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 载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23

区委工作报告

树立发展新理念推动呼兰新发展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2016年1月11日在中共哈尔滨市呼兰区委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中共哈尔滨市呼兰区委书记  朱  辉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区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委全会精神,总结“十二五”发展成就和2015年工作,部署“十三五”思路目标和2016年重点任务,讨论《呼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以新理念推动新发展,为呼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

一、“十二五”主要成就和2015年简要总‍结

“十二五”时期是呼兰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区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五年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3%;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5.6%和11.5%。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82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40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五年来利用外资6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8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集聚形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商贸旅游、文化教育、地理信息等优势主导产业。老城改造和新城开发步伐加快,新建朱家立交桥等“44路10桥1广场”,城市骨架全面拉开。利民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造老城棚户区1平方公里,新增街道4个。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可以说,这五年,是我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改观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成就来之不易,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极大地激发了全区人民加快发展、奋起赶超的雄心壮志!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开局承上启下之年。一年来,区委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6亿元,同比增长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6亿元,同比下降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8.6亿元,同比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亿元,同比增长12%。

(一)强管理保稳定,社会大局整体安定有序。

自我加压,勇于承重,对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突出矛盾不躲避、敢担当,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坚持领导带头抓信访,扎实开展信访“百日”专项行动,高质量完成中央巡视组下交信访案件,去年全国两会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期间,我区实现进京非访零登记,得到省市高度评价。派驻工作组集中处理商业总公司清产核资、莲花镇土地纠纷、康金街道兰阳村土地重复发包等疑难复杂案件,对违纪违法问题移交纪检和司法机关处理,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加大税费征缴力度,全年共回收入库欠税2.9亿元,4户异地纳税企业划归我区属地纳税。深化平安呼兰建设,重点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攻坚会战,打造最平安城区。区公安分局打响全国“百城禁毒会战”第一枪,破获公安部目标案件2起。投资4000余万元完善“天网”①工程,建设水平全市领先。大学城“113平安工程”②管理模式在全市交流。坚持党政同责抓安全,保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

(二)应常态调结构,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

坚持调转结合、量质并举,优化产业结构,三产结构调整为19.3∶39.6∶41.1。夯实农业基础,粮食总产24亿斤,同比增长5.7%,实现“十二连增”。工业经济总量扩张、质量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增速全市第一。医药园区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生产力促进中心投入运营,引进10家中介机构。开发区孵化器③被批准为省级孵化器,12家企业入驻孵化。三联、誉衡等5家企业闯进全省民营企业百强,圣泰药业成功上市。天宏药业等4家单位被批准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第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现代服务业大项目37个,杉杉商业综合体开门营业,义乌小商品城东北市场一期工程主体封顶。地理信息产业园新引进企业12家,南方测绘等企业实现成果转化。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开工建设2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84个,完成年度投资69亿元,圣泰GMP④新厂区、呼兰河口湿地公园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新引进壹加壹干细胞等大项目32个,投资总额269.8亿元。全区实际使用外资1.9亿美元,实际使用内资153.6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惠民生谋福祉,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坚持便民惠民利民,积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拓宽就业渠道,城镇新增就业48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扩建学校2所,维修加固学校7所,标准化学校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哈尔滨医科大学联合体北方医院落户利民开发区。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制度,全年发放救助资金1.58亿元。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能力,新增养老服务机构5家,中日合作省内最大养老综合体乐活医养社区项目签约。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面实现全覆盖,残疾人网络就业人数全市第一。全面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全年新增租赁补贴222户。完成农村公路改建61.5公里。第五届湿地旅游节成功举办,呼兰文庙正式开馆。积极组织开展大秧歌汇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场地的行政村健身器材实现全覆盖,深受群众认可和好评。

(四)提素质塑形象,文明城市创建迈上新台阶。

积极开展7大类主题创城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迟文忠、市级十佳道德模范王喆等一批时代楷模、道德先锋。我区获得省级文明城区提名和“全市创城工作先进区”等荣誉称号,为哈尔滨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应有贡献。健全完善规划体系,利业镇总体规划获得市政府审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哈铁北站正式开通,哈北站广场、北站一路等建成竣工,哈肇路义乌段拓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地铁二号线启动征地。升级改造老旧供热管网,启动建设老城新热源厂。集中建设农村供水设施,解决45个村屯5.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冲洗老城供水主管线30公里,居民用水质量进一步改善。实施征拆项目24个,完成棚户区改造409户,改造农村泥草房912户。组织拆违行动6次,拆除违法违章建筑2万平方米。大力开展非法营运三轮车、占道经营等专项治理,市容市貌显著改观。集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村屯面貌明显好转。7个村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五)推改革破难题,区域发展活力不断提升。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政府部门精简到22个,挂牌机构减少到3个。调整核定文体局等7个区直单位职能,解决职责交叉重叠问题。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编制人员划转工作有序推进。深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全面实行“一表制”⑤审批,企业登记实现“四证合一⑥、一照一码⑦”。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政府事权减少到4367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有序推进,除利业镇暂缓实施外,基本完成162个村土地确权基础工作。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率达100%。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启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完成区级土地仲裁和交易中心建设。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山、郎堡等5家合作社评为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继续深化财政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政府预决算、“三公”经费⑧预决算在区政府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在全市率先成立企业融资担保呼兰办事处,为6户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8亿元。在全省率先实施无抵押担保贷款,小额保险保证贷款业务覆盖8个乡镇。扎实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园区行政审批、城市管理职能并入区直对口部门。

(六)夯基础严问责,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深入开展“三严三实”⑨专题教育活动,集中整治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认真落实党委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实行基层党建“定、查、评”工作机制,对32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新建“两新”党组织⑩53家,双井街道护路村被评为省级党建示范村。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目标考核机制,以发展论英雄,重公论用干部,凭实绩选人才,干部选任工作科学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执纪、严肃问责,推进从严监督干部规范化、常态化。全年共立案审查97件,结案9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13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加强统一战线工作,营造凝心聚力、共谋发展良好局面。支持法检“两院”依法履职,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用进一步发挥。强化党管武装,机关党建、科协、残联、工商联、党校、档案、老干部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奋勇拼搏,得益于驻呼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呼兰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一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必须抓稳定促发展,坚持安全、信访、稳定一起抓,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必须上项目推发展,“筑好巢引好凤”,不断夯实产业基础,积攒发展后劲;必须强党建助发展,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严肃监督执纪问责,规范权力运行,打造优良作风;必须惠民生共发展,把百姓的期盼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目标,真正把涉及百姓利益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好,把对百姓承诺的事情履行好,把惠及百姓的民生大事落实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我区产业结构不优、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优势主导产业不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新常态下稳增长促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缓慢,农村发展滞后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融资渠道狭窄,债务结构不合理,债务偿还进入高峰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压力巨大;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还很艰巨;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不解放,发展理念相对落后,缺乏开拓创新意识,执行力和创造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个别党员干部不廉洁和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16年重点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五年,也是我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谋划好“十三五”规划关乎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关乎全区人民福祉。新起点、新征程,新机遇、新挑战,我们既要看到呼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拥有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还要看到呼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现实困难和不利因素。

