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26
农业综述
【农业改革创新】 2013年,呼兰区完成无异议的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和房产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区有流转中心、乡镇有流转所、村有流转站的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6万亩。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突破1000家。组织农业企业合作联合,分享品牌效益和销售渠道的大格局已经形成。未来一个时期,呼兰区和全省全市一样,面对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按照改革试验要求,需应对好以下问题和挑战。1.气候变化使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极端天气现象增多,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多发、高发,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不可低估。2.价格波动使农业生产面临潜在市场风险。农产品价格起伏,特别是畜产品价格波动趋于频繁,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滑,农业生产面临较大市场风险。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落后、欠账较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仍须进一步改善,村镇建设水平不高,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不足。4.扶持企业发展措施少。招商引资工作中,与外地竞争主打的还是区位牌、资源牌,除常规扶持政策外,没有特点鲜明的扶持措施,企业发展软环境有待加强。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产品供应以初级农产品为主,特别是都市农业主导产业蔬菜产业,还没有加工龙头企业牵动,无法满足北菜基地建设需要。(原立伟)
【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 2013年,全区建设农村公路124公里,改造桥梁12座,改造泥草房5320户。全区有12个村在争办新农村建设四星级村,双井街道护路村在争办最高级别的五星级村。区发改和农业部门都在积极争取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任务,省级方案(讨论稿)把呼兰区列为城镇化试点,市级方案(讨论稿)把呼兰区列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呼兰区的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都将得到省、市的优先扶持。
(原立伟)
【优化经济结构】 2013年,呼兰区新增农家乐项目20多个,双井镇护路村已通过省级美丽乡村认定,国家级认定正在申报中。强力推进农业农村招商引资,运作大项目52个,已经落地36个,农村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原立伟)
【农田基本建设】 2013年,呼兰区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节水灌溉工程58处,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实施田间工程,打造高产稳产田4万亩。积极争取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更新大中型农机具163台套,另有两个水田农机合作社正在申报中。运作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区域性中低产田改造即将大规模展开。(原立伟)
农业综合开发
【概 况】 2013年,呼兰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本着当年项目、当年完成、当年验收的原则,扎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较好开发效果。全年共批准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个,其中土地开发项目2个,产业化项目1个,科技项目3个。计划投资额1644万元,其中中省资金1350万元,市级配套144万元,自筹资金150万元。市级农业开发项目2个,其中土地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108万元,其中市级配套资金80万元,自筹资金8万元。
(张树森)
【省级农业开发项目】 2013年,呼兰区有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个,其中土地项目2个:1.康金节水增粮项目。该项目计划开发任务0.92万亩,计划打井30眼,水泵30台,购卷盘式喷灌设备7套,购指针式喷灌设备8套,地埋管线6公里,架设输电线路5公里,变压器4台,修水泥路6公里,排水沟护砌8公里,购置农业机械12台。完成打井30眼,卷盘式喷灌设备7套,指针式喷灌设备8套,变压器4台,架电5公里,水泥路6公里,排水沟护砌8公里,农业机械12台。项目计划投资1250万元,其中中省投资1000万元,市区配套资金125万元,到位62.5万元,自筹资金125万元,到位187.5万元,该项目完成项目建设资金887.7万元,占计划的71%。项目完成后,年生产优质玉米736万公斤,亩产800公斤,平均亩增产粮食200公斤,项目区增产粮食184万公斤,新增产值达330万元,可带动农户450余户,新增收入210万元。2.许堡水田改善项目总结。开发任务0.21万亩已完成。项目完成灌排渠道整修11公里,无基涵40处;引进良种1万公斤,建设育秧大棚20栋,育秧盘10万个,砂石路3公里,红砖路2公里,造林40亩,培训技术人员200人次,技术推广3项。以上项目全部按计划完成。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28万元,其中中省投资200万元,市区配套资金12万元,自筹资金16万元,该项目完成项目建设资金55.4万元,占计划的24.3%。项目完成后,年生产优质水稻126万公斤,亩产600公斤,平均亩增产粮食80公斤,项目区增产水稻16.8万公斤,新增产值达到50.4万元,可带动农户140余户,新增收入42万元。产业化项目1个:15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贷款贴息项目。该项目申请贷款贴息30万元,该项目资金已经拨付。科技项目3个:1.香瓜高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该项目示范面积20亩,引进香瓜良种10公斤,嫁接砧木种子50公斤,完成示范推广技术3项,进行技术培训400人次,建设育苗温室1栋,购置喷灌设备20台套,各项建设任务全部按计划完成。计划总投资45万元,其中中省投资40万元,市区配套资金2万元,自筹资金3万元,实际完成27.5万元,占计划的61%。2.香瓜高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该项目为新产品加工技术示范推广,引进技术1项,进行技术培训200人次,建设饲料加工车间630平方米。购置不锈钢菌罐2个,干燥箱1台,天平2台,显微镜1台,地衡1台,各项建设任务全部按计划完成。计划总投资57万元,其中中省投资50万元,市区配套资金3万元,自筹资金4万元,实际完成14万元,部分工程及设备未报账。3.优质树莓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因项目申报单位的问题,未实施,未拨款。(张树森)
