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乡镇概况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26
街道概况
【呼兰街道】 位于呼兰老城区东北部,南以建设路中心线为界与建设路街道接壤,北与兰河街道原野村相连,西至老城区南北大街中心线,东临哈绥铁路一线与双井街道、腰堡街道接壤,辖区面积19.5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老城区东府路盛福家园后身。2012年,下辖新华、繁华、师范、新民、文化、胜利、金街、东风、铁东、东门10个社区,1个行政村(伟光村),2个自然屯(张家炉、杨树林)。户籍人口18125户、40257人。
社区工作 2012年,强力推进社区办公用房配建工作。同凯晟、瑞凯、大江等三个房产开发公司签订协议,解决及即将解决5处社区办公用房;同时通过协调,解决伟光村20多年的580平方米房屋产权问题,为东门社区解决290平方米办公用房问题(与伟光村资源共享)。11月22日,街道与黑龙江省凯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购房协议,建立文化社区服务中心,中心占地面积2319平方米,建筑面积4233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中心设有一站式办事服务大厅、餐厅及配餐室、绿色网吧、乒乓球、台球活动中心、居家养老室、书画室、多功能会议室、图书阅览室、社区党务、居务、警务室等社区办公、服务、健身场所。社区服务中心的建成,在满足社区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全区社区服务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建立10个便民服务站,建立10个人才库,储备人才450多人,设立30个便民服务小组,悬挂20多张便民服务宣传板,印发便民服务卡6000张,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1500多人次。同时设立志愿者服务站10个,102个服务点,志愿者230人。组织学雷锋志愿者活动130次,义务粉刷楼道25个,清理小区垃圾52立方米、乱堆乱放115处,开展各项帮扶工作235人次。在申报市级党风廉政优秀(达标)社区迎检工作中,文化社区通过市纪委验收,被市委命名为呼兰区唯一一个党风廉政示范社区;新华社区、新民社区、文化社区,通过市纪委验收,被市委命名为党风廉政优秀社区。
农业农村工作 2012年,伟光村克服困难,大力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工作重点向瓜、菜等高附加值产品转移,减少玉米、大豆等传统产业种植面积,2012年全村新建大棚温室30多栋。利用冬闲时期聘请专家讲课,搞科技培训,切实加强对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先后组织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美德教育在农家”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设立了以宣传党的政策和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牌。伟光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筹措资金用于公益事业建设,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生产发展的成果。2012年投资20多万元,改善村巷路5条,全长2000延长米、面积1万平方米,维修田间道路7000延长米;投资10万元,培育、栽种花苗30多万株;投资2万元建污水井3处。2012年11月6日,利用市“科普大集”召开,伟光村出资5000元,出动车辆7台,组织200多村民统一参加,村民买回放心的种子,还无偿的学到了科普知识。一年来,伟光村处理各类纠纷60多起,解决历史遗留问题4件,为村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基层保障工作 2012年,全街新办理城镇低保197户,295人,农村低保户53户,69人;低收入家庭543户,1317人;低收入困难家庭159户;低保户1670户,4509人。新增新农保保险人员55人,新增城居保186人。实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049人,缴费152450元。全年在省、市级医院报销人数38人,报销金额141746元。发放独生子女费318105元、五保户补贴18000元,农村低保82680元,粮食直补53824元,综合直补150924元。在计生工作中,能够做到将政策和保健知识宣传到户,切实履行好计生工作职能;全年制作广告牌15块,悬挂过街条幅8条。为社区群众办理独生子女证354个,为辖区群众办理流动人口证明22份。加强廉租房的申请把关和资金发放工作,全街有廉租房货币化补贴335户,其中:新增50户,全年领取廉租房货币化补助资金1447200元,完成辖区内低保户住房普查工作。街道帮扶孤困儿童18人,帮扶资金5500元。在开展“优才奖励”助春蕾圆梦行动中,帮扶贫困大学生1名。被帮扶大学生吴恬恬以总分584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街道提供帮扶资金5000元。
创城工作 在创城工作中,街道以居民入户宣传率100%和居民知晓率100%为目标,发动街道、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入户宣传。活动中共发放宣传单56000余张,在繁华路段和各社区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横幅80余条,在居民小区悬挂宣传板200余块。2012年8月10日晚6时,呼兰街道、区民政局、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在健身广场联合举办“军地齐携手共创文明城”专题文艺会演。在演出过程中,通过主持人穿插讲解有关创建文明城市的知识、发放宣传单和印有宣传口号的小旗、组织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广大社区居民对哈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自创城活动开展以来,在执法局的协助下,清理牌匾98块,净化庭院卫生102处,清理绿化带2215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84处,组织学雷锋志愿者活动130次,开展道德大讲堂45次,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活动34场次,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活动30余次,开展心理咨询100余次;在创城工作中,街道共投入资金14万余元。
庭院巷路整治工作 在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积极同各小区环境整治包保单位沟通,在各小区包保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完善小区硬化工作,搞好小区绿化、亮化、美化。通过努力工作,换来了小区居民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2012年,在街道、社区和32家包保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对100个庭院小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整治庭院小区内环境卫生,清理绿地垃圾,残冰、残雪,捡拾各类生活垃圾,同时设置18个垃圾箱。完成绿化面积8920平方米,彩化面积5181平方米,共栽种树木1.3万株,品种分别为松树、垂榆、独干等十余种及王族海棠、叶丁香、山杏、偃伏莱木等40余种花种,共计7万株。维修单元门灯、庭院灯共168盏;完成庭院路面面积394平方米;共粉刷墙面4300平方米;油饰粉刷垃圾站1个;维修健身器材6个;新设置14个宣传板,维修2个宣传板;维修排水井盖3个;清理乱贴乱画小广告138处。同时,街道对道路中最脏乱差的一排干路进行整治,整治工作中,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进行义务劳动,清理垃圾10车。桥北路—双拥路总面积610平方米的破损、翻浆、坑槽的路面进行维修,街路两侧实施绿化、彩化;栽种松树100棵、丁香树150棵、眼伏梾木420棵、银翘110棵、金叶榆120棵,共900棵;栽种串红、万寿菊、牵牛花扫帚梅,共计3万株;总投资金额15万元。对共和路—星光路—治安胡同中段巷路进行了美化,美化总面积达347平方米。栽种丁香树150棵;串红、牵牛花、手绢花、芍药花等10余种花种;共计1万株、花籽5.5公斤;总投资金额2.4万元。切实解决庭院环境脏、乱等问题,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呼兰街道对巷路改造整治总投资金额17.4万元。
安全工作 年初,街道与各社区(村)签订了安全生产和消防责任状,完善了街道应对重、特大安全事故处理预案;建立健全由30多人组成的反应快速、运转高效的应急小分队,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6月全区开展的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中,深入辖区部分企事业单位,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增强辖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将经常性检查和抽查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到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全年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抽查35次,处理隐患11条,下达整改意见3条。
信访稳定工作 在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中,针对辖区内不稳定问题和可能酿成群体性事件的不稳定因素,逐社区、逐村(屯)开展全方位地毯式排查,不留盲点和死角,排查出重大矛盾纠纷3处。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隐患,逐件建立台账,逐件确定调处稳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落实稳控措施,实施严密监控,建立包保工作小组,落实稳定包保责任,已结案2起,正化解1起,并制订化解方案,坚决防止越级上访事件发生。同时,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落实“3531”三期工程工作的总体要求,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全面落实“3531”三期工程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防盗门三年维护工程和庭院改造工程,新安装街路灯100盏,维修楼道灯304个,新安装庭院灯6个,新安装单元防盗门57个,维修防盗门528个,新安装电子眼42个,楼道亮灯率达到100%。
防汛排内涝工作 2012年,对辖区内41个地下室、商业网点进行强降雨防倒灌宣传,出现强降雨倒灌时立即停业,疏散人员,防止人员伤亡。遇强降雨时,将辖区内17户29人危房人员动员转移到四中校安置。在内涝节点设置排水泵站4处,储存汽油300升、机油8升,编织袋2000条,每个排水泵站设置4人看护,编织袋根据以往易涝区域积水多少发放到社区。全街在防内涝工作中,未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街道被评为“2012年度哈尔滨市区先进防内涝基层单位”。(田玉和)
【建设路街道】 位于呼兰老城区南部,南临呼兰河,北以建设路中心线为界与呼兰街道相连,西以南大街中心线为界与兰河街道接壤,东至滨北铁路与腰堡街道相接,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萧红大道111号。2012年,下辖建设、萧红、光明、奋斗、希望、兴盛6个社区,1个行政村(永兴村),2个自然屯(小蓝旗屯、谭家窑)。户籍人口14414户,33798人。
队伍建设 街道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队伍素质建设,全力提升领导干部综合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全街上半年共开展集中学习5次,支部学习22次,设立意见箱8个,征集群众意见建议51条,评比文明社区3个、服务标兵3名。通过科学、标准、严格的硬性管理和教育引导,全街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得到了快速提升,上下一心,形成合力,为推进街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打开了新局面。
制度建设 为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街工委、办事处在日常工作中严格加强制度建设。1.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技能为目标,完善了《社区工作人员学习制度》、《党员学习制度》。2.以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办公秩序为目标,制订了《建设路街道工作制度》、《社区工作人员管理规定》、《社区工作人员职责》、《社区印信使用管理规定》、《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要求》等。3.以加强志愿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为目标,街道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分队,设7个社区(村)志愿服务站、8个物业公司志愿服务站,下设35个志愿服务点。制订《建设路街道2012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方案》、《志愿者管理制度》、《志愿服务站管理制度》,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台账》、《志愿者信息管理台账》。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36次,参与志愿者达1388人次。4.以加强城市环境整治长效管理为目标,按照《呼兰区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及责任分解牵头部门相关工作要求,建立完善了《建设路街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门前四包”工作实施方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制订了《建设路街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分解表》、《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责任分解表》。街道组织社区、物业公司严格按照各项制度要求,积极开展辖区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拆除私建滥建6处,清理门前乱堆乱放38处、占道经营问题57件(次),清除庭院小区卫生死角77处、乱贴乱画61处、650余张,清理生活垃圾、绿化垃圾17立方米。5.以规范开展便民服务为目标,有机整合网格化管理资源,细化量化各项服务活动措施,制订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办法》,《网格员管理制度》等,积极发挥小网格便捷、高效等优势,深入组织开展综治、计生、安全等工作,多次代表全区迎接省、市相关部门检查指导,工作成绩得到了充分肯定。同时,按照相关部门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开展了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面向农村的土地确权登记服务等。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各项措施的强化与执行,有效拓展了社区服务功能,增强了居委会自治能力,推进了标准化社区建设。6.以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在防汛防内涝期间,街道上下全员参战,24小时上岗监控,对辖区内涝受灾区域36户空巢老人、危房住户进行了转移安置,为13条低洼巷路、72户地下室商户实行排水救援,新晚报等媒体对街道在此期间所做工作进行了报道,更赢得了辖区居民的高度赞誉。
基础建设 为加快标准化社区建设步伐,街道在加强社区基础建设上下功夫、出实招。1.新建社区服务场所。2012年,街工委、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的帮助下,积极争取相关单位支持、加大协调力度,新建成2个标准化社区。与辖区内两家建筑开发公司达成协议,为萧红社区配建办公用房380平方米。按照星级社区建设标准,进行了装修配置。内设一站式服务大厅、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区、健身区、日间照料室等功能室(区)。建设兴盛社区五星级服务中心项目。自筹资金650万余元建设兴盛社区五星级服务中心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3040平方米,六层框架结构,其中居民健身娱乐中心1000平方米,办公室500平方米,残疾人康复中心200平方米,医疗卫生室、会议室和图书阅览室各200平方米,其他设施740平方米,工程于12月末前交付验收。2.共建社区活动场所。充分整合辖区资源,突出共驻共建效益。在萧乡明珠小区内与开发商联合开放活动用房及活动场所1100余平方米。设立了道德讲堂、未成年人活动室、健身室、舞蹈室、棋牌室等。在萧红社区服务工作站三楼设立文化娱乐室,建立图书阅览区和体育活动区,丰富了社区服务资源。3.规范社区标准配置。全力改善办公条件,为6个社区配备了扫描仪、复印、打印、传真一体机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办公设施。进一步规范了服务窗口公务礼仪,推行首问负责制及限时办结制。基础建设的不断强化有效提升了服务效能的同时,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为加快城市化社区建设发展步伐奠定了坚实基础。4.加强城乡结合部建设。实施永兴南路全面改造工程。针对城乡结合部永兴南路路面损毁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百姓出行难问题,经村民代表会议研究通过,永兴南路全面改造工程于2012年6月中旬启动,至9月下旬结束,铺设水泥路面14275平方米,安装节能路灯240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400万元。为推进城乡结合部规范化管理、城市设施标准化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做出了积极努力。
