生“雨露计划”等教育扶贫政策,全年受惠学生1629人次。4.基本医疗保障。帮助贫困人口全部建立健康档案,为贫困人口全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商业补充保险。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和“一免五减”政策,全年免费体检4831人次。累计鉴定认证慢病4438人,慢病人口签约率100%,发放慢病补贴201.18万元。村级卫生所全部达标,配备常用药品,满足常见病治疗需求。(王帅)
【疫情防控】 围绕持续增收,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区扶贫办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采取挂牌作战、定期调度和常态督导工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做好扶贫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各项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1.下发《关于对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通知》,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不受影响。2.发出倡议,采取灵活方式做好贫困群体疫情防控。向全区各帮扶单位、全体帮扶责任人发出倡议书,采取电话或微信形式加强结对帮扶工作,提示提醒贫困户提高防范意识。3月2日,市区两级8支驻村工作队24人全部到岗到位,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3.制定下发《呼兰区关于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有关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区近期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就做好省级成效考核、扶贫产业项目谋划、“回头看”问题整改、防贫机制落实、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和贫困人口备春耕生产进行安排部署。4.推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强与区内外用工企业沟通对接,积极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40人,其中线上技能培训170人。全区贫困劳动力已外出务工3798人,比上年增加437人。区内19家扶贫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145人,6个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168人。加大扶贫公益岗位开发力度,设置扶贫公益岗位717人,比上年增加216人。(王帅)
【产业扶贫】 强力抓好产业扶贫。深入开展贫困家庭增收行动,科学分析贫困家庭收入结构,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增收措施,确保每户贫困户新增1个以上家庭增收项目,最大限度消除疫情对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年下拨扶贫专项资金5946万元,主要用于扶持产业项目20个,以及发展庭院经济、农机社会化服务、贫困劳动力公益岗位补助、外出务工生活费补助、带贫主体生产补助等。(王帅)
【消费扶贫】 大力开展消费扶贫。1.做好扶贫产品认定。完成认定14个供应商,涉及米面粮油、农副加工、时令鲜蔬、其他四大品类111个扶贫产品。2.推进消费扶贫专柜建设。积极参加省、市扶贫办共同组织的消费扶贫专柜启动仪式,推进重点扶贫产品。已初步确定10个投放地点,每个地点投放两个消费扶贫专柜。3.推进消费扶贫专馆建设。依托兴利米制品有限公司现有场地设立扶贫专馆,面积500平方米,整合入驻扶贫产品100余种。4.推进消费扶贫专区建设。分别在天猫和阿里1688商城设立扶贫产品线上专区,销售额34万元。在上海、江苏、重庆、包头、济南、沈阳、哈尔滨(呼兰区家幸超市、比优特超市)等30余个大中城市商超设立线下扶贫产品专区,销售额实现200余万元。5.积极开展消费扶贫月活动。9月22日,举办呼兰区“庆丰收、迎小康电商扶贫产品展销会”,此次展销会为带贫企业免费提供展位,组织扶贫企业展示、宣传、销售扶贫产品,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购买扶贫产品。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等方式,有效推动呼兰地方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6.大力推进“以购代捐,以捐代扶”。印发《呼兰区消费扶贫倡议书》,持续开展“以购代捐,以捐代扶”活动。全区各级工会组织采购扶贫产品总金额42万余元,驻村帮扶单位哈尔滨交通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购买区扶贫企业兴利米制品公司“30日粥”、杂粮等系列产品30.56万元。(王帅)
