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 载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22

区委工作报告

打造新区新优势  培育转型新动能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2016年12月3日在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共哈尔滨市呼兰区委书记  朱辉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区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共呼兰区第四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哈尔滨新区建设为龙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呼兰又好又快发展新篇章。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呼兰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的五年。面对宏观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挑战,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从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团结带领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凝神聚力,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区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五年来,我们深化发展理念,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发展定力,向质量要效益,向投资要动能,区域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预计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8亿元,年均增长7.9%,人均GDP达到8200美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1亿元,年均增长20.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亿元,较2011年增长8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7.7亿元,是2011年的2.1倍。粮食总产实现20.4亿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6.1亿元,是2011年的1.5倍。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3%,工业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比2011年增长15.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利民开发区整体纳入哈尔滨新区发展规划,步入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五年来,我们强化项目建设,产业集群态势向好。坚持把引资上项目作为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夯实发展基础。五年累计引进项目171个,实际使用内资536亿元、外资7.5亿美元,分别是上一个五年的3.2倍和4倍。优势主导产业呈现集群发展良好势头。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驱动和高效集约步伐加快,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投入运营,上药、哈药等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入驻园区,新增医药企业67家,誉衡、三联等3户企业进入全省规上工业利税50强,医药园区被确定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试点,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北方药谷”知名度。绿色食品产业坚定实施品牌提升战略,集聚20余个知名品牌和老鼎丰、正阳河等中华“老字号”,绿色食品企业总量达52家。商贸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杉杉、义乌等大型知名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引入投资30亿元的波塞冬海洋王国等一批大型旅游项目,呼兰河口湿地公园完成投资12亿元。文化教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入驻总数达24所,引进林达外语城等文化产业大项目,集聚生成了10.7平方公里的现代大学城。地理信息产业初具规模,汇集北斗卫星应用、服务外包等企业24家。

五年来,我们大刀阔斧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不折不扣落实省市改革任务,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率先完成“政区合一”机构设置,党政综合部门由42个精简到17个,“小政府、大服务”格局初步形成。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权,优化审批流程,170个事项进驻审批大厅集中办理,行政服务效能明显提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登记实现“四证合一、一照一码”①,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各类企业增加到6995户。农村土地确权内业审核基本收尾,完成土地仲裁和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48家。顺利完成“营改增”②税制改革任务,财政金融、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五年来,我们加大统筹力度,城乡面貌加快改善。优化区域规划布局,推进以镇改街为重点的行政区划调整,新增街道8个,新设利业镇,建成区面积增加12平方公里。加快文明城市创建,我区荣获全市“创城工作先进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等荣誉称号。累计投入市政建设资金5.2亿元,第二水厂扩建、污水处理厂改造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累计改造棚户区89.4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10944户,建设廉租住房140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805万元,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积极融入哈尔滨大都市圈,新改扩建呼兰河大桥、朱家立交桥等25项重大路桥项目,实施阳明滩大桥北部联络线工程,地铁2号线江北大学城站开工建设,哈铁北站正式运行。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新修农村公路247公里,通乡通村率达到100%,15个村被评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和呼兰河流域整治等系列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我区被评为“中国生态魅力区”。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际F1摩托艇赛事在我区成功举办,城市形象品质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优先,百姓福祉持续增进。坚持公共财政投入向民生领域倾斜,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520元和15300元,分别是2011年的2倍和1.6倍。推动创业创新,累计新增就业2293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突破15万人(次)。投入教育建设资金3.9亿元,新建和改造扩建学校22所、幼儿园16所,呼兰一中异地新建,哈尔滨顺迈学校开班招生,教育综合水平持续提高。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黑龙江海员医院利民分院开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救助、老龄、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平安呼兰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天网”工程③建设水平全市领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五年全市先进。信访稳定工作扎实推进,集中解决了长禹、福临家园回迁等一批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历史遗留问题。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五年来,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执政能力进一步增强。贯彻管党治党新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狠抓作风建设,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坚持凭德才实绩选人用人,一大批素质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构建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推动重心下移,村级组织、社区及“两新组织”党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夯实。加大反腐力度,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累计审查违纪案件438件,给予纪律处分426人。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不断增强,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协民主协商作用,有力促进了科学民主决策。推动法检“两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加强统战工作,强化党管武装,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五年的艰苦奋斗,取得的工作业绩令人鼓舞。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全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精诚团结、顽强拼搏,得益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广大老干部和驻呼部队、武警官兵以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合作与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共呼兰区第三届委员会,向所有为呼兰改革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呼兰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优势特色产业规模总量不大,竞争能力不强,支柱型财源项目少;粮食价格低位徘徊,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矛盾突出,不稳定因素较多,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依法依规办事、制度刚性执行还有差距,发展环境还需不断优化;党的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党员干部大局观念、担当意识不强,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仍然存在,干部队伍老化,专业化人才短缺,思想观念和能力素质还不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党风廉洁建设④和反腐败斗争任务较重,等等。对此,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呼兰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深化改革与维护稳定等多重压力。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从发展机遇看:一是国家振兴东北战略深入实施,近期又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转型、扩大开放合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我区加快转型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省市高度重视哈尔滨新区建设,把其作为带动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集中力量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大力支持,着力打造全省经济发展新引擎,为呼兰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源泉。三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大江北”发展战略步伐加快,正在深入推进松花江水源供水、地铁2号线等一批重大工程,将进一步提升我区承载能力和集聚功能,为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创造了难得机遇。

从面临挑战看: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农民增收瓶颈突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严峻挑战。二是传统产业竞争能力不强,新兴产业发育缓慢,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激烈,经济转型和企业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三是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传统税源基础不稳固,新增税源匮乏,刚性支出缺口较大,加之历史债务沉重,保开支保运转保民生面临严峻挑战。

综合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振奋精神状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把机遇抓住、把政策用好,把优势潜力释放出来、把内生动力激发出来,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不断把呼兰振兴发展推向前进。

未来五年的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哈尔滨新区“三区一极”⑤功能定位,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统领,以建设大健康产业城为主攻方向,上项目、聚产业,调结构、促转型,谋福祉、惠民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力打造中国北方药谷和国家重要的大健康服务基地,推动呼兰经济社会发展再登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8年提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力争三年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基本脱贫;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平方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5∶40.6∶40.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非公有经济比重达到90%以上。

——深化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效率和效能明显提高,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改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社会各项改革扎实推进。

——城乡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道路交通、供水排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乡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善;产城加快融合,医院、学校、公园等配套公益设施布局更加合理,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较大进展。