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街道结合实际,整合资源,组织全街积极开展宣传、创建、治理相关工作。1.提升群众知晓率。在办公楼门前安装了LED显示屏,24小时播出创城宣传口号。在辖区主要街路、各小区明显位置张挂文明创建宣传条幅155条,协调物业公司、包保单位张挂条幅23条,发动辖区17家安装LED的商户提供宣传平台。在庭院小区张挂学雷锋志愿服务理念、“三关爱”服务内容、“市民应知应会一到十”、公民道德、文明素质教育宣传画(板)177张(块)。举办“万人签名”“文明标语征集”“爱国影片展播”“义诊进社区”等大型群众参与宣传活动4次。2.提升宣传入户率。印发《倡议书》、《应知会做一到十》宣传单52000份、2012―2014年创建文明城市主题宣传挂历2万张。以主要领导抓全面、战线领导分工协作、机关干部进驻社区、社区人员分包网格的四级责任包保机制为根本保障,以全员参与宣传、入户为主要措施,辖区内除无人居住房屋外,全部实现3次入户,重点人群4次入户。3.提升居民满意率。为确保入户测评工作取得预期成效,街道印制调查问卷1000份,带领街道、社区干部入户开展调查工作,向群众阐明支持创城工作的长远意义,宣传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记录,针对实际情况对其中的41件突出问题给予及时解决,有效提升居民满意率。4.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在机关,全街上下加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科室、文明个人评比活动。评比结果列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加分项目。在社区,充分整合利用辖区资源,组织开展邻居节、迎国庆、喜迎十八大等群众文体活动7次,参与居民达5300人次。树立文明创建特色品牌,组织创建起文明、文化等特色主题楼道5个。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实现提升居民文明程度、丰富文明创建内涵、促进社区整体和谐的工作目标。(杨楠)
【兰河街道】 位于呼兰老城区西部,以南北大街为界,东北为呼兰街道,西南为兰河街道,东至南北大街与呼兰街道接壤,西至呼兰河,南临呼兰河大桥,北与长岭镇的井堡、葛堡村相邻,面积15.5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怡园小区5号楼。2012年,下辖幸福、沿河、世亨、和平、和兴、建国、建兴、民主、民生、富民、田野11个社区,富强、原野2个行政村,富强、岳家粉坊、小果家窝堡、王显屯、李家窑5个自然屯。户籍人口26591户、58634人。年内,街道获得平安示范街道乡镇、服务新战略百强先进党组织、市十佳街道团工委等荣誉称号,社区获得省级老龄工作模范社区、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并承担全区网格化建设、流动人口网格化建设试点工作。
新农村建设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创新思路、把握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1.基础建设日趋完善。两村投入30余万元对部分道路进行整修,已实现白色路面全覆盖;投资6万余元进一步实施引电入田工程,维修线路12800延长米,电力灌溉农田面积6450亩,村民年节约资金103万元,增加效益500余万元。2.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充分发挥两村特色产业优势,着力打造特色经济,新增温室大棚32栋。已建成温室大棚25栋,占地面积712亩,年销售收入2725万元;“寒地菜”基地占地面积6376亩,年销售收入3600万元。14种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已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验收,注册了呼兰大葱品牌。3.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不断壮大。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村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积极发展农村经济组织,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技术指导方式培育技术骨干队伍,有力地提升合作社辐射带动功能,农业专业合作社达到15家。其中晨光蔬菜合作社现有社员165户,蔬菜大棚560栋,面积420亩,年产蔬菜5200吨、产值545万元;益民奶牛专业合作社有入社成员40户、牛舍43栋,固定资产总额550万元,存栏奶牛1890头,年产鲜奶8600吨,产值1200万元;宝力种禽场建设规模从起初300多平方米增加到现占地7000多平方米,主要经营项目是种蛋鸡,标准化鸡舍3460平方米,存栏3.5万套,其中产蛋鸡2.3万套,后备种鸡1.2万套,年产种蛋400万枚,年产值200余万元。4.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积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培训1320人次,转移劳动力2300余人次,年增加收入1200万元。
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在社区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1.以“创先争优”为主题,开展争创“五好”党总支活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2.以“敢于承担、用于创新、勤于工作、甘于奉献”为主题,开展“两委”组织争创一流社区活动,使社区“两委”班子成为敢担当、勇创新、强素质、能干事的坚强组织。3.以“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为主题,开展争做优秀社区工作者的干部队伍建设活动,社区干部队伍素质大幅提升,服务本领大大增强,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4月,通过笔试和面试方式确定两名社区居委会主任候选人人选,经过正式选举充实到社区居委会,担任居民委主任职务。4.以“廉政、勤政”为主题,开展廉洁自律、转变工作作风、廉政文化进社区等活动,修改完善20项制度并印制成册发放到干部手中,制作廉政文化橱窗11个、张贴廉政文化宣传板40余个,进行了党务、政务双公开。
基础建设 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和公益性用房、增添社区办公设备和文体设施是改善社区管理环境。与明达集团、大江集团、瑞凯公司、海达公司等房地产开发企业沟通协调解决社区办公用房6处,其中为建兴社区解决办公用房418.1平方米。协调明达集团投资18万元为幸福社区兰河名苑广场安装文体设施,形成具备较高标准的文体活动广场。在办事处资金紧张情况下,投入16万元资金为11个社区购置了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办公设备,并给部分社区更换了办公桌椅,改善了社区的办公条件。
服务民生 强化四项功能,全面服务民生。1.强化帮贫解困功能。通过志愿服务,建立爱心救助站、政府惠民行动,解决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医疗、住房补贴金问题。为2201户低收入困难家庭共4216人申请办理了低保,为4000余名65岁老人免费进行了体检,共发放廉租房补贴361人,为18户低保户配租了实物住房。组织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进百家门、问百家事、解百家难、帮百家富”为主题的“四百活动”。2.强化社区为老服务功能。针对人口逐渐老龄化的特点,以帮老、助老、养老为主题,以社区运作、社会参与为思路,在全街各社区深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3.强化社区平安稳定功能。认真开展“3531”工程建设活动和“平安社区”建设活动,实现专群结合、以专带群治安防范格局。加强了技防,部分小区实现电子监控全覆盖,保证了一方平安稳定。4.强化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各社区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开展书画展、健康长跑、乒乓球赛、文艺会演等多项多次活动。开展科普宣传、法制宣传、社会公益教育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通过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和谐社区的建设。5.拆违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按照区政府旧城区改造工作的安排,兰河街道负责对辖区内涉及的建兴社区、民主社区、民生社区、富民社区、原野村的人口结构和房屋面积摸底排查,街道办事处组织56人利用“两节”放假期间逐户对涉及的人口结构和房屋面积进行摸排,时间从2012年9月末至10月12日。经认真摸排,确定总户数3397户,总人口9600人,房屋总面积398762平方米,此工作也被列入区政府增量工作。
科学管理 继续完善网格化管理工作,构建了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单位的三级管理网格体系,依据社区所辖面积、职能铺盖范围、人口分布情况等相关要求对部分安排不合理的网格进行了重新划分,修改完善3项工作制度,开展网格化管理与“创先争优”和服务民生结合起来的“两个结合”活动。通过一个时期网格化工作的管理与实践,推进了社区管理职能的发挥,管理更具科学化,同时也锻炼了队伍,工作人员综合能力普遍提升,服务效果更为明显,树立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招商引资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完善机制、落实责任,成功引进哈尔滨佰强管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以生产各种规格排污管为主,产品销售全国各地,投入资金2600万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700万元、利税370万元。
维护街域稳定 1.注重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对矛盾纠纷进行认真排查,根据责任归属,确定了保包责任人,对重点人员安排专人稳控。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实行信息“零报告”制度。2.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生产安全制度,落实了责任,全年进行安全检查15次,发现问题114件,整改110件。3.确保重大节日及“十八大”期间全街社会治安稳定,开展“大巡逻”行动,构建由街道机关、派出所、社区、村和群众组成的治安防控网络。并且强化了物防、技防,营造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创城工作 按照市、区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城市,共筑幸福美好家园”这个主题,认真组织、广泛发动,坚持标准、创新服务,不断提升辖区内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1.通过入户走访、印制宣传衫、发放购物袋、利用电子屏幕和短信平台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极大调动了市民参与创城活动的积极性,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2.在发动宣传的同时,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全力整治环境卫生,使公共环境得到有效改善。3.在市民中开展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行文明路、做文明人的文明大行动。开设12个道德大讲堂,开展活动80余次,参加人数2500余人次。还深入开展了“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者服务行动。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服务群众的意识显著增强,自发为爱心超市和困难群众捐赠物品560余件。800余名志愿者自愿参加公益活动3200余人次,解决了卫生环境、专项服务、法律咨询等问题1000余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4.创新思路、突出特色、注入创城新机制。在建兴、和平、世亨、幸福4个人口密集小区打造4处文明楼道。并以“爱祖国、爱家园、爱邻里、爱亲人”为主题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邻里有事帮一帮、家园建设做贡献等活动,共开展活动45次,参加人数1.5万人次。
党建工作 1.深入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对照区委提出新战略、新目标,认真查摆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制订了有效具体整改和推进措施,确保2012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创新党建工作新机制。结合街道实际,找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活动内容、活动载体,继续深化“村民参与、村官承诺”考评活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形式发挥党员作用。3.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之风,扎实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4.实施目标管理,细化责任制度。把工作任务目标分解,力求实化、量化、细化,按照权责统一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将责任落实到各科室、社区、村的每个人身上。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抓落实责任体系,形成层层有责任、环环有人抓、人人有压力的体制和机制,把压力传导下去,把动力激发出来,把工作落到实处。(杜新国)
【腰堡街道】 位于呼兰老城区东,东依方台镇,西邻呼兰街道,南隔松花江与道外区东风镇、民主镇、阿城区巨源乡相望,北靠双井街道、沈家镇,面积152平方公里。2004年10月由呼兰镇划出设立,街道办事处驻腰堡村。2012年,下辖松花江、腰堡2个社区,大堡、兰河、水师、靠山、腰堡、永丰6个行政村,14个自然屯。户籍人口9022户,32217人。
社区建设 2012年共投资463万元,积极争取上级机关和各部门的支持380万元,自筹83万元扩建办公楼2800平方米。松花江社区建社活动场所一处,面积216平方米并且成立秧歌服务队一支,健身舞蹈队一支。公民道德大讲堂2处(腰堡社区和松花江社区)以及建立了腰堡社区和松花江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2处,以及制作了多种有关创建文明城区展板和条幅。投资近14万元建设群众健身广场一处,面积达2200平方米。投资近100万元新建一处自来水厂,完成自来水改造680户。配合区委抓好松花江湿地公园建设,防洪抢险通道建设,永丰村危倒房建设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工作,真正实现资源合理、共建共享,把民生工作落到实处。
环境整治 按照《呼兰区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要求,腰堡街道重点整治了呼腰公路沿线、大堡村至松花江边呼兰渔港公路两侧、双腰公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具体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专业队伍。投入150万元成立了专业的保洁队伍,安排专业人员、车辆进行日常保洁清扫。2.沿路卫生整治。结合城乡规划,沿路企事业单位要建设垃圾站,做到及时清运。沿路村屯居民区内路段采用垃圾袋、垃圾筐临时存放,村屯安排专车每天定期清运垃圾。3.沿路经营整治。加强对占道经营的治理,彻底清除马路市场、马路仓库和马路工厂,合理设置便民服务摊点,并实行划线、定点管理;严格实行“门前四包”,落实责任。4.沿路绿地整治。实施道路绿化包装,通过精选树种、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把通街公路打造成绿化示范样板路;居民区内路段,统一设计了树床、统一供苗、统一绿化、彩化。5.路面设施整治。提升居民区内路段等级,全面完成了“四个硬化”(路面硬化、路肩硬化、边沟硬化、人行道硬化)。与区交通局联系,重点解决了呼腰公路路肩硬化问题。6.施工现场整治。规范了沿路施工单位施工秩序,要求施工场地设置连续、封闭的围挡,实行全封闭施工;整齐堆放物料;密封运输材料与渣土,切实解决了施工现场污染环境和运输抛撒的问题。7.广告牌匾整治。结合沿路建筑外观改造,逐步清除了墙体广告;对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所有广告牌匾,按照“统一规格、统一标准、履行审批。注重亮化”的要求,实施减量化、规范化,做到了布局合理,造型美观。8.交通设施整治。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严查乱停乱放、沿路车辆遗撒灰土等行为,改善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农业与农村工作 1.深化农村改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颁证6206本,已全部完成。2.秋整地工作。全街广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攻坚克难,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原则,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全面掀起秋整地工作的热潮,完成深松整地18300亩,超出任务22%。3.植树造林。年初,区委下达腰堡街道造林任务100亩,实际完成年130亩。其中春植树100亩,秋植树30亩。4.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修建蒙古屯白色路面2.2公里,主路两侧路肩进行了红砖硬化3.5公里。东岗屯修建白色路面5公里。蒙古屯投资30万元新安装路灯100盏。5.大堡村、陈排村、靠山村2012年建成水稻育秧大棚305栋,争取国家补助资金72万元。大堡村启动建设农业园区已完成,凯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达1000万元,现有成员750人。水稻面积达7800亩,其他作物1000亩。合作社生产“珍江牌”大米已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认证。2012年合作社新建育秧大棚200栋,共计76000平方米。购进大型配套农机具25台套。同时引进浙江“齐鲤”稻米价格设备一套,挖掘机、起重机、装载机、运输车辆及其他各项生产设备齐全。2012年,合作社新建油控自动调温催芽设备阳光大棚1000平方米。催芽数量15万公斤。满足了合作社的育秧需求。6.三家屯打造绿色蔬菜产业集合和休闲产业基地一个已经建成。绿波湾生态园地处腰堡街道水师村三家屯,总面积3900平方米,是由废弃区荒地经几年规划和建设发展成集种植,养殖、休闲,餐饮为一体的休闲场所。7.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永丰村蒙古屯新建标准化滨城养殖合作社一家。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可达3000头;水师村扩建了国军养猪场一家,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改建面积4000平方米,现在已经投入使用。畜牧工作三次代表区政府迎接省市检查。
