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02-08

教育综述

【概    况】  2018年,呼兰区教育局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职员工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和谐稳定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现了各类教育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徐洪锐)

【教育教学】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1.质量稳步提升。聚焦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差异,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质。举办“探索杯”教学大赛,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活动,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和强化各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10余名教师进行教育教学风格展示活动。2.探索“互联网+教育”。借助网络,以微课应用为突破口,探索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鼓励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开展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创新活动。探索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新模式,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教育云平台为载体,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网络学习空间服务,通过网络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交流、多元互动和个性学习。组织全区教师新技术、新媒体应用培训4场,培训1200余人次。在教育平台开展微课展示活动,共展示微课36节。3.实现减负增效。制定统一作息时间表,要求各校不得提前或推迟,各中小学认真制订课外活动计划,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每天安排课间操、眼保健操,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精选作业内容,提高作业质量,提倡“五留五不留”:留适时适量作业、留自主型作业、留分层型作业、留实践型作业、留养成型作业,不留超时超量作业、不留节日作业、不留机械重复作业、不留随意作业、不留惩罚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其他年级作业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作业量每天不超1.5小时。全面落实省教育厅推后上学时间和市教育局推进课后服务要求,保证学生睡眠时间,不断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4.推进特色办学。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依靠学校实现自主改革,挖掘本校潜在优势,合理充分利用既有资源,形成自身特色。采取分类要求、分批推进方法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分为三步走:第一步,用1~2年时间,全区中小学找到自己学校特色发展的路径;第二步,用2~3年时间,全区中小学在不同范围内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第三步,经过3~5年努力,实现区域性教育特色发展。呼兰六中以“唤醒教育”为特色,东方红小学以“阳光教育”为特色,通过市级特色学校验收。5.落实高考改革。落实《黑龙江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探索建立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丰富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生涯规划,构建选课走班模式。

(徐洪锐)

【学生发展】  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开展系列育人活动。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各领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生活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序列化、分学段推进育人主题教育,利用纪念日、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围绕“我的中国梦”“童心向党”等主题,开展不同学段的体验教育活动。开展争做美德少年活动,向国旗敬礼、“三爱”主题教育、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幸福小学、萧红小学经典诵读节目参加市未成年人处组织的中华好诗词活动,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区东方红小学在党史故事进校园活动中获市级一等奖。共有11名学生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2.社团活动全面铺开。各学校制订周密的社团活动计划,让活动有章可循。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和学校师资力量,确定开设适宜的社团。充分发挥社团“文化育人”的作用,通过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社团工作内容体系化、内部管理规范化、优秀活动品牌化。3.全力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通过学校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使学生在体育和艺术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对学生体质进行了全面监测。开展冰壶、冰球、雪地足球、冰雕雪塑等形式多样的冰雪趣味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东方红小学冰球队、速滑队,长岭小学冰壶队在省市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徐洪锐)