【精准防贫】精准落实防贫机制。制订出台《呼兰区农村人口精准防贫机制实施方案》,明确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各村确定防贫监测员。邀请市扶贫办相关领导,组织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扶贫专干、各村防贫监测员开展防贫机制业务专题培训,确保防贫机制精准有效落实。截至年末,按照农户申报、乡村入户调查、相关行业部门和商保机构审核、兑现救助政策的流程,全区已申报救助案例38个,其中17个案例已完成审核并拨付救助金。(王帅)
种 植 业
【概 况】 2020年,全区继续围绕“一减三增”目标落实种植计划(“一减”暨减少普通玉米种植面积,“三增”暨增加蔬菜、大豆、马铃薯等经济作物面积),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大豆、马铃薯、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达20000公顷以上。重点打造苗木花卉、食用菌、鲜食玉米、露地菜、中草药、红辣椒、小杂粮等为主导的特色种植基地。全区耕地138400公顷,种植玉米102666.67公顷(其中:鲜食玉米4666.67公顷)、水稻18000公顷、大豆6666.67公顷、马铃薯5866.67公顷、蔬菜3266.67公顷、两瓜666.67公顷、小杂粮1133.33公顷、中草药133.33公顷。(侯志)
【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19年10月16日由市局批复,2019年10月29日开始招标,2019年12月29日开工建设,2020年3月26日复工。项目计划总投资981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849万元,地方财政投资1962万元(省级981万元,区级981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933.33公顷,其中节水灌溉666.67公顷。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长岭街道新民村、包井村,二八镇罗井村,杨林乡吉祥村。完成新打机电井165眼及井房,购置喷灌设备165台套,架设输变电线路95.6千米,变压器84台套,清淤12.6千米,砂石路116.5千米,田间建筑物33座,土壤改良1000公顷,农防林4.19公顷。未完工程:田间构造物8座,水泥路7千米,预计2021年6月末完工。(侯志)
【农技推广】 主推农业技术实施到位。1.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免费为项目区农户(合作社)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采集化验土样7400个,出具配方卡7400张,完成呼兰区配方施肥75866.67公顷,较上年增加50533.33公顷,建立和完善主栽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引导农民优化施肥配方,减少肥料浪费亩节本增效38.9元,提高肥料利用效率5.9个百分点,通过实施配方施肥,充分利用测土结果,根据不同作物需求,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扩大有机肥使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流失和挥发。2.继续把农业“三减”作为全区农业重要工作任务,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并把农业“三减”工作与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结合起来实施,在康金、长岭、腰堡、大用、许堡、孟家6个街道、乡镇6个合作社,开展“三减”(减少化肥、减少农药、减少除草剂)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实施面积12066.67公顷,示范基地共减少化肥用量176吨,除草剂1.91吨,农药0.65吨,达到减量目标,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建立完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监测点24个,监测点以乡镇、行政村为边界,24个监测点覆盖区所有行政村,每个监测点面积6666.67公顷左右,每个监测网点聘用1名农民作为兼职调查员,承担田间监测调查和上报任务。(侯志)
【绿色食品认证和农产品监管】 绿色食品认证和农产品监管工作。2020年,向国家、省、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申报的2家企业10个绿色食品标识认证资料已在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当中,12月末获得绿色标识证书;同时开展绿色食品标识企业续展3家,已通过现场检查及报送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获得签订标识证书合同;全年年检5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已全部年检通过。已完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网与黑龙江农产品质量安全对接的安全公共追溯平台企业达22家,涉及大玉米、水稻、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场及水产养殖等经营主体。(侯志)
【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明显。截至11月末,完成秸秆综合利用率38.14%,其中还田完成41980公顷,还田率30.4%;离田利用完成9493.33公顷,利用率7.74%。(侯志)
林 业