服务民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1年底,已经超额完成2012年保费收缴任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腰堡街道率先超额完成新农保、城居保参保缴费任务。2012年新农保缴费任务是8811人,现已完成9211人;城居保参保费任务是500人,现已完成714人,这两项工作都已经超额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107.1%。
信访稳定工作 2012年,全街道信访工作上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具体人员着力抓.自年初以来,共解决群众上访40余件200多人次,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15件,达到群众诉求有着落,件件信访有回音,事事处理有结果,保证了全街道信访安全稳定。尤其是在大顶山航电枢纽工程遗留的问题很多,全部解决在街道,大大减轻了区委、区政府信访工作中压力。十八大之前,过去的三起进京访全部化解,与上访人签订了不再进京访协议书。
征兵工作 区委、区政府召开的征兵工作会议之后,街道立即召开了党工委会议,专题研究2012年的征兵工作安排,制订出了征兵工作方案,成立腰堡街道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并进一步明确了2012年征兵工作的八不准纪律要求。党工委会议之后,又分别召开了村屯、社区干部动员大会。使全街道迅速掀起了一个开展征兵工作的高潮。腰堡街道报名参军的有14人,经过初审、政审等环节,最后上站参加体检10人,最后批准参军入伍7人。完成上级部门交给征兵工作任务。
招商引资 2012年,腰堡街道超标准完成区委下达2300万元招商引资任务。腰堡街道完成招商引资项目三个。1.宏达油脂厂总投资1200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厂房已经建成,设备齐全。2.顶红塑料工厂,总投资1300万元,刚刚启动,手续正在办理之中,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3.哈尔滨市博洋秸秆研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00万元,主体已建完,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
党建工作 积极探索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紧紧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为目标,树立为民办实事的理念,强化各项工作的推进与落实,推动全街经济跨越式发展。1.狠抓基层班子建设。街工委针对永丰村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信访、上访事件频发以及班子现状,街道派强有力的街道干部兼任该村支部书记,配合能力强的街道干部包村,经过一年来的工作,成效显著。2.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党风廉政建设中首先做到了四抓,一是牢记宗旨抓龙头,二是克己自律抓源头,三是正确运用权力抓苗头,四是保稳定抓信访。(李文超)
【利民街道】 位于呼兰新城区东部,东临松花江,西与学院路街道毗连,南与松北区接壤,北依呼兰河,面积119.5平方公里。2004年10月从呼兰镇划出设立,街道办事处驻南京路博来雅园。2012年,街道辖兴业、燕京2个社区,利民、裕田、治水3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户籍人口12377户,31006人。
“城中村”改造 2012年,利民街道城中村改造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计划征地面积,完成了征地任务。其中松浦大道北延线规划用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涉及动迁户480户,整个工程已改造完成。富佳新天地整个工程占地面积达10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预计五年完成全部开发任务。一期工程预计拆迁523户,实现拆迁154户,取得建设用地71530平方米。黑龙江省医药园区规划用地面积13平方公里,工程完成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完成3平方公里征地任务并且开始对5个自然屯实施动迁工作。三家湾避暑新城以建设北国水城样板区为重点,围绕加快建设避暑旅游之都,全力打造沿松花江、呼兰河旅游产业带,积极支持配合水投公司做好与三家湾避暑旅游之都建设相关的规划、土地收储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将带动治水村9个自然屯、15平方公里的城中村改造,仅用18天时间,三家湾15.2平方公里的征地任务全部完成,受到市领导表扬。攻坚克难,历时40天,圆满完成太子奶小宛家屯20户,17762平方米的拆迁任务。
拆除违建工作 按照市、区政府的具体要求,采取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扎实有序稳步推进拆违工作,全辖区违法建设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违法建设拆除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共拆除违法建筑25处,合计46838平方米,其中集中拆除27738平方米,自拆10308平方米。工作中具体做到责任落实突出“实”:首先高度重视违法建筑拆除工作,将其作为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辖区品位的一项重要举措。成立拆违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把工作层层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街道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格局,把这项工作纳入村干部的年终考核,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完成拆迁任务的村干部年终奖励5000元,辖区内出现一例违建的,罚村干部5000元。在拆违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可酌情奖励。其次提前处置突出“早”,为了防止违建的形成,将违建消灭在萌芽状态,在管理中突出“早”:早宣传早发现早制止。一经发现有为违建准备施工物料的迹象,立即予以重点监控,主动上门做当事人思想工作,劝其主动放弃实施违建的想法。重点是考核奖惩突出“严”,将拆违控违工作列入干部管理考核中,专项考核细则明确了责任人的工作任务和奖惩标准,实行“一票否决制”,将拆违控违工作列入对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村的综合目标考核,作为各责任单位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
新农村建设 制订《街道创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成立创城领导小组,明确工作步骤、工作要求、工作职责。多次召开创城工作会议,传达区创城办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安排部署街道的创城工作,及时研究创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实行街道干部社区包小区、包住户责任制,保证工作及时有序进行。加大创城市宣传力度,制作条幅52幅、展示板48个、宣传栏36个,悬挂在社区明显位置,增强创文明城的氛围,做到家喻户晓;在小区内组织人员编排有关创城工作的文艺演3场,宣传创城的意义和目的,提高和增强居民创文明城的意识;入户发放了创建文明城市致居民的一封信及倡议书3600份,动员居民共同参与创文明城工作;为进一步亮化家园环境,不断提升人居水平,利民街道针对生活垃圾难清问题,新设置垃圾箱4个,建立和完善了日产日清督查考评机制,对生活垃圾采取户集村运模式,成立“一村一车、一屯一人”的卫生清洁队伍,街道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进行综合考评,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针对保洁员缺乏问题,街道聘用卫生保洁员7人,建立和完善了动态管理约束机制,将生活困难群体聘任为村屯保洁员,并实现统一培训,统一着装(袖标),统一清扫标准的“三统一”,按照村监督、街道考核的办法,定期对保洁员进行综合考评,能者上,庸者下;针对整治工作难管问题,建立和完善了跟踪问效奖惩机制。全街发动党员干部群众近1200人次参加环境整治活动,对2个社区、3个村、31个自然屯、34条道路进行了全面集中整治。清理道路2万延长米,动用车辆500车次,清运垃圾残土6000吨,清理整治“马路工厂”、维修部、废品收购站10家,清理占道经营户20户,拆除并规范牌匾60个。实施环境卫生门前四包制度,与368个商户签订责任状。签状率达到100%以上,达标率达到90%以上,收到明显实效。不仅如此,玉田村上半年投资258万元,出动车辆100余车次,动用人力350人,共种植云杉树400多棵,山榆树200多棵,铺装草坪200平方米,栽种鲜花10万株,其中大裴家屯在原有6米宽的白色路面旁新种植果树800棵、鲜花5万株,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形成了“春赏花、夏飘香、秋尝果”的和谐画面。与此同时,2012年4月,利民街道通过多方努力筹措资金897万元,为治水村9个自然屯安装自来水管线19500延长米,使1777户居民用上自来水,入户率达100%,为治水村修水泥路17.8公里,实实在在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质量。
安全稳定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工作的有关规定,把安全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的总体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工作中能够深入一线、亲自安排部署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同各村、社区签订了《2012年安全工作目标责任状》、《水上安全责任状》、《建筑施工企业责任状》、《安全防火责任状》、《雨季村民搬除危房责任状》等5份责任状,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做到“月检查、季排查”,认真细致地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和严厉打击无路权车辆大排查工作,共排查无路权车辆3台,已由上级交管部门处理。大力开展对辖区内的重点路段、村屯、铁路、校园周边安全隐患大排查,共排查出不安全因素25处,已全部解决。为确保安全度汛,按照省、市、区防汛工作会议精神,专门对3个村、2个社区召开了防汛强降雨防御工作会议,广泛宣传出现洪水的可能性和洪涝灾害的严重性,营造防大汛、抗大灾、打恶仗、打胜仗的氛围。区域内四排干全长16华里,经过张户屯、张义屯、马家大坑、徐家至胡秀屯,清淤5000平方米,胡秀闸每天24小时进行抢排水保证干渠畅通。玉田村王家闸门备土量1000立方米,堤防完成土方量3000立方米,利民村胡秀闸门1000立方米,堤防完成土方量3000立方米。成立防汛指挥部,签订防汛责任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落实抢险队伍300人,储备编织袋9000条,并组织收看了《防洪抢险知识》纪录片。对险工险段进行了整治,彻底杜绝安全隐患。
信访稳定工作 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建设,加快了街道城区与农村的发展建设步伐,人地矛盾日趋突出、信访稳定工作难度加大。本着树立稳定压倒一切意识,做好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尽最大可能把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拆迁方式上坚持“软硬兼施、刚柔并济”相结合,充分激励全体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心系拆迁,身赴一线,调动可用关系做拆迁户思想工作,及时扫清障碍,在征地、拆迁和稳定上做好调解工作。上半年共接待上访62人次,解决集体上访5起,50余件信访事项得到了妥善解决,处理市长热线11件。值得一提的是:治水村30多户村民上访反映土地流转问题,经街工委、办事处领导协商予以调解,避免了集体上访和进京上访,基本达到群众满意,确保全面配合开发区和进区企业项目落地。
农业与农村工作 坚持稳农强农,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全年共投入资金15万元,组织培训农民216人次,涉及建筑业、服务业、畜牧防疫、苗木种植等诸多门类。大力引导农民种植苗木花卉致富,发展苗木公司48家;发展种植苗木花卉4000家;扩大苗木花卉种植面积900亩,达12500亩;增加种植品种9种,农民人均增收6990元。2012年,实现苗木花卉产值4.5亿元。重点完善鞋业小区建设,形成鞋楦生产、鞋帮压制、皮靴缝制等多家企业联合生产一条龙机制。实现产值120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利润实现120万元,税金达到68万元。认真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严格按“一畜一针一账”要求开展强化防疫工作,街道防疫生猪9760头,禽类防疫37461只,保障居民肉食品供应安全。
社区工作 挖掘社区资源,全面推进社区党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生等各项事业。切实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推进社区居民委员会民主建设。按照“一社区一特色”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创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解决5个社区办公用房,其中燕京路社区办公用房使用面积达500平方米,兴业社区办公用房使用面积达240平方米;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燕京路社区达到省、市考核标准并规范化设置“五室”两站,被评为四星级社区;完成社区主任培训4人次,达100%,副主任及委员培训12人次,达100%,提前并超量完成区下达目标任务。
民生工作 1.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以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重点,加强计生工作。街道与2个社区,3个村签订了计划生育目标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等目标管理责任状。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信息核查工作,按照户籍和住房进行逐人逐户核对、核实,尤其是对流动人口进行全面清理,进一步摸清、核准了人口计生工作基本信息,推进了计生工作全面开展。截至10月底,出生68人,人口出生率2.81‰;政策符合率100%;长效措施到位率99.8%。2.民政工作。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关注弱势群体。强化社会保障,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街道参保对象17815人,缴费534450元,参合率达100%。接待患者248人,极大地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为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符合条件所有农民参加农保,街道参保384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294人的116%。同时加强对弱势群体、特困群体的帮扶,街道社会事务办下发春荒款2万元,救济缺粮群众260户726人;进一步做好农村低保及五保供养工作,共确定救助对象369户,发放资金25.8万元。现有农村低保325户546人,城市低保86户216人,全街道有五保户44户。积极开展各种贫困对象救助帮扶工作,所有优抚对象免费加入2011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及时发放各类定补人员、现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资金。(李目)
【学院路街道】 位于呼兰区最南端,位于新城区西部,东与利民街道相接,西与松北区对青山镇为邻,南与松北区万宝镇接壤,北与松北区乐业镇毗连,面积23.6平方公里。2010年8月从利民街道划出设立,街道办事处驻燕京路188号。2012年,辖顺迈、师大、学院路3个社区,裕强、裕华、裕发3个行政村,19个自然屯。户籍人口5854户,15546人。