【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成效显著。1.‍建设教育家型校长队伍。通过理论研修、实践考察、跟岗学习、导师带教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中小学校长,充分发挥教育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全面开展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和专题培训,促进校长队伍在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职业道德教育、依法治校能力、战略思维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组织开展校长挂职锻炼培训、未来教育家校长培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教育家型校长队伍。建设名校长工作室10个,校‍级领导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培训30名。2.建设专家型教师队伍。分类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推进“十百千”工程,广泛开展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教师团队建设计划,形成省、市、区、校四级骨干教师梯队。唱响尊师风尚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使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建设10个班主任和名师工作室,有1名教师被评为省级“四有好老师”、2名教师被评为市级“四有好老师”标兵、109名教师被评为市级“四有好老师”。建立教师补充机制。新招聘的130名教师全部充实到教学一线。3.强化互助体建设。采取城乡互动、强弱联合的策略,开展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互助体教研活动,尽快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城乡“互助体”以“互通有无、共同提高”为原则,实现“互助体”学校的携手并进,共同发展。通过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学生活动、学校文化等方面互动交流、互相碰撞,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形成整体优势,增强总体实力。推进江南教育强区与呼兰区培训支持计划,实现引领示范、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作用。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推行中小学教师从业行为“十严禁”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师德“一票否决”。落实师德教育和监督检查主体责任,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教师失德查处报告制度、师德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召开全区师德师风专项整治会议,同各学校校长、负责人签订区教育局关于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治理工作责任状。成立4个专项治理督查组,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办法,深入学校、居民区明察暗访,通过听街谈巷议、看热点学校、问社区居民、访个人访谈、查社情民意等方式,加强对各中小学校和教师进行监督。(徐洪锐)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义务教育学校之间8项指标综合均衡差异系数,小学、初中分别为0.452、0.336,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自评得分为96分,达到国家标准。公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率达96.2%。1.强化机制,督查到位。区教育局成立呼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深入各中小学校督查推进,在工作中按照“紧扣时序、紧盯问题”原则,对每一学校做到厘清单、建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学校得到全面落实。2.校舍建设,推进到位。康金第二小学和腰堡宏信小学扩建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对康金中学、白奎中心小学、八中校舍进行维修加固。规划对东方红小学、建国小学、石人中学、萧乡中学、职教中心、二八中学、二八中心小学、杨林中心小学、长岭中学进行操场硬化,同时对28所学校进行小型维修。3.巩固班额,控制到位。为切实解决新老城区存在的大班额现象,充分利用哈师大呼兰校区资源,完成老城区学校整合,完成康金学区校舍重组,彻底解决老城区、康金校舍不足问题。(徐洪锐)

【行业扶贫】  行业扶贫工作覆盖到位。坚持大扶贫格局,先后多次召开全局扶贫工作会议,深入探索扶贫工作的途径和路子。抽调31位优秀干部,成立4个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结对帮扶。发挥行业优势,利用多种媒体和手段,对贫困户进行宣传、教育、引导,不断提高贫困家庭思想认识,将教育扶贫政策落实到位,不漏掉一人,落实执行好国家助学政策。1.‍做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午餐补贴全覆盖。对学前、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全部实行午餐费用补贴。补贴以学期为单位,每学期发放一次,每人每月按22天计算,每学年度按9个月计算,区财政已为教育拨款81万元。2.做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助学全覆盖。全面落实学前教育免除保教费一半的助学政策,对学前教育没有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幼儿,按照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最低标准(乡镇三级幼儿园每生每月150元)减免保教费一半,每生每年补助900元,由区财政进行补贴。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助学政策,对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教科书费,免学杂费。3.全面落实高中教育阶段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2018年春季区普通高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50人,免学费9300元,发助学金62500元。职教中心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人,免学费1000元,发放助学金1000元。(徐洪锐)

【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扎实做好食品安全排查。对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食品安全、饮用水、学校传染病防控展开拉网式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食堂、食杂店立即停业进行整改,保证学生食品安全。严肃监督校车安全。会同公安交管部门,对所有从事接送中小学生、幼儿园学生的营运车辆及驾驶人情况全面进行排查登记。推进“平安校园”创建。采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办法,在各学校重点部位设置监控探头260个。推进法制进校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举办法制讲座25场次,集中观看警示影片31场次,增强了广大师生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整顿校外办学机构。通过联合区纪委、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局等部门对无证无照的113家培训机构全部摘牌。(徐洪锐)

