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23

教    育


【概  况】  2015年,呼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打造利民一中、利民二中、八中、附中、四中、五中、腰堡中学、沈家中学、康金中学、顺迈小学、建国小学、萧红小学、东方红小学、实验小学、长岭小学等15所学校。树立“小学质量幼教找,初中质量小学找”的理念,统筹好学前、小学、初中各个学段的关系,提高幼教覆盖面,夯实小学教育基础,抓实初中教学质量。统筹好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类学生之间的关系,根据各学校现状,制定补差、推中、提优策略,寻找教学工作着力点,落实分层推进措施。建立由行政管理科室和进修校密切配合的工作组织,针对小学、初中学段教学特点和教育规律,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教法学法改革、学生能力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提高等关键环节,根据《呼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意见》,按学期、年度进行检测与评估,并对结果进行诊断、指导。教育局和进修校教研人员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中小学,下移到课堂、教师和学生中,采取随堂听课、评课、当场反馈的方式,密切关注教师的课堂活动,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以此引导教师全力追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积极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推广具有先进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课堂教学示范,以期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效益最大化,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扎实开展各项校园活动,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形成鲜明的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一大批精品学校。

     

2015年,区教育局先后组织全区50所学校参加的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开展22个学校、1200名学生参加的全区经典诵读展演,组织700余名学生参加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120名教师参加“做人民满意教师”演讲活动。顺利完成中考、高考的组织工作。(徐洪锐)

    

【规范办学行为】  严格执行招生政策,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制定《2015年招生工作方案》,并在网上公示,保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妥善安置农民工子女入学。严格执行《黑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招生、入学、转学、休学程序,坚持初中招生“两先一抽不调”政策,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制度化,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严格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教育质量评价、教师师德行为。依法严厉查处“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等违规问题。充分发挥督导责任区职能作用,建立教育工作督导考核机制,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加强对学校经常性督导和监督。(徐洪锐)

【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扩建项目。新建顺迈小学教学楼。规划四层,建筑面积4380平方米,市教育局投资1750万元。新建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学楼。规划四层,建筑面积4486平方米,市教育局投资1800万元。两所学校已开工建设。维修加固项目。呼兰一中教学楼和科技楼。加固改造面积11179平方米。总投资1152万元,其中区级匹配865万元,上级投资287万元。东方红小学教学楼。维修改造面积5007平方米,总投资722万元,其中区级匹配542万元,上级投资180万元。康金中学教学楼。维修改造面积4940平方米,总投资417万元,其中区级匹配104万元,上级投资313万元。二八中心小学教学楼。维修改造面积2955平方米,总投资93万元,其中区级匹配23万元,上级投资70万元。呼兰六中教学楼和综合楼。维修改造面积12050平方米,总投资2289万元,其中区级匹配572万元,上级投资1717万元。呼兰九中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维修改造面积11621平方米,总投资2208万元,其中区级匹配552万元,上级投资1656万元。年内7所学校全部投入使用。

(徐洪锐)

【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教师录用长效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计划面向社会招聘80名教师,以缓解呼兰区教师数量不足,结构性缺编问题。优化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制订全区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启动教师全员培训,改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把教师进修学校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师研修中心、教育信息中心和教学评估中心。组织更多教师参加省市培训,努力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丰富教育教学活动载体,设立“教育讲坛”“教学论坛”,加强教师间的学习交流,加强教育与社会的互动交流。继续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和优质课评比活动,为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搭建平台。积极开发优秀课例、教例,开设“名师工作室”,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建设学习型组织,打造学习型团队。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多形式开展校本培训,加强集体备课,推行教学反思,开展课题研究,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健全教师业务素养测试制度,致力于改善教师专业结构、生成教师专业智慧、构建教师专业精神,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我完善、自主发展。(徐洪锐)

【黑大呼兰校区】  校区位于呼兰老城区东府路。2015年,学校务真求实,开拓创新,在抓发展、奠基础、促民生三方面下功夫,做了大量工作。

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1.呼兰校区有耕地50多公顷,在耕地轮作、春季旋耕整地、喷灌,夏季田间管理、看护,秋季机械收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保证相关学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顺利开展。2.校区积极发挥温室的作用,为各课题提供冬季实验的空间。