从有利条件看: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新理念,为我们明晰发展思路、转换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指明了方向;国家提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工作目标和现实举措,为我区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补齐“三农”短板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举措全面升级,重点加大现代农业、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为我区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提供重大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升国家战略,省“五大规划”⑪扎实推进,为我们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稳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级哈尔滨新区申建成功,利民开发区作为新区核心区,将进一步享受国家和省市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扶持,进一步集聚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必将大力提升我区产业承载能力和开放牵动功能。

从不利因素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需求不足,区内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国家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我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愈发突出;财政人员支出、运转维护支出、保障支出和债务偿还支出等刚性支出额度大、缺口多,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我区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还有明显短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较大薄弱面,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还不高,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综合分析,我区具备保持较快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增长空间,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考验。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态势,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为呼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做贡献、多做贡献。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抓住“龙江丝路带”和国家级哈尔滨新区建设重大机遇,以建设大健康产业城为目标,着力调结构、转方式,着力上项目、聚产业,着力抓改革、增活力,着力惠民生、保稳定,打造中国北方药谷,壮大食品产业名品基地,构建大江北商贸集散中心,创建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和度假休闲养老名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全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60亿元,年均增长7%,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工业总产值达到680亿元,年均增长9.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8.7亿元,年均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1亿元,年均增长7%。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10%以上,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全部脱贫。就业社保、住房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改善。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明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8%。公共安全治理更加完善,社会和谐稳定、公平公正、充满活力。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起步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2016年工作意义重大。围绕“十三五”规划部署,初步确定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8%和10%。突出抓好6个方面工作:

(一)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把加快产业振兴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进一步稳存量、优增量、扩总量、提质量,增强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推动力。

做大做强“北方药谷”。发挥省市区共建优势,放大产业集聚潜能,推动医药园区向创新驱动、高效集约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哈药集团药物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建设,杨宝峰院士8个科研团队全部入驻院士工作站,药物中试基地和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投入运行,银杏内酯B等国家一类新药实现产业化。积极推进复星集团与儿童药业等兼并重组,加快推动派斯菲科、三联药业在香港和沪深主板上市。发挥资金导向作用,整合利用国家、省市园区发展专项资金,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集聚食品产业名牌。依托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和优质高效生态农产品资源,重点引进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大品牌企业,建设全省绿色食品名品集聚地。坚定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大力扶持正阳河、老鼎丰等中华老字号和华润、正大、龙丹等知名品牌,走依靠大品牌、带动大基地、拓展大市场的发展之路。加快推进西格玛食品生产加工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壮大食品产业规模和整体实力。

构建江北商贸中心。以建设大商贸、大市场为支撑,优化新老城区商贸服务业结构。搞好大江北商贸中心规划,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集聚发展。依托利民开发区,筹建大型物流节点,积极发展北海物流、哈药物流等综合和专业物流园区。重点推进义乌小商品城东北市场一期建成并投入运营,抓紧启动家得乐公司总部及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整合集聚商贸物流资源,推动传统商贸物流业提质升级。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把集中导入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地理信息产业园,加速北斗应用成果转化,做大信息服务外包,促进中兴集团智慧城市落户我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休闲养老产业,重点打造历史文化游、生态湿地游、美丽乡村游,加快开发“候鸟式”养老旅游,推动呼兰河口湿地公园陆地乐园及冰雪乐园对外营业,修缮完成禹舜艺术中心,打造萧红故居、河口湿地等旅游精品线路。

招商引资建好项目。明确招商方向,突出招商重点,把引进生产型、加工型项目摆上首位,提高招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年力争新引进大项目20个。创优发展环境,加大诉求受理、走访服务、现场办公工作力度,着力解决项目开工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推动项目引进落地、开工达产。今年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62个,年度计划投资50亿元。积极抢抓“龙江丝路带”和哈尔滨新区建设等政策机遇,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二)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切实把民生工程抓在手上、扛在肩上,集中力量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推动大众创业创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提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以创业带动就业。打造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大学城创新创业孵化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众创、众筹⑫等全方位服务。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力争全年免费培训3000人次,提供创业项目近万个。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为就业困难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养老、低保、医疗等保障标准。积极稳妥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承接城镇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推动医疗参保群体政策全覆盖。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升救灾应急保障能力,切实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社区建设,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新增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5家,运用PPP模式⑬推进区综合社会福利院建设。筹划建设区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实现残疾人区内康复和培训。积极消化商品房存量,扩大廉租住房覆盖面,加大泥草房建设力度,为困难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科学布局城乡教育网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新建续建扩建学校6所。加大教师招聘、返聘、选聘和自聘力度,解决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整体提升城乡教师队伍水平。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全面推进村级医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积极谋划区第一人民医院综合医疗楼建设,加快推进哈尔滨医科大学联合体北方医院落地,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全面两孩政策。

(三)围绕强农惠农富农,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产能、提品质、促增收为目标,推动单一粮食种植向粮经饲多元结构协调发展转变。对接大都市菜蛋奶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园艺产业和设施农业,围绕哈肇路设施农业产业带、呼白路粮牧互动产业带,加快建设大罗、镔捷等5个蔬菜园区,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20个。加大金山、平坊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力度,示范带动面积1万亩。

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城乡配套设施对接、互联、融合,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紧紧抓住松花江北岸景观大坝建设有利契机,加快建设杨林南房等12个沿江美丽乡村,完善村屯绿化等基础设施,推动乡村建设提档升级,构建新老城区、特色乡镇和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统筹发展新格局。

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第一民生工程。坚持识真贫、扶真贫,全面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加快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精准确定低保户、五保户和因病因残致贫等贫困人口类别,做到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因地制宜制定“五个一批”⑭扶贫举措,确保脱贫工作无遗漏、无盲区。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开展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四)巩固创城工作成果,打造幸福美好家园。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统筹新城老城农村开发改造,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奠定坚实基础。

统筹城乡规划。坚持突出重点,高标准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结合哈尔滨新区战略,立足产城融合,动态修编开发区总体规划,加快编制控详规划和水电气热等专项规划,整体提升新区形象品位。加快老城区和乡镇规划编制,逐步完善产业布局、功能分区和建筑形态,重点开展城隍庙、沿河景观带等城市设计,完成9个乡镇街道总体规划和重要村庄规划编制,确保设计一处规划、建设一个精品、打造一道景‍观。