【市级农业开发项目】 2013年,市级农业开发项目2个,其中土地项目2个:1.郎堡水稻育秧大棚项目。开发任务建设水稻育秧大棚15栋,已完成。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4万元,其中市开发财政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4万元,该项目完成项目建设资金54万元,占计划的100%。项目完成后,可满足2000亩水稻育秧需求,实现工厂化育秧,农民可提前插秧5~10天,延长水稻生育期,水稻可增产10~15公斤/亩。2.腰堡水稻育秧大棚项目。开发任务建设水稻育秧大棚20栋,已完成。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4万元,其中市开发财政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4万元,完成项目建设资金54万元,占计划的100%。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可满足2000亩水稻育秧需求,实现工厂化育秧,农民可提前插秧5~10天,延长水稻生育期,水稻可增产10~15公斤/亩。(张树森)
【康金节水增粮项目】 2013年,该项目区经过农业开发项目建设,已经建成哈尔滨市高产示范基地,实现大农机作业、大田块布局(1000米×1000米)、土地规模经营、灌溉设施配套、田间道路、排水畅通、造林绿化等基础设施齐全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率先打造黑龙江省内最先进农业生产模式,建立一个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农业自然灾害预警预报防治的现代农业示范先行区。项目区粮食亩产达到800公斤,比非项目区粮食亩产提高200公斤左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项目的建设对省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为省粮食产能工程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主要做法是:1.把好项目立项关。项目建设成败关键在于项目法人,选对项目法人项目就成功了一半。在选择项目时,不但要对项目本身进行全面考察,也要对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进行全面了解,并对项目单位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认真检查核实,对符合立项条件单位列入开发项目库,在从项目库中选取优秀的目行立项。2.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区成立区、乡、村三级农业开发领导小组,区级成立以区长任组长,主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区开发办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项目乡镇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检验督促项目实施工作。项目区乡镇也分别建立以乡镇长为组长,主管副乡镇长为副组长,有关站室为成员的项目推进领导小组,项目建设单位组成项目实施小组,形成上下贯通领导组织体系,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3.超前启动,确保项目按期竣工。根据资金使用先自筹、再配套、后国投要求,在国家资金到位晚情况下,根据省农业开发办公室项目批复的意见,年初制订详细工作计划,对本年度土建工程项目,进行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抢前抓早,超前做好准备工作。抽调主要技术骨干深入项目单位及项目区,按项目建设内容,搞好规划,提前进行项目招投标和设备政府采购,签订施工合同书,落实设备采购计划,使各项工作超前运行,为当年完成项目施工任务,打下良好基础。4.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建设精品工程。建立严格管理制度:实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和政府采购制。项目土建工程和田间工程全部委托具有资质的招投标公司实行公开招投标,实现公平竞争,避免暗箱操作;仪器设备购置由省农开办和政府采购中心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实行货比三家,优者胜,降低了投入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土建工程实行省级工程监理制,委托具备乙级以上资质的监理公司进行监理,保证了工程质量。实行合同管理制。项目田间工程和土建工程各中标企业按照《合同法》相关规定,都与开发办签订了合同。设备采购由采购中心与开发办一道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货到齐并经采购中心验收合格后,统一支付资金。实行竣工验收制。项目工程和隐埋工程,由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验收签证,整个工程结束,由开发办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了自查验收,在自查验收合格基础上向上级部门申请竣工验收。同时由开发办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工程和设备的管护合同,确定产权归属,办理工程交接管护手续。5.管好用好项目资金,保证资金安全运行。建立项目资金“专户、专账、专人”三专制度。建设单位在县财务会计支付管理中心建立“县杂交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专用户头,实行专账核算,由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严格执行项目报账制。按照合同约定,把项目资金的支付与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紧紧捆在一起,严格按照项目监理开具的工程量和投资概算数支付资金。