整合校区资源,增加效益。1.对呼兰校区废弃多年以及闲置的房屋进行整合,按照学校公有房管理办法,对外出租,在增加效益的同时,还多了一层安全屏障。2.对科研用地以外的土地,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对外出租,使校区土地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绿色农业。1.发展绿色蔬菜种植。为大面积发展蔬菜采摘园积累经验,尝试性种植应季蔬菜0.4公顷,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种植马铃薯1公顷,产量约3万斤。为能保证蔬菜的质量,达到绿色、有机标准,注重种植过程的每个环节,首先在蔬菜选种上下功夫,每种蔬菜都选用品质优良、产量高、深受大众欢迎的种子。在施肥过程中杜绝化学肥料,选用优质农家肥,不使用农药,保证蔬菜生产过程的绝对绿色、有机,为食用者的健康保驾护航。2.加强“开心菜园”管理和服务。在菜园管理和服务上作出承诺:保证农家肥的质量;提供相应的种植技术指导;适时提供劳动工具;确保田间管理及时、到位;把水源接到每个园区。“开心菜园”既是校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又是职工愉悦身心的乐园。在“开心菜园”的建设过程中,因资金少,在安装栅栏和铺设砖道时,逢高温天气,为不耽误农时,节约开支,领导班子率全体职工起早贪黑、连续作战,忙碌于田间地头。校区职工迸发出巨大热情,体现主人翁的姿态,弘扬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精诚团结的校区精神。通过这项工作,增强校区职工向心力,形成战斗力强、凝聚力强的实干队伍。(高艳霞)

【哈尔滨江北大学城】  哈尔滨江北大学城位于呼兰利民开发区东南部,南与松北新区接壤,紧邻城市四环高速公路北部出口。2015年,共有黑龙江财经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黑龙江农垦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广厦学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生态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圣约翰文化教育中心、黑龙江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禹舜文化艺术研究院、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黑龙江省孤儿职业技术学校等20多所大、中、技校。以国际化、社会化、科学化、人性化、知识化的建园理念构建世界一流大学城。(网辑)



科    技


【概  况】  2015年,呼兰区有高新技术企业22户,黑龙江创新型企业1户(圣泰),黑龙江创新型试点企业3户(哈药生物、哈轴、辰能生物),黑龙江创新型培育企业4户(三精、三联、誉衡、康龙);医药园区有131项高新技术产品,中国驰名商标1项,著名商标10项;省级著名品牌2项,著名商标12项。利民开发区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大型独立研发机构2个,省级技术创新联盟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7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级孵化器1个。利民开发区被市科技局授予科技创新创业基地称号,全区10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利民开发区有科技企业79户,区内企业自主设立研发机构20多家。2015年,全区完成高新技术产值67.44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季报、快报、年报;科普统计报表;科技型中小企业统计报表;人才统计报表;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调查报表及其他临时报表,获市科技局科技统计优秀单位的表彰和奖励。(刘吉润)

【科技项目入库申报】  区科技局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指导企业网上申报进入市科技局项目库,组织誉衡药业科技项目参加申报哈尔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项;哈尔滨正阳河食品有限公司获市科技局区域产业化项目扶持资金150万元。组织3家企业申报2016年区域产业化项目,即: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二次开发”、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氨酚曲马多片产业化”、哈尔滨市丰源实业有限公司承担的“磁性固定化酶制剂在油脂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刘吉润)

【科技科普宣传】  1.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4月1日,在孟家乡开展科技宣传活动,悬挂条幅5幅,发放农业科技书籍及低碳生活书籍500册,技术资料2000余份。2.开展科普宣传周工作。联合区科协、哈师大科技处举办科普宣传活动,在哈师大校园共同举办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主题为“创新创业科技惠民”。组织建设路街道兴盛社区居民首先参观哈师大文博馆、动植物博物馆,发放科普资料2000份,社区居民及在校大学生300人参加活动。5月23~24日,组织200多人,在建设路街道兴盛社区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和适用技术。(刘吉润)

【校企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2015年,呼兰区有三家企业成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即:哈尔滨生物二厂的“哈尔滨生物二厂技术研发中心”、哈尔滨市华农威普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的“哈尔滨生物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儿童制药厂的“儿童系列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京福龙等企业去双城参加绿色食品电子商务培训,促进企业运用网络载体拓展创业空间,向绿色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和嫁接。与哈师大、东农多方联系,促进高校的农业科研成果在呼兰区转化落地,哈师大的高钙果、榛子、萱草等新品种在石人镇种植已成规模,东农番茄新品种在大用合作社落地开花。4月24日,组织农业科技大户20人,去省农科院参加“哈尔滨市2015年春耕指导及项目对接会”,对接了蔬菜、瓜果、大田作物等新品种、新技术。天宝石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密切合作效果好,2015年5月8日,“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天宝石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CB能源联合实验室”挂牌运行。2015年,哈尔滨三联药业的“注射用骨肽”、哈师大和呼兰农技推广中心等联合开展的“无公害韭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乐泰药业的“复方苯甲酸酊”获得三等奖。(刘吉润)