驻呼大专院校

【哈尔滨老年人大学呼兰分校】  哈尔滨老年人大学呼兰分校(简称呼兰老年人大学)。位于呼兰老城区北二道街民政局5楼。2016年底至2017年初,经广泛学习各地经验,到周边区县实地学习考察,理清思路,由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向区政府递交请示报告。请示获批后,于2017年5月与哈尔滨老年人大学正式签订联合办学协议,7月24日开班试运行,10月10日揭牌剪彩。老年人大学的成立深得老年朋友的拥护,开办至今四个学期报名学习人数约1600人次。呼兰老年人大学由呼兰区政府批准成立,是哈尔滨老年人大学为方便老年人就近入学在省内外设立的36所分校(校区)之一。为积极贯彻《哈尔滨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区政府投入启动资金,责成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整合现有场地、设备资源,并在市老龄办及哈尔滨老年人大学的鼎力支持下成立呼兰老年人大学。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老龄办是办学主体,对老年人大学负有全面责任。呼兰老年人大学接受哈尔滨老年人大学的业务指导,本着“颐养康乐,进取有为”的办学方针,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面对老年人群,不设门槛,不限专业。凡离退休干部、职工、自由职业者、农民,只要女年满45周岁、男年满50周岁以上,有完全行为能力,身心健康,能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老年人都可以报名参加学习。呼兰老年人大学在筹备期间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时任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洪岐多次来局帮助选址和指导装修。时任区委副书记孙福刚到现场为呼兰老年人大学揭牌剪彩,并向市老年人大学争取来23台电钢琴,节省开办经费。区委书记刘军对呼兰老年人大学的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区财政投入资金装修教室、置办教学设备,并决定每年拿出5万元作为保障经费。呼兰老年人大学的创办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呼兰老年人大学基本步入正轨,整体运营良好。原常务副区长张洪岐转任之前任名誉校长,民社局局长边建东任校长,民社局班子副职魏宏任常务副校长。还聘请一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从社区借用3名公益岗位人员担任管理人员。学校制定规章制度,设计校旗、校徽,创作校歌。学校设有分校、广安嘉园、敬老服务中心3个教学点,设置20个专业,聘请15名教师。教师中有哈师大退休教授、副教授,有清华大学美术研修班优秀结业生,有呼兰知名的民乐师,还有经教育部门同意的职业中学在职教师到校增援。2018年5月,成立声乐艺术团,艺术团下设5个分团。8月22日,艺术团参加哈夏呼兰专场演出获得好评。根据学科难易程度、教学内容的多少、学员基础和接受能力,学校设置不同年限的弹性学制。呼兰老年人大学的创办也带动呼兰民间群众艺术的健康发展,相互之间有比较、有竞争、有学习。在中心广场和西岗公园老年人长期聚集的地方说闲话的少了,释放正能量的人多了。呼兰老年人大学的创办,给许多家庭带去笑声、送去健康。(董丽英)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呼兰分校】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呼兰分校,是面向呼兰区域内开展开放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其前身是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呼兰工作站,1979年1月成立。随着呼兰县划归哈尔滨市后,于1990年3月改易名称至今。行政管辖隶属于呼兰区教育局,业务管理直属于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呼兰分校同全国1742个县级工作站一起组成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形成独有的开放式、网络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中国现代化远程教育的坚实力量,成为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学校划归教育局行政管理后,首任校长是曲振山,依次是张耘、张宏,现任校长闫继学。截至2018年末,‍学校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副教授2人、‍高级教师7、一级教师10人,教师本科学历100%。

虽然校名再更,校址几易,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职能却一成不变,循环往复教化育民的信念坚如磐石。呼兰分校经历艰苦奋斗三部曲,旧貌换新颜。1994—1999年,跟进办学规模的提高,辗转搬迁至呼兰区公园路110号。2009年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团队继往开来,承启网络教育的优质资源,运筹搭建学习者增值的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学校装备卫星地面接收站,配置教学用计算机100台。学生可以在家里通过因特网和中央电大及各级电大远程教育平台随时点播和下载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网上直播、双向视频系统等网络交互手段,与同学、老师进行学习交流。同时,分校进行集中面授学习或组织小组学习。学校积极谋求上级电大及区政府、区教育部门的支持,实行长远计划与近期目标双轮驱动。配合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更名考核验收工作,合理有序布局分校教学环境和设施的建设。电大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助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为提振地方改革建设培养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从2009年开始,学校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办学理念。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依据各行业需求制订培养方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素质提升与技能培养相结合。学习者既可以从课程平台中选择学历课程学习,获得相应学历证书,也可选择非学历培训项目,获得岗位技能证书。学习者可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取三种不同类型的证书,即开放大学毕业证书+合作高校的学位证书+合作单位职业技能证书。多样性的办学手段、灵活性的经营策略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思想,为分校的战力提升提供可能。与时俱进,调整本、专科专业结构。开设法律文书、建筑施工管理、会计学、行政管理等本科、专科两个层次等25个专业。群策群力联合区委组织部培养农村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一村一大学生计划有声有色的推动对树立开放教育品牌写下浓重一笔。呼兰分校各项工作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不仅靠领导班子的合力,而且倚重全体教师的凝心聚力,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善作善成,各尽所能。守正创新的教育改革意识,学以致用的教学评价导向相映生辉。丰富的管理方略在强校兴校的建设中奋力延伸,凝成振奋人心的经典华章。使区内这所唯一的成人教育高等学校呈现出鲜明的办学特色。2009—2018年,全体教师奋发向上的优良传统始终如一,办学的精神内核坚定不移。呼兰分校造福桑梓的生命力之旺盛,担当教化的脊梁之坚强,在全市乃至全省林林总总的同级同类学校中是鲜见的。