工程结束后,由施工单位提供项目工程决算书,经工程监理人员、农开办项目管理人员、验收人员等签字后,由施工单位提供正规税务发票在开发办报账,票据不合格或与实物不符的不予报账,在资金拨付时,留工程总造价的5%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工程正常使用无质量问题一年后,剩余资金划拨给承建单位。确保项目资金使用的严肃性,公正性和透明性。6.落实项目管护主体,使开发工程长久发挥效益。项目区经过开发建设,农业生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开发任务超额完成,项目生产运行正常。工程合格率达到90%,所有竣工项目,已及时移交给项目接收单位进行管理、维修并签订了移交书,落实了管护责任、管理办法与责任制,采取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使农业开发项目发挥长久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7.认真搜集项目资料,确保项目资料完整。在农业开发项目建设中,加强了项目建设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归档。把项目建设教程中形成的种类文字材料、图片音像资料等分类搜集整理,所有资料做到了完整齐全,装订工整,专柜存储,安全保管。(张树森)
种 植 业
【概 况】 2013年,呼兰区面对异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农业战线科学应对,创造“两个奇迹”。战胜严重倒春寒,创造农时、农事双拖后,作物生育期反而提前的奇迹;战胜特大洪涝灾害,创造大灾之年粮食生产大丰收的奇迹,农业农村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粮食生产再创新高。抓住夏季雨热同期的短暂机遇,大力普及促早熟技术,区农业局向省农委争取40吨促早熟剂,及时发放喷施,抢回损失的农时。粮食生产好于常年,粮食总产11亿公斤以上,同比增7.6%以上,呼兰区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宋佳(白奎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获全国种粮售粮大户称号。(原立伟)
【优化种植结构】 2013年,呼兰区主要水稻育秧大棚小区都实施稻菜轮作,拉动全区新增棚室蔬菜7000亩。双达现代农业园区运作棚室利用三电厂余热越冬技术试验,试验成功后,将在三电厂周边掀起棚室蔬菜开发热潮。(原立伟)
【优质安全农产品】 2013年,呼兰区建立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34个,注册农产品商标21个,获各类优质名牌农产品10个。其中2012年新申报认证“三品”产品17个,认证无公害产品13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2个,17个产品认证申报材料通过省绿办审查,完成产地环境监测和产品检测,上报国家中心待批。全区获“三品”认证企业38家,其中获绿标认证企业9家,获有机认证企业8家,获无公害认证企业21家,全区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产品达212个,“呼兰大葱”、“呼兰韭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全面完成区213.5万亩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复查换证工作,区种植业全面实现无公害化生产,为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打下良好技术基础。全区“三品”总产量51.89万吨,其中绿色食品产量3万吨,有机食品产量0.44万吨,无公害食品产量可达23.45万吨;“三品”总产值19.2亿元,上缴税金1915.6万元。(原立伟)
【呼兰土豆】 2013年,哈市土豆种植达到32万亩,比上年增长3.2%,其中呼兰区种植面积达到9.5万亩,占全市面积的三分之一。呼兰白奎镇、沈家镇、石人镇三地均有大面积连片种植区。由于年内雨水调和,连片集中种植有助于提高机械化程度和实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土豆亩产较去年提高了25%,由去年的亩产2吨增加到亩产2.5吨。(网辑)
【呼兰大葱】 2013年,呼兰大葱种植面积在全市仍称王。哈市大葱种植面积11万亩,呼兰大葱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但仍在哈市拔得头筹,2万亩的种植面积使得呼兰成为哈市的大葱最大产地。(网辑)
【温室种桃】 2013年春,呼兰区双井镇勤劳村村民包玉发家的温室内,70余棵温室桃树开出的朵朵桃花吸引四邻纷纷前来观赏。包玉发利用温室种植油桃、水蜜桃、蟠桃远近闻名,6月里1000多公斤的地产桃进城销售。(杨锐)
【种植业保险】 2013年,为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三农”,保护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经济。3月26日,呼兰区农业局召开全区农业种植业保险工作会议。会上首先宣读《呼兰区2013年农业种植业保险工作方案》。呼兰区农业种植业保险业务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呼兰分公司和阳光相互保险公司呼兰营业部承办。(网辑)
林 业
【概 况】 2013年,呼兰区林业工作按着省、市、区工作部署,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领导,奋力推进,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按照省、市下达造林计划7500亩,超额完成造林任务7557亩,占计划的101%,植树200万株。其中农防林完成352条,面积3931亩;绿化乡村道路16公里,面积328亩;用材林2665亩;水保林573亩;薪炭林60亩。封山育林1万亩。建生态园林村1个,建义务植树基地14个。造林绿化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乡镇从事林业工作人员力量不足;造林设计执行的不到位,个别地块不按设计施工,造林不符合规程要求和三北防护林建设标准;造林三率(合格率、成活率、保存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幼树管理工作还需加强,人为牲畜损坏幼树还比较严重,幼林抚育不彻底,草荒严重;造林技术指导还需加强。(徐翠芝)
【森林资源管护】 2013年,呼兰区严格贯彻执行《森林法》,严厉打击毁林开垦和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等违法、违规行为活动,实现无重特大毁林案件发生,案件查处率和结案率100%,收回被侵占林带30条,面积230亩。狠抓森林防火工作,落实防火责任制。3月9日,召开呼兰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落实省、市森林(草原)防火会议精神及《呼兰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方案》,与沿山三个乡镇、水投公司签订防火责任状。年内全区实现无重大火险、火情发生,创造呼兰区连续52年无森林火灾记录;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加强植物检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森林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徐翠芝)