征地拆迁、拆违工作 按照区委、区政府不遗余力推动哈大齐工业走廊核心示范区建设的要求,根据开发区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和大项目建设情况,大项目落到哪里,征地、拆迁工作就跟进哪里,街道干部就深入哪里,从而保障大项目的顺利落地和“北跃”在呼兰战略顺利实施。经过街道、村两级班子耐心疏导,拆违工作进展顺利,裕华村李地方屯李景明、裕强村二十里屯韩仁贵、郝刚3户均自行拆除,面积1203平方米;6月14―26日对耕地违建户裕华村后站屯滕树利、裕强村宫家屯周庭江、李磊、刘宪红、姜德波、陈兴奎、李祝祥7户进行集中强制拆除。拆除住房7处,占地面积16198.2平方米,拆除违建房屋面积17401.2平方米。
党建工作 街道是新组建的办事处,在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上,必须立足于高起点、严要求,必须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要求,明确争创主题、突出争创特色、创新争创载体,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街道的3个社区基础条件好,社区工作人员配备齐全,素质较高,其中顺迈社区是哈尔滨市纪检委党风廉政建设优秀单位,学院路社区是哈尔滨市纪检委党风廉政建设达标单位,为街道开展先进社区党组织争创活动提供了条件。在社区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打造坚强堡垒、树立先锋形象、促进社区和谐”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扎实开展党组织争创“五个好”、党员争当“五带头”等鲜明具体、切实可行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农村工作 农村设施建设力度,推进村容提档升级。在三个村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年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制订村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案,进一步对村屯道口延伸部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将三个村环境卫生进行责任划分,并对具体管理办法进行细化,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2012年签订“门前四包”责任制1000多份,将责任落实到户,动员百姓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同时,研究确定一批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员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树立标准较高的村级环境卫生形象,为群众提供了便利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
创城工作 深入开展环境整治,美化市容环境,争创全国文明城区。街道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创城工作的群众基础。为了让广大居民了解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动员各物业公司设立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台、悬挂“创城”宣传横幅并发放宣传单、倡议书;另一方面发动街道全体机关干部深入各个居民家中,把宣传单送到居民手中,认真细致地讲解创城对于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在创城宣传过程中悬挂横幅45条、设立宣传栏4处、宣传台52处,组织文艺宣传演出9场,发送宣传倡议书和市民应知应会30000余份、“心”型创城收藏卡25000份,张贴宣传海报1000张、发送创城短信2500条。细致排查,卫生死角不遗漏。学院路街道结合城区的实际情况,加大排查和整治力度,打造良好的市容卫生环境。街道领导多次召开工作会议,亲临前线指挥,对辖区内的居民庭院小区进行地毯式排查,同时设立了多个巡查监督小组,进一步完善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认真排查,发现存在卫生死角、乱贴乱画、建筑垃圾等影响卫生质量的问题,及时进行清理和整治,提高城区的洁净度,全面完成各项创城工作要求。部门联动,综合执法形合力。对排查出的环境卫生38处重点、难点问题,逐一专题研究、制订方案,专人负责、限期解决。同时形成街道办、行政执法局、物业公司三家单位联动机制,对禹舜嘉园、泓琳金色地标、大众国际、电力名苑、志华商城、裕发新城等小区和金泰蓝郡部分商家业户门前乱堆乱放行为进行了彻底整治。共出动车辆140台次,人员242人次,清理垃圾135车次。
社区工作 完善社区运行机制,推进服务型社区建设。街道在社区发展建设上,坚持一切为民,民生至上,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以全面化、高效化、便捷化、人性化服务为宗旨,有效搭建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平台,协调开发区投资200多万元为顺迈社区购买了236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为学院路社区异地新租了办公用房,滨才社区以社企共建、共享模式,社区公共用房面积达到7200平方米,社区建设全面达标。同时创新社会管理在滨才社区建成“三大服务功能区”,打造“四类特色文化”基地,社区建设成果显著。建成“三大服务功能区”。文体娱乐区:社区内设立音乐教室、书画培训室、瑜伽室、台球室、棋牌室、健身房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公共服务区:以社区一站式服务窗口搭建为民服务平台。重点开展劳动就业、人口计生、优抚救助、社保、低保、公共卫生管理、社会事务等项工作内容。学习培训区:社区通过道德讲堂、法律诊所、未成年人心理咨询辅导室、早教基地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道德、国学、法律等相关知识培训,为进一步提升居民整体素质奠定文化基础。打造“四类特色文化”基地。庭院文化:长廊、亭榭及木桥文化,长廊文化以国学文化为主线,向居民展示国学、传递国学知识,包括二十四孝文化等;亭榭文化以亭榭为单位向居民展示包括盛世颂、红色文化等内容;木桥文化以桥为单位向居民展示革命精神、雷锋精神等内容。楼道文化:打造社区特色楼道文化,包括党的七大精神楼道,即改革开放、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消防文化楼道、计生文化楼道、党建“清风”楼道及国学文化楼道等。广场文化:在广场、公园等居民休闲健身场所,每晚都有居民自发组织秧歌队、保健操队、广场舞队,广场文化丰富居民娱乐生活。协会文化:成立老年协会、书法协会、国学协会等居民自治组织,以招募会员的方式吸纳成员,有近千名居民报名参加各类协会组织。
信访稳定工作 学院路街道加大工作力度,用实际行动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和“十八大”期间信访稳定工作。1.提高认识,落实包保。办事处先后召开多次信访专题会议和案件研判分析会,增强社区、村、街道办干部做好信访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实行办事处领导、街道办干部包案制度,将信访案件件件落实到人头,同时,组织街道办干部、社区、村工作人员、按网格化管理大力排查不稳定因素,搜集苗头性、深层性信息,落实工作措施,提前介入其中,确保不发生越级上访。2.明确制度,源头预防。街工委及时下发了《维护信访稳定工作实施方案》,与街道办干部签订了《学院路街道信访稳定责任状》,要求全体街道办干部在工作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集体、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坚决防止和克服在工作行为、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等方面引发新的信访问题;严格落实案件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过错追究制度,以制度管人,促使分包案件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自觉主动化解案件,加快案件办结力度,从源头上预防新的信访案件发生。3.建立台账,动态监控。对涉及的重点信访案件和可能引发越级信访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细致地摸底排查,逐项逐案逐人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进一步完善信访“四个一”制度。对排查出的15起信访案件,逐案分析、有针对性制订预案,充分做好处置突发信访问题和相关事件的各种准备。坚持因案施策,有的放矢,对发现的信访苗头和不稳定因素,采取多部门联动、多种渠道和措施,全力做好处置工作。4.集中化解,每日研判。对排查出的重点信访案件实行办事处领导包案制度、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化解,重点案件如陈森、陶恒因土地征用等信访案件实行每日研判制度。制订针对措施,确保24小时不失控、不漏管。仅“十八大”期间化解各类一般性矛盾纠纷22件、疑难复杂重点信访案件6件,“十八大”期间没有发生一起进市、省及进京上访事件,为全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温馨)
【康金街道】 位于呼兰区境东北部,距老城区28公里。东与巴彦县丰乐乡为邻,西靠许堡乡,南连方台镇、沈家镇,北接大用镇、石人镇,面积244.33平方公里。2009年撤镇设街道,康金街道办事处驻学府社区西湖公园。2012年,街道辖中华、学府、解放、经贸4个社区,历井、孟井、胜平、兰阳、洪家、王佩、大赵、西井、杨木、苏德、头道、永胜、新农、永贵、季德、双合、前进、白家、小赵、东腰、东井、金城、葛家、永昌、王牛、刘家26个行政村,52个自然屯。户籍人口23204户、70046人。
经济社会发展 2012年,康金街道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1.7亿元,增长6.02%;其中第一产业9.9亿元,第二产业13.2亿元,第三产业8.6亿元;粮食产量1.5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1086元,同比增长12.8%;招商引资额实现33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额2.6亿元,全街经济和社会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城镇发展战略上重点推进“四区一中心”建设,加快康金区域商贸中心建设。
农牧产业互动区建设 以各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推进“531”工程,打造蔬菜、墩谷、水稻、玉米、大豆5个种植基地和肉鸡、肉牛、奶牛三个养殖基地以及建设农机合作社工程,建设蔬菜基地8000亩、墩谷基地1万亩、水稻基地8000亩3年内逐步实现种植水稻2万亩、绿色高蛋白大豆6万亩、绿色优质玉米基地16万亩;年出栏肉鸡650万只、肉牛3万头和发展奶牛饲养2000头,培育壮大特色种养。组建了3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其中2000万装备的2个、1000万装备的1个。尤其是金山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农民土地入股的方式,吸引农民带地入社3.16万亩,实现土地规模连片经营。被市确定为玉米大垄双行种植示范园区。金山农机合作社成为黑龙江省农民带地入社最大的农机合作社,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承接区建设 完善工业园区内交通、电力、通信和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积极承接哈尔滨市和呼兰老城区中心区转移项目,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之成为镇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形成五大产业链:以哈尔滨市康金化工产品制造有限公司和哈市荣成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玉米秸秆等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以倍丰集团康金汇源油厂、政德粮油有限公司,省铭海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粮食基础加工产业链;以哈市志强牧业有限公司、金康乳业有限公司、正大集团为龙头的畜牧养殖加工产业链;以哈市昌盛矿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哈市通用锅炉加工厂为龙头的加工制造产业链;以元泰房地产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明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哈市三友物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建筑服务产业链。
商贸物流集聚区建设 全街有工商企业360家,形成化工、油脂、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链;建有农(商)贸、水果、五金、日杂、服装、粮油、建材、牲畜交易、农资等9个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达3.6亿元;另有1468家个体商户,牵动周边乡镇的商贸物流。全年引进浙江省温州市客商投资1200万元,建设哈尔滨家得乐超市康金分店,做大做强商贸市场,培育三产,搞活流通,逐步打造辐射周边县、镇的区域商贸中心。
小城镇建设示范区建设 从打造新型社区入手,按照城市的标准建设、管理和经营康金,并通过城中村改造,逐步使城区面积由现在的5.34平方公里发展到21.26平方公里。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资金重点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房屋开发。引进黑龙江康博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鑫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康金镇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新居项目建设工作前期动迁思想发动、政策讲解及拆迁稳定等项工作,保证新居开发顺利实施。康博伟业开发的时代绿洲住宅小区商品楼3栋3.2万平方米,竣工入户。鑫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鑫达家园商品楼1栋12层12000平方米,完成主体工程,11月末入户。总投资7200万元。2.环境整治。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上,重新组建环卫队伍,增配了20名保洁员。投资60万元配备环卫车辆、设备,做到垃圾随产生随清除,市容市貌有所改善。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发挥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整合资源,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3.产业园区。依托原有产业园区基础,在滨北铁路南侧的工业园区,打造粮食收储加工产业园,进区企业8家,引入资金1.2亿元,粮食收储能力达到35万吨,为实现全面城市化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4.基础设施。投入资金700万元,在学府和解放社区建设宽12米道路2.2公里;在解放社区铺设管径800毫米地下排水管线2.2公里,在学府社区安装路灯100盏,在道路两侧铺设彩砖人行步道板。总投资260万元,修建白家村五家屯屯内路2公里、东井村村内路2公里、孟井村村内路2.4公里。投入70万元,在头道村、王佩村新建农村饮水工程2处。5.泥草房改造。以农户自筹资金为主,全街投入改造资金6300万元,完成泥草房改造528户。
社会稳定工作 抓稳定保和谐,为康金街道全面发展奠定基础。1.化解人地矛盾。全街26个行政村有24个村的土地矛盾得到化解,土地矛盾基本得到解决。有2个村人地矛盾突出,不具备解决的条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2.化解债务矛盾。康金3000多万元建设债务,压力非常大,街道一方面做好沟通工作,征得债权人的理解,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化解,由不理智到理智,不理解到理解,不认可到认可,进入平稳债务偿还期。3.化解共性矛盾。下岗民师、小兽医、老兽医和原放映队人员的矛盾,是全区甚至全省的共性矛盾。针对这些特殊群体,街道建立台账,锁定对象,采取分线包干办法,靠政策切实落实诉求,有政策的坚决落实政策,坚决不拖;靠帮困切实解决问题,对弱势群体特困对象,不漠视、不回避、不逃责,克服困难及时帮扶。经过耐心细致工作,征得主要上访人的理解和配合,全街下岗民师、小兽医和老兽医及原放映队人员等特殊群体情绪稳定,矛盾都在可控范围内。(魏丙峰)
【双井街道】 位于区境中部,距老城区12.5公里。东依沈家镇,南连腰堡街道,西邻呼兰街道,北接长岭镇,面积82.06平方公里。2009年撤镇设街道,双井街道办事处驻双井村。2012年,街道辖双井、工农、小罗、勤劳、护路、新兴、何家、光荣、前井、黄平10个行政村,26个自然屯。户籍人口8533户、27838人。
农业结构调整 街道以农民增加收入为目标,坚持科学调整种植结构,不断加大引导和服务力度。积极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按照种植业往绿色无公害、特色上调的总体思路,在“绿色”认证和标准化生产上下功夫。经过科学调整,2012年,全街经济作物面积达2.7万亩,占耕地总面种的31%。新增棚室32栋,种植各类蔬菜15000亩,两瓜3000亩,苗木花卉2000亩。
招商引资工作 支持哈尔滨市浩源保温管责任有限公司进行二期建设,引进资金3100万元。
新农村建设 在道路硬化、绿化、环境整治、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以完善。全街道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总额734万元。全街环境整治继续推进,硬化道路10余公里,绿化植树311亩。
党建工作 加强街工委班子自身建设,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街工委成员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廉洁从政。在选人、用人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始终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6月下旬顺利完成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发展党员11名。