1987—2018年,呼兰分校共培养学员8799人,其中本科2937、专科5862人。其中农村村级干部589人、公务员460人。为金融系统和建筑类行业合计培养学员929人。呼兰分校先后被评为市优秀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省级联合办学优秀单位。(闫继学)

【黑大呼兰校区】  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该所2003年并入黑龙江大学后,经黑大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校区位于呼兰区东府路345号,占地面积约81公顷,其中耕地面积约52公顷。黑大呼兰校区由呼兰校区管理委员会代管,下设综合办公室、资产经营管理科、农场、后勤服务中心和保卫科5个部门。校区管理处在过去一年时间里,遵循学校总体工作思路和校区管理处工作计划,以为全校师生服务,为科研用地服务为重点,在工作中坚持以“师生至上、服务第一”为宗旨,秉承“优质服务、科学管理、创新发展、提高效能”工作理念,强化工作人员素质,提高办事的实效性,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校园管理。加强校园管理,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全年条幅备案118件,外展活动备案143件,清理违规条幅27件,清理违规宣传海报153张;并与物业公司、后勤管理处、安全保障部等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反馈并处理巡视校园发现的问题172件。暑假期间,拆除更换校园内A、B区域内路引导向牌17处,美化校园环境。配合学校对老家属区进行分户供暖改造,深入所负责的各家各户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野蛮施工、高收费、改造线路不合理等问题及时汇报及时沟通,确保分户供暖改造工程顺利完成。进入冬季,与物业公司共同制订清冰雪工作方案,划分各学院清冰雪区域,对雪后清扫情况进行巡查督促,保障校园师生安全出行。加强美化、亮化、修缮工作,打造优美呼兰校区。为推进特色职工之家建设,在“开心菜园”采摘区建80米观光长廊,在试验地种植1600米的绿化带。修缮室内羽毛球场地和职工活动室两间,新建沙滩排球场等。同时对呼兰校区办公楼、肥料加工车间、家属楼等进行多次修缮,更换校区路灯,美化、亮化校区。

家属区管理。做好家属区管理工作,有效保障民生。解决南校区春节期间长达3天的停电问题,历经大半年,经过勘察、申请、招标、验收等多个环节,最终更换修缮南校区家属楼下水管道,解决困扰居民几年的难题。协助分户供暖改造工作,在分户改造期间成立“入户帮助小分队”,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住户提供帮助,保证分户供暖改造顺利进行。供暖开始后,“访寒问暖”入户测温每月150户,与供热公司及学校供热维修科协商处理供热投诉15起,积极促进供暖热到每家每户。联合交警执法中队、哈西街道办事处安全部等部门,清理家属区内“僵尸”车21台,为居民提供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联合执法、工商等部门取缔院内无证经营商户23家,摘掉未审批牌匾165个,劝说和阻止破坏树木、绿地行为6起,加强了环境秩序管理,美化了家园环境。家属区管理办公室还协助学校做好家属区居民安全维稳工作,调解矛盾纠纷,组织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弱势群体、困难家庭活动,并组织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使辖区内处处洋溢着和谐音符。