加快城市建设。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民生优先,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资金支持,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本PPP合作力度,多方融资推进城市建设。围绕打造新城区成环、成网道路体系,有序推动开发区北京东路、杉杉路等道路建设,续建阳明滩大桥联络线,加快哈肇公路义乌段拓宽改造。着力构建“两环四射”⑮老城路网骨架,启动建设跨河大桥与利民开发区澳门大街连接等道路工程,完成向阳路一期建设。分块分期分批实施列入全市统筹的棚改项目。加大城市源网改造力度,引入社会资本启动建设老城区污泥处理厂,新建新老城区污水处理厂。推动新热源厂建成投入使用,整体提升老城供热质‍量。

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新老城区“城管一体”制度,确保责任到位,管理到位。着眼解决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多、卫生环境差、公共秩序乱等问题,集中开展交通治堵、环境治脏和村容治差行动。加强物业企业日常监督管理,落实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加大违章建筑专项治理,保持拆违控违高压态势。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积极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加强志愿服务站点和社区活动场所等阵地建设,打造“干净、秩序、文明”都市新区。

改善生态环境。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环境违法零容忍。加强呼兰河流域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启动实施一排干和四排干综合整治工程,继续推进建成区内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拆除工作,强化呼兰河沿岸重点污染源环境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秸秆禁烧区、限烧区管控力度,建设高标准生态村2个,绿化村屯7个,努力实现呼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五)持续加强社会治理,确保区域大局稳定。

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和谐环境。

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坚持区级领导接待日和领导带案下访制度,落实落靠部门、乡镇(街道)、村屯三级包保责任。加大矛盾纠纷排查,紧盯办理产权证、房屋征收回迁、农村土地纠纷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坚持源头治理,做到矛盾不上交、信访不升级。强化依法治访,对所有案件都要摸清历史背景,掌握法律依据,明确上访人诉求,推动有理诉求解决到位,无理诉求解释到位,违法违规上访依法打击到位。对复杂疑难信访案件实行专家会诊和听证制度,推动全区非正常访和信访总量全面下降。

建设平安法治呼兰。深入推进“强基工程”,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家庭”等多种形式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拓展网格化管理模式,提高社会综合治理整体水平。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监管力度,集中治理非法集资、非法传销、黄赌毒、地痞村霸、欺行霸市、带有黑社会性质的行业垄断等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完善以消防、交通、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为重点的公共安全体系,强化对水电气热等重点民生部门和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运输和人工增雨防雹等关键部位的安全防控,下大气力解决公共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坚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保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及时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六)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营造优良发展环境。

要统筹落实改革任务,形成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发展活力充分释放的良好局面。

完善行政审批制度。秉持“难为企业就是难为自己、帮助企业就是帮助自己”的工作理念,健全大项目服务工作机制,大力推行“两集中、两到位”⑯,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代办、全程跟踪、快捷办理。坚持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四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推进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大厅集中办理,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确权内业审核收尾,启动土地确权证书审核颁证。扎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深入推进沈家罗斌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落实乡镇(街道)监管主体责任,完成70个行政村审计工作。大力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入社农户2.5万户,新建家庭农场150家,土地流转面积扩大到60万亩。

健全财税和融资体制。严格执行新《预算法》,控制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完善财税征管措施,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监控,推动异地纳税企业税费收缴,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实现各项收入应收尽收。积极争取省市财源建设、工业发展等专项资金,扶持重点企业开发新产品、上马新项目。扩大小额保险保证贷款发放范围,增加贷款额度,破解中小微企业、城乡创业者等融资贷款抵押担保难题。强化日常监管,杜绝国有资产资源流失。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一)推动思想解放。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当前呼兰面临的所有矛盾和问题,主要根源在于眼界不高、观念守旧、满足现状,没有打破固有思维观念、工作模式的束缚。要放宽眼界,提升视野,立足服务市委工作大局,主动把呼兰置于全市坐标系中审视和把握,找准区域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突破重点。要增加胆识,放开步子,把思想解放贯穿于谋划工作、推进落实、创新提升之中,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紧紧抓住“十三五”发展黄金期,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呼兰大发展。

(二)持续改进作风。

加快呼兰新一轮发展,关键在于提振人心,关键在于苦干实干。要持续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全区形成“务实、创业、守纪、争先”的浓厚发展氛围。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推动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出征、班子成员带头上阵、党员干部全员参战、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工作格局。要不断强化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激发昂扬斗志,积极主动投身呼兰改革发展伟大实践,不断创新业、创伟业、创大业,担负起造福一方、稳定一方、打造一方的历史重任。

(三)打造过硬队伍。

发展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凭德才实绩用干部”鲜明导向,把干部得票和一贯表现相结合,真正把主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敢担当有作为的优秀干部选准用好,激发干部创业争先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干部推荐责任制,制定出台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实施办法,健全有效管用的选人用人制度。坚持从严监督管理,建立干部联系通报会议制度,扩大干部监督范围。完善干部函询诫勉机制,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集中整治乡村干部“走读”、“空岗”问题。发挥目标管理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增强考核的针对性、约束性和权威性。严肃换届纪律,抓好区委、乡镇党委换届。

(四)深化基层党建。

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举。全面建立“区委全面抓、书记带头抓、区级领导分工抓、组织部门专业抓、基层党委直接抓”职责体系。完善基层组织巡查制度,加大巡回督查、专项检查、暗访抽查工作力度,促进基层党组织规范运行。加强基层带头人软性教育和刚性管理,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民主法制意识和服务群众能力。建立基层党组织人才库,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梯队人才支持。严把党员队伍入口,疏通出口,加大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继续加强基层党建活动场所建设,确保换届前社区活动场所全部达标。

(五)推进反腐倡廉。

坚定不移从严管党治党,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落实落靠党委主体和纪委监督“两个责任”,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职责。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最前面,切实把纪律立起来、紧起来、严起来,推动广大干部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对顶风违纪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及腐败问题坚决快查严处。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发挥呼兰河廉政教育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建设,培育良好政风民风社风,筑牢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防线。

(六)发展民主政治。

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协和司法机关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和行使职权。坚持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严格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鼓励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组织按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要求创造性开展工作。加强统战工作,加大党外人士培养力度,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改革发展献计出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汇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

各位委员、同志们,新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展望未来,征程充满挑战,任务艰巨繁重,前景光明灿烂。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咬定目标、真抓实干,为呼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简称术语解释

①天网工程:是指为满足城市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需要,利用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和控制软件组成,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

②大学城“113平安工程”:以“三项排查整治”为切入点,强化学校主体管理责任,完善“警校联勤、校企社联动、部门联治”机制。

③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④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⑤一表制:是将各职能部门的表格进行整合,简化成一张表格,实行“一个窗口录入信息,所有窗口信息共享,窗口审批同时进行”的审批模式。