民生工作 街道全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认真抓好信访稳定、“创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认真解决土地等热点难点信访问题;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农村扶贫解困、民政优抚等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和贯彻,低保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畜禽防疫工作细致到位。全面完成了社保工作。
党风廉政建设 街道工委在贯彻落实上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关的精神上,做到了严格认真不走样。凡属本街道的重大决策、大额度资金使用、工程招投标、干部任免等都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监督。严格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廉洁自律制度,开展述职述廉,民主评议,不断增强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李权)
乡镇概况
【沈家镇】 位于区境中部,距老城区20公里。东邻方台镇,西连双井街道、长岭镇,南接腰堡街道,北靠许堡乡、康金街道,面积108.56平方公里。镇政府驻沈家村。2012年,镇辖吉堡、郭堡、大罗、北三家、文化、柳泉、福利、裴堡、沈家、致富、祁堡、罗斌12个行政村,23个自然屯。户籍人口8345户、27310人。
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2年,全镇财政收入达到93.5万元,固定资产1320万元,招商引资达22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文教卫生、民政、司法等各项工作都有明显进展,各项指标均达到并超过上级要求的标准。
农业经济 农业产业化实现新突破。2012年,坚持以全区农业发展意见为指导,立足镇域经济为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升级,逐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规模发展花卉、畜牧等产业。在吉堡、大罗、裴堡、沈家、郭堡五个村种植万寿菊3600亩;改扩建罗斌村福昌屯一家占地面积9300平方米养殖场。现代农业有了新提升。围绕“文化呼兰河、生态松花江”旅游线路和哈肇路,打造沿江、沿河、沿路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带的奋斗目标,举全镇之力,破除地域劣势的发展瓶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新凯莱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项目(二期)和大罗村旅游观光园项目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按照区委关于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的要求,率先在三家村流转土地1080亩,引进凯莱集团兴建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已建设日光温室40栋,大棚436栋。争取一到两年内将园区打造成集绿色果蔬花卉生产示范深加工,东北民猪养殖,农业旅游采摘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结合区委关于“沿江东拓”的战略部署,在沿江的大罗村谋划了大罗湾绿舟项目,引进哈尔滨滨兰公司投资,拟兴建集农民新居、渔村美食、棚室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滨水新村。完成土地流转510亩和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同时与哈尔滨市水务投资公司合作在大罗村进行旱改水项目并计划建产供销一条龙的稻米深加工项目一个。
招商引资 全年成功引进大江酒业、沿河福利铝塑、汇源包装、新凯莱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二期)、大罗湾绿色农业旅游、万亩高产玉米示范等项目投资超千万元的项目3个,累计投资超亿元。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呈现新面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各类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广场、校园、村屯文化日趋活跃丰富,体育竞技获得好成绩;医疗卫生建设步伐加快,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到年底可达到98%;兑现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计生工作全面完成责任目标;残疾人事业、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水平进一步提升,2012年,该纳入低保范围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民生设施不断完善,沈家镇社区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完成,2013年6月投入使用;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镇社会治安稳定,无重特大案件发生。通过开展对村屯卫生环境的集中整治、重点治理和实施长效管理,实施绿化、美化、硬化、净化和亮化,村屯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民生工作 改善民生,落实惠民新政策。积极筹措资金,改善五保供养条件。扎实推行农村合作医疗,落实农民就医保障。率先完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严格审查审核,落实农村低保。积极开展生殖保健,免费为农村妇女进行体检。认真落实粮补政策,及时发放粮补资金。大力推进泥草房改造工程,落实补贴资金。设立了民生服务大厅,制订了便民服务机制。
环境治理工作 大力打造优美城镇新环境。以“创建全国城市文明城市”为契机,开展村屯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村屯卫生环境的集中整治、重点治理和实施长效管理,使全镇各村屯的环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绿化、美化、硬化、净化和亮化,村屯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吉堡、裴堡、三家、文化四个村新修村内白色路面14.4公里,实现全镇既2007年村村通,2009年屯屯通后,又实现了8个行政村村内路路路通白色路面;沈家至长康路原3.5米宽白色路面进行拓宽改造,使长康路沿线乡镇车辆去往哈肇路更加畅通方便;罗斌村村内路两侧土路肩全部铺设步道砖和红砖;祁堡村新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在镇内各通村主路栽植了3万多株万寿菊,形成了一道道绿廊花海。
党建工作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职能,重视加强群团、统战、民族宗教和武装工作。宣传工作成效显著,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果。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肃了党纪政纪。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经济发展环境有效改善。镇党委被省委评为全省“创业、创新、创优”先进党委称号。
党风廉政建设 围绕整章建制,注重长效保障,勤政廉洁的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1.大力推进“双述双评”活动的开展。为了保证“双述双评”活动能够取得实效,在具体操作上,做到了三个到位,保障了活动不流于形式,严肃认真。领导包村指导到位。每个村都指定一名镇级领导负责指导把关,并亲自参加“双述双评”大会。测评人员组织到位。要求参加测评的人员保证人数和代表层面。测评结果奖惩兑现到位。根据评议结果对村两委班子及成员优劣进行集体研究认定,并予以表彰奖励和通报批评。对问题严重的予以诫勉谈话。同时对活动反映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解决,切实做到边推进边整改边完善,为今后更好开展这一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2.实行村务、政务、财务三公开。各村都建立了公开栏,对村内事务凡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如土地、造林、财务收支、村干部报酬、计划生育、粮食补贴、公益事业建设等所有需公开公示的内容都予以公开。镇纪委定期或不定期对村里公开的内容进行检查和督导,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发现公开工作中存在的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的要限期整改并严厉批评,对构成违纪的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在区纪委的具体指导下,明确公开目录和公开内容,并适时公开,有效地促进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唐海龙)
【二八镇】 位于呼兰区东部,距呼兰老城区40公里。东邻杨林乡,西靠方台镇,南隔松花江与宾县相望,北连康金街道,东北隔漂河与巴彦县相望,面积114.71平方公里。镇政府驻二八村。2012年,镇辖元宝、头屯、王柱、傅井、长山、二八、罗井、鲍堡、阿堡9个行政村,18个自然屯。户籍人口6941户、22886人。
农业产业带建设 哈肇公路被区列为设施农业产业带,镇内哈肇公路全长7.6公里,作为全区的重要路段,二八镇积极推进哈肇公路设施农业产业带建设。在阿堡村建设1500亩菊花生产基地,张达屯建设200亩香瓜生产基地,二八村建设1000亩马铃薯生产基地,努力打造二八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年特色农业收入非常显著,提升农民扩大特色农业种植面积的积极性。加快土地整理工作,镇哈肇公路以南4个村头屯、罗井、鲍堡、二八共30000亩耕地2008年已被上级列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实行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前期土地测量、规划工作已经完成,报国务院立项审批,镇积极推进了这项工作的进展与实施,这将极大提高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实现粮食高产目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多种经营 大力发展养牛、养猪、养鸡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2012年重点发展长山村、头屯村肉牛、奶牛养殖,目前全镇奶牛存栏450头,黄牛存栏5200头,重点发展了元宝村养鸡合作社,2012年增加至32户,全年出栏肉鸡120万只,元宝村养猪合作社现有16户,每户全年出栏生猪500多头,畜牧养殖发展势头迅猛,成为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半壁江山。同时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订单农业,种植绿色无公害经济作物,2012年头屯、罗井种植绿色谷子1500亩,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劳务输出 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抓好农村富余力转移的工作要求,镇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将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多方搜集各地用工信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资源档案,认真搞好供需双方对接,促进农民工有序流动,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全年转移劳动力4500多人,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45%以上,可增加农民收入2900余万元,人均增收可达750元,真正使劳务输出收入成为农民重要收入来源。
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 二八镇积极推进中心镇建设,安装镇内至哈肇公路路口路灯20盏,改善城镇发展环境,进一步推进亮化工程。在区执法中队的努力工作下,彻底取消二八村主街两侧占道经营、乱摆乱设现象。努力打造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创建适宜人居、环境优美中心镇。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鲍堡村经过多方筹集资金,筹资300多万元完成了村内4500米排水工程建设,安装路灯102盏,栽植各类绿化树木11000多棵,彻底改善了鲍堡村村容村貌,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迈进。长山村投资200万元安装路灯120盏,硬化平粉屯道路2.5公里,使新农村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省级贫困村傅井村经过积极努力形成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完成前期项目规划工作,安装村内南北主路路灯30盏,初步解决了群众亮化问题,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
环境整治 按照区委关于整治全区卫生环境工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镇里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镇先后召开四次镇村干部会议,进行部署落实。从3月26日开始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广大党员群众开展了以清积雪清垃圾为主的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认真组织每周五全民义务劳动日活动。全年累计出动机动车450多台次,出动人力2520多人,全镇共清运垃圾1600多车,近两万立方米,绿化街道24条,清理路边沟32000延长米,改善了村屯交通卫生环境,方便了群众生活。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做到切实加强领导,镇村都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广泛发动、大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在主要路口悬挂宣传横幅,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为群众自觉行动;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和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义务劳动;把整治环境工作纳入镇村干部目标考核责任制重要内容,按急难新任务兑现奖惩,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长期抓下去,切实为百姓造福。
民生保障 认真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任务,全镇95%以上农民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认真完成新农保费用收缴工作,按照区要求时限,9月30日前,全面超额完成新农保收费工作,全镇完成8438人。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符合条件人员及时纳入低保范畴,全镇2012年民生保障工作有了新成效。
信访稳定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信访工会议精神,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和镇村干部一岗三责,包保责任制,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解决群众反映的合理问题和诉求,做到不推不拖,尽最大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对镇里能够解决的问题,给予明确的答复和处理,对镇里不能解决的问题,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汇报,寻求解决办法和途径,先后处理解决长山村换届选举信访问题和长山村草原承包问题,罗井村超生妇女土地承包问题,元宝村村民贷款问题,切实做好民师及兽医稳控工作,做到认真排查,确保不出现问题。通过一系列工作,有效地维护了二八镇社会稳定。(李子义)
【石人镇】 位于呼兰区东北部,距老城区45公里。东临漂河与巴彦县丰乐乡为邻,西依大用镇、莲花镇,南靠康金街道,北接白奎镇,面积129.28平方公里。镇政府驻站前村。2012年,镇辖双榆、德安、金星、于家、古城、石人、站前、中兴、永平、双宝、永发、城子12个行政村,34个自然屯。户籍人口9044户、30374人。
招商引资 2012年引资扩建项目3个、新引进项目3个,共引进资金2400万元。1.飘荷朗轩园项目。2011年引进资金建成飘荷朗轩园,投入1000万元,项目初具规模。2012年又引资扩建投入240万元进行水田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把漂河打造成吃、住、玩、有特别体验的旅游观光地。2.引资兴建淀粉加工项目。在城子村张亚屯引进资金兴建了哈尔滨市呼兰区嘉斧鼎淀粉加工厂,法定代表人赵春友,投入资金350万元,厂区占地4000平方米,厂房900平方米,生产工艺为流水线式加工马铃薯,全年加工马铃薯250万公斤,生产马铃薯淀粉20万公斤,销售收入150万元,效益60万元。3.新建标准化规模养猪场一家。金星村引进资金580万元,建成特色雪花猪肉养殖场,投资人是哈市南岗区的高小楼。引资改扩建猪场两家:石人镇忠厚养猪场投入资金470万元,双榆村永胜养猪场,投入资金200万元进行改扩建,达到年出栏量在5000头以上。4.保温节能墙体材料项目。法定代表人赵海元,共计投入资金560万元,厂址坐落在城子村,占地17000平方米,厂房4000平方米,大型设备2套,点焊机多台,主要生产墙体材料,该产品具有抗震、保温、节能和环保的作用,是北方建筑的理想墙体材料。