资源利用。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服务教学、科研质量。为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农作物研究院的9个教学与科研团队提供科研用地26.9公顷、塑料大棚4座、温室4座。同时有7项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在农场实施,全面完成服务教学科研工作。呼兰校区绿色蔬菜基地依然运行良好,在为校教职工提供新鲜安全健康蔬菜同时,还开展丰富多彩的采摘活动,受到广大教职工一致好评。农场自种土地丰产,闲置土地出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与生产效率。

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日常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消防安全工作方针,严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科学规范安全防火档案。检修维护消防设备,安装逃生指示灯和应急灯。在坚持日常消防巡查工作的同时,加强春节、寒暑假期、春秋两季防火期的消防安全防范工作,并积极运用视频、音响、宣传板、消防手册等方式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有效地防控火灾事故发生。加强治安管理,维护报警器及监控设施,检查各门岗值班情况,有效地控制可防性案件发生。积极参与和协助科研试验地管理及护秋保收工作,负责农作物研究院布罩地试验田看护工作。全面推动综合治理工作,做到责任落实到位、宣传到位、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检查督导到位,构建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为校区整体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高艳霞)

科技综述

【概    况】  2018年,呼兰区科技先导效益显著提升。完成各项科技统计年报、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指标考评、“科技三下乡”工作。获得市科技局各类双创政策扶持资金项目11项。根据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关于举办2018年黑龙江省科技活动周的通知》精神,区经济发展局联合区委宣传部、区科协、双井街道前井村、哈师大科技处共同举办科技活动周宣传,主题为“科技创新、强国富民”,总计发放各类科普资料4000份,悬挂条幅8幅。引起社区居民和在校大学生对科普工作更加广泛、深入的关注,切实提升科普意识,为开创科普工作新局面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科技活动周”获得2018年度哈尔滨市科技活动周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赵福军)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  2018年,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科研和开发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全年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新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全所专业技术人员共发表学术论文32篇;通过上年自拟项目研究取得维修新技术2项,农机新产品2项。

科研工作。研究重视科研工作,所领导班子通过加强科研管理、搭建科研平台和增加经费投入的方式来扶持各研究室,各研究室也都能围绕自身优势专业进行课题研究。不断探索与创新科研管理的方式、方法,强化课题项目管理,形成项目立项、中期审查、结题验收一体化的闭环管理模式。在管理的过程中将绩效考核与实践应用纳入立题和验收环节。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对项目的良好运转和科研目标的顺利实现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全年所投入课题经费100多万元,主要进行的科研工作有:1.项目情况。⑴完成上年度结转自拟课题项目7项,并通过所专业技术委员会对上述自拟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和绩效考核,效果很好。⑵新立在研课题项目7项。其中硬件课题3项包括:油电混合动力多旋翼无人机的研制、螺纹孔修复器升级、进口美国凯斯210拖拉机空气滤芯的国产化研究。软件课题3项包括:压电晶体式喷油器维修技术的研究、阶梯喷涂金属表面水下防腐技术的研究、生物质压块设备成型挤压部件强化工艺的研究。中试项目1项:2DMF-1型自走式液压覆膜机中间试验。各项课题运转情况良好、资金使用合理,能够按时完成计划任务指标。⑶新立设备采购项目1项,通过该项目为研究所新购置科研仪器设备6台套,具体购置:农用机动车辆检测整备质量轮重台1套、农用机动车辆检测灯光仪1套、检修工具阀门研磨机2套、四同步液压扳手1套、等离子微弧脉冲低温喷焊1套,新购置的科研仪器设备现已全部应用于科研与开发的实践工作中。2.学术交流等。组织全所专业技术骨干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展会、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主要有:2018年1月广西南宁举办的“农机化新技术项目学习”,2018年10月在湖北武汉举办的“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2018年11月在浙江杭州举办的“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学术年会”。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较好地实现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养,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眼界视野的目的。3.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工作任务。1月和5月,由所领导带队,并抽调所技术专家骨干完成省农委农机局下达的“对牡丹江地区3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督查整改工作”任务,历时20余天,深入每个农机合作社现场,针对发现的15个问题逐一督改,并形成一套督查整改报告。7月,对上述农机合作社进行“回头看”督改工作,并落实到位。11月,对佳木斯地区26个合作社进行验收。年内,派出动力维修室、网络信息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裁判及工作人员参与省农委组织的全省农机大赛。