——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900元和26000元;教育、文化、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党的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突出,各级党委班子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民主决策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持续提高,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取得较大成果,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从严治党管党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以打造特色产业板块为突破口,争创新区发展新优势。开发区20多年积淀发展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为新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五年要把产业优势充分释放出来,实现集群集聚高效发展。

推动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坚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做大总量,加快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提升中国北方药谷竞争力为核心,积极引进国药、广药和上海复星集团等产业龙头,兼并重组园区中小企业。力争2017年迁移盘活企业10户。推动优质企业增资扩产,重点实施哈药总厂异地升级改造、乐泰药业异地扩建工程。2017年开复工医药项目20个。充分释放哈医大院士团队科研能量,提升研发中心公共服务水平,抓紧启动GLP⑥实验大楼建设,实现中试基地、动物实验中心投入运营,扩大入孵企业和创新药物研发成果转化数量。扶持派斯菲科、三联药业等主板上市,上东医药、康隆药业等新三板上市融资,壮大企业发展规模。未来五年,完成药园二期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医药企业50家,实现产值300亿元。打造绿色食品名品基地。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导向,以品牌壮产业,以资源招项目,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积极推进域内外知名食品集团与老字号食品企业嫁接合作,扩大生产规模,延伸加工链条,扩大知名品牌影响力。适应食品消费结构升级要求,加快产品创新,着力推进太子乳业改扩建、信诚食品猪肉深加工等产业大项目。2017年重点抓好正大食品新建生产线等一批扩产项目建设。提高商贸物流产业水平。以利民大道为主轴,以杉杉、义乌城等大项目为牵动,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集聚发展,增强辐射带动效应,打造大江北特色商圈。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杉杉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品牌影响力。积极推进义乌城一期商户进驻,全面打开市场,带动二期、三期发展建设。2017年要力争恒泰云商产业城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新兴商贸业态兴起。做大哈药专业物流、北海铁路物流,发展冷链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产业联动成长。

培育新兴产业形成规模。向地理信息、文化旅游和休闲康复养老产业集中发力。依托省地理信息产业园的基础优势,重点发展地理信息服务与数据加工、卫星应用技术,加快北斗成果转化,积极开发智能交通、数字城管等智慧城市项目,打造规模化、专业化利民北斗产业基地。树立特色旅游发展理念,重点打造湿地游、乡村游、文化游。借鉴陕西袁家村旅游模式,加快发展农业采摘、农事体验、农业观光等农家乐项目。2017年启动建设腰堡街道东北特色民俗文化村,开工建设河口湿地公园房车营地、汽车主题娱乐项目,着力打造夏日湿地观光、冬季冰雪游玩四季旅游品牌。积极加入全省“天鹅颐养联盟”⑦,发挥湿地、温泉等特色优势,在江河沿线和景区周边谋划辟建休闲康复养老产业新区,加快开发“候鸟式”养老旅游。明年启动市第一医院养老中心新建项目,续建黑龙江乐活养老服务综合体,力争五年时间,初步建成彰显生态特色的养老产业聚集地。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启动中丹高端供热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3D打印产业园等重点工程,推进综合工业向高端方向发展。

创优环境打造投资洼地。利民开发区曾经创造了“南不过松花江、北不过呼兰河”的办事速度和良好营商环境,未来新区建设更需要在打造优良软硬环境上下功夫,制定“非禁即入”⑧负面清单,研究建立一站式、保姆式、定制式服务机制,再造办事流程,简化优化工作程序,进一步提高营商便利化水平。着眼新区基础设施的配套衔接、共建共享、提档升级,大力推进一批能够支撑新区发展的重大基础工程,重点打造园区“七纵五横”⑨主干路网,推进蒸汽改造、供气增量、供电增容、通讯延伸等配套升级工程。明年重点建设利民第二污水处理厂,黑小屯变电所和三电厂蒸汽站等配套项目,建设开发区道路25.4公里,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专业招商提升项目质量。重点挖掘和利用好区域生态资源优势、主导产业比较优势,加快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健康产业在我区优先落地、集聚发展,确保产业路径符合新区发展方向。加快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招商人员,建立一支稳固有力的专业招商队伍,开展“点对点、一对一”专业招商,着力引进和实施一批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的支撑性大项目。力争五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完善招商引资项目统筹和督查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保持区域较快发展速度,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

(二)以“调结构、促增收”为重点,打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必须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上取得新突破。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应对玉米收购政策调整、国内外粮价倒挂等形势变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旱改水”“粮改经”为主线调整种植结构。坚持“宜稻则稻”,依托泥南、腰堡灌区和沿江提水站点,积极引导农户推进旱改水。制定完善电力配套和大棚育秧补贴政策,大力支持农户增打机电井,开辟灌溉水源,力争五年扩稻12万亩,明年完成3万亩。致力打造优质果蔬供应和集散基地,大力发展棚室蔬菜、粘甜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叫响呼兰韭菜、大葱、两瓜等地产品牌,力争五年时间发展经济作物60万亩,明年突破20万亩。以畜牧业为抓手调整农业结构。积极争取全省“两牛一猪”优惠政策,规模发展标准化养殖场,着力打造畜牧产业“半壁江山”。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全区生猪饲养量达到200万头,家禽养殖达到3500万羽。明年重点抓好伟嘉百万生猪产业园项目落地,建设孟家鸿福、康金俯泉、石人双于等优质畜产品基地5处,新建改扩建高标准牧场(小区)20个。以产业化为方向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发展“龙头+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支持合作社和能人大户领办创办龙头,鼓励更多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推动“种养加销”一条龙,加速稻米、蔬菜、粘甜玉米和畜牧产业化进程。力争五年龙头企业发展到30家以上。借助绥化打造全国粘玉米集散地机遇,发挥地域临近优势,2017年发展鲜食玉米订单面积5万亩。加快引进山东寿光、烟台、莱阳等地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面向日、韩市场扩增蔬菜订单外销。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现代销售模式,推动易淘网等品牌电商与合作社开展合作。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加大投入,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加快水利设施建设。以水田渠系硬化、方田化为重点,启动实施泥南灌区渠系硬化改造,抓好腰堡灌区井灌配套及渠系清淤工程。力争五年全区水田渠系硬化率达到40%以上,新增灌溉面积2万亩。明年完成水田渠系改造13.5公里,渠系清淤10公里。提升示范园区创建标准。重点推动大用、金山等10个现代农业园区扩大规模。抓住“北菜南运”政策机遇,扶持沈家、双井等建设香白瓜、韭菜等特色农业园区,努力打造一批高效农业新亮点。加快造林绿化进程。加大违法林地清理力度,完成清理任务3.5万亩。2017年工程造林5000亩。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持续完善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孟家、莲花、杨林集中供水等农村饮水工程50处。突出抓好农村屯内道路硬化和破损路面修复,建设农村公路318公里,完成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明年建设农村饮水工程10处,新建和维修农村公路10条,改造危房666户。打造省市级美丽乡村。突出产业兴村,在主干道路沿线中心村,先行打造一批设施农业型、旅游带动型、合作社牵动型、园区引领型等特色产业新村;突出典型示范,围绕农房改造、庭院铺装、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提档升级,聚力打造双井护路、孟家东营、腰堡十里长街等一批全市样板村;突出巩固达标,以解决吃水难、行路难、环境脏乱差为重点,着力巩固一批达标村,提升一批落后村。2017年建设市级美丽乡村10个。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坚持“建管并重”,专业队伍管护和村屯自我管理相结合,建立垃圾定点投放、定期集中清运管理模式,集中治理垃圾乱放、柴草乱垛、污水乱泼等突出问题,普遍建立符合实际的村规民约,努力推动农村风貌逐步改善。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役。把精准扶贫脱贫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一号工程”,强化扶贫责任落实,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严格考核奖惩,形成齐抓共扶良好局面。狠抓包保扶贫,落实部门包村、干部包户举措,真帮真扶,确保成效。强化产业扶贫,坚持一户一策,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户户都有扶贫项目,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深化行业扶贫,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三保障”,建立大病救助、助学助残、住房改造等帮扶机制,防止脱贫人口因病因学返贫。政策兜底扶贫,做到低保救助应保尽保,确保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力争三年全区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目标。