环境整治 1.全镇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各村屯成立环保清洁队,负责村屯内卫生;年初以来出动人力、机动车辆多次,清理垃圾8万立方米,镇村卫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呼白路等主要公路栽种花草20延长千米,积极与康金、白奎接壤,打造景观呼白路。2.站前村是镇政府中心所在地,在市建委的帮扶下进行综合整治,完成主街呼白路两侧的道路改造2600延长米、铺装树床步道板7800平方米、修筑排水边沟2600米、安装铁艺墙800延长米、粉刷墙面1000平方米、安装路灯45盏,工程已完工,共需资金305万元,市建委帮扶200万元,自筹105万元。改造后的主街宽敞、亮丽,路灯成行,垃圾箱装并及时清理,市场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牌匾和摊床也都能按要求设置和经营,小城镇面貌焕然一新。3.永发村环境整治包括排水工程和亮化工程已完工。排水工程包括村内路的加宽和排水项目,投入资金65.8万元,完工后道路加宽1.5米,主干路两侧排水沟用砖砌筑,达到雨后流水通畅,污水不存村内。亮化工程包括全村三个自然屯主路安装路灯,按90盏,造价54.9万元。两项工程全部资金由村自行解决,没有增加新的外债和农民负担。4.双榆村绿色生态村建设已完工。在2011年投资460多万元,将村内道路7.2公里全部修筑白色路面。2012年将建设成为生态村,修建排水渠15千米,栽种多种树木万余棵进行街路绿化。预计在2013年安装太阳能路灯65盏,需投入资金38万元,年底前完成。5.古城村新农村建设:经多方筹措资金,古城村投入资金77万元,将村内所有街、巷路全部硬化,修筑了白色路面,路肩完善、排水畅通。6.全年完成泥草房改造47户,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土地确权工作 石人镇农村土地确权和登记颁证工作,7月末完成全镇10个村土地摸底调查和报表工作,差两个屯确认表未上报。正在进行录入微机和打证阶段,已完成录入颁证4530户,完成率达65%。
农 业 提升农业发展层次。1.扩大于家村马铃薯、秋白菜生产园区种生产面积,由2011年的5000亩发展到6000亩。2.以洋葱、紫甘蓝等特色蔬菜为重点,建成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园区。面积由2011年的175亩发展到220亩。3.无公害水产养殖。在东漂河建立水产养殖基地1个,鱼池16个、面积200亩。4.建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古城村100亩、金星村100亩。积极开展秋整地工作。按照区安排部署的秋整地工作任务,做了大量工作,多数玉米等秸秆已出地,全镇完成翻地17000亩以上。
林 业 全年完成区林业局下达的植树造林任务350亩,主要是村屯内道路绿化,有双榆村的屯内绿化和后屯围,永发村的屯内绿化等。加强全镇的森林防火工作,森林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
畜牧业 新建标准化规模养猪场一家,金星村特色养猪场:场址坐落在石人镇金星村、占地11000平方米,投资人是蒙古的高小楼,投入资金580万元,建猪舍5栋,面积2850平方米,年出栏2500头,效益在260万元左右。产品特征:猪肉中的肥瘦相间,呈雪花状,其营养价值非常高,市场该产品紧俏、前景广阔。改扩建养猪场两家:一是石人镇忠厚养猪场,始建于2011年初,在2011年底开始养殖肥猪,2012年又投入资金470万元,全部为引进资金,2012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法定代表人是张忠厚,厂址坐落在石人镇石人村,厂区面积为8000平方米,猪舍为22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养猪设备,运输车辆5台。主要为养殖预肥猪,养殖能力为每茬1000头,年出栏预肥猪2000头,效益在150万元左右。二是双榆村永胜养猪场,始建于2010年,场址坐落在石人镇双榆村,法定代表人是绥化人王文信,2011年前已投入资金260万元,2012年又投入资金200万元进行改扩建,主要用于建猪舍、购买设备等,年养殖能力5000头以上。全镇畜牧业生产得到提高,奶牛从2011年1008头增加到1100头,生猪年存出栏量30000头,肉鸡饲养量240万只。
特色加工业 石人镇在双榆村建成龙江淀粉加工厂,法定代表人是陈会清,投资260万元,年加工1500万公斤,主要产品是纯正土豆粉条和粉面,年效益160余万元。2012年,进行商标注册和扩大经营。
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2年,石人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一家是哈尔滨市呼兰区敖木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是孙庆武,坐落在石人镇敖木村,成员出资总额500万元,业务范围有农作物种植、销售成员所种植的农作物,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化肥、农膜,开展与种植农作物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另一家是哈尔滨市呼兰区石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是董海云,坐落在石人镇站前村,成员出资总额50万元,业务范围同敖木农作物合作社。
新农村建设 2012年,石人镇在永发村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场所1处,修建健身广场1个、安装建设器材6套,建标准篮球场1处。建设完成镇级文化活动室1处,设图书室、乒乓球室等。
信访稳定工作 石人镇加强信访稳定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1.深化信访稳定观念。镇村干部牢固树立信访稳定观念,按各自管辖范围,各自主管业务,抓好信访稳定工作,形成人人重视信访,人人抓信访工作格局。2.加大信访治理力度。积极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活动,班子成员每周接访不少于一个工作日;镇信访办的同志全天候负责信访接待工作,一年来接待群众来访120人次;深入开展困难群体帮扶解难工作,对全镇低保户、五保户、民办教师、复员转业军人等群体进行动态摸底排查,全力做好思想稳控工作。3.依法加大处理力度。对一些无理访、闹访、缠访户采取“先处置、后解决”的态度,坚决严肃处理。通过镇村干部的努力,信访、公安部门的配合,化解了城子村上访的一些矛盾,处理了兽医上访工资待遇问题,“五七工”要求退休问题,以及大部分土地矛盾纠纷。同2011年相比,全镇越级访、集体访信访量明显下降。(杨立民)
【白奎镇】 位于呼兰区东北部,距老城区60公里。东临漂河与巴彦县隔河相望,南连石人镇,西接莲花镇,北与巴彦县接壤,面积138.09平方公里。镇政府驻白奎村。2012年,镇辖双山、金牛、朝阳、庆平、白奎、望山、东山、迎春、三道、双平、大坊、青山12个行政村,39个自然屯。户籍人口9539户、31059人。
种植业 种植业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形成以漂河为纽带的万亩水田规模种植,以庆平村为中心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为加快发展特色经济,走农业绿色品牌发展之路打下结实基础。为提高科学种田,2012年请农业专家培训各类种植业农户500多人。为加快发展适度经营规模,进一步引资1200万元,完善双万亩以上经营规模的专业合作社“白奎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并投资380万元,筹建唐亮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采取购买和吸收入股形式不断扩大规模,形成机械化操作,有力地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形成农业稳镇发展思路。秋整地工作取得可喜成果。2012年,白奎镇圆满完成秋整地工作任务,完成旱田整地9.6万亩,其中深松整地5万亩,完成任务的125%;水田整地1万亩,完成任务的100%。2012年秋整地完成大垄双行整地1.35万亩,占深松整地面积27%,为2013年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奠定基础。
畜牧业 畜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2012年度,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白奎镇引资200万元扩建“白奎金明养猪专业合作社”;引资60万元新建“朝阳波淼养猪专业合作社”,引资65万元扩建“平安猪场”,引资265万元扩建“王氏养鸡场”,全部投产使用,经济效益可观。养殖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为畜牧业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他不但有利于提高规模养殖的科技含量的发挥,而且为规避市场风险,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提高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进一步规范肉鸡畜牧养殖小区2个(三道养鸡场和望山养鸡场),形成年万只以上养殖大户253户,年饲养量在300万只以上,并不断发展奶牛、黄牛、貉子等特色养殖业,为畜牧业多样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经济增长点,有力促进牧业强镇的发展目标。
林 业 整合林业用地资源,落实植树造林工作。年初,按照林业部门下达造林植树任务,进一步分解到村屯,落实到人,明确地块,对原有林带更新、对现有荒地绿化,植树造林650亩,完成600亩造林任务,林木成活喜人,为农民创造了绿色银行。加强防护宣传,2012年没有发生林木火灾,有效保护了林业发展。
劳动力转移 抓劳务、搞输出,加速外部资本流入。全镇累计外出从事各业的劳动力达11300多人,涌现出以东山村杨航为代表的天津胜芳千万资产的物流企业,和跨国劳务的典型事例,达到劳务经济收入近亿元,同时也加快了耕地的流转速度,形成“走一富二”的双赢良性发展,为镇域经济不断注入外部资金,形成资本积累,发挥资本积极作用,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促进各业的发展,彰显劳务兴镇的发展之路。
基础设施建设 1.修建白色路面,解决部分村屯路难行问题。筹资130万元,修建大坊村和青山村两个附属屯3.2公里路面,三道村10公里村内外白色路面。2.修建呼白路白奎段桥涵,解决安全隐患问题。呼白路建完后,位于白奎地段的桥涵没有加固和重建,已形成危桥,又进一步筹资16万元配套资金重新对桥涵进行翻建,解决了交通隐患。3.亮化主街工程,解决夜间安全隐患。为减少夜间事故发生,消除隐患,筹资90万元,对白奎村交通及人流较多的街道安装100盏太阳灯;双平村平安屯筹资18万元,对主街道安装了20盏太阳灯,从而白奎画上了夜间无灯的历史,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4.强化消防安全意识,消除火灾发生隐患。水火不留情,各种鲜活的事例引以为戒。加强安全防火检查固然重要,但消防器材残缺,不能有效地应对火灾发生。镇原消防车超龄服役,因年久“内脏”严重老化,火灾一旦发生将严重威胁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镇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又进一步筹资28万元,购买了一台新型消防车,并配备专人管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多次及时有效地挽救了多次火灾的重大发生,解决了消防安全隐患问题。5.农村油料需求得到有力保障。2012年度,引资300万元对白奎镇原有加油站进行收购,并重新改扩建,对原有设备及设施进行更新,硬化场地,使加油站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服务功能、油质和油量得到极大改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油料保障。
环境整治 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强化人居环境改善。2012年初,按区委、区政府有关环境整治工作的安排和部署,镇制订工作方案,将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全年重点工作,坚持重点和全面清理相结合、经常和定期检查相结合,形成镇有主抓、村有人管、事有人做常抓不懈的长效机制。组织镇村环境卫生清理50多次,参加清扫人员6400多人,车辆750多车次,清理违章停放车辆89台次,小商贩乱摆乱放床位56人次,清理道路乱摆放25处,违规牌匾31个。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环境,有力提升了镇环境整体改善,走出了一条环境优镇的发展思路。
民生保障 抓事业、惠民生,提升公益事业新局面。计划生育常抓不懈,科技文卫健康发展,改造白奎中学综合楼,丰富文化体育设施。农村社保扎实推进,农经管理成效明显,完成确权颁证6588户,确权颁证率85.6%。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2012年度,建设文化活动室1处,设置图书室、乒乓球室和台球室各1处,同时配备了跑步机、单杠、双杠等健身器材,为群众提供了活动场所和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如:召开篮球赛、传播孔子健康思想活动、进行乒乓球比赛、成立老年秧歌队和健身操队伍。通过实际活动,提高了群众的整体精神面貌,发挥了团结友爱,爱党敬业,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乡村风貌。(张亿民)
【大用镇】 位于呼兰区西北部,距老城区34公里。东与东南靠石人镇、康金街道,南邻许堡乡,西依泥河水库,西北与绥化市长发镇隔河相望,东北接莲花镇,面积121平方公里。镇政府驻沈八村骆家屯。2012年,镇辖佟家、刘家、民主、立业、沈八、公立、大用、沈明、小路9个行政村,26个自然屯。户籍人口8093户、26860人。2012年,大用镇被区委评为全区十佳党工委。
撤镇设街工作 2012年,大用镇经过积极努力争取,搭上了全区撤镇设立街道的末班车,市政府已经批准,正在等待省政府的审批,在2012年的区委全会和区人大、区政协两会上,大用镇撤镇设街道这项工作列入了全会报告和区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全区2013年重点推进的工作。
服务中心新楼建成 2012年11月26日,经过4个月的紧张建设,大用镇公共服务中办公楼建成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原来房子年久失修、冬天阴冷潮湿、干部没有办公室的落后局面。
经济工作 经济状况明显改观。镇党委、政府在镇村干部的支持和配合下,在加强财务管理、开源节流的基础上,积极到区进市跑省争取资金,一年来对上争取资金100多万元,有效扭转了大用镇的经济状况,做到了保持运转,干部不再个人垫付费用,干部福利逐步提高,不再占用村级转移支付,而且分期分批逐步偿还历史陈欠债务。12月28日,大用镇被列为哈尔滨市加快小城镇建设五个试点之一,为大用镇带来政策性资金。
民生工作 计划生育由2011年被重点管理跃为全区先进行列,计生局年底考核排名第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由原来的全区倒数第一,一跃成为全区先进,代表全区迎接市委政法委检查,成为大用镇的光荣。大督办专门就大用镇一年工作在全区发简报,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评价。合作医疗费用收缴工作在全区率先报捷,在2011年的基础上,超额完成1000多人。
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近400万元修筑白色路面30公里,是2012年全区修建公路里程最多的乡镇;民主村、立业村自来水工程已经启动;顺应农民需求,继续推进撤村并屯工作,启动建设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的农民新居一栋;卫生院新办公楼主体已经完成,预计2013年8月投入使用;重新补栽长莲路大用段两侧云杉、丁香、偃伏莱木1万多株,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全镇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得到省、市、区领导高度评价。大用镇未来发展规划初稿已形成,正在对大用镇的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改,近期大用的全新规划就将形成,新的规划将对大用未来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引领作用。
现代农业 2012年,大用现代农业农机合作社共规模经营土地4万亩,建设温室300栋,大棚600栋,生产反季蔬菜、花卉、瓜果等产品,合作社已经初步形成了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有力地拉动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大用镇成为全区农业工作当龙头的先进乡镇。
信访工作 信访稳定形势逐步好转。利用将近半年的时间,集中时间处理了立业村、汪家屯以及几起个别访案件,有效稳控了民师、小兽医以及个别个体访案件,信访环境逐步趋于平稳。
迎检工作 2012年,省委书记和市委书记检查春耕生产工作、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大拉练、市长检查新农村和农业产业发展以及省民政厅检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代表呼兰区接受市委政法委年底兑标检查等多次迎检任务,班子成员和镇村干部齐心协力,圆满地完成了多次接待迎检任务,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党风廉政建设 大用镇领导班子始终把全镇的党风廉政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经常性教育,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取得了明显成效,营造出一个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认真抓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把手”工程,落实“一岗双责”,年初与各村签订责任状,年末进行检查考核并述职述廉。同时,以源头治腐工作为重点,认真抓好党务、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工作,对所有公开项目进行公示。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规范了党员干部的行为,有效杜绝了腐败问题的发生。(张雷)