科研开发工作。积极鼓励支持科研开发部门进行成果转化,进入市场创造经济效益,来补贴支持各项财政经费不足。1.为检测站更新检测设备及监控系统,铺设检测场地的路面及检测线大门的提升改造工作。为严格落实公安部、交通部、环保部的“三检合一”要求,进行检测线的升级改造,通过有关专家的检验检测机构评审,取得资质证书,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及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国家标准。受政策影响,2018年实现全年检测车辆7888台。2.燃油喷射维修技术室在维修市场不振,处于转型的情况下,上下同心基本完成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努力拓展经营思想,转型整车和发动机维修市场,现整车维修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市场得以延伸和扩展。长安校车销售工作市场份额较2017年有所提升,排名市场第2位,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对维修主业数量下滑形成一定补充。3.再制造工程技术室积极应对维修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从发挥技术优势、打造过硬团队入手,不断从传统的、零散的轴类零部件维修逐步向高温高压阀门及更高端的石油化工电力的转机设备检修跨越,形成非常正规的石油化工检修发展模式。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合作方认可和赞许。4.《农机使用与维修》杂志社始终坚持不断提高期刊的办刊质量与层次,2018年顺利完成12期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以及2019年第1期样刊的制作。5.科研试验厂与北京凯瑞合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北京凯瑞合源固体电蓄热机组”项目,经过一年多的经验积累及市场反馈,固体电蓄热系列产品已基本成熟。哈市与周边各现场的运行情况都比较稳定可靠。市、区各级领导对该项目也很关注,曾多次组织人员到现场参观、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还承接连铸机成套设备生产加工、工大机器人集团游乐园设备钢结构件制作、牵引式搂草机的生产等对外加工业务。6.无人机工程技术研究室先后赴绥化、绥棱、海伦、尚志等9个地市进行喷洒试验30多次,完成喷洒作业面积近2334.5公顷,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黑龙江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主要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完成授课210课时。参加省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普日活动,进行植保无人机的演示及无人机相关专业知识的科普。7.维护保养技术研究室在维修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经过自身不断努力,顺利完成全年的创收任务。

后勤管理工作。1.环境设施建设工作。组织实施篮球、排球场升级修建工程,历时45天,球场等级高档堪称呼兰区之最;向财政争取专项资金,修建综合楼南3300平方米沥青路和混凝土料场,检测线修建外扩仪广场近1100平方米沥青路面,开辟汽检站大车南出扩路近400平方米碎石基础路面。2.文明单位建设工作。积极组织职工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年内举办职工篮、排球赛和春季万米徒步赛,举办攀登香炉山活动、新春游艺活动、庆七一主题活动、参观东北抗联纪念馆活动、庆八一主题活动。3.财审科工作。2018年所财审科克服人手少的困难,积极配合所里实施的各类项目,精心安排,避免违反政策制度,保证所里各项资金的正常使用、运转。4.安全保卫工作。与各部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安全责任人,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强化值班值宿工作,节假日值班值宿均由所领导带班,确保收发室24小时不断人。(邢巍巍)