⑥四证合一:是指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合一,向企业统一颁发加载组织机构代码、纳税人识别号、社会保险登记编码的“一照四号”营业执照,不再另行颁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的登记制度。

⑦一照一码:就是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将由三个部门(工商、质检、税务)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由工商部门直接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⑧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

⑨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⑩“两新”党组织:是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党组织。

⑪五大规划:《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方案》、《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⑫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

⑬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⑭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

⑮两环四射:两环即内外环路,四射即东府路、南北大街、萧红大街及计划新建的滨河北路四条出城道路。

⑯两集中、两到位:推进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审批处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保障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

政府工作报告

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2日在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报告

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政府区长  于传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简要回顾及2015年工作完成情况

“十二五”时期是呼兰发展极不寻常的五年,也是我区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北跃”战略,真抓实干,奋发图强,有效应对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区域经济社会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过去五年,我区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跃升。

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跨越200亿元、300亿元两大台阶,预计实现326亿元,年均增长10.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相继突破六个亿元关口,从8.5亿元增加到14.6亿元,年均增长11.3‍%;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8倍,年均增长10.7%,区域经济运行保持在中高速增长的合理区间。利民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五年入区企业102户,集聚形成了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商贸旅游、文化教育、地理信息等优势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过去五年,我区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城市建设显著加快。

大力推进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建设,增设4个街道,老城区改造棚户区1平方公里,新城区拓展12平方公里,“跨河北扩、沿江东拓”的城市骨架全面拓展。沿松花江景观大道通车使用,高铁站建成运行,地铁2号线加速向利民开发区延伸,阳明滩大桥北部联络线启动建设,与哈尔滨主城区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已经形成。新改扩建呼兰河大桥、朱家立交桥和呼兰大道等“44路10桥1广场”,建设萧红纪念馆、历史文化公园,城市功能品位显著提升。

——过去五年,我区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现了预算管理刚性约束。推行权责清单制度,规范了政府权力运行。实施企业登记“四证合一”①、“一照一码”②,有效激发了民营企业活力。扎实推进医疗制度改革,健全了全民医保体系。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小额保险保证贷款试点,农村金融产品在全省率先创新。发展农民合作社1522家、家庭农场1446家,新型农业主体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五年利用外资6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8倍。

——过去五年,我区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建设成果丰硕,群众生活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预计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8262元和14‍081元,年均分别增长15.6%和11.5%。城乡居民就业、住房、社保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廉租房租赁补贴保障户数5280户,改造农村泥草房10944户。社会保险面实现全覆盖,保障标准大幅提高。新一中、顺迈实验学校、黑龙江海员医院利民分院、嘉润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就学就医条件有效改善。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获得省级文明城区提名和“全市创城工作先进区”等荣誉称号。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均达100%。“六五”普法成效显著,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

各位委员,2015年是“十二五”时期的收官之年。我们按照区委三届六次、七次会议部署,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以贯之抓落实,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产业项目建设,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根本支撑,实施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84个,开创了产业发展提速增效新局面。一是集聚新兴工业,巩固产业优势。生物医药和食品工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在各产业中都处于领先地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4亿元,增长18%,增速全市第一。“中国药谷”品牌形象显著提升,实施启康医药、誉衡药业异地扩建等医药项目37个,三联、誉衡等5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百强。二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层次。实施义乌小商品城、呼兰河口湿地公园二期等现代服务业大项目37个,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新型业态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102.7亿元,增长12%,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杉杉商业综合体开门营业,义乌小商品城一期工程主体封顶。三是深化自主创新,引领产业转型。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投入使用,杨宝峰院士为首的55名博士硕士入驻院士工作站,哈药集团科研团队入驻药物研究院,园区企业在研国家级三类以上新药26个。利民开发区管委会、天宏药业等4家单位被批准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医药产业发展跨入高水平研发阶段。四是破解融资瓶颈,支撑产业建设。在全市九区率先成立企业融资担保呼兰办事处,为龙丹乳业、天木药业等6户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8亿元。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圣泰药业成功上市,派斯菲科、三联药业进入上市审批阶段,成功药业等8户企业正在筹备上市。

(二)坚持招商孵商并重,双擎蓄积发展动能。

着眼经济长远发展,在强化外源增长的同时,全力抢占内生增长制高点。一是招商引资借外力。在企业投资能力减弱、投资意愿下降等不利条件下,强化干部专业招商和领导高位招商,引进恒泰云商产业城、壹加壹干细胞工程技术中心等大项目32个,总投资269.8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9亿美元、内资153.6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与深圳华利集团、山东威高集团、浙江颐高集团等大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与中材集团、深圳赛百诺集团、嘉兴微纳精密机电公司等大企业正在跟进洽谈,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孵化企业练内功。加快建设各种孵化器、加速器。医药企业孵化器被批准为省级孵化器,与健迪医药、百彤儿药等20家企业达成入孵意向,其中12家企业已入驻在孵,上东医药、齐云医药等4家企业与资本市场成功对接,准备投资建厂。生产力促进中心投入运营,引进了哈科创、省医药设计院等10个中介机构,形成了全方位服务体系。提供项目平台支持北斗卫星产业孵化,地理信息园新引进企业12家,南方测绘等企业实现成果转化。三是并购重组挖潜能。对有重组、转让意愿的区内企业,扶持“二次招商”,先后推进10个企业的兼并重组。促成葵花药业与哈中药四厂合作、高金食品与正阳楼食品合作。儿童制药与上海复星集团的并购重组、同一堂药业与广州康臣药业的股权合作等项目也取得积极进展。

(三)强化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承载功能不断增强。

立足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城市建设补旧账、增功能、提品位。一是实施规划编制攻坚。健全完善规划体系,编制分区规划、乡镇总规和供排水、供热、燃气等专项规划,利业、杨林、康金等7个乡镇街道总体规划获得市政府审批,通过了74个地块的控详规划,解决了广安嘉园、寓花园等30个项目的规划欠账,国基、长禹、永康城、弘基伟业等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二是实施老城改造攻坚。升级改造老旧供热管网,提高居民供热质量。运作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和新热源“三厂”建设,新热源厂完成土地征用。实施供水工程改造,冲洗供水主管线30公里,居民用水水质进一步改善。新植树木1.5万株,新增绿地78.5亩,生态环境更加优良。推进棚户区改造,亿兴花园二期棚改项目当年建设当年回迁。新开通5条公交线路,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三是实施新城配套攻坚。坚持配套围绕项目建,征收土地46公顷,保证阳明滩大桥北部联络线、哈肇路义乌段拓宽改造项目和地铁2号线建设顺利推进,北站广场、北站一路、北站东路建成投入使用,哈北站商圈设施配套加速推进。四是实施精细管理攻坚。大交通“三乱”、占道经营和市场摊区治理力度,城市面貌和环境秩序明显改观。坚持平稳拆违、和谐拆违和依法强拆结合,破解征拆难问题,实施征拆项目24个,集中拆除违建82处2万平方米,对春秋、城隍庙、电机厂3个地块的长期滞迁户进行依法强制拆除,顺应了民心民意,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向阳路一期工程征拆工作打破全市记录,17天平稳征拆91户。