【概 况】 2020年,区林草局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围绕林业草原建设目标任务,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保育结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严守资源保护红线,促进生态效益发挥,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年省、市下达造林绿化计划586.67公顷,实际完成651.13公顷,完成率111%;省、市下达乡村造林绿化219.93公顷,实际完成237.8公顷,完成率108%,两项任务均超额完成任务。新建区级义务植树基地3公顷、乡级基地13.33公顷,累计栽植杨树10000余株。完成中幼龄林抚育213.33公顷,林相得到大幅改善。(李学彬)
【“绿卫”“绿盾”行动和森林督查】 “绿卫”“绿盾”行动和森林督查工作持续深入。核查疑似图斑858块、面积502.03公顷,确认违法图斑2块、面积0.46公顷,核查结果全部通过省、市认定。截至年末,累计完成还林231.12公顷,还湿2.69公顷;查处涉林违法案件19起,对涉林违法行为给予迎头痛击,形成强大震慑。(李学彬)
【自然保护地管护】 对自然保护地实施高频次、高密度巡查管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配合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完成湿地公园违建核查和拆除工作,拆除违建别墅66栋。积极推进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优化整合方案获批。完成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调整和总规编制工作。(李学彬)
【野生动物保护】 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违法行为。取缔猎捕场所5处,刑事立案3起,采取强制措施3人,销毁鸟网9片、网杆16根、滚笼拍笼35个、解救野生鸟类活体260只。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活动,借助“爱鸟周”活动,向广大市民发出爱护鸟类和野生动物倡议书,悬挂宣传条幅30幅,形成良好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宣传效果。(李学彬)
【有害生物防治检疫】 筑牢有害生物防治检疫防线。结合气候条件及上年监测数据研判,制订监测计划,对危害严重、虫口密度大、越冬代基数大区域设立标准地40块开展监测工作。采取喷洒药剂、人工摘茧等方法进行防治,防治面积1666.67公顷,防治效果达85%以上。特别是在黄土山林场发现蝗虫危害时,迅速行动,及时防治,使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对区域内的造林绿化苗木进行产地检疫,出动检疫车辆10台次,检疫人员30人次,检疫苗木1400万余株,其中检出冻害苗木、病虫害苗木4万余株,责令其清除销毁,不允许在造林绿化中使用,产地检疫率达100%。(李学彬)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实现多元发展。1.黄土山林场生态修复和旅游综合项目前期有序推进。聘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四家省内权威单位,启动规划、可研等前期工作,现已完成项目规划、可研、立项、收益评估等前期工作,并通过区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预计2021年6月启动客服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2.种植养殖经济初具规模。大力开展刺老芽种植、大果榛子种植、森林鸡养殖、食用菌种植等经济项目,林下鸡存栏数达5000只,产值约20万元。刺老芽种植面积20公顷,实现产值2万元。大果榛子种植面积6.75公顷,实现产值6万元。种植灵芝0.1公顷,产值10万元,试种蓝靛果和龙丰果面积10公顷。(李学彬)
【森林防火】 森林草原实现“零火灾”目标。1.完善应急预案。制订《呼兰区2020年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施方案》《呼兰区2020年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扑救预案》《呼兰区2020年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方案》。在重点时段、重点火险区加大火源管控力度,增加巡查次数,管护人员死看死守。排查隐患,即查即改,降低火险等级。房屋落实责任,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2.压实防火责任。全面落实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制,实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区森林防火指挥部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签订森林草原防火责任状18份,林场与沿山村(屯)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5份,林场与沿山农户签订十户联保15份,林场与管护人员签订责任区防火责任书15份。3.完善多层级应急救援力量。森林高火险期扑火队员及林场全体职工24小时备勤坚守岗位,组建森林火灾扑火半专业队、应急分队一支15人,随时处于临战状态。防火期内黄土山林场共出动扑火人员900多人次、出动扑火车辆270多台次。4.全方位做好防火宣传。在沿山重要路口悬挂条幅50个、设立宣传彩旗200面、村屯张贴宣传标语2000张、禁火旗50面,营造森林防火氛围,使森林防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李学彬)