气      象

【概    况】  2018年,区气象局努力为呼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1.开展基层气象现代化建设“一品一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结合“三农”专项,区气象局与德丰e农公司合作确定马铃薯为主、大葱为辅的气象深度为农服务方案,到方台镇马铃薯种植大户家中调研,了解农户所需,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结合扶贫项目,为方台镇公家村马铃薯种植户提供专项气象服务。积极筹划进行马铃薯和粉条的气象品质认证,力争树立呼兰马铃薯和粉条品牌效应,打开销售渠道。2.推进“三农”建设,加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能力。选取康金街道西井村金山合作社甜玉米种植基地作为气象为农深度服务示范点,建成九要素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和为农服务显示屏的示范基地,气候站实况资料在显示屏中实时显示,让广大农户能通过电子显示屏直观地掌握气象要素变化信息,方便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显著成效。也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小气候站观测的气象数据,为撰写农事提醒和建议提供参考依据。与区民政、农委、武装部等部门共享办公室,建立10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配有专用计算机、打印机和宽带网络,建立气象信息服务平台,直接接收各类气象信息;安装电子显示屏、气象预警大喇叭,及时接收和分发气象预警信息,保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村入户;配备气象为农服务图书、宣传品、服务材料,供农民群众阅读、索取;信息站设立气象服务信息宣传栏,栏内有气象灾害防御指南等内容;通过“三农”项目的实施,强化农业农村气象信息服务能力,大大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邱馨蕊)

【气象防灾减灾】  成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呼兰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呼兰区气象应急保障预案》《呼兰区暴雨(暴雪)灾害应急联动机制》等预案,健全“区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继续依托“国突平台”“一体化平台”“及时语手机短信发布系统”等渠道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充分利用新媒体努力做到发布全覆盖,加快气象信息传播,增强互动性。大力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工作。利用“3·23”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和“安全生产月”等开展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防灾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群众法治观念,发放气象防灾避险宣传手册,提高公众灾害防御意识和灾害避险自救能力。(邱馨蕊)

【气象服务工作】  严抓业务质量,开展精准化服务。区气象局坚持气象服务工作“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一次天气过程不放过”的要求,经常性地开展业务学习和技术交流,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水平,做到软硬件两手抓、两手硬。重点做好对寒潮、降雪、大风、冰冻、雷电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上半年,呼兰区域内经历春季旱、夏季涝天气过程,在市局指导下,区气象局严密监测、精心分析、滚动预报、及时预警、广泛服务,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报送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提供科学防御的措‍施。(邱馨蕊)

【气象为农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呼兰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拓宽农村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提高收集气象灾情数据的效率,下半年举办全区气象信息员培训班。区气象局对加强信息站建设、气象信息员工作职责、气象灾害收集上报等内容进行讲解,还对黑龙江气象、微信公众平台、钉钉等智慧气象App进行推介和安装使用培训,让气象信息员在防灾减灾实际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为掌握当前农情农事第一手资料,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区气象局组织业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作物苗情、墒情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向农业种植大户了解气象服务需求,并积极开展“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指导群众利用气象服务信息趋利避害。(邱馨蕊)

【人影安全管理】  加强人影安全管理,稳步推进人影现代化。促成各炮站新建弹药库房,并为其配置弹药防爆箱,安装无线视频监控。弹药根据市降雨防雹办公室要求,委托专用车辆进行运输。淘汰三门单管高炮,更新三部火箭,安装两部双管高炮自动发射装置。加强白奎和石人炮点的高炮自动化使用,实现有线遥控操作高炮作业,保证作业人员安全。(邱馨蕊)

【防雷减灾工作】  认真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切实抓好防雷减灾工作。从国务院决定印发之后,完成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防雷工程竣工验收许可对接,防雷行政审批纳入政府联审联批名单,明确了防雷管理随机抽查内容、方式、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督促易燃易爆重点防雷安全单位和场所防雷安全生产措施,依法维护防雷安全生产秩序。(邱馨蕊)

【精准扶贫工作】  驻村帮扶,精准扶贫。制订“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多次深入方台镇东沈村和高堡村,按照帮扶计划,局扶持鼓励4户发展生猪养殖、2户发展貉子养殖,年底生猪存栏150多头、貉子存栏600只,为8户贫困户联络贷款发展种植养殖,引导7户加入企业带动,为种植户提供全程气象服务,为33名有劳动能力人口提供劳务信息。帮扶的27户贫困户有26户达到脱贫标准。(邱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