【方台镇】 位于呼兰区东部,距老城区30公里。东邻二八镇,西连沈家镇,北接康金街道,南隔松花江与宾县相望,面积148.76平方公里。方台镇政府驻方台村。2012年,镇辖榆林、方台、小方、宋家、高家、田家、黄花、东沈、高堡、公家10个行政村,32个自然屯。户籍人口9028户、28570人。
经济发展 2012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6.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6000万元,招商引资1700万元,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人均纯收入实现10500元,实现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目标。
种植业 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稳定水稻、玉米、马铃薯三大传统主导产业,并从粮食安全的高度进一步打牢粮食基础,大力发展粮食生产。2012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玉米面积达10万亩,水稻面积1万亩,马铃薯5000亩,其他作物面积5000亩。各类种植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达37家,300亩以上种植大户达178户,土地逐渐向种田大户集中,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确保粮食安全。秋季开工的公家村“大垄双行”农业示范项目投资200万元,已整地完工,该工程作为示范工程代表全市接受省里验收并顺利通过。
林 业 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按照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的要求,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太平宋家小流域治理、中低产田改造和村屯绿化建设,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绿化林、护路林、护屯林、庭院经济林,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造林任务,全力打造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新优势。2012年全镇完成造林面积1100亩,同时完成上级下达的秋整地和林业整地任务。
畜牧业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饲养”的原则,严格落实畜牧业发展目标,积极推广良种繁育技术和其他养殖实用技术;通过抓好畜禽疫病防治等基础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畜禽疫病防治体系,完善了各种重大疫情应急方案,落实了各种疫病预防措施,提高了应付各种疫情的能力。并通过采取组织推动、大户带动、科技触动、小区牵动等措施,扶持壮大一批养殖大户,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畜牧业的滚动化、产业化发展。2012年全年生猪饲养量达到6.5万头,大牲畜达到4000头,两鸡饲养量达到600万只,各类养殖大户达到350户,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58%以上。
劳动力转移 继续抓好劳务输出,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把加大劳动力转移和扩大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来抓,充分发挥了天津、北京等物流业的引领作用,建立完善了劳务信息网络,拓宽了就业渠道,把天津、北京的物流业品牌叫响,实现了劳务输出上的新突破,进一步优化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环境,鼓励和引导积累一定资金、掌握一定技能的返乡农民工自主创办各种实体,引领群众致富。2012年全镇培训农民工达到5500人次,外出劳动力达到8700人,实现务工收入2.2亿元。
民生保障 关爱弱势群体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机制。认真排查社会弱势群体,切实制订和完善各项行之有效的帮扶制度,尽力保障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并为他们自食其力创造条件。1.建立干部结对帮扶制度。镇规定每位班子成员,带领一名机关干部联系一个贫困户,既要在生活上给予扶持,更要在脱贫措施上给予出谋划策,争取通过干部的帮扶摆脱贫困。2.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全镇有426户829人列入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金65.8万元,确保他们基本生活。3.实施贫困户危房帮建。全镇对22户贫困危房户实施了帮建,全部完成,补助危房帮建资金14万元。同时,对一些特困户的基本生活,对一些因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而造成家庭生活贫困的对象给予帮助照顾,全镇发放临时救济5万元,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或渡过难关。4.继续加大新农保的宣传和收缴力度。镇新农保全面完成收缴任务,参合率达80%以上,有效解决了农民养老难的问题。5.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基础工作,规范了收费项目,加大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加强了流动人口的管理及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服务水平。
环境整治 把“生态立镇”的理念贯穿始终,立足实际,将新农村建设与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科学建设新农村,打造“清新、有序”新方台。1.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对镇区的乱搭、乱建,居民生活垃圾、哈肇路两侧乱草堆、粪堆、生活垃圾和各村主要街道进行全面的清理整治。全镇共出劳动力2750余人,出动推土机、挖掘机、四轮车200台∕次,新建下水道3000米,清理路边沟2万米,拆除违章建筑4家,清理卫生死角20多处,清运各种垃圾5万立方米,全镇实现了道路畅通,村屯整洁,村民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2.积极实施“美化、绿化、亮化、硬化”工程,打造宜居,生态新农村。围绕“星级新农村”创建要求,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刷新城镇形象,打造方台品牌。2012年全镇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积极实施泥草房改造和绿化、亮化、美化等改造工程。拆除泥草房430间,建设二层小楼22幢,住宅平房270座;新修镇道路排水3600米,铺设镇主街路旁步道板5000平方米,硬化宋家村宛家屯道路4.1公里;镇区栽植各种景观树500余株,镇区建设花草绿地面积1.6万余平方米和打造泉眼绿化、美化示范第一村,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3.全力推进“3531”工程,打造安全新环境。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在方台村修建高标准村门1处;建设1000平方米农民休闲广场1处,完善健身器材20多项,同时在出村屯各道口安装卡口4个,电子眼45处,农户安装声控灯和报警1100户,监控平台2处,巡逻车4台,并维修警务室和网格监控中心170平方米,建车库3个,使辖区“网格”覆盖率达100%,形成了物防、技防、人防的有机结合。
安全维稳 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组织人员对防火、水上安全、农机交通安全、送子车安全等重点领域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自上而下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安全防范意识,制订安全应急预案,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妥善解决高家闸门4名儿童意外溺水事故,确保社会安全稳定。认真抓好重点防护期的信访稳控工作,认真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召开专题会议分门别类制订稳控方案,对一些信访疑难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制,特别是对原民办教师、兽医员等重点涉访人员实行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监控制,做好思想稳控工作。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内部,消灭在萌芽状态,2012年全镇无越级访、集体访,信访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赵国志)
【莲花镇】 位于呼兰区北部,距老城区45公里。东和东南靠白奎、石人两镇,西南与大用镇接壤,东北与巴彦县为邻,西北隔泥河与绥化市长发镇相望,面积121.44平方公里。镇政府驻莲花村。2012年,镇辖马家、蟠龙、孤榆、兴业、井沿、老哈、永安、莲花、梁家、大东10个村,15个自然屯。户籍人口7764户、25195人。
经济发展 全民动员,力争在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1.大力发展商贸经济,繁荣市场。要发挥镇每周五集市的作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大力辐射和带动,吸引商贸企业和饮食服务业等个体工商企业地加入。发展和培养一支过硬的经纪人队伍。2.发展民营经济。要加大规模企业和民营经济培育力度,抓好一个物流公司、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产业集群加工基地,民营企业新增7户,实现营业收入600万元,同比增长32%。3.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按照“三资”代理服务规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履行各种手续,规范村支部、村委会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行为,严格按章办事,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种植业 抓好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力争达到5000亩,打机电井50眼,架电线20千米。抓好备春耕生产。各村把备春耕生产纳入农业生产重中之重来,解决农民思想发动、资金筹集、抗旱准备等问题,抓好春耕整地、播种工作,保证适时种上地。创建高产高效农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14.5万亩以上,产量达7.7万吨。继续坚持特色产业发展不动摇。搞好作物布局的调整,突出抓好瓜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采取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新技术等办法,进一步提高瓜菜等经济作物经济效益,全镇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要达到7850亩,比2011年增加1500亩。
畜牧业 要抓好畜牧业生产。要把畜牧业发展摆上重要日程,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发展现代畜牧业。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全力抓好防疫工作,做到面上不漏,点上不留,强制防疫,全部注射,经常消毒,确保全年不发生疫病疫情。要坚持扩张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一手抓原有小区及养殖大户的发展,一手抓规模养殖户发展,努力增加畜禽饲养总量,新建生猪生产基地1个,新建肉牛养殖场1个。畜禽免疫率达到100%,确保本辖区内100%无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经营行为。
劳动力转移 搞好农民培训,稳定发展劳动力转移就业以扩大劳务输出量为目标,以扩大劳务就业规模,提高劳务就业质量为重点,全面实施创业带动、技能培训等重点工程,多渠道、多形式的促进就业。要通过大力宣传劳务输出方面的优惠政策、先进典型和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劳务输出的良好氛围,增强农民劳务输出意识。要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更多的人适应劳务输出市场的需要。积极发展劳务输出带头人、经纪人队伍,为广大农民开辟更广阔的就业门路。2012年,全镇劳动力及各类技术培训达到1200人次,全镇劳务输出人数要稳中有增,劳务输出总人数达8600人,比2011年增加6.5%;实现总收入1.2亿元,比2011年增长12%。
镇村基础设施建设 抓住国家加大“三农”投入有利契机,积极争取资金,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1.积极努力寻找机遇,协调资金,加强村级道路建设,争取新修水泥路3.2公里,砂石路5.5公里,安装路灯60盏。2.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弱势群体的住房条件。2012年全镇向上级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预计完成120户泥草房改造。3.继续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完成村屯绿化任务,重点打造2个村容村貌标准屯,加快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步伐。(王军成)
【长岭镇】 位于呼兰区中部,距呼兰老城区9公里。东邻沈家镇,西接孟家乡,南连兰河街道、双井街道,北依许堡乡,面积83.59平方公里。长岭镇政府驻长岭村。2012年,长岭镇辖大王岗、新民、井堡、东八家、吴堡、包井、小王岗、长岭、平坊9个行政村,19个自然屯。户籍人口7752户、人口25931人。
经济发展 2012年,全镇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5.5亿元,工业总产值11亿元,农业总产值3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800元,分别同比增长6%、5%、6.5%、2.5%和8%。
种植业 狠抓结构调整,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克服春旱不利气候影响,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应用卷帘式、喷灌式灌溉等科学举措,做到了抗旱保全苗;积极应对“布拉万”台风造成玉米严重倒伏的现实困难,以平坊农机合作社成功承办全省秸秆机械打包压块表演现场会为契机,采取机收为主、人机结合等有效方式,确保了粮食颗粒归仓、受灾不减产,预计完成粮食产量0.54亿公斤,同比增长14%。调整农业内部种植结构,打造长岭都市农业产业带。深入推进“菜篮子”工程,规划蔬菜种植小区15000亩,规划区内蔬菜种植户达350户,蔬菜种植面积达13000亩;鼓励发展庭院经济,参与农户1500余户,农民可实现年增收100余万元;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20家,其中蔬菜、两瓜、马铃薯等专业合作社占70%,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
畜牧业 推进主辅换位,畜牧业发展登上新台阶。通过政府推介、服务扶持,不断扩大平坊信生家禽有限公司知名度和影响力。2012年,该企业投资300万元新上现代化生产流水线,蛋鸡存栏达11万只,日产鸡蛋达6吨以上,被确定为全省为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下半年,市长宋希斌、区委书记贾剑涛、区长朱辉、副区长谭乐伟等市、区领导先后到企业调研。7月23日,全市春季动物防疫现场会在呼兰召开,该企业作为全市先进典型接受观摩并介绍了经验。在信生家禽的龙头带动和镇内“五大”冷冻加工企业市场影响下,畜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全镇蛋鸡存栏量30万只、肉鸡存栏量300万只、鹅20万只、猪7.5头、肉牛3000头,分别同比增长10%、2%、10%、20%和5%,养殖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招商引资 全力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推进全员招商、亲情招商,积极探索网上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招商活动,重点引进环保型、纳税型企业。全年引进百强物流、昌泰牧业、马铃薯深加工等企业5家,投资总额7000万元,工业强镇、产业兴城步伐加快。其中省农科院研究所马铃薯深加工项目落户平坊村,投资1200万元建成淀粉加工厂,主要以生产薯条、膨化食品、马铃薯加工等产品为主,已投入生产,年可创利税280万元。该企业的引进,对扩大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拉动了镇餐饮服务业及运输业,全镇上规模餐饮企业由原来的3家增至8家,运输专业户达700多户。