【林权制度改革】 2013年,区林业局加快林地确权,开展林权档案登记和发证工作。全区国有林地3204公顷,全部发证。集体林地面积9009公顷,确权集体林地8580公顷,已确权的集体林地林权证发放工作顺利开展。(徐翠芝)
【湿地重点工程建设】 2013年,呼兰区加快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建设,恢复湿地植被,丰富保护区内物种,继续完善湿地公园内基础设施及游乐设施建设。湿地公园投资1.3亿元,二期工程规划项目基本完工,在公园范围内还林、还草、还湿10万余平方米,共栽植各种树木、花卉15万余株,为打造呼兰区湿地旅游品牌打下坚实基础。(徐翠芝)
畜 牧 业
【概 况】 2013年,区畜牧兽医局以加快现代畜牧业强区建设为总目标,以增强畜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核心,以确保畜牧产业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以加快畜牧业提质增效进程为载体,加快推进畜牧业强区建设。全区生猪饲养量达115万头,同比增长2.4%;奶牛存栏量为1.5万头,基本持平;蛋鸡存栏192万只,同比增长0.2%;肉牛饲养量9万头,同比持平;肉鸡饲养量3179万只,同比下降28%;出栏猪74万头,出栏肉鸡2563万只,出栏牛3.52万头,同比分别增长4.2%、﹣25.3%、5.6%;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万吨、2.6万吨和4.9万吨,分别增长﹣6.2%、0.5%和﹣28%。牧业产值62.8亿元,同比增长11.5%。谋划市、区两级牧业招商引资项目,已确立招商项目有:1.北京元亨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动物疫苗生产项目。此项目是区畜牧兽医局与市畜牧兽医局共同招商项目,总投资2.7亿,总占地3万平方米。项目选址已结束,相关工作有序启动,进行生产线工艺平面设计;相关生产线及疫苗生产设备部分已引进,投入1600万元。2.哈尔滨百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饲料示范生产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此项目完成征地6万平方米,正在开展饲料生产车间、办公楼土建,先期投入达2000万元。相关手续正在办理完善,预计年内可投入运行。(庞明波)
【动物疫病防控】 2013年,区畜牧兽医局强化疫病防控,确保畜牧产业发展安全。按照省、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专题研究,迅速行动,及时组织推进全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1.及时安排部署。3月15日、9月10日,先后两次召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2.加大投入,物资保障有力。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投入资金60万元。购禽流感疫苗140万毫升,发放使用禽流感疫苗140万毫升,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120万毫升,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苗40万毫升,奶牛A型口蹄疫苗3万毫升,猪瘟疫苗77万头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120万毫升,猪肺疫苗24万头份,仔猪副寒苗12万头份,鸡新城疫I系和四系苗各120万羽份,禽霍乱苗120万羽份,肾上腺素200盒,消毒药150箱,免疫档案260本。强化物资储备供应。加大应急储备工作,储备火碱2吨,消毒药200箱,防护服200套,喷雾器28个,编织袋1万个,防疫连续注射器50套,靴子20副等物资储备。各街道乡镇都能结合实际加大资金和物资投入,确保防疫工作有序有效开展。3.注重督导检查。为加强完善区域督导责任制,按照目标管理,划定区域,分区负责,层层分解,落实责任,注重实效的原则。区成立三个督导组,对全区街道乡镇进行全面督导,适时提出督导检查意见和建议。全区各类畜禽病死率分别控制在规定指标(大大牲畜0.5%;生猪3%;禽类10%)之内。同时,按照《哈尔滨市重大动物疫病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的要求,完成动物免疫、检疫监督、预防控制三项工作目标,全区有效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发生。4.实施免疫监测。全年监测生猪1100头,禽2400羽,牛羊3000头,免疫抗体保护率80%以上。5.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区畜牧兽医局及各街道乡镇畜牧发展中心,在开展春季强制免疫、消毒灭源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重点就生猪流行性腹泻、圆环病毒病、布鲁氏菌病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6.开展牲畜两病检疫净化工作。按照省、市业务部门的要求,组织开展牲畜两病检疫净化工作,全年完成3500头奶牛两病检疫,对5600只山绵羊及1800头黄牛进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经区动物疫病监测中心检测并经市里复检确认布病阳性山绵羊53只,阳性黄牛4头,分别于6月和10月,在省、市动物卫生监督人员现场监督指导下,对区检出的57头布鲁氏菌病阳性牲畜实施强制捕杀,并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7.开展培训,保障防疫人员工资待遇。3月15日和9月10日召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以会代训形式对全区畜牧发展中心主任进行了技术培训,培训人次达720人。通过培训,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队伍的业务素质、从业技能、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都得到明显提升。认真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补贴有关政策规定,以行政村为单位,及时下拨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补贴,街道乡镇原用于防疫员工作补贴保留或加强,乡级不低于500元的标准,全区动物防疫员工作补贴不低于3500元标准。(庞明波)