【知识产权工作】  知识产权工作健康发展。通过市专利局的帮助将“禹奥专利商标事务所”引驻呼兰,方便呼兰区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和发明人专利申请、专利实审、复审及答辩,宣告专利权无效及答辩,代办专利各种缴费,国内外专利文献查新检索等工作,以及商标注册代理业务、著作登记权代理业务、知识产权许可代理业务、法律服务代理业务等多方面服务。2015年专利申请681件。其中发明118件、实用新型510件、外观53件。2015年授权848件,其中发明178件、实用新型590件、外观80件。(刘吉润)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  科研工作。1.课题完成情况。完成省科技厅、财政厅上年结转课题(激光熔覆技术修复大马力拖拉机关键零部件工艺的研究、应用激光熔覆技术修复锤式破碎机锤头的研究、等离子喷涂技术在进口大马力拖拉机发动机座瓦孔与变速箱座孔修复中的应用、4YZ-2型自走秸秆整留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大马力拖拉机CAMBOX系统维修技术的研究)5项,已结题。新立在研课题1项:新型进口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机具的维修保养与易损配件的国产化研究。新申报省科技厅、财政厅自拟课题9项,申请修订国家标准1项。2.成果情况。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新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3.学术交流等方面。组织相关专业技术骨干分别参加学术研讨会、展会、论坛等,通过这些平台,开拓视野,达到交流、沟通、促进的目的。2015年11月5日在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成功主办“2015全国农机维修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委员代表大会”,农业部、中国农机学会的相关领导参会并讲话,来自全国有关的主要院校、科研院所、农机管理部门、农机企业等8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得到农业部、中国农机学会相关领导的肯定和赞扬。4.对外服务方面。农机特殊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全年鉴定240人。

开发工作。1.汽车检测站全年检测车辆28610台,收入3177850元,上交所。2.表面中心吉林石化检修项目,完成上交指标。3.杂志社完成全年12期杂志的出版发行工作,刊发论文859篇,年发行13140份,上交指标8万元。4.中试基地主要工作:研发搂草机系列产品,有些产品已经投放市场;研制2BTQX-6型大垄双行不等距气吸式玉米精量播种机。按要求完成上交指标。5.油泵中心因市场萎缩、行业转轨、库存大等,未完成年度上交指标。(邢薇薇)


气    象


【概  况】  2015年,呼兰区气象工作积极适应“业务现代化、工作政府化、服务社会化”的需求,主动融入呼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使气象事业与地方社会同发展、共进步。3月6日出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包含总体要求、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与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提升精准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保障措施四大方面。

强化装备技术保障,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区气象局制定《呼兰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实施方案》和《呼兰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指导呼兰区农业发展。为加强全县19个乡镇、街道区域气象站的升级改造工作,在上级气象部门的资金扶持下,将全区15个区域气象站全部改造完成为四要素站,加强信息服务和发布渠道,充分利用设置乡镇和有关部门的22个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的电子显示屏的作用,为有效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供装备技术保障。

牢固树立“公共气象、资源气象、安全气象”服务理念,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由电话答询、短信服务、广播预警发布、人影指挥作业、信息服务等系统组成的互联互通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加强气象信息产品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专业专项服务。为提高群众防御气象灾害知识,通过“3•23”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以多种形式进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与讲解,并走进学校和请黑大师生到区气象局进行气象知识普及及宣传,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

加强防雷安全生产服务工作,积极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和规范防雷设计审核,严格防雷监管人员进入现场指导和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危险场所的防雷安全检测,及时指导雷电防护工作,确保防雷安全不留隐患。(邱馨蕊)

【气象预测预报服务】  加强气象预报预测的业务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意识,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服务能力。1.抓重点,增强气象服务意识,提高预报质量。2015年,区气象局以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开展精细化预报业务,强化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继续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服务。防汛期间,超前进入工作状态,做到早准备,早落实。汛前,克服困难做好中长期预报;汛期,做好中、短期预报,尤其进入汛期以来,区气象局不但提供短期临近预报,还要提供全区各乡镇的降水实况。每次大的天气过程,局领导带班,昼夜值班,昼夜跟踪云团的轨迹,监测变化因子,分析可能发生天气变化,与上级气象部门会商,将预报结论及时通过电子显示屏、手机信息和电子邮箱等传输方式,提供区里领导和有关部门,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注重农业服务,在春播期、在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以农业气象情报、土壤水分公报、乡镇雨量图表、气候评价等形式,及时提供给区领导、农业部门和乡镇。3.重视专业和公益服务。在节假日期间,学校中、高考期间,为公众、学校和学生家长提供天气预报,提前提供预报服务和现场气象服务。年内,区气象局制作气象信息61期、重要气象信息7期、决策气象信息3期、气象专报15期、气候评价12期、农业气象旬报24期、农用天气预报32期、土壤水分监测公报18期、发布预警信息23期、短时临近预报23期。(邱馨蕊)