(四)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提升区域发展短板。

加快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农村面貌发生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新变化,农业农村发展潜能加快释放。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园艺产业为重点,发展特色经济作物1万亩。全面推进松花江景观大道综合整治,为开发乡村旅游打好提前量,发展双井小罗民俗文化村等乡村旅游项目20个。粮食生产再夺大丰收,总产突破24亿斤,增长5.7%,实现“十二连增”。实施黑土保护试点,落实秸秆造肥还田10万亩,农业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和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强力引导动员群众调整种植结构,为战略性调减传统作物打下了坚实基础。以规模养殖应对畜牧业市场波动,生猪、奶牛养殖保持稳定,科学调整养殖结构,肉牛、大鹅饲养量分别达到8.8万头和76万只,分别增长4.8‍%和5.6%。规范发展新型农业主体,金山、郎堡等5家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二是加强农村基本建设。修复农村道路260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339基,建设21个文化广场、34个村级综合活动室,重点建设1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康金双合、石人古城等7个村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成供水工程19处,解决了45个村屯5.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打机电井355眼,打造高产稳产田3.7万亩,建设水稻育秧大棚840栋,更新大型农机具85台(套),农业综合产能大幅提升。三是规范村务管理。全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③管理,严格村财乡理、村务公开,审计68个村集体财务,移送违纪案件18起,处分违纪村干部21人。查处侵占林地违法案件21起,全面遏制了非法侵占林地问题。扎实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着力建设长效机制,设立垃圾场278个,落实门前“四包”,村屯面貌明显好转。四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除利业镇8个村暂缓实施外,基本完成其他162个村土地确权的基础工作。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率达到100%。配套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网络,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启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在赋予农民明确财产权的同时,为彻底解决农村突出矛盾探索新路。

(五)积极落实惠民政策,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在刚性支出急剧增大和财政减收的多重压力下,努力让全区人民更多地分享发展成果。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在“学有所教”上取得新进展。扩建学校2所,维修加固学校7所,标准化学校建设稳步推进。培训教师4526人次,师资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拓展就业渠道,在“劳有所得”上取得新进展。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城镇新增就业4837人,残疾人网络就业人数全市第一,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三是发展卫生事业,在“病有所医”上取得新进展。三甲级哈医大北方医院落户利民开发区。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完成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四是完善保障体系,在“老有所养”上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2.5万人,超额完成10%。城镇居民医保扩面2.1万人,超额完成5%。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制度,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58亿元。加快社会化养老进程,新增养老服务机构5家,省内最大养老综合体乐活医养社区项目签约入驻。五是改善人居环境,在“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完成棚户区改造409户,改造农村泥草房912户。继续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新增廉租房租赁补贴222户。六是繁荣文化事业,在“文化名城”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实施文庙和龙王庙修缮工程,举办文庙祭孔大典,进一步挖掘呼兰人文底蕴。成功举办第五届湿地旅游文化节,组织开展大秧歌汇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群众业余生活更加丰富。有场地的行政村健身器材实现全覆盖,深受群众认可和好评。

(六)深化管理改革创新,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坚决破除与新常态不适应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是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梳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政府事权从4769项减少到4367项,精简事权402项。深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全面实行“一表制”④审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企业登记办理时限由2到3周缩短为5个工作日。二是提高行政效能。政府部门从24个减少到22个,挂牌机构从6个减少到3个。调整核定区电视台、文体局等7个区直单位职责,解决部门间职责交叉、重叠的问题。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编制人员划转工作有序推进。全面实行预决算公开制度,政府预算、“三公”经费在区政府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扎实推进开发区管理机制创新,园区行政审批、城市管理职能并入区直对口部门。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肃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给予纪律处分10人。三是理顺历史欠账。加大税费收缴管理力度,回收欠税2.9亿元,4户异地纳税企业划归我区属地纳税。争取市政府支持,全面梳理市区两级人权、事权、财权,三年内使我区在政策落实、资金分配等方面与主城区享受同等待遇,切实解决区划调整后历史遗留问题。四是保障安全稳定。深化“平安呼兰”建设,投入4000多万元完善“天网”工程,建设水平全市领先。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攻坚会战,区公安分局打响全国“百城禁毒会战”第一枪,破获公安部目标案件2起。切实开展化解信访突出问题“百日专项行动”,高质量完成中央巡视组下交信访案件,去年全国两会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期间,我区实现进京零上访。坚持用法治思维破解信访难题,莲花镇政府管理土地纠纷、康金兰阳重复发包土地纠纷得到妥善解决。保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实施消防安全百日攻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双拥和预备役、统计、审计、人防、气象、地震、档案、地方志、残疾人等工作,也都取得较大成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五年来的发展实践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面对新常态下的各种压力和挑战,之所以能够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不动摇,深入贯彻落实区委战略部署不懈怠,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奋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鼎力支持,凝聚了万众一心、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抓产业上项目、调结构转方式,积蓄了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新动能;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进一步释放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民生保障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百姓的期盼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目标,增强了广大群众投身改革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严肃监督问责,弘扬了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勇于承重的优良作风;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稳定一起抓,营造了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呼兰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上,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产业结构不优,优势主导产业不强,规划和土地依然存在瓶颈制约,成长性产业集群发展受限;城市建设上,配套设施跟进不及时,产城融合不到位,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缓慢,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财政运转上,融资渠道收窄,债务结构不合理,债务偿还进入高峰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压力不断增加;安全稳定上,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还很艰巨;干部思维上,部分干部思想观念不解放,发展理念相对落后,缺乏开拓创新意识,执行力和创造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不廉洁和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指导思想和工作的基本把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呼兰振兴发展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攻坚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尽管面临世界经济曲折复苏、市场需求不振、自身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凸显等诸多严峻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区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发展大势没有变。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举措全面升级,重点加大现代农业、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为我区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提供了重大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⑤,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省“五大规划”⑥扎实推进,为我们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稳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级哈尔滨新区申建成功,利民开发区整体列入新区规划,将进一步享受国家和省市政策扶持,进一步集聚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必将有力提升我区产业承载能力和开放牵动功能;国家提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工作目标和现实举措,为我区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补齐“三农”短板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全国经济发展正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们提前实施了孵化转化、创新创业和“互联网+”⑦体系建设工作,为我区在区域竞争中抢夺了先机。只要我们坚持放大优势与补齐短板并重,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呼兰就一定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谱写出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按照区委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HT3H]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抓住“龙江丝路带”和国家级哈尔滨新区建设重大机遇,以建设大健康产业城为目标,着力调结构、转方式,着力上项目、聚产业,着力抓改革、增活力,着力惠民生、保稳定,打造中国北方药谷,壮大食品产业名品基地,构建大江北商贸集散中心,创建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和度假休闲养老名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今后五年我们要提前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即: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10%,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使“十三五”时期成为我区经济实力持续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的五年,成为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生活更加富裕幸福的五年,成为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的五年。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深刻分析和把握呼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重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上下功夫、求突破。