(三)以提升人民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为目标,全方位推进城区建设管理上水平。保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和力度,让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城区服务。

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坚持群众需求导向,集中实施一批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在道路建设上,着眼区域联通,推进阳明滩北部联络线与昆明大街相连,加快江南江北互联互通;规划筹建第三座跨河大桥,打通师专路,与澳门大街相连,增加新老城区联络通道;建设滨河北路及跨铁路大桥,畅通松江避暑城连接网络。完成市政道路90条,全面打通断头路、卡脖路。2017年启动道路建设16条,重点拓宽改造学院路,建成内外循环路网,彻底解决大学城拥堵问题。在供排水上,推动建设松花江水源供水工程,全面改造城区老旧管网,实施老城区二水厂水处理工艺升级,确保市民吃上安全水、放心水。新建开发区污水二厂,加快老城区排水管网升级改造,力争老城区污泥处理厂明年年底投入使用。在供电供气上,以扩容改造为目标,重点实施新老城区变电所扩容和老旧小区天然气改造,切实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在供热改造上,加快推进小锅炉并网集中供热,改造升级老旧管网,加大行业监管力度,确保群众住上暖屋子。在棚户区改造上,以市级统筹棚户区改造项目向我区倾斜为契机,坚持逐步推进,有序回迁,适时启动萧红大街以南等区域棚改工程,力争五年改造棚户区100万平方米。2017年改造7.8万平方米。

着力提升管理水平。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构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推动网格化管理,建立区、街道、社区网格管理平台,强化街道、社区城管支撑作用,实行执法管理全覆盖。推动数字化管理,加快数字城管系统与110、120“多台联动”,构建全天候数字监控管理体系,数字城管及时解决率达到90%以上。推动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市容治乱、环境治脏、交通治堵”行动,加大乱停乱放、乱贴乱画、路边餐饮等整治力度,集中治理背街背巷、市场摊区、城乡结合部等脏乱差环境。加快更新环卫设施,增强城区机械化保洁能力。规划新增停车场6处、停车泊位5000个。推动规范化管理,加大违章建筑专项治理力度,保持拆违控违高压态势。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健全行业奖惩机制,有序淘汰不规范企业,努力让群众生活更安心、更舒心、更放心。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致力打造呼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空间,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开展呼兰河水污染防治,呼兰河呼兰段水质达到4类水体标准。大力实施一排干、四排干干渠整治工程,逐步消除黑臭水体。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快淘汰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以“疏”促“堵”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试点开展秸秆肥料和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力争空气污染源头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推进呼兰河水系绿廊、开发区水系景观建设,城区绿化率达到38.6%,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幸福新家园。

(四)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根本,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勇于探索攻坚,敢于先行先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政区合一”后续改革任务,强化街道(乡镇)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着力提升行政效率。对省市下放的各项管理权限,要按照“落得下”“接得住”的原则,重点抓好执法权限承接,试点跨部门综合执法,切实加强一线执法力量,提高执法监督效率。以“放管服”⑩为核心,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深入实施部门协同联动、并联审批的集成服务模式,建立全程代办、超时默许工作效能机制,提升审批服务效能。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适时启动“五证合一⑪、一照一码”登记制度,释放投资创业活力。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高事业单位监管水平。

积极开展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PPP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完善利民投资建设公司等投融资平台管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吸引金融资本参与创新创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完善“政银企”对接平台建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在城乡布局服务网点,提高金融对中小企业、农业农村和实体经济的贷款支持力度。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公开等财政改革,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盘活各领域财政沉淀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做好存量债务置换,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纵深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后续收尾工作,确保耕地、草原、林地、水面等全部按期颁证。落实三权分置意见,重点推动土地经营权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区、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平台建设,配齐配强人员设备,切实发挥产权交易抵押融资等服务职能。加快引进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着力解决农业生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任务。

全面铺开社会事业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加大对民办教育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进入教育领域。稳妥完成区属公立医院改革任务,推进医药分开,实行药品零差价。稳步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整合,落实医保异地结算政策。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按政策要求落实好职业年金制度。

(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持续办好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民生投入保障力度,千方百计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提高教育医疗水平。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2所。明年开工建设弘毅、致远两所学校,加快购置哈师大老城校舍,逐步解决“大校型”“大班额”问题。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在城区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切实发挥“公办”引领“私立”的示范作用。通过公开招聘、对外选调、学校自聘等方式,按年度有序增员教师,有效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矛盾。补齐医疗服务短板,推动区第一医院综合医疗楼立项开工,改造升级急救中心、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完善一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院。立足补充优质就医需要,加快布局开发区公立医院,推进顺迈医院投入运营。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规划筹建区文体活动中心,扩增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实现综合文化站街道(乡镇)全覆盖,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