【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逐步完善气象应急预案。2015年,区气象局按上级气象部门总体规划,制定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逐步完善气象服务体系建设。1.做好气象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先后完成7个乡镇的气象应急认证工作。2.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根据新的工作特点和区实际情况需要,区气象局参照原“预案”着手调研和修订重大暴雨、大风与沙尘暴、重大暴雪、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预案,待完成后上报区政府。3.建立气象信息员队伍,每个乡镇设置气象协理员,每个村屯设置气象信息员,便于气象服务信息的传递和气象灾害的调查反馈。为提高气象协理员专业水平和气象服务能力,区气象局举办培训班,发放学习材料,在春夏关键季节,与乡镇气象协理员进行气象服务互动,提高他们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发挥协理员作用。(邱馨蕊)

【气象监测项目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呼兰区的气象监测能力,加大呼兰区气象监测的力度,丰富国家气象监测数据,满足呼兰区经济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呼兰区气象局在黑龙江省气象局和国家气象局争取资金455.9万元,用于呼兰区沈家观测站建设,并与2014年10月30日建设完成并且投入使用;为减少区投入,完善由于搬迁造成的建设不完善。同时,更好配合呼兰区委、区政府创城工作,呼兰区气象局又于2014年6月在国家气象局争取资金190万元,用于呼兰区气象局新址围墙、庭院建设工作,2015年5月开始施工,年内工程量已完工,建设完成后,环境优美的呼兰气象局气象大院将成为呼兰区的一个靓丽的景点。便于气象科普宣传、便于百姓了解气象、认识气象。方便为为百姓的生产、生活气象服务。(邱馨蕊)

【气象灾害防御】  加大冰雹灾害、雷电灾害等防御工作的力度,确保防御效果突出,杜绝重大安全事故。

加大管理力度,全面完成防雹工作任务。年初,按照常规管理,呼兰区参加省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区政府领导与市政府领导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区按上级要求与责任状内容,适时安排防雹工作,防雹与防汛会议同时召开,区长于传勇重点强调安全工作与防御效果,副区长王利功做工作安排和部署,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状。区气象局承担着区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在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加大工作力度。1.加强炮手队伍,稳定炮手队伍,建立炮手档案;2.提高炮手素质,强化炮手的技术培训。3.在二八镇设置高频电话差转台,解决申请空域通讯不畅的问题;4.严格弹药管理,确保弹药下摆、运输和储存的安全问题,每个炮站弹药库设置安全报警装置,并采取军地合作,为每个炮站配备弹药防爆箱和局单位配备两个能装1080发炮弹的大防爆箱。5.注重防雹装备的维护与检修,聘请省军区军械检修所的技师,对全区的10门高炮进行日常和应急维修,同时,要求各炮站加强高炮的保养,确保防雹高炮始终处于良好状态。6.加强指导和作业指挥,根据省气象局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及时指导各炮站进行科学防御,严格空域申请和下达指令,确保防雹作业效果好,安全无事故。管理乡镇炮站做到:5月份人到岗,炮到位,5月末至6月全区经历9次冰雹袭击,区气象局指导指挥炮站作业195炮次,耗弹4035发,其中最大的一次是6月8日,由于及时防御,将冰雹灾害降到最低。在春季低温多雨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护农业不受冰雹灾害。

区气象局履行气象法赋予的职责,加强雷电防御管理,杜绝雷电事故的发生。1.加强科普与宣传工作,区气象局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日等活动,开展气象科普活动,设置宣传台,气象知识和灾害防御咨询台,发放科普资料,讲解防雷等常识,提高群众防御意识。2.深入社区、学校,带着雷电灾害防御挂图,辅导和讲解雷电形成的过程,防御的常识。区气象局先后到利民社区、大学城院校等单位进行科普讲座和宣传。3.加强雷电设施的检测服务,重点对易燃易爆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防雷装置重复进行检测,对全区雷电装置进行全面检测,消除由于雷电引起的火灾和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邱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