——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后五年,我们将加快构建改革创新生态,把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在转变政府职能、与社会资本合作和创新创业等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推动利民开发区在政策体制、管理机制创新上迈开更大步伐,全力打造开放度高、创新能力强、体制机制新的哈尔滨新区核心发展区。坚持自主创新,支撑和驱动产业升级,着力建设科技孵化体系,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打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链条,切实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呼兰的发展极不平衡,新城、老城和农村三级分化非常严重,全面协调统筹的压力较大。今后五年,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着力推进新城区功能综合配套,实现产城融合;推进老城区全面改造升级,打造宜居宜业名城;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北部地区全面调整种养结构,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建设美丽乡村。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交通、能源、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打造“智慧城市”‍⑧、“人文城市”、“海绵城市”⑨和特色小城镇,努力构建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备、产业特色鲜明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也是全区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今后五年,我们将结合健康产业发展,大力培育绿色经济,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绿色产业,创造更多绿色财富。全面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着力解决水污染、空气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全面完成水生态治理和修复任务,让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成为推动我区经济转型最强劲的“绿色动力”。

——必须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五年,我们将积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龙江陆海丝绸经济带和哈尔滨新区建设历史性机遇,不断完善开放功能,拓展合作空间,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围绕产业合作平台,着力打造以绿色食品为重点的外向型制造基地。围绕扩大对外交流,借助中俄博览会开放平台,发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⑩、华艺舞蹈艺术学校等对外合作窗口作用,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和对俄交流,促进对外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发展,积极构建以对俄合作为重点,面向欧美、东北亚、东南亚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必须坚持共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后五年,我们要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各类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实施精准扶贫,确保现行标准下的贫困村全部摘帽,全区人民同步迈进小康社会。持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平安呼兰”建设、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城市更加文明有序,人民更加安全幸福。

三、2016年主要任务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起步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区委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6%。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着重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着力增强应常态稳增长的产业支撑。

抢抓哈尔滨新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以利民开发区为龙头,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发力,强力实施二次创业,谋划储备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增量调结构、创新促升级上取得更大实效。重点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62个,总投资4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亿元,确保元亨生物异地扩建、蜂龙蜂蜜营养素等12个项目建成投产。一是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规模。以医药产业和食品产业为重点,推动工业经济总量扩张、质量提升,强化二产对区域经济的主导工作。发挥省市区共建优势,放大产业集聚潜能,着力壮大“药谷”产业规模,实施哈药总厂异地升级改造等生物医药项目26个。坚定实施品牌提升战略,推进西格玛食品生产加工等项目,充分发挥大项目带动作用,推动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全省绿色食品名品集聚地。扶持正阳河、老鼎丰等中华老字号和华润、正大、龙丹等知名品牌做大做强,推动传统食品产业向绿色、有机、高附加值转化。优化新老城区商贸服务业结构,规划新区商贸中心,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集聚发展。推进义乌小商品城一期7月投入运营,加快推进投资15亿元的利民万达项目落地,启动家得乐公司总部及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壮大北海物流、哈药物流等物流园区。二是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集中导入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呼兰河口湿地公园陆地乐园及冰雪乐园对外营业,重点发展历史文化游、生态湿地游、美丽乡村游,策划、打造萧红故居、河口湿地等旅游精品线路。结合养老体系建设,加快开发“候鸟式”休闲养老旅游。修缮禹舜艺术中心,实施“松花江国艺城”⑪项目,启动黑龙江影视城项目建设,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影视产业集群。依托地理信息产业园,加速北斗应用成果转化,做大信息服务外包企业,与中兴集团合作,推动“智慧城市”项目落户我区。充分发挥商贸、物流、文化等项目带动作用,盘活现有存量地产,有序开发工业地产、商贸地产、养老地产,推动房地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三是进一步增强园区承载功能。大力推进利民开发区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全力在哈尔滨新区建设中争取主动。续建阳明滩大桥北部联络线、呼口大桥至哈肇路连接线、哈肇路义乌段拓宽改造项目,打造内畅外联路网;新建北京东路环路等道路,改善园区微循环;推进黑小屯66千伏变电所建设,启动建设6万吨松花江水源利民净水厂、5万吨污水处理厂。推进滨才、秦家2个农贸市场建设,提升园区服务功能。盘点区域土地和城市空间利用现状,抑制清理低效企业,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对供而未用土地进行全面核查,依法收回闲置土地,让土地重新有效利用;对批而未征土地,力争达到净地条件实施供地,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二)着力提高招商和企业服务水平。

进一步创新招商举措,全方位开展板块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一是拓展招商引资形式。全面梳理现有项目资源,分类推进重点项目招商。实行社会化招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专业机构、商会、行业协会等开展招商活动,建立政府与企业定期联系制度,实现资源共享。探索咨询机构招商,加强政府、企业与中介咨询公司合作,提升招商层次和质量。在哈尔滨新区建设政策的引领下,强化激励机制,突破新形势下的招商瓶颈。对中材集团等已确定入区企业,力争尽快签约;对中国国际进口商品城等跟踪项目,加大跟踪力度,力争尽快入区建设。二是盘活闲置低效资源。按照“兼并重组式”、“技术升级式”、“合资合作式”发展思路,促进停产半停产,以及有转让、兼并、重组意向的入区企业与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对接,重点推进儿童制药与上海复星集团并购重组,进一步激活存量,扩大增量。三是增强企业服务能力。全面树立服务企业理念,促进企业服务环境整体改善,打造服务企业和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建立项目服务标准流程,明确部门、岗位权利义务,完善一站式服务、一表制办理、一次性审批、一票否决制问责机制,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代办、全程跟踪、快捷办理,提高办事效率。设立企业诉求中心,通过诉求受理、企业座谈、走访服务、现场办公等方式,加快解决项目落地开工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加快项目引进落地、开工达产。