抓好就业创业工程。创新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区、乡(街道)、村三级创业服务体系,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围绕产业用工需求,利用大学城丰富职教资源,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的实用技能培训。进一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门槛,以创业带动就业。依托哈创投利民孵化基地,打造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络,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努力提高养老服务水平,重点建设安康福利院老年公寓等项目,力争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城市全部社区。认真落实利民开发区购房补贴扶持政策,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确保廉租房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落实到位。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推进被征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人群参保,持续扩大五项基本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以就业、医疗、教育等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抓好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困难救助、救灾救济工作。推动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最大限度让全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确保社会安全稳定。以最大力度抓实社会维稳治理工作。保持对地痞村霸、欺行霸市、黄赌毒、非法集资的严打态势,从严从快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刑事和民生领域犯罪。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六进”活动,扎实抓好“七五”普法工作。完善信访联席会议、领导包案调处、带案下访等有效机制,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最大限度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有效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健全社区网格化体系,有序引导居民参与自治事务。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落实“三个必须”⑫安全生产责任制,集中治理和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卫生等公共安全管理,完善突发安全事件处置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实现五年奋斗目标,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干部队伍是关键因素。要把全面从严的要求贯穿到管党治党全过程,为建设新区、决胜小康提供坚强保证。

(一)持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是推动发展的思想保障。要加快创新党委中心组、党校、党课教育方式,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为首要任务,加强思想理论培训,筑牢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和行动上同中央、省市、区委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全面开展党章学习,深化党性教育,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认真学好《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坚守正道、坚守真理。全面加强思想理论宣传,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增强党员干部热爱呼兰的归属感、建设新区的责任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感,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打造一方、造福一方。

(二)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各级党委制定重大决策部署,要深入基层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善于集中、敢于担责,班子成员要坚决执行组织决定,坚决防止互不通气,“三重一大”事项集体不研究等突出问题。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深入开展有实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干部对不同意见必须认真听取、认真整改,使交心谈心成为常态。要发扬党内民主,坚持党内平等的同志关系,拓宽党员表达意见渠道,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营造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

(三)着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真正让忠诚干净、奋发有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要从严监督管理干部,深入落实经济责任审计、任前公示、因私出国(境)等刚性要求,发挥提醒函询诫勉实效作用,加大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审查力度,严格执行重要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要强化党管人才,立足干部年轻化、专业化,制定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人员公开考录、选调力度,切实满足新区建设发展需要。建立基层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打造梯队干部后备队伍。按照“三个区分开来”⑬要求,保护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宽容改革创新中失误的干部,让干部心无旁骛干事业,一往无前抓改革。

(四)全面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要从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逐级述职评议,推动党建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员干部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选优配强管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持续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深化“手牵手助力,心连心驻村”主题实践活动,落实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入推进党员干部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切实提高服务群众能力。针对“两新组织”发展新变化,重点抓好非公企业、农村合作社等领域党建工作,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从严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健全流动党员双向共管制度。

(五)驰而不息抓好干部作风。作风关乎事业成败。要强化作风建设,营造担当干事的良好氛围,推动党员干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更新观念,加快思想解放。主动站在新区建设大局中审视自我,提升眼界视野和能力水平,更新思维观念和工作模式,打破满足现状的思维惯性,冲出因循守旧的观念藩篱,敢破敢立自我革新,争当新区发展先行者、争做改革开放排头兵。要鼓足干劲,提振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满怀创业激情和拼搏斗志,旗帜鲜明地为干事者撑腰,毫不动摇地以重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呼兰振兴发展伟大事业之中。要真抓实干,务实创业争先。坚持实干富民、苦干兴区,大兴敬业奉献、进取拼搏之风。建立健全区级领导战线负责、主管部门牵头推进、责任单位合力攻坚的责任机制。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关键时刻就要身先士卒、迎难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落到实处,以实绩促发展、以实效惠民生。

(六)坚持不懈推进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警钟长鸣。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最前面,严明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委的集中统一,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要狠抓制度落实,严格执行各项财经制度、招投标制度、农村“三资”管理等制度,扎紧制度“围栏”,堵塞管理缝隙,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要强化党内监督,使积极开展监督、主动接受监督成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要突出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能,探索开展巡察监督,突出对政府投资项目、惠民资金落实等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的督查,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模范遵守党章党纪,切实增强标杆意识、表率意识、自律意识,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树立党员领导干部良好形象。要抓好执纪审查,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违纪行为,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同志们,完成新目标新任务,需要群策群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奋斗。区委常委会要带头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职,加强人民武装、民族宗教、老干部等工作,充分发挥工青妇、工商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同志们!事业凝聚人心,实干赢得未来。面对发展新形势新任务,使命在身,重任在肩,不容懈怠。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勠力攻坚,为加快哈尔滨新区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呼兰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不懈奋斗!

简称术语解释

①四证合一、一照一码:“四证合一”是指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合一,向企业统一颁发加载组织机构代码、纳税人识别号、社会保险登记编码的“一照四号”营业执照,不再另行颁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的登记制度。“一照一码”就是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将由三个部门(工商、质检、税务)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由工商部门直接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②营改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

③天网工程:是指为满足城乡治安防控和管理需要,利用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和控制软件组成,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

④党风廉洁建设: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新提法,廉洁建设包含廉政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外延拓展到所有的公职范围。

⑤三区一极: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

⑥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系指对从事实验研究的规划设计、执行实施、管理监督和记录报告的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方法和有关条件提出的法规性文件。

⑦天鹅颐养联盟:黑龙江省成立的首家从事养老服务业的行业组织,由从事养老服务的企业、机构、社团等组成。

⑧非禁即入:凡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企业或个人经营的行业和项目,都允许其经营。

⑨七纵五横:“七纵”即:昆明大街、利民大道、松浦大道、澳门大街、环保大街、滨铁快速路和中心南北路;“五横”即:滨河路、徐州路、北京路、学院路和城市四环。

⑩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⑪五证合一: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

⑫三个必须:即“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⑬三个区分开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政府工作报告

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2月16日在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政府区长于传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五年,是呼兰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改革创新发展理念,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较好地完成了区三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区域经济社会进入振兴发展的新阶段。


——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区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中高速增长的合理区间,预计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8亿元,年均增长7.9%,人均GDP达到8200美元;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攀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1亿元,是2011年的2.5倍;工业对区域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7.5亿元,是2011年的1.6倍,增速全市第一;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7.7亿元,是2011年的2.1倍,增速全市第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36.1亿元,是2011年的1.5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7.3亿元,是过去5年的2.4倍,年均增长12.7%。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排名跃升至全市中上游,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振兴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不断培育、提升、壮大产业集群,转型发展动力明显增强。累计开工建设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406个,建成投产360个,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装备制造及地理信息等六大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发展。2016年,以产业项目建设为主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突破5亿元,财政收入结构更趋合理,有效弥补了房地产萎靡不振带来的经济下行和财政减收压力,更坚定了我们进一步抓产业上项目的信心。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以杉杉商业综合体、义乌小商品城、林达外语城、恒泰云商产业城为代表的一批投资体量大、强度高的新业态项目集中落地,为调结构转方式积蓄了新动能。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粮食总产实现20.4亿斤,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1‍%,五年提升10个百分点。