【畜牧规模经营】 2013年,注重服务,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1.强化服务,促进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推广,科技人员定期深入标准化养殖业示范场咨询指导,发放畜禽标准化技术手册300份。在省局帮助下建立畜牧科技网络书屋,为全区畜牧兽医工作者提供一个全面、先进、方便的网络图书馆。建立以鸿福养殖场、金山种畜场、康乐奶牛场、信生蛋鸡场、汇康蛋鸡场等为主的一批畜牧业标准化规模饲养示范场,通过标准化规模示范场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积极参加农业部开展的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哈尔滨信生家禽养殖有限公司通过省级专家组的验收,获得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荣誉称号。2.争取扶持,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为养殖户免费发放饲料黄贮菌液150箱,可贮秸秆3万吨;完成两个生猪养殖场和两个奶牛场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建设工作,获得中央财政支持;为区8个新建各类规模养殖企业,争取扶持资金300万元,新建畜舍总面积30万平方米。3.开展监测,保障畜牧产业健康稳定发展。通过省畜牧业监测预警系统网络按季度向农业部、省、市上报畜禽生产数据,按月向农业部上报肉鸡生产监测数据,每周向农业部、省局上报畜产品价格信息。及时、准确掌握各类畜牧业信息和生产数据并上报。4.开展畜禽养殖场(小区)备案,促进规范发展。对4家畜禽养殖场(小区)进行备案工作验收。5.发展优质畜禽养殖基地。发展汇康、鸿福、信生、为民4家优质畜产品养殖基地。为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2000万元,完成1.2万平方米牛舍主体工程建设,饲料库、办公楼正在建设中;汇康牧业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新建现代化蛋鸡舍2000平方米;鸿福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000万元,新建猪舍1万平方米,建有机肥车间1000平方米,建设地源热泵系统。全区建成规模化奶牛场(小区)28个,存栏奶牛达1.4万头,占全区奶牛存栏量的64%;建成规模化生猪养殖场62个,出栏生猪达48万头,占全区生猪出栏量的65%;建成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小区)223个,年出栏家禽达1980万只,占全区家禽出栏总量的71%。通过规模化牧场建设,迅速提高区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庞明波)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013年,区畜牧兽医局努力做到五个强化,扎实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1.强化养殖环节监管。组织与规模畜牧业养殖户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书》《不使用违禁药物承诺书》4600余份,发放严控瘦肉精宣传单、《禁止在动物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2.5万份,全年开展瘦肉精抽样检测、三聚氰胺抽样检测2800批次,确保生产环节安全。2.强化驻场检疫监管,确保屠宰加工环节安全。针对生猪、禽类屠宰等加工龙头企业,采取派检疫员驻场检疫方式,认真开展入场检测、抽样监测、产品检测、强化消毒灭源等工作,确保屠宰环节安全。3.开展收购贩运环节监管。严格执行对畜禽屠宰企业检疫制度,对五家生猪屠宰企业待宰活猪进行“瘦肉精”试纸条现场抽检1.2万批次,对肉牛“瘦肉精”试纸条现场抽检1500多批次,同屠宰企业签订《不收购贩运“瘦肉精”畜禽承诺书》,与商务等部门密切配合,严把畜禽来源关、屠宰入市关、索票索证关三个关口,切实加强监管,保证肉品质量安全。4.开展监测监管,确保畜牧业生产投入品质量安全。将辖区所有兽药生产企业、饲料生产企业、饲料经营单位、兽药经营企业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定期开展抽样监测、强化监督检查,集中开展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10余次,开展饲料抽样监测220批次、兽药样品抽检180批次、养殖环节饲料兽药抽检560批次,保证畜牧业生产投入品安全。5.强化源头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按照省市要求,对辖区内乳品收购企业派驻检疫员实施乳制品安全第三方检测,与相关部门配合强化瘦肉精监测监管,强化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环节控制工作。(庞明波)
【畜禽良种化工程】 2013年,区畜牧兽医局通过抓好农业部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工作,积极落实奶牛高产核心群建设,带动全区奶牛高产核心群快速发展,全区奶牛高产核心群建设已见成效,初产奶量5吨以上,二产奶量6吨以上;通过积极争取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促进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争取国家生猪良种补贴资金155万元,重点扶持种公猪站建设,努力强化鸿福和精鑫种公猪站的管理、精液质量、乡镇生猪繁育改良站点建设、人员培训、政策宣传等方面工作,确保项目落实到位,使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继续推广两牛冻配改良技术,奶牛冻精配种完成27000剂,冻配种率达到100%;肉牛冻精配完成40150剂,肉牛良种配种覆盖面达到70.3%;生猪人工授精39600头,人工授精良种配种率超过了75%。(庞明波)