(三)着力创建更具活力创新创业型城市。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创业上,加快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与创业相互促进,再造区域竞争新优势。一是突出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攻关。完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建设,促成杨宝峰院士的8个科研团队全部入驻院士工作站。推动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药物中试基地投入使用,加快药品研发,推进国家一类新药银杏内酯B等药品实现产业化。争取启动GLP⑫实验楼建设,进一步拓展科技创新平台,推动“药谷”向创新驱动、高效集约方向发展。二是拓展创新创业空间。依托哈创投集团,建设哈以孵化器,为中小微企业和各类人才提供创新创业支持。推进华德学院等高校合作,完善“利民开发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政校企联手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提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力争全年免费培训3000人次,提供创业项目一万个。三是全面推进高校产业化。创建驻区高校产业联盟,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服务平台,将现有的消费资源向科技创新创造资源转化。鼓励大学院所及所属研究机构,借助技术等资产自办或融入社会资本合办科技企业,支持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领办创办科技企业,推动大学生携带创业项目进入孵化体系。推进农垦职业学院等高校与哈药总厂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订单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四)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美好家园。

牢牢把握现代化城市发展方向,坚持创城标准不降、力度不降,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和吸引力。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按照“一廊、一带、一中心”、“两城、两园、两水系”⑬的空间架构,动态修编利业镇总体规划,加快编制控详规划和水电气热等专项规划,整体提升新区形象品位。加快推进老城区规划编制工作,为棚户区改造建设提供蓝图;加快推进双井、方台等9个乡镇街道总体规划和部分重点村庄的编制及报批工作;组织编制河口湿地公园基础设施配套规划,推动城隍庙周边、沿河带状公园等城市设计,形成更加系统、协调的景观风貌。二是提高公共设施保障能力。与中信、中建、桑德等国企合作,强力推动PPP⑭模式,加快新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老城区“两环四射”⑮路网建设,完成向阳路一期工程建设,新建滨河北路,运作修建跨铁路大桥与松江避暑城连接,打通师专路,运作建设新跨河大桥与利民开发区澳门大街连接,进一步联接新老城区。加大源网改造力度,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老城区污泥处理厂和第二污水处理厂。推动新热源厂建成投入使用,整体提升老城供热质量。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38亩,城区绿化覆盖率由34.8%提高到48.1%。启动建设5个生态广场,人均公园面积由4.22平方米提高到4.5平方米,公共无障碍设施建设基本达标。三是加快棚户区改造力度。老城区南部棚户区改造,充分利用国开行10亿元贷款,由政府直接组织实施。老城区北部棚户区改造,引进战略合作方实施。启动实施一排干东侧棚改项目。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0万平方米,惠及4600余户。新增廉租房租赁补贴300户,维修老旧住宅15万平方米。四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新老城区“城管一体”制度,确保责任到位,管理到位。着力解决城市基础欠账多、卫生环境差、公共秩序乱等问题,集中开展交通治堵、环境治脏和村容治差行动。增设灯控路口11处、交通标志80处。规范街路经营,规划露天餐饮街路10条,设立早夜市15个。对南京路、北京路进行牌匾广告升级,打造2条牌匾广告示范街。加强物业企业日常监督管理,落实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保持拆违高压态势,严格拆除棚改区域违章建筑。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加强志愿服务站点和社区活动场所等阵地建设,大力提升市民素质,打造“干净、文明、有序”都市新区。五是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大秸秆焚烧禁烧区、限烧区管控力度,继续推进建成区内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拆除工作。强化生态治理,启动实施一排干、四排干综合整治工程。植树造林5995亩,完成7个村屯绿化,建设高标准生态村2个。坚持环境违法零容忍,强化对重点污染源的环境监管,推进呼兰河污染防治,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五)着力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更大进展。以解决好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地推动各项改革创新。一是健全财税和融资体制。严格执行新《预算法》,控制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缓解资金短缺问题,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完善征管措施,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监控,推动异地纳税企业税费收缴,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实现应收尽收。加大财源建设,发挥财政政策资金激励导向作用,积极争取省市财源建设、工业发展等专项资金,扶持重点企业开发新产品、上马新项目。在债务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债务结构,推进兴业银行融资项目。扩大小额保险保证贷款发放范围,增加贷款额度,破解我区中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城乡创业者贷款难的问题。强化国有资产、资源日常监管,杜绝国有资产、资源流失。强化土地出让筹资,对批而未建、征而未用土地实行招拍挂,筹措有效资金。二是持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明确职责权限,完善全区22个政府部门“三定”⑯工作。大力推行“两集中、两到位”⑰,完善“四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促进住建、民政等最后4个部门审批事项进驻审批大厅集中办理。深入推进批复后事业单位“十定”⑱工作,探索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新机制。根据省市意见,落实公务用车改革。三是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启动全区11万农户土地确权证书的审核、打印、颁证工作,推进区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和相关资料分类归档,全面迎检国家和省级验收。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完成70个行政村审计工作。推进沈家罗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六)着力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以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为引领,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为农业农村更好更快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动力。一是创新农业经营形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引领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新建农民合作社100个、家庭农场150家,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0万亩。开展合作社示范社认定工作,力争认定国家级合作社2个以上。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每村培养3至5个科技示范户。二是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孟井、金山、镔捷等1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突出发展马铃薯、苗木花卉、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力争调减传统作物20万亩以上。以双井、沈家两个街道为重点,探索韭菜冬季生产。启动建设腰堡民俗文化村项目,进一步完善沿江旅游农业产业带。继续推动畜牧业集约化发展,改扩建标准化畜牧场20个。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依托易淘网络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建立农产品网络流通平台,实现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农村日用品线上流通。配套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大厅,实现线上线下双向销售。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田间工程建设,打造高产稳产田2.5万亩。完成方台、二八侵蚀沟治理和呼兰河城区段堤防收尾工程。力争更新大型农机具120台(套)以上,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结合黑土保护试点工程,实施地力提升工程,深化秸秆还田。四是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建设杨林南房、腰堡东岗等12个沿江美丽乡村,带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新改建农村饮水工程40处,惠及14万人。完成农村公路建设90.8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829户,创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3个、达标村5个,整体提升农村人居条件。按照产业主导、产镇融合的原则,科学谋划中心镇建设的产业支撑。充分发挥景观大道的交通优势和临江生态优势,腰堡、方台、二八、杨林等沿江乡镇街道坚持一体化发展,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养老地产,打造生态宜居小城。沈家、长岭、双井等近郊街道,着力集聚食品工业,逐步向老城区融合发展。康金街道按照区域次中心的定位,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和加工产业,辐射带动整个北部的区域城镇化。五是实施精准扶贫开发。牢固树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理念,编制“十三五”脱贫规划。坚持识真贫、扶真贫,全面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加快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精准确定低保户、五保户和因病因残致贫等贫困人口类别,做到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等“五个一批”扶贫举措,确保脱贫工作无遗漏、无盲区。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落实政府机关定点扶贫,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把民生工程抓在手上、扛在肩上,集中力量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事业。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承接城镇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推动医疗参保群体政策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分别扩面22.5万人、2万人;将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统筹外项目外部分纳入项目内,企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1万人。拓展“就业地图”延伸规模,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新增城镇就业4300人,实现残疾人网络就业260人。新增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5家,运用PPP模式推进区综合社会福利院建设。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升救灾应急保障能力,全力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二是均衡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续建顺迈、幸福2所学校,新建扩建滨才、香榭丽舍等4所学校。公开招聘80名教师,解决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提升城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三是改革发展卫生事业。深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村级医改,在“一村一室”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新途径,谋划区第一人民医院综合医疗楼建设项目。启动建设哈医大北方医院,推动顺迈医院投入运营,筹建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完善新农合保障制度,继续实施22种特大疾病保障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启动城隍庙修缮工程,完成龙王庙修缮工程,实施周边景观绿化,修建文化广场。举办第六届湿地旅游文化节、全国钓鱼比赛,申办一级方程式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丰富百姓生活,叫响区域旅游品牌,进一步扩大呼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进二八镇、方台镇、学院路街道区划调整工作,加强社区建设,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排查矛盾纠纷,紧盯办理产权证、房屋征收回迁、农村土地纠纷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强化源头治理,加大依法治访力度,对所有案件都要摸清历史背景,掌握法律依据,明确上访人诉求,推动有理诉求解决到位,违法违规上访依法打击处理到位。对复杂疑难信访案件实行专家会诊和听证制度,推动全区非正常访和信访总量全面下降。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家庭”等多种形式基层平安创建活动,集中治理非法集资、非法传销、黄赌毒、地痞村霸、欺行霸市、行业垄断等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工作要求,完善以消防、交通、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为重点的公共安全体系,强化对水电气热等重点民生部门和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运输和人工增雨防雹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控,下大气力解决影响和破坏公共安全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及时排查化解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开展“七五”普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联动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防、统计、残疾人和国防教育及双拥、民兵预备役、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八)着力建设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政府工作要有新状态。一是严格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健全完善律师团制度,对政府重大决策进行依法把关和风险评估,构建良好法治秩序。严格执行清单制度,明确权力运行程序、环节、过程、责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确保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落实政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完善重大处罚备案、企业评执法、案件抽查、明察暗访等制度,拓宽行政执法监督渠道,真正做到制度规范、约束到位。二是优化发展环境,打造效能政府。集中全力抓好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和信访安全等重点工作,在全区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浓厚氛围。着力推进工作落实,围绕发展目标,紧盯对全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产业项目建设、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重点工作,克服畏难情绪,积极作为,营造“说了就干,干就干好”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三是推进廉政建设,打造廉洁政府。从严落实“一岗双责”⑲和“一案三查”⑳制度,加强资金和项目的监督管理。健全完善干部廉政教育机制,强化风险防控,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做到廉洁从政、干净干事。加强对“三公”21经费、民生支出领域、政府投资、征地拆迁、工程招投标等重点环节的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加大治理“苍蝇式”腐败力度,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以廉洁从政的实际行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