——着力打造、夯实、优化城乡统筹发展平台,宜居宜业环境持续改善。新改扩建呼兰河大桥、朱家立交桥等25项重大路桥项目,城市骨架全面拉开,建成区面积扩展12平方公里,新老城区加快融合发展,沿松花江生态长廊形象初显,“跨河北扩、沿江东拓”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力融入哈尔滨大都市圈,实施阳明滩大桥北部联络线工程、地铁2号线江北大学城站工程,完成哈肇路义乌段拓宽疏解工程,哈铁北站正式运行。完成新水源厂、新热源厂、污水处理厂扩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015套,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强化富民、惠民、安民政策落实,群众福祉不断增进。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520元和15300元,分别是2011年的2倍和1.6倍,年均分别增长14.5%和9.5‍%。拓展就业创业渠道,累计新增就业229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①的目标。农民转移就业总量突破15万人,三分之二农村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新改扩建学校22所、幼儿园16所,呼兰一中、哈尔滨顺迈学校办学影响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问题逐步改善。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黑龙江海员医院利民分院、嘉润医院新院区落成投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6600元和350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到1965.71元。精准扶贫首战告捷,420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全区新改扩建社会养老机构9家,新增床位1419张。平安呼兰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天网”工程建设水平全市领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五年全市先进。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坚持传承、恢复、繁荣文化事业,城市魅力精彩绽放。珍视和传承历史文脉,“文化名城”②建设成就斐然。建设萧红纪念馆、历史文化公园,实施文庙、城隍庙和龙王庙修缮工程,举办文庙祭孔大典,进一步挖掘呼兰人文底蕴。有场地的行政村健身器材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系列湿地旅游文化节,组织开展大秧歌汇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群众业余生活更加丰富。推动文体生态和大健康理念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产业加快集聚,建设呼兰河口湿地公园、大顶子山温泉度假村、波塞冬海洋王国等一批大型旅游项目,成功运营F1摩托艇世锦赛、国际标准舞大赛等重大国际赛事,开启了呼兰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新篇章,被评为“中国生态魅力区”③,入选“互联网+全域旅游最美中国榜”④,五年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15亿元,年均增长56.1%。

五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持续抓产业上项目,不断增强应常态稳增长的产业支撑。坚持把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作为调结构、转动能、促振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推动产业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依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进一步明晰利民开发区“一区六园”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形成了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框架;结合松花江景观路建设,提前编制沿江旅游规划,为呼兰在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竞争中占得了先机,赢得了主动。编制分区规划、乡镇总规和供排水、供热、燃气等专项规划,解决了广安嘉园、寓花园等一大批项目规划欠账,国基、长禹、永康城、弘基伟业等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二是强化创新驱动。率先提出建设创新创业型城市,坚持招商孵商并重,建设各种孵化器、加速器,双擎蓄积发展动能。腾挪15000平方米“双创”基地,支持哈以孵化器等科技孵化器入驻。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投入使用,杨宝峰院士领衔的8个科研团队近百名博士、硕士入驻院士工作站。携手哈创投、省医药设计院、哈药集团等研发、孵化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生物医药园区发展跨入高水平研发阶段,成为全省生物医药企业的行业龙头。三是扩大招商引资。全力开展产业大招商,构建了以利民开发区为主体,区直单位齐参与的招商新格局。在企业投资能力减弱、投资意愿下降等不利条件下,强化干部专业招商和领导高位招商,新引进中丹智能供热装备制造、君豪集团参与义乌小商品城业态升级等大项目171项,其中超50亿元项目9个,引进项目总数和投资额度比前五年翻了一番。五年实际使用内资536亿元、外资7.5亿美元,分别是上一个五年的3.2倍和4倍。

(二)持续推动农业转型发展,不断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抢抓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机遇,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一是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科技化、生态化水平,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由65‍%提高到90%,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面积由2.2万亩扩大到5万亩。全面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种植40万亩,是2011年的2.5倍。着力在农业上嫁接旅游产业,打造双井护路农家乐、大用现代农业园等集生产、示范、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项目20个,休闲农业从零星分布向规模集约转变,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二是着力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瓶颈制约。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先行先试农村“两权”抵押模式,探索建立金融支持农业农村的长效机制。创新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48家,规模流转土地面积45万亩,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创造了条件。三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2处,解决了83个村屯的安全饮水问题。新修农村公路247公里,改造危桥67座,农村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通乡通村率达到100‍%,15个村被评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持续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积极推进城市建设理念和管理模式创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加快全面城市化建设步伐。一是用科学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坚持以人为本、集约高效,形成了“一廊、一带、一中心”“两城、两园、两水系”⑤为框架的新城区规划体系,完成了利业镇总体规划修编,同步编制了控详规划和水电气热等专项规划。推进老城区规划编制工作,为棚户区改造提供蓝图,编制呼兰河口湿地公园基础设施配套规划和城隍庙周边、沿河带状公园等城市设计,进一步舒朗了城市空间。二是用统筹办法推动城市建设。科学布局城市现代化交通体系,新建、改造道路33条,完善西环路、四道街等主干街路建设,有效疏解了车流持续攀升造成的交通压力,城市运行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三是用精细化方式管理城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动管理重心下移,主干街路环卫机械化作业实现全覆盖,主城区垃圾密闭运输率达到100%。持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创建环境卫生达标街巷、庭院21个。对违法建筑实行零容忍,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487处、84万平方米。四是用生态标准保护城市。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呼兰河流域整治等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实施全域秸秆禁烧,人工造林3万亩,城区新植树木7.4万株,新增绿地675亩,拆并改造10吨以下燃煤锅炉22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693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四)持续深化改革,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一是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取消了所有区级自设的行政审批和约束事项,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完成“政区合一”⑥机构改革任务,同步整合优化部门设置,政府工作部门从24个精简到11个,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等问题。企业登记实现“四证合一、一照一码”⑦,个体商户登记实现“两证整合”⑧,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各类企业增加到6995户。二是积极推进创业创新。挖掘和发挥学院路大学资源优势,成立大学城高校联盟,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有效推进了高校产业化进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全面提速,3D打印产业蓬勃发展,VR产业在发展元年即在呼兰落地生根,再造了区域竞争的新优势、新动能。三是全面加强财税管理。进一步完善财税管理体制,深化预算公开、第三方绩效评价等改革,通过把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争取置换债券资金、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等措施,有效防控了政府债务风险,降低了财务成本。顺利完成“营改增”⑨税制改革任务,财政金融、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五)持续加强政风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以依法行政、从严治政为主线,狠抓政风建设。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深入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全面清理超标准办公用房,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严格规范公务接待制度,“三公”⑩经费逐年下降。整治涉企“四乱”行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六项禁令”、企业检查审批备案、“双随机、一公开”⑪等规定,真正做到纪律严明,约束有力。二是严格行政问责。重点针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中梗阻等问题,先后查处吃拿卡要、失职渎职等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57起,问责公职人员62人,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三是强化社会监督。设立企业投诉受理中心,建立企业评议、执法监督员等监督机制。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办结率均保持100%。进一步规范信访热线、人民建议、网民留言答复办理程序,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和妥善解决。四是加强督办落实。坚持言必信、行必果,建立健全绩效评估体系和督办检查工作制度,对重大决策事项和重点工作任务跟踪督办,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工作一抓到底。通过持续加强政风建设,广大公务人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进一步汇聚了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促振兴的正能量。“六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信访、气象、人防、地震、档案、地方志、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历届政府扎实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携手努力、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拼搏奋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呼兰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过去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偏低,仍是经济增长后劲明显的短板;二是预期税源贡献较大的支柱产业效益尚未发挥,财政收支仍存在很大矛盾;三是乡镇经济发育明显不足,区片联动、协同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四是城市发展水平与江南主城区差距较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五是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环保、公共秩序、城市管理、供热等方面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依然存在;六是政府依法行政、科学执政能力建设还需加强,少数干部法治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不强,乱作为、不会为、不敢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将不以事艰而退避,不因任重而无为,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和担当意识,下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全力做好政府各项工作,绝不辜负人民重托。