【大项目建设林地征占】 助力全区大项目建设林地征占工作。完成3个省“百大”项目征占用林地工作,分别为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明水—哈尔滨支线)项目;哈尔滨呼兰德润生物质开发有限公司2×1.5MW+1×1MW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呼兰经济开发区配套项目(景荣路、站前路)。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29个,发证面积1.4895公顷,采伐林木1687株,采伐蓄积434.1立方米。(李学彬)
【疫情防控】 助力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安排,区林草局第一时间快速反应,采取多项措施,全面打响林草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制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野生动物禁食禁售倡议书》《呼兰区林草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呼兰区林草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预案》。出动人员440人次,车辆54台次,对全区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场所进行逐村、逐户排查,排查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场所97处,涉及10个乡镇、街道,31个村屯,饲养野生动物17292只,没收违法出售野生林蛙238只。局负责兰河街道4个卡点执勤劝返工作。(李学彬)
【精准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组织全局帮扶责任人多次到贫困户家中宣传政策,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制订具体增收扶持计划,区林草局包保帮扶的99户贫困户已全部顺利脱贫。(李学彬)
畜 牧 业
【概 况】 2020年,呼兰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良好。生猪、肉鸡、肉牛、奶牛、羊等畜禽生产呈现出稳中有升喜人态势。据统计:全区生猪饲养量82万头,存栏31.5万头,出栏49.5万头,能繁母猪存栏4.4万头;奶牛存栏量0.088万头;肉牛饲养量3.9万头,存栏1.8万头,出栏2.1万头;肉鸡饲养量880万只,蛋鸡存栏103万只。全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得到深入开展,规模场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粪污利用率达到80%以上。积极支持成立“呼兰区蛋鸡协会”。呼兰区蛋鸡协会成立后,得到省、市业务部门高度评价,多次到区调研。协会的成立,将极大提升全区蛋鸡生产秩序,为全区蛋鸡饲养行业提供准确信息和科学的养殖技术。在区农业农村局大力支持下,“呼兰鸡蛋”正在申请全国地理标识,创建品牌标识,为宣传美丽呼兰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区全年采购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80万毫升,牛羊O型口蹄疫苗32万毫升,奶牛O型-A型双价口蹄疫苗1万毫升,禽流感H5H7灭活疫苗290万毫升,猪瘟活疫苗80万头份;动物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各项工作达到追根溯源,截至11月初,全区定点屠宰生猪57万头,无害化处理生猪0.03万头,定点屠宰毛鸡961.3331万只,无害化处理毛鸡0.7222万只;产地检疫生猪62万头,产地检疫毛鸡905万只,产地检疫牛羊4509头只,检疫率达100%,持证率达98%以上。对检疫不合格生猪,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率达100%。(侯志)
【肉食品安全宣传】 组织全区开展肉食品安全培训工作。加强源头管理,通过学习重要文件精神,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等相关内容,增强肉食品安全知识。为更好开展“私屠滥宰”等专项行动,确保全区肉食品安全,执法人员开展肉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食品安全,制作宣传展牌2块,悬挂条幅2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分发给市民群众,收到很好效果。(何建民)