各位委员,告别成绩辉煌的“十二五”,承载着人民的殷切期望,我们踏上了“十三五”的伟大征程。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区广大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奋力攻坚,为实现呼兰赶超崛起、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简称术语解释

①四证合一:是指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合一,向企业统一颁发加载组织机构代码、纳税人识别号、社会保险登记编码的“一照四号”营业执照,不再另行颁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的登记制度。

②一照一码:就是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将由三个部门(工商、质检、税务)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由工商部门直接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③三资: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资金、资产、资源。

④一表制:是将各职能部门的表格进行整合,简化成一张表格,实行“一个窗口录入信息,所有窗口信息共享,窗口审批同时进行”的审批模式。

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这种改革具体而言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⑥五大规划:《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方案》、《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⑦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⑧智慧城市:即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⑨海绵城市:即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不用以前下水道等“灰色设施”。

⑩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由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提出,哈尔滨医科大学与俄联邦伊·米·谢切诺夫莫斯科第一国立医科大学共同发起,中俄两国92所高水平医科大学组成,是中俄两国大学间成立的规模最大、参与院校最为广泛的合作联盟。该联盟坐落于利民生物医药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内,有效拓展了医药园区对外合作交流信息和沟通渠道。

⑪松花江国艺城:位于利民开发区美术家大街附近,占地面积约99万平方米,预计于2016年启动。该项目拟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启动区(艺术文化长廊)、一期(艺术文化中心)和二期(艺术文化小镇),拟将商业、文化、娱乐、科研、旅游、居住等多功能融为一体,构建成为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⑫GLP:是英文GoodLaboratoryPractice的缩写,中文直译为优良实验室规范。

⑬一廊、一带、一中心,两城、两园、两水系:“一廊”是建设利民大道综合公共服务走廊,南起北站,北至呼兰河,在原有商业及公共服务项目基础上,近期重点建设恒泰云商城、万达综合体、义乌商品城等,并加强相关公共服务项目的引进。“一带”是策划穿城而过的高压走廊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开发13公里长的高压走廊绿色廊道,形成贯穿利民及避暑城的轻轨和慢行交通及带状公园绿地系统,开展养生休闲、绿色农业、户外运动、冬季冰雪等城市生态公园综合体。“一中心”是以利民大道与北京路、南京路交汇区域为重点,打造利民区域综合商务中心和城市中心。“两城”是以大学城、避暑城为平台,建设松花江国艺城、影视城、地理信息产业园、北大燕园科技园等带动区域发展提升的触媒项目。“两园”是继续提升医药药园食品园和工业园区的功能品质和业态整合,谋划低效能企业腾笼换鸟,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等。完善区域的会展、商务等服务功能,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和建筑、景观环境建设。“两水系”是利用北国水城长盈渠、环避暑城内河等开发区特色景观资源,做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打造以水系为核心和纽带的自然景观,并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构成利民开发区动态、有机、完整的景观系统。

⑭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⑮两环四射:两环即内外环路,四射即东府路、南北大街、萧红大街及计划新建的滨河北路四条出城道路。

⑯三定:政府部门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⑰两集中、两到位:推进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审批处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保障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

⑱十定:事业单位定机构名称、机构类别、主要职责、隶属关系、人员编制、经费形式、内设机构、机构规格、领导职数、人员结构。

⑲一岗双责:是指各级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单位和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

⑳一案三查:查本人、查本人上级领导、查本部门纪检监察机关。

21“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