二、新一届政府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及2017年重点工作

今后五年,是我们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在载体建设与发展环境等方面创造了良好条件,具备了快速度、高水平、超常规发展的基础与能力。随着哈尔滨新区“三区一极”⑫功能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和大江北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我们借势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已经呈现。尽管宏观形势复杂多变,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区域竞争更趋激烈,前进中还面临许多困难,但综合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将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增强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松不得的责任感、停不得的使命感,推动呼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区四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哈尔滨新区“三区一极”功能定位,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统领,以建设大健康产业城为主攻方向,上项目、聚产业,调结构、促转型,谋福祉、惠民生,全力打造中国北方药谷和国家重要的大健康服务基地,推动呼兰经济社会发展再登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0美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5∶40.6∶40.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非公有经济比重达到9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1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到2018年,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力争三年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基本脱贫。

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着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支撑呼兰整体经济转型。突出发展适应消费升级的食品制造业,积极推进域内外知名食品集团与老字号食品企业嫁接合作,打造绿色食品名品基地。不断完善医药产业配套体系,积极引进国药、广药和上海复星集团等产业龙头,全力推进“中国北方药谷”建设。以利民大道为主轴,以杉杉、义乌城等大项目为牵动,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集聚发展,打造大江北特色商圈。以中丹智能供热装备制造项目为龙头,抢抓供热管网智能化先行优势,建设独具特色的“寒地热谷”。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启动建设3D打印产业园,促进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向地理信息、文化旅游和休闲康复养老产业集中发力。依托地理信息产业园的基础优势,加快北斗成果转化,打造规模化、专业化利民北斗产业基地。树立特色旅游发展理念,重点打造湿地游、乡村游、文化游。积极加入全省“天鹅颐养联盟”,发挥湿地、温泉等特色优势,在江河沿线和景区周边谋划辟建休闲康复养老产业新区,加快开发“候鸟式”养老旅游。

(二)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充分发挥我区创新人才、产业基础等优势,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真正依靠创新引领,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依托大学城大专院校,有效承接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落地转化,建设创新型产业基地。推广科技企业新型孵化模式,加快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打造以人才为支撑、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投资多元化、产学研相结合、运行机制灵活的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体系;完善“招才引智”、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制度环境,创新人才管理方式,构建人才支撑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保障。

(三)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制约消费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一章制”⑬模式,优化并联审批和“三集中”⑭审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适时启动“五证合一⑮、一照一码”登记制度,释放投资创业活力。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高事业单位监管水平。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持续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引进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着力解决农业生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加快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招商人员,建立一支稳固有力的专业招商队伍,提高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完善招商引资项目统筹和督查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

(四)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坚持配套围绕项目区域建设,推进蒸汽改造、供气增量、供电增容、通讯延伸等配套升级工程。继续推进道路改造,启动建设新老城区90条道路和5条地下综合管廊,规划新增停车场6处、停车泊位5000个,重点打造利民开发区“七纵五横”⑯主干路网。抓好农村道路硬化和破损路面修复,建设农村公路318公里。创建现代城市管理模式,推动智能化城市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综合执法机制。加快更新环卫设施,增强城区机械化保洁能力。依托松花江北岸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江、岸、城有机融合,建设二八镇、腰堡街道等新型特色小城镇,加快构建聚集人气、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的沿江四个乡镇街道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面加强农村水源建设,实施孟家、莲花、杨林集中供水等农村饮水工程50处。