【畜牧执法工作】 2013年,区畜牧兽医局严格执法,规范服务,强化畜牧执法工作。1.依法加强对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与监督工作,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面开展到户(场)和到点集中检疫,强化驻场检疫工作,狠抓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工作。在办理职能范围行政审批、许可、处罚方面,严格兑现承办时限,规范审批程序,做到快捷、高效服务。积极开展兽药GSP认证及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全区严格按照《兽药管理条例》要求,开展兽药经营企业GSP认证复查,加强兽药饲料经营市场检查工作,共检查兽药饲料市场30余次,处理违法经营案件3起,处罚金额14.88万元,进一步净化了兽药市场,保障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养殖户的利益。2.依法加强草原资源监管工作。积极做好草原资源调查清查工作。积极推进草原保护与建设,依法查处草原违法案件,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妥善处理草原纠纷案件,完善草原承包工作,实施草原禁牧制度和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加强草原防火、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全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春季草原案件多发特点,适时开展草原防火和草原执法宣传,全年未发生开垦草原案件。3.依法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动物重大疫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打击违法行为,共查处动物检疫监督执法案件10起,其中现场处罚5件。制定《2013年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要点》,严格执行“六条禁令”之规定,抓执法程序规范,提高依法执检能力;抓检疫人员职责规范,提升部门良好形象;抓监督检测监管方案,提升检疫监督质量;主抓执法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庞明波)
渔 业
【概 况】 2013年,呼兰区加快发展现代渔业,提高现代渔业标准化、产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力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增加渔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全面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促进了区渔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区投产各类养鱼水面达到35000亩,其中成鱼池投产31000亩,鱼种池投产4000亩。全区投放春片鱼种1000吨,1105万尾,平均每亩投放32公斤,356尾;投入夏花鱼苗2200万尾,平均每亩投放5500尾。全区水产品产量6500吨。其中养殖产量6000吨;捕捞产量500吨。鱼种产量950吨。渔业产值实现7500万元,比2012年9200万元下降18%,渔民人均收入7000元,比2012年略有下降。无公害驯化养鱼面积完成12000亩,无公害综合养鱼面积15000亩,无公害名特优养殖面积7500亩,全区健康养殖面积35000亩。休闲渔业发展迅速,全区垂钓点达70处,面积达6000亩。换发捕捞许可证320本,船舶证书发放320本,船检率达到100%。《渔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面积100%。完成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区政府审批。全区发放养殖证55本,面积6405亩。自繁自育鱼苗2000万尾,外购鱼苗10000万尾。鱼类越冬1550吨,其中秋片鱼种950吨,商品鱼600吨。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区标准化池塘改造2800亩,投入资金300万元,自筹解决。(陈桂芝)
【养殖品种结构调整】 针对名特优水产品市场需求大、价格高、效益好的情况,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全区推广名特优养殖面积7500亩,生产名特优水产品1350吨。养殖品种发展到彭泽鲫、团头鲂、六须鲶、鳜鱼、淡水白鲳等20多个品种。(陈桂芝)
【养殖生产结构调整】 2013年,推动综合性经营渔业的发展。利用呼兰区地缘优势,拓宽渔业产业领域,发展旅游观光渔业。全区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垂钓点70处,面积6000亩,服务水平和环境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增加效益1000万元,其中集餐饮、观光、垂钓为一体的度假村、冬钓馆30余家。游钓成为渔民增收重要手段;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渔畜、渔禽相结合的综合养鱼。坚持主副结合、多业并举,一水多用,一池多养,渔稻、渔林、渔禽、渔副相结合的综合渔业,养殖面积15000亩,综合渔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渔民增收的新亮点。(陈桂芝)
【养殖技术结构调整】 2013年,全区大力推广颗粒饲料驯化养鱼,提高经济效益,驯化养鱼面积达12000亩,亩产平均近500公斤,呼兰恒利养殖场最高达到1000公斤。(陈桂芝)
【渔业科技服务】 2013年,全区共举办各类养鱼技术培训班、研讨会6期,培训580人次,进行技术咨询、鱼病防治100次,帮助调剂各类水花、夏花2000万尾,春片鱼种40万公斤,饲料3000吨,销售商品鱼5000吨,协调解决资金400万元,科技服务对区渔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桂芝)
【养殖质量结构调整】 2013年,全区大力推广绿色渔业,促进水产品质量提高。积极引导渔民适应市场需求,生产绿色水产品,举办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创建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一处、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一处,有两个渔场申报无公害养殖基地,进行了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全区实现健康养殖,推行水产品标签制度、养殖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同时开展了水产苗种生产专项检查和禁用药物的检查监控,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陈桂芝)
【渔业合作组织】 2013年,呼兰区提高渔业组织化经营水平。全区有渔业养殖合作社一处,面积700亩。为落实区委关于解决淹没区农民生产生活问题若干意见,组建渔业捕捞合作社一处,由腰堡街道办事处沿江渔民组成。(陈桂芝)