新农村建设 加快新农村建设,镇村环境得到新改观。1.致力创造文明城镇环境。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城”工作结合起来,制订工作方案,实行门前三包,明确责任分工,初步形成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的管理机制。确定整治重点,设立环境整治专管员,对所辖呼孟路、长莲路、长康路沿线主干路两侧杂草,白色垃圾、生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全镇成立卫生专业队9个,辟建垃圾站13处,清理垃圾3万立方米,清理边沟2万延长米,处理环境死角45个,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全面改观。2.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契机,加快农村硬化、绿化、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新修村屯白色路面7条、9.8公里,其中平坊村6条、8.3公里,新民村1条、1.5公里,农村交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注重生态建设,在包井村、吴堡村村屯巷路铺设养护小料7.5公里,建造生态林80亩,建造村内景观林15亩;长岭村在街道两侧栽种花草2000延长米,美化了村内环境。积极协调区水务局,投资1800余万元,对未饮用自来水的7个村15个屯全面实施自来水集中供水建设工程,已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群众安全饮水的难题。推进农村文化场所建设,建成农家书屋10个;包井村充分省级贫困村的扶持政策,改善村级办公活动场所140平方,修建健身广场1000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10多台套;八家村新建健身娱乐休闲广场1500平方米,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3.全力营造舒适温馨办公环境。为改善办公环境,最大限度调动镇干部工作积极性,长岭镇新一任党政班子自9月初组建以来,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克服资金严重紧张的困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30余万元,铺设了通往室外卫生间的红砖甬道,新建了办公楼室内卫生间,解决了多年困扰干部职工的如厕难问题;将修建于1996年办公楼的木制窗户全部更换为塑钢窗户,解决了办公楼窗户常年封闭不严、形象差的问题;将达不到供热要求的旧锅炉换成新锅炉,办公楼室内温度由10℃以下提升到25℃以上,解决了干部职工翘首企盼的暖屋子问题。
劳动力转移 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促进农民增收。邀请各类各层面专家,组织职业技能培训3次,培训劳动力600余名,全镇劳动力素质得到提升;通过劳动部门往外招、各级组织往外送、打工老户往外领、本地能人往外带等有效措施,全年输出劳动力6500余人次,农民年增收7000余万元;对劳务输出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定期回访,做好农民工的维权工作,保证外出农民工都能及时足额得到劳动报酬。
民生保障 坚持民生优先,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坚持把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率90%,低保扩面60户,解决困难群众住房50户。人口计生工作长足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镇计生统计工作被评为市级统计质量信得过单位,新民村计划生育协会工作被评为省计生协会优秀会员之家。农村“三资”委托代理严格程序,规范运行,摸清了村集体“三资”的家底,做到了钱、财、物三相符,账、据、表、册四一致;土地确权发证圆满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信访安全工作 坚持接访、下访、领访相结合,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力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年无越级访、重复访发生;坚持“事要解决”与标本兼治相结合,确定重点人员,落实层层包保责任,确保重要政治敏感时期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加强企业安全监管,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档案;实行月检查、季总结、周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送子车、农用车车主签订责任状,报交警部门备案。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整合消防资源,将消防职能划归派出所,形成镇有分管领导、所有统一调度、村有联防队伍的消防安全防控体系;严格控制玉米秸秆进村、进林带,防范安全隐患,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刑事、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数明显上升。(乔国义)
【杨林乡】 位于呼兰区东南部,距老城区55公里。东及东北隔漂河、东南隔少陵河与巴彦县相望,西及西北与二八镇接壤,南隔松花江与宾县相望,面积187.0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小杨林村。2012年,乡辖七佰、渥集、吉祥、小杨林、田堡、南房、沈井、佟井8个行政村,29个自然屯。户籍人口9370户、29104人。2012年,乡党委获得哈尔滨市优秀党组织称号,乡政府获得哈尔滨市第34届劳动模范单位称号。
经济发展 2012年,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完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积极推进农机化建设。狠抓招商引资,旅游业成为乡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结束及松花江森林公园的逐步推进,游客不断来这里观光旅游,沿江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带,度假村、渔村、采摘园、山野菜等农家旅游度假初步形成规模,哈市一日游已经开通,从而带动了乡第三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的出行条件得到了根本地改善。2012年,进一步完善公路建设新建设施工3.7公里,乡政府多方争取项目,精心组织实施,解决了饮水、桥涵建设、农田水利,年内建桥4座,小杨林村、南房村、佟井村、田堡村吃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过滤自来水,其他几个村也在积极争取和筹划中,田堡村为种水稻农户免费打电井30眼。秋整地工作连续几年名列前茅,2012年全乡干部发起“十一”长假休息,深入村屯,农户家中作思想动员工作,甚至有时候工作到深夜,终于率先完成。
民生保障 围绕构建和谐杨林总体目标,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农村低保、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资金足额、及时、公平兑现。农村养老保险这一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工作率先完成。8个村农家书屋全部落实,各村都有休闲娱乐活动,农村合作医疗走向规范,农民积极参保,参保率常年保持在96%,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农民的医疗负担有所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初步缓解。民政救助不断加强,严格落实农村低保政策,做好贫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做好民政救济救灾工作。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得到有效及时地发放。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加强乡村干部管理,加大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创建“勤政廉洁、执政为民”的政府,不断提高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成员讲党性、讲原则、顾大局,自觉维护班子团结,集中精力干事业、谋发展,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农村集体资金和账目切实抓好“人”“财”“事”三个重要环节,规范提升和完善“三资”管理,实现了集体资产资源的保值和增值,增强了农村财务的透明度,有效化解干群之间的矛盾,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和民主理财小组作用,强化民主监督。
安全信访工作 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重点落实了交通安全和水上安全,层层签订责任状,定期不定期检查送子车和松花江非法船只,重点地点设立警示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了未雨绸缪,减少或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做好“六五”普法,强化公民法律意识,安置帮教工作,“平安杨林”创建活动成效显著。信访稳定取得重大成果,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占地补偿工作已经得到圆满完成,困扰多年的兽医上访,民师上访也得到了有效处理,全乡基本处于无上访状态。(薛庄)
【许堡乡】 位于呼兰区北部,距呼兰老城区22公里。东依康金街道,西北隔泥河与兰西县相望,西南靠孟家乡,南接长岭镇,东南连沈家镇,北邻大用镇。面积179平方公里。许堡乡政府驻许堡村。许堡乡辖许堡、朱井、黄岗、蒲井、富裕、周化、杨美、小得、张井、依兰、郎堡、水稻12个行政村,29个自然屯。户籍人口9630户,29550人。
农 业 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12年许堡乡调整农村种植业结构,在张井村、依兰村、郎堡村、富裕村新增水田面积3000余亩,发展水稻种植,实现农民增收。全乡播种面积17万亩,其中玉米8.5万亩,水稻7万亩,马铃薯1万亩,蔬菜5000亩。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人均收入9500元,增长7%。发展奶牛450头,黄牛及肉牛2620头,生猪2.2万头,肉鸡80万只,畜牧防疫面达100%。建设了周化、蒲井、郎堡等标准化生态园林村。秋整地工作取得好成绩。在“三秋”工作中,许堡乡把秋整地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抢抓晴好天气,加快秋粮收获进度,实行秋收、秋整地相结合,采取早割、早收、早整地的原则,超前谋划,措施得力,强力推进,取得了较好效果,完成整地任务。
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不断壮大。1.有机米基地。以郎堡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发展有机水稻为重点,2012年种植有机水稻面积5000亩,可直接实现农民增收100多万元;新建水稻育苗示范小区5个,其中小得村1个,依兰村1个,许堡村1个,富裕村2个。每个小区占地面积26250平方米,小区内建育秧大棚50栋,采用钢管骨架,软管微灌,为水稻丰产丰收打下基础。以郎堡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投资1200万元新建郎堡水稻智能化育苗催芽工厂,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水稻智能化育苗车间1200平方米,温室5栋,育苗大棚260栋,提高乡水稻秧苗抗病能力和高产要求,实现2012年水稻产业大丰收。2.寒地菜基地。以蒲井蔬菜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哈尔滨绿世界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以“合作社+龙头企业+蔬菜基地+农户”模式,2012年新建大棚10栋,发展蔬菜面积1万亩,农民增收600多万元。增加蔬菜保鲜库容量,发展蔬菜储藏加工3000余吨,实现农民增收。3.绿色大鹅基地。2012年全乡养殖绿色大鹅30万只、孵化鹅雏120万只,产品远销江苏、牡丹江、兰西等省内外,真正成为“龙江大鹅孵化第一村”。
劳动力转移 2012年,全乡转移劳动力8300人,实现农民转产增收。蒲井农民合作社组建的钢筋工专业队300余人在哈尔滨、大庆等地建立良好信誉,年创收800多万元。水稻村80%以上农户在韩国打工,年创收1000余万元。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2012年新修黄岗村内三条主街白色路面5.4公里,郎堡村至小堡屯及小堡屯内白色路面4公里,对许堡村路两侧路面进行了加宽。改建张井村、依兰村、水稻村危桥5座。重点整治了黄岗、朱井、许堡、蒲井村路两侧垃圾,共清理垃圾3万多立方米,改变了村屯状况,为村民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社会事业 社会各项事业均有明显进步。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圆满完成粮补、合作医疗、新型农保收缴及发放工作。农民参合率达96%以上,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实际困难,卫生保健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80%以上,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农民自发的扭秧歌等文体、娱乐活动不断繁荣。加强计生国策宣传教育,计划生育率达90%,提高了育龄妇女的健康水平。综治工作不断加强,加大违法犯罪的打击和处置力度,遏制各类重大治安刑事案件的发生。完善了领导接待日等相关工作制度。双拥、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徐秀艳)
【孟家乡】 位于呼兰区西北部,距呼兰老城区9公里。东邻长岭镇,西面与松北区隔呼兰河相望,南邻长岭镇大王岗村,北与兰西县隔泥河相望。面积175平方公里。孟家乡政府驻孟家村。孟家乡辖孟家、红旗、双发、成功、团山、前房身、友好、金家、东营、幸福、八家、西营、丁家13个行政村、45个自然屯。户籍人口11086户,34971人。
种植业 2012年,孟家乡粮食产量有新提高。在经历严重风灾、内涝的情况下,通过全乡上下共同努力通渠排水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预计粮食产量可达0.9亿公斤,比2011年增长3%。
畜牧业 畜牧业生产有新发展。孟家乡生猪生产初具规模,2012年生猪出栏4.5万头,奶、肉牛存栏量已达5000头。加大对宏福、宏祥、成功等大型养殖企业扶持、服务力度,招引商家进行绿色、健康养殖,发挥大户的引领示范作用,使孟家乡的畜牧养殖向标准化、现代化方向迈进,进而达到绿色环保健康小区养殖的目标。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有新规模。2012年新引进黑龙江省中汇大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土壤改良及肥料生产项目、宏福集团二期饲料项目、德塑管业、琦玉涂料、等为龙头继续扩大了招商引资规模,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及成功—孟家—和平—团山公路一线一般农田进行合理规划,初步形成孟家乡公路沿线工业小区产业带,使非农经济有了新突破。
劳动力转移 劳务输出有新增加。2012年,据不完全统计全乡输出劳动力15000人左右,实现劳务收入4500万元左右,并加大对农民工的引导和培训力度,引导富余劳动力实现离土离乡进入二、三产业,做好劳务信息收集整理工作,为农闲时节实现不离土不离乡季节性劳务输出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旅游开发 旅游开发有新举措。以孟家乡独特的区位优势,团山资源为依托,结合生态农家乐园建设,坚持山水风光、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发旅游资源。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恢复修缮了石龟、闹龙井碑等景观。
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有新规范。2012年将村级经营管理尤其是“三资”管理工作作为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来抓,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工作;加强村级资产资源管理,对于资产资源变卖、发包、公益事业立项、修建等实行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上报申请、领导审批制度;严肃资金使用,经手人、村民理财小组审批手续齐备,大额资金使用要由村民代表会审议通过。乡“三资”管理工作代表呼兰区迎接市检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好评。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有新进展。2012年,孟家乡红旗村、白旗村、团山村、八家村七家屯等自筹资金430万元,新建白色路面13.4公里;东营、八家自筹资金80多万元,修建路边沟5500延长米并东营村用25万元安装路灯38盏;八家、七家两村屯自筹资金190万元,完成自来水安装项目。孟家乡2012年新农村建设村屯自筹资金投入已达730万元左右,是近几年来投入最大、成效最显著的一年。
安全稳定 孟家乡安全稳定有新举措。加强以安全防火为重点的柴草管理、用电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消防队管理做到警能接得起、车能出得去、火能灭得了。加强道路安全管理,各村所属路段都进行了清障工作,对所属村屯送子车辆进行严查,杜绝超速超载,避免事故发生。加强农机安全检查,避免作业期间出现生产事故。各沿河村在主要通河路口、渡口设立警示标志,配齐水上安全员,对船只进行安检、登记造册,同船主签订责任状,杜绝超载。各村积极进行信访稳定排查化解工作,能在村里解决的事及时解决在村,没有拖延敷衍以致使事态扩大化现象,没有形成重大信访问题。村里解决不了的由片领导和包村干部协同村干部研究解决。杜绝了推诿扯皮。
民生保障 孟家乡民生工作有新突破。2012年,由民政牵头逐村核实低保情况,做到应保尽保保到位;财政所认真做好良种补贴、土地直补发放工作,做到应补尽补补到位;新农合及时受理患者报销票据,做到应报尽报报到位;新农保资金发放及时准确,做到应发尽发发到位;独生子女费认真核查,做到应奖尽奖奖到位;优抚金仔细审核,做到应扶尽扶扶到位。(姜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