【畜禽屠宰企业监管】 加强畜禽屠宰企业监管。区现有畜禽屠宰企业12家,其中生猪5家,禽类7家,严格按照标准整顿和规范屠宰场,确保进厂验收,宰前静养、按规定屠宰流程屠宰加工、宰后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台账管理等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做到以制度保质量,以质量促发展,实现问题肉品可追溯制度,屠宰后肉品必须具备两章、两证方可上市销售,严防病死肉、注水肉、私宰肉、未经检验检疫的各类肉品进入流通领域,对屠宰场肉品进行定期送检,检测肉品水分含量,瘦肉精情况,各屠宰场都具备无害化处理设备,对病害肉实施无害化处理,严格按规程实施肉品品质检验,严格落实瘦肉精自检制度,并做好登记,严格禁止不合格肉品流入市场,与企业签订肉品质量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企业是肉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何建民)
【打击私屠滥宰】 严厉打击畜禽屠宰违法行为。对畜禽屠宰违法行为进行整治,特别是对城乡结合部和私屠滥宰易发地采取日常监管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确保肉食品安全。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城市综合执法局、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对城区沿边街道、早市、农村集贸市场私屠滥宰点及销售未经检疫、检验肉品摊床进行专项整治,驱赶20多起并进行批评教育,打掉注水窝点1处,拆除注水设施,没收注水工具,并进行罚款处罚。加大对肉品产品流通环节整治,堵塞各种不合格产品进入流通环节,提高经营者对食品安全认识,净化肉食品环境,保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何建民)
渔 业
【概 况】 2020年,区渔业工作在区农业农村局和省、市渔业主管部门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水产工作会议精神,以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载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切实推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使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为全年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区标准化池塘改造166.67公顷,投入资金300万元。全区投产各类养鱼水面达到1320公顷,其中成鱼池投产1053.33公顷,鱼种池投产266.67公顷。全区投放春片鱼种515吨545万尾,平均每亩投放32.6公斤345尾;投入夏花鱼苗2200万尾,平均每亩投放5500尾。全区水产品产量为4800吨。其中养殖产量4600吨、捕捞产量200吨。鱼种产量1500吨。渔业产值实现8000万元,其中养殖产值实现7800万元、捕捞产值实现200万元,全年产值比上年提高6.2%。渔民人均收入3600元。休闲渔业产值1300万元,休闲渔业占比逐年提高。无公害驯化养鱼面积完成666.67公顷,无公害综合养鱼面积400公顷,无公害名特优养殖面积533.33公顷,全区健康养殖面积1320公顷。休闲渔业发展迅速,全区垂钓点已达70处,面积达到400公顷。全区夏花生产5500万尾,鱼类越冬1500吨。(谭增权)
【养殖结构调整】 渔业养殖结构调整。1.调整养殖品种结构。针对名特优水产品市场需求大、价格高、效益好的情况,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全区推广名特优养殖面积533.33公顷,生产名特优水产品1400吨。养殖品种发展到大白鱼、彭泽鲫、团头鲂、六须鲶、鳜鱼、淡水白鲳等20多个品种。2.调整养殖生产结构。推动综合性经营渔业的发展。利用区地缘优势,拓宽渔业产业领域,发展旅游观光渔业。全区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垂钓点70处,面积400公顷,鱼的品种、规格都较上年有很大提高,服务水平和环境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增加效益1300万元,其中集餐饮、观光、垂钓为一体的度假村、冬钓馆30余家。游钓已成为渔民增收重要手段。3.调整养殖技术结构。大力推广颗粒饲料驯化养鱼,提高经济效益,驯化养鱼面积达666.67公顷,亩产平均360公斤以上。4.调整养殖质量结构。大力推广绿色渔业,促进水产品质量提高。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产品质量标准提出更高要求,积极引导渔民适应市场需求,生产绿色水产品,举办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场,全区实现健康养殖,推行水产品标签制度、养殖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同时开展水产苗种生产专项检查和禁用药物的检查监控,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谭增权)
【科技培训服务】 加大渔业科技培训服务。做好渔业生产前培训及生产中安全管理工作。3月,组织开展渔业捕捞生产、渔业法律、法规及生产安全培训,对全区472名船主、船员进行渔业法律、法规及渔船驾驶员专项培训和考试,并签订渔业生产安全责任书,让渔民懂得渔业法律、法规,减少违法捕捞现象。全区举办各类养鱼技术培训班、研讨会2期,培训200人次,进行技术咨询、鱼病防治50次。科技服务对区渔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谭增权)