【渔政资源管理】 2013年,呼兰区加强渔政资源管理。做好渔业两证年检工作,5月对全区320条渔业船舶进行全面、严格检验,组织人力物力到各村、屯及渔业生产网点,对渔业船舶逐船检验。对被检船只的机械设备、质量、规格及消防和救生设备逐一进行检验。对渔业捕捞许可证、渔业船舶证书进行审核年检,确保渔民按时从事渔业生产。强化水上安全管理工作,对船主进行培训和考试,签订生产安全责任书。分段突出重点的对渔业船舶进行水上安全检查。开江前进行江河检查4次,出动24人次,禁止渔民过早下水生产;在正常生产中组织专项安全检查28次,出动快艇20次,车辆15次。做到三级风以上严禁作业生产,严禁超员超载,严禁渔船载客、载货,严禁不配备救生、防火设备等,以提高渔民安全生产意识。加大渔政执法检查力度。4月下旬开始,组织车、船两路出击,对重点江、河段进行巡回检查,对非法渔具进行清除,对私捕滥捞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发放330份“禁渔期公告”,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年出艇54航次、出车检查22次,参加检查人员324人次,查处非法捕捞案件23宗,销毁非法网具321趟(件),罚款5.75万元,批评教育173人次。进行增殖保护水产资源。7月初,组织人工放流活动,将150万尾鲤鱼、鲫鱼、鲢鱼苗放入松花江、呼兰河。区级班子领导参加放流活动,周围渔民主动参与,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起到教育和提高人们对水产资源保护意识。落实渔业生产惠民政策。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对渔民和渔业企业成品油调价给予财政补贴的通知》,为全区320余艘从事捕捞及养殖用机动渔船及时、足额的发放燃油补贴。(陈桂芝)
农 机
【概 况】 2013年,呼兰区农业机械管理总站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业生产机械化为中心,培育发展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抓好关键农时、重点作物、主要环节的农机化生产,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区农机化事业发展。全年完成各类培训5427人。其中农机管理人员培训195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557人,农机新技术培训4675人,占全年任务指标5000人的107.8%。全区有农机维修、销售个体户100户。其中农机维修网点(修理部)80个、农机销售商店(农机配件)20个。农机维修从业人员110人,农机销售从业人员50人,其中农机维修人员持有资格证26人,有技术合格证63户。换发技术合格证12个。(张春峰)
【农机耕作】 2013年,全区完成机械春整地面积95万亩;完成机械化播种198.74万亩;完成水稻机械插秧36万亩。机械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3.5%。完成机械化中耕面积170万亩。秋季完成机械收获面积159.12万亩,其中玉米机械收获面积106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151.37万亩的70%;水稻机械收获面积26万亩。完成秋整地面积130万亩,占计划的141.3%。其中旱田完成110万亩,占计划的152.8%;水田完成20万亩,占计划的100%;深松整地完成70万亩,占计划的127.3%;标准化整地达到待播状态130万亩。年末全区农机总动力55.76205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3967台,其中大中型6310台,100马力以上636台,180马力以上185台,联合收割机705台。为确保农机及时高效服务农业生产,年初冬检大中型拖拉机600台;大型农具500台套;夏检大中型拖拉机1000台,大型农具1000台套,超额完成全年检修任务。(张春峰)
【农机购置补贴】 2013年,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领导,成立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真正把农机购置补贴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全区补贴资金611万元,全部采取摇号产生补贴对象。全年补贴农机具133台套。其中自走式玉米收获机27台,自走式水稻收获机14台,100马力以上拖拉机42台,各式水稻插秧机43台,脱粒机、喷雾机7台。使用国补资金560.35万元,市补资金116万元。农民自筹资金约1300万元。(张春峰)
【农机化技术推广】 2013年,区普及推广项目成效显著。全区机械深松整地技术计划完成60万亩,实际完成70万亩。秸秆、根茬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项目,计划完成80万亩,实际完成80万亩。玉米产业带机械化精少量播种技术项目,计划完成150万亩,实际完成151.37万亩。玉米机械收获面积106万亩。水稻产业带机械化插秧技术项目,计划完成20万亩,实际完成26.5万亩。水稻产业带机械收获技术项目,计划完成20万亩,实际完成32万亩。重点推广项目效果明显。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示范项目。按计划落实3.2万亩,秋收测产比对照田增产10%以上,比全区玉米平均单产提高15%。田间机械标准化作业项目,发挥15个现代化农机合作社作用,扩大田间机械标准化作业面积,提高农机田间作业质量。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有针对性采取机械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技术、机械精少量播种分层深施化肥技术、机械药剂灭草免中耕技术等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持水能力减少水分散失,提高降水利用率;减少土壤风蚀水蚀,使耕层稳定。试验项目有序进行。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种子等离子机械化处理技术。(张春峰)
【农机合作社管理】 2013年,全区有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15家,投资规模1.95亿元。拥有各类农机装备共584台(套),其中拖拉机139台、收获机163台、农具229台、液体施肥机15台、种子处理机14台、打包机1台、水田插秧机3台、水田收割机3台、青储收获机1台、农用挖掘机1台。15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机械春整地21.1万亩,占全区春整地面积的22.2%;完成机械化播种18.46万亩,占全区机械播种面积的9.28%;秋季机械收获22.2302万亩,占全区机械收获面积的13.97%;完成秋季机械深松整地22.0275万亩,占全区机械深松整地面积的31.47%。经营较好的大用、金山、白奎、平房、杨林、大堡6个合作社,6个合作社带地入社和租赁土地8.9105万亩,其中土地入社6.2063万亩、租赁土地2.7042万亩。金山合作社2013年土地入社3.16万亩,2014年预计入社土地面积达到5万亩。其他合作社经营情况一般,主要原因是没有开展土地入社和土地规模经营,根据合作社规模和还款数额测算,每个合作社规模经营土地5000亩是个平衡点,产生利润积累再发展应达到10000亩。规范社申报大用、白奎两家合作社;示范社申报金山合作社一家。金山“玉米大垄双行高产示范园区”实施面积3.6万亩,经过测算每亩增产175公斤以上,每亩增加收入350元,3.6万亩增加收入1260万元。(张春峰)