(五)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让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坚持民生优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完善区、乡、村三级创业服务体系,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围绕产业用工需求,利用大学城丰富职教资源,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的实用技能培训。进一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门槛,以创业带动就业。依托哈创投利民孵化基地,打造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络,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加大教育投入,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2所。强化教育内涵建设,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切实发挥“公办”引领“私立”的示范作用。引进大型医疗卫生机构,推进顺迈医院投入运营,建设高水平医院、康复中心、保健中心。改造升级急救中心、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完善一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院,补齐医疗服务短板,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两孩政策,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推进文化馆(站)和农家书屋等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以“适宜人居”为目标,建立新型城市社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科学推进老城区棚户区改造,有序完成集中区域回迁房建设,启动建设萧红大街以南、顺记路以北、一排干东侧三个片区棚户区改造和利民大道两侧、医药园区内城中村两个改造项目。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确保全部贫困人口与全区人民携手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各位代表,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哈尔滨新区的关键之年。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开端,只有抢抓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只有乘势而上,才能再创辉煌。按照区四届党代会要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9‍%以上;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左右;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6%。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新动能。以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和哈尔滨新区建设为带动,坚持把推进产业振兴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关键举措,进一步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着重在增量调结构、创新促升级上取得更大实效。一是做强产业园区发展平台。生物医药园区建成面积拓展3平方公里,综合工业园区建成面积拓展1平方公里。完成产业功能区组建工作,探索职业经理人模式,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做大哈药专业物流、北海铁路物流,发展冷链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产业联动成长。增强研发中心公共服务能力,启动GLP⑰实验大楼建设,推进中试基地、动物实验中心投入运营,扩大入孵企业和创新药物研发成果转化数量。二是狠抓大项目建设。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7个,重点推进哈药总厂异地升级改造、乐泰药业异地扩建等大项目20个,壮大“北方药谷”产业规模;重点推动正大食品新建生产线等大项目,放大绿色食品知名品牌影响力;加快启动中丹智能供热装备制造一期、3D打印产业园等重点大项目建设,加快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启动恒泰云商产业城、林达外语城项目建设,推动君豪集团升级改造义乌小商品城,不断探索和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启动建设腰堡街道东北特色民俗文化村,开工建设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房车营地、汽车主题娱乐项目,着力打造夏日湿地观光、冬季冰雪游玩四季旅游品牌。三是优化营商环境。依托哈尔滨新区招商优惠政策,开展“点对点”“一对一”靶向招商,加快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的支撑性大项目。加快与高新区、经开区的招商协同合作,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有偿委托、顾问制、雇员制等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等创新引商模式。依法依规解决好招商优惠政策兑现等历史遗留问题,维护投资者的正当权益,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亲商氛围。四是破解项目制约瓶颈。加强利民基础设施公司等平台建设,提升资源整合、资本运作、产业促进能力,运用市场化手段吸引各类金融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破解融资难题。扶持派斯菲科、三联药业在主板上市;上东医药、康隆药业在新三板上市融资,壮大企业发展规模。推进“多规合一”⑱,争取园区土规外土地纳入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破解土地利用难题。清理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实行“腾笼换鸟”,年内力争迁移盘活非医药企业10户,破解供地紧张难题。采取综合执法派驻制,向乡镇派驻执法力量,有序推进征地、拆迁、拆违工作,依法有效控制土地征拆成本,推进依法征拆、和谐征拆,净化征地拆迁环境,破解征地拆迁难题。

(二)统筹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加快农业农村板块崛起。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在加快发展中释放更大潜能。一是深化农业多元合作。鼓励农民带头人组建合作社,力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900家以上,入社农户突破2.5万户,土地流转面积扩大至6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8%。推动易淘网等品牌电商与合作社开展合作,组建2至3家物联网合作社。支持大用合作社、兴利米制品公司建设电商平台,辐射带动各类农业主体优势互补,开展深层次产销合作。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拉长“食尾”,做大“工尾”,扶持既有肉鸡、生猪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着力引进和培育大豆、马铃薯加工项目,谋划引进山东蔬菜加工企业,面向日、韩市场扩增蔬菜订单外销。三是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力争调减玉米种植面积25万亩,发展特色经济作物20万亩、蔬菜园区5个。启动新一轮“旱改水”,扩增水稻3万亩。借助绥化打造全国粘玉米集散地机遇,发挥地缘优势,发展粘玉米5万亩。积极争取全省“两牛一猪”优惠政策,新改扩建高标准牧场(小区)20个,建设康金俯泉、石人双于等优质畜产品基地5处,尽快促成伟嘉百万生猪产业园落地。四是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推进泥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完成水田渠系改造13.5公里、涝区渠系清淤10公里。抓住“北菜南运”政策机遇,重点沿哈肇路建设棚室香瓜、韭菜等特色农业园区,打造一批高效农业亮点,新增园区面积5万亩。五是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坚持脱贫攻坚是“最大政治任务”和“一号工程”地位不动摇,实施“一户一档”,完善“一户一策”,继续深化包保扶贫、产业扶贫、行业扶贫、政策兜底扶贫,实现5个贫困村摘帽和7‍000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为如期完成脱贫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六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工程10处,新建和维修农村公路10条。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常态化。以呼兰河口湿地公园、大顶子山温泉度假村为牵动,打造沿江和哈肇路沿线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带,进一步带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沿江建设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推动以“放管服”为核心的行政审批改革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基本建设项目分阶段并联审批模式,对适合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答复的事项一律开展线上服务,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政府性预算资金统筹力度,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预算公开、第三方绩效评价等改革,更好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推广运用PPP投融资模式、政府购买服务、股权投资等财政投入方式,最大限度释放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加强财政监督,进一步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体系,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三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深入推进沈家街道罗斌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巩固农村土地确权成果,推进农地“三权分置”⑲以及由此引发的系列改革,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做法和经验,加速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秩序。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任务,有效解决黄土山林场历史遗留问题。

(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牢牢把握现代化城市发展方向,保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和力度,切实让群众生活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一是完善规划体系。推进呼兰入城口城市设计、基督教堂西侧广场和区人民医院南侧广场等重点地段休闲空间布局规划,进一步完善萧红大街以南、顺记路以北等棚改项目的控详规划,以及城市交通和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加快沿江和哈肇路沿线重点村庄的建设规划编制,为优化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提供科学支撑。二是完善城市功能。新城区以打通断头路、改善微循环为重点,新建济南路、昆明大街、永达路和北京U型环路等道路,在学院路建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4处,彻底解决大学城交通拥堵问题。老城区结合棚改项目,推进五道街和哈伊副路建设。积极与市建委对接,谋划呼兰河第二大桥与澳门大街连接工程。加快推进松花江水源入呼工程一期工程和学院路二水厂加压设备升级改造,实施老城区南北大街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提升群众饮水质量。以扩容改造为重点,建设黑小屯变电所,完成药园变电所和老城区变电所前期准备工作。建设利民第二污水处理厂和三电厂蒸汽站等产业项目配套工程,力争老城区污泥处理厂明年年底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小锅炉并网集中供热,改造升级老旧管网,加大行业监管力度,确保群众住上暖屋子。三是完善城市管理。全面落实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机制,持续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物业小区等专项整治,巩固创城工作成果。进一步加大城乡结合部、市场摊区环境卫生及乱停乱放、乱贴乱画、路边餐饮等整治力度,保持打击违建高压态势。对兰河大街、公园路、南京路等14条街路人行道进行整修。完成城隍庙广场和萧红大街东段广场建设,新建20座标准化水冲公厕设施。