【渔政资源管理】 加强渔政资源管理。加强渔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工作,宣传面积达100%。做好捕捞证、渔船年度检验工作,对全区236条捕捞渔船全面、严格检验,船检率达100%。加大渔政执法及禁渔期检查力度,切实保护水产资源。严格执行渔业法有关规定,打击电拉网、小迷魂阵、大筐、地笼等违法网具及作业行为。从4月下旬开始,渔政部门组织车、船两路出击对重点江、河区段进行巡回检查。对违法渔具清理,对私捕滥捞人员进行批评教育,使合法渔民有序生产。全年清理山东大网20余趟,小型迷魂阵50余趟。大筐、地笼、挂网等600余趟(片)。销毁违法网具1000余趟,说服教育渔民100余人次,处罚移交案件3起。罚没款1.75万元。出动车辆200车次,快艇50次,执法人员400余人次,发放禁渔期公告330份。按照省、市主管部门部署,开展全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经过对全区养殖水域摸查、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经区政府颁布实施。(谭增权)
【水上安全检查】 加强水上安全检查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分阶段、突出重点地对渔业船舶进行水上安全检查及安全生产宣传工作。1.开江前,此时的江面冰层比较疏松,江面有部分已开,大部分还未开,如要进行捕捞生产是非常危险的。组织渔政执法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进行检查,防止渔民过早下水捕捞。同时进行安全宣传工作。2.大风天,如果风力超过5级,就组织各生产滩点滩长到生产区域进行检查,不准捕捞渔船进行生产,以防发生安全事故。3.利用平时例行渔政执法检查的同时进行水上安全检查。严禁超员、超载及客货混载,检查救生、防火设备是否齐全,以提高渔民安全意识。4.封江期安全检查。针对本地区封江特点,本年封江期比较长,由于气温变化,天气变暖,江面封的比以前晚,冰面封冻比较慢,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区渔政利用几天时间深入生产滩点进行冬季安全检查和宣传。(谭增权)
水 务
【概 况】 2020年,区水务局按照脱贫攻坚、河长制落实等规定要求,围绕全区重点任务,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1.防洪减灾相关措施不断完善。争取国家投资50万元,完成呼兰河堤防红旗护岸水毁修复工程110米,消除防洪隐患。争取国家投资6万元,完成“杨、二、方、白、石、康”6个乡镇、街道雨量监测站的监测预警设备设施维修养护,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呼兰河治理工程已完成招标,并于11月12日启动建设。2.民生水务项目深入有序推进。争取国家投资160万元,完成全区14个农村乡镇、街道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95处。争取区级投资699万元,完成孟家、沈家、杨林、许堡、长岭、石人、康金7个农村乡镇(街道)农村饮水安全维修改造工程13处,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毛俊峰)
【水务监督管理】 深入开展水务监督管理工作。1.河流水域监督管理持续加强。按照河长制工作要求,全区实施河长制16条河流划界工作全部完成,并在区政府网站进行公示,“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完成并在全区印发执行。按照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要求,2019年排查发现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涉河违建238处,拆除236处,后又排查发现8处,拆除6处,除2处宗教类正在由市佛教协会择日拆移、2处因涉案查封需适时拆除以外,其余全部拆除完毕;2020年排查发现河湖“四乱”4处,全部完成整改。2.取用水专项整治成效显著。按照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要求,为加快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经请示区政府同意,将全区取用水专项整治等河长制工作纳入区政府督办事项。在区政府督促督办下,截至10月31日,区取水口核查、排查工作全部完成,在全市9区9县进度中排名第三。此次专项行动,区排查登记各类取水口3356处,其中存在问题取水口3316处,完成整改41处,剩余3275处正在推进整改,确保按要求在12月31日前完成80%以上年度整改任务。3.水务管理机制不断改革创新。6月15日,经区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同意,完成防汛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划转。9月,针对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不善和水费收缴难的现状,以大用镇为试点,在全省范围内创新推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智能化委托运营,大用镇所属9个行政村、26个自然屯除骆家村以外全部实施智能化委托运营管理。从智能化委托运营成效来看,农民节水意识全面增强,水费收缴率大幅提高,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得到保障,正在全力推进该模式在全区范围内全面铺开。(毛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