【农机安全管理】 2013年,呼兰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不断提高农机监理员安全生产意识。区农机管理部门结合普法宣传月、安全生产月和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顿活动,会同交警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深入乡镇、村屯查处农机违法违章行为,整治农用拖拉机违法载客、超载、超限现象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打击农机违法违章行为,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取得好成绩,全区农机大事故发生率为零。拖拉机挂牌率50%、驾驶员持证率31%、检验率27%,农机违章率8%。全年打击黑车545台,考核拖拉机驾驶员5期450人。下乡开展便民服务36天次,出动监理人员280人次,举办违法机手学习班5期,受教育170余人次。(张春峰)
水 务
【概 况】 2013年,区水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务精神,团结拼搏,攻坚克难,负重前行,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夺取抗洪抢险全面胜利。应对松花江、呼兰河15年和10年一遇洪水。区委、区政府果断决策、科学安排,适时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实现“不垮坝、不溃堤、不死人”目标,夺取抗洪全胜。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取水许可、采砂许可的审核率、发放率均达100%。汛期积极组织河道拆违,清理违法建筑物20家36处,有效维护河道环境。(孙占伟)
【农田水利建设】 2013年,呼兰区农田水利建设有序推进。投资1118万元,建设单村人饮工程12处,解决12个村屯1.94万人饮水安全;投资2000万元,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投资270万元,实施水田生产基地建设工程,新增水田面积1.84万亩;投资20万元,新建和维修田堡小流域沟头跌水各1处,植造水保林100亩,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孙占伟)
【供排水设施】 2013年,全区供排水设施得到改善。投资107万元,安装水表5300块,铺设供水管线400多延长米,处理较大供水漏点19处,三水厂竣工投入运行供水。投资358万元,改造老城排水管线2条,总长1587米。应急抢修居民楼出户管线7处,清淘老城区主干路排水管线48公里,维修破损雨水井、检查井148座,更换井箅850个。(孙占伟)
【防汛抗洪】 2013年,7月25日,市委常委、警备区政委赵清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警备区司令员孙钢、哈尔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水务局局长马振和警备区参谋长高政一行10人,在区委常委、区人武部政委张宝林、区政府副区长于泽明、区人武部部长刘庆辉、水务局局长杨兆有等人的陪同下,冒雨实地勘察呼兰河城区段防汛工程和松花江防洪通道腰堡方台地段的防汛情况,对呼兰区历年来的防汛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8月18日晚9点,按照省、市防汛及水上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区政府紧急召开全区各街道乡镇及有关部门一把手防汛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呼兰区防汛及水上安全工作。按照会议要求,区安委会及时组织区交通、安监、海事、水产等部门开展汛期水上安全联合检查专项行动。联合检查组重点对腰堡至杨林段水域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渔船正在进行捕鱼作业,联合检查组驾驶执法船只及时进行劝阻,告知进入汛期,近期洪峰即将经过呼兰区水域,暂停捕鱼作业,避免发生水上安全事故。通知水上所有船舶汛期停止作业。全区防汛及水上安全工作会议召开后,区交通、水产、海事、安监等部门联合出动执法人员68人次,检查各类船只215艘,劝阻和制止非法捕捞和载人行为16起,沿河村(屯)、社区发放和张贴宣传资料4500余份,设置水上警示牌、警示旗60余处,对全区水上安全监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8月18日21时,市防指启动全市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区防指连夜同时启动响应,并对全区防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迎战松花江呼兰河洪峰。为做好防汛抗洪准备工作,该区防汛指挥部设立了一办、十组、十二支专业突击队和防御强降雨及内涝的三个片区指挥部及江河堤防防御6个前线指挥部。沿江河腰堡街道、兰河街道、建设路街道、利民街道、孟家乡、方台镇6个街道乡镇指挥部全部上堤驻守,指派专人全天24小时巡堤查险,遇有险情立即报告,同时对辖区河道进行全面排查清理。
8月23日,呼兰河洪峰到达呼兰河口。24日,哈尔滨市市长到呼兰松干腰堡方台险工弱段堤防实地检查防汛抗洪工作情况,并对加固堤防迎战洪峰等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8月25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丽欣率省市新闻媒体记者深入呼兰区了解水势汛情,采访防汛一线工作人员以及在防洪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传递防汛抗洪正能量。
8月26日,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副主席李晗龙带领团市委、市青联委员到方台镇慰问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奋战10余天的青年抗洪抢险突击队队员和青年志愿者。在火红的团旗下,他们为呼兰区成立的青年抗洪抢险突击队授旗,并送来两车满载着方便面、火腿肠等价值2万余元的抗洪物资。
8月2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林铎在副市长张万平和市水务局等有关部门领导陪同下,来到呼兰堤防兰河段、松干堤防方台后关地段防汛抗洪一线,检查指导抗洪抢险、排除内涝、受灾群众转移及落实减灾措施等工作。林铎对呼兰区防汛抢险和灾民转移安置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8月末,松花江和呼兰河水位全线缓慢回落,呼兰区完成防汛抗洪任务。(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