(五)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坚持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真正在治水、净气、还绿上见实效。一是加强环境治理。坚持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同步,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全面加强环境执法,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在线监测,对超排偷排者依法严厉打击,对姑息纵容者依法严肃追责。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力推进呼兰河水污染防治,呼兰河呼兰段水质达到4类水体标准;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加快淘汰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和剩余黄标车,继续实施全域秸秆禁烧,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探索推进3个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46%以上,以“疏”促“堵”解决秸秆焚烧问题。二是加快生态修复。推进老城区污水厂二期和一排干、四排干整治工程,逐步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大违法侵占林地清理力度,完成5000亩造林任务,治理水土流失4500亩。三是完善生态体系建设。秉承“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推进呼兰河水系绿廊、开发区水系景观建设,建设金马公园等3个主题公园,继续推进呼兰河带状公园向东延伸段二期工程,新增绿地19公顷,彩化3681平方米,城区绿化率达到38.6%,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呼兰。

(六)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让群众更多更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从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大社会保障、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谋实事、办好事、增福祉。一是积极改善住房保障水平。以棚改项目为牵动,提升城市功能配套和品位,重点推进盛福佳园二期、新胜路以南、乳品厂B地块棚改工程。借助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支持,加快实施裕田城中村改造政府购买棚改服务项目,完成回迁安置222户。完成老旧楼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40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666户。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完成致远学校建设,新建弘毅学校,扩建利民、宏信、建国等学校教学楼,谋划购置老城区哈师大闲置校舍,逐步解决老城区“大校型、大班额”问题。通过公开招聘、对外选调、学校返聘、自聘的方式,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矛盾及新建学校师资不足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努力提升健康保障水平。积极落实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持续开展“健康龙江行”活动。启动市第一医院养老中心新建项目,续建黑龙江乐活养老服务综合体,落实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四是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实力。推进龙王庙保护修缮工程建设,深度挖掘呼兰历史文化内涵。继续举办湿地旅游文化节,谋划国际性文体赛事,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五是推动创业就业。依托哈创投利民孵化基地,打造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络,落实应届大学生创业项目补贴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及补贴发放工作,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完成创业及下岗再就业各种培训1500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32人。六是努力提升社会保障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救灾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减灾示范社区6个。进一步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缴存、医保异地结算和工伤、失业保险扩面工作,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鼓励和规范社会化养老机构建设。实施“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整合任务,扎实推进优抚安置工作。七是不断加强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呼兰建设,完善反恐维稳、社会治安防控和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保持对地痞村霸、欺行霸市、黄赌毒、非法集资的严打态势,从严从快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刑事和民生领域犯罪。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六进”活动,扎实抓好“七五”普法工作。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全面推动消防、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油气管线、建筑施工、食品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和有效监管,坚决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强化对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有效解决信访问题。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防、统计、残疾人和国防教育及双拥、民兵预备役、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三、全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是政府的责任和使命!新一届政府将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为民简政,切实把振兴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真正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一)推进“法治呼兰”建设,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强化法治思维,切实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自觉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执行纠偏、责任追究及倒查机制,不断增强依法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作用,利用好网络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注。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着力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简政放权,为市场和企业松绑,建立“亲”“清”新型政企关系。继续强化行政问责,坚决纠正吃拿卡要、“中梗阻”等行为,严厉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

(二)驰而不息改进作风,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始终保持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创业激情和工作劲头,不断在制度创新上解放思想,推动重大产业引进培育、公共资产市场化运营等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走出振兴发展的新路子。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发展短板,以工匠精神对待工作,更加细致地掌握情况、分析问题、采取措施,凡政府承诺的事项,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努力在城市运行管理、公共服务供给、群众利益保障等方面办实事、求实效,不断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狠抓反腐倡廉,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行政监察法》,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以减权限权、创新监管等举措减少寻租空间、铲除腐败土壤,切实让公务人员时刻心存敬畏、干净干事。

(三)提升公务人员素质能力,为振兴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进一步担当负责解难题,深入践行“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加强公务人员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公务人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鼓励引导公务人员勤勉履职、担当奉献、攻坚克难,着力应对财税减收与民生支出压力,着力解决土地、资金、要素保障等瓶颈问题。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进一步统筹协调提效率。结合“政区合一”后续改革,引导各部门和广大公务人员从全区一盘棋出发,打破部门利益法制化壁垒,着力提升行政效率,在谋划项目布局、落实城市管理责任、强化项目审批会办等方面加强统筹、有序配合,最大限度避免工作不落实、管理空白、资源浪费等问题,努力形成步调一致、汇聚众力促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各位代表,呼兰已经进入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的使命催人奋进,前进的征程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四届党代会确立的战略部署和奋斗目标,凝心聚力,苦干实干,为实现呼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简称术语解释

①动态为零:根据《就业促进法》第56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多种就业形式,拓宽公益性岗位范围,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城市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②文化名城:1994年1月4日,哈尔滨被国务院批复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进行保护规划。

③中国生态魅力区:2016年7月,在由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等共同举办的2016中国生态年会暨城乡魅力生态成果发布会上,呼兰区凭借独特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成绩被评为“中国生态魅力区”,评选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绿色生态环保理念,推进生态建设。

④互联网+全域旅游最美中国榜:在2016创新“互联网+全域旅游”暨第四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上正式发布。

⑤一廊、一带、一中心,两城、两园、两水系:“一廊”是建设利民大道综合公共服务走廊。“一带”是策划穿城而过的高压走廊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开发13公里长的高压走廊绿色廊道。“一中心”是以利民大道与北京路、南京路交会区域为重点,打造利民区域综合商务中心和城市中心。“两城”是大学城、避暑城。“两园”是继续提升药园食品园和工业园区的功能品质和业态整合,谋划低效能企业腾笼换鸟,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等。“两水系”是利用北国水城长盈渠、环避暑城内河等开发区特色景观资源。

⑥政区合一:为进一步理顺哈尔滨新区范围内利民开发区与呼兰区关系,促进开发区与行政区的深度融合,两区将实行一套机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并综合设置17个党政机构,其中政府工作部门11个。

⑦四证合一、一照一码:“四证合一”是指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合一。“一照一码”就是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

⑧两证整合:指将个体工商户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⑨营改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

⑩“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

⑪双随机一公开: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公开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

⑫三区一极: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

⑬一章制:在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的基础上,取消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使用的多枚审批章,只保留一个公章,实行一个公章对外。

⑭“三集中”审批:为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除涉密或特殊要求外,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要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或办事窗口,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由行政服务窗口依法受理,出具相关受理文书。

⑮五证合一: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

⑯七纵五横:“七纵”即:昆明大街、利民大道、松浦大道、澳门大街、环保大街、滨铁快速路和中心南北路;“五横”即:滨河路、徐州路、北京路、学院路和城市四环。

⑰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系指对从事实验研究的规划设计、执行实施、管理监督和记录报告的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方法和有关条件提出的法规性文件。

⑱多规合一: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强化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各类规划的衔接。

⑲三权分置:指在原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二权分离的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从而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