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26

卫      生


【概    况】  2012年,全区医疗卫生工作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以深化卫生改革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落实职能责任目标,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周密安排部署,严格落实责任,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328175人,参合率为100%,实现年初制订的参合目标。新农合基金总支出84507121.37元,其中住院补偿45117人次,补偿金额83773641.83元;门诊补偿7887人次,补偿金额577258.54元。(王力)

【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在人员配备与培训、科室设置、设备装备等方面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开展省级示范和市三星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大力推行规范化服务,强化全科医生和技术人员培训,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镇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5%,参加省、市业务培训69人次。

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卫生监督队伍管理,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大力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加强重点职业病监测。进一步加大打击无证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力度。探索建立动态监测平台,提高打击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继续推进工作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完善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提高饮用水卫生检验监测能力,改善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做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抓好放射防护工作,加强对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基层网络建设,推进卫生监督进农村、进社区行动,进一步改善卫生监督工作条件,完善保障措施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卫生监督能力和水平。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力度。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和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原则,制订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风险隐患监测网络。继续抓好手足口病、甲流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好国家免疫规划。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做好全区65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和育龄妇女免费健康检查、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做好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补服叶酸工作,落实好“降消”项目和初级卫生保健各项工作任务。

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应急救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加强医疗救援、疾病预防控制、中毒处置、卫生应急队伍后勤保障等工作,通过健全规章、协同训练、着力培训,增强应急工作队伍的整体保障能力。完善卫生应急培训工作计划和方案,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全面、系统地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抓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应对工作。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抓好农村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三网四化”管理。在开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试点的同时,重点抓好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改善服务化境、加强设备引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抓好急症科、外科、妇科、中医科等重点科室建设,切实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好乡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和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继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参合的积极性,提高广大农民对新农合的认同度,增强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使呼兰区新农合的覆盖率和参合率均达到100%。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安全运行的监管。对基本药物目录、诊疗规范、操作规程、药品价格、服务项目价格以及相关制度执行、落实情况,病历处方和报销审核等环节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保证合作医疗基金安全运行,维护好参合农民的合法权益。许堡乡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经验被市卫生局在全市进行推广。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医院管理年活动、“三好一满意”创建群众满意型医院为载体,以推进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的“三优”工程为核心,重点加强医院管理和内涵建设,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严格落实医疗卫生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院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经济管理水平。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医疗专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疑难重症诊疗能力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治能力。加强用药管理,完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制度,制订重点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加强监测和培训,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加强护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改善临床基础护理质量管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订并认真落实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的制度、规划,采用多种形式对现有各类技术人员和各类管理人员进行培养。深入开展增收节支,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在医院运行机制方面,要依法规范医院经济活动,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方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达到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目的。卫生局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自筹资金151.5万元对部分乡镇卫生房屋进行了改造维修,购置了部分医疗设备,乡镇卫生院服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整体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得到区政府领导肯定和表扬。(王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1年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改全面进行。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四项改革任务全面落实。2012年继续推进了四项改革,医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全部落实。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项目因选址问题,局已向区政府作出书面说明,区政府领导已同意延期至下一年进行。大用镇卫生院医疗楼项目正在进行中。上级医改补偿资金到位531.5万元,乡村医生补偿资金到位196.1万元。上级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到位1288.14万元,到位率100%,区财政配套248万元,到位率100%。(王力)

【传染病防控】  1.传染病疫情报告。全区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共计595例,发病率为61.74/10万,与去年同期(555例)相比上升了7.21%,死亡1例,病死率为0.17%,与去年同期(死亡4例)相比下降75%。传染病报告率100%,报告及时率100%。2.手足口病防控。按照《哈尔滨市2012年手足口病防控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呼兰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坚决执行就地诊断、就地隔离、就地治疗等“三就地”原则。区卫生局与区教育局于4月13日组织召开了工作协调会议,讨论研究手足口病以及其他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全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以及托幼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参加人数130人,增强相关人员防控意识,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5月末和6月初组织区疾控中心和区妇幼保健院,对各乡镇卫生院、区一院、区红十字医院以及呼兰街道和兰河街道的部分托幼机构进行检查,督导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3.结核病防控继续贯彻执行《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积极推行结防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结核病防治机制,提高结核病控制策略,加强病人管理。利用“3•24世界结核病日”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为有效地防止学校聚集性暴发疫情的发生,区结防所于5月3—7日对全区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结核病专项体检,共检2190人,查出结核病1例。结核病防治经费全部落实到位。(王力)

【免疫规划工作】  按照《哈尔滨市2012年消除麻疹策略》的具体要求,全面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和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接种工作,此次查漏补种应补种儿童630人,实际补种611人,补种率96.98%;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应种500人,实际接种500人,接种率100%。利用“4•25”计划免疫宣传日,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印发宣传单20000张,发放宣传画册10000份。并组织开展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共查适龄儿童11495人。全区0―6岁儿童35530人,建证35530人,建证率100%,单苗接种率100%。(王力)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全区农村总户数103554户,户籍人口共384170人,常住人口346865人,纸质档案建档人数337110人,建档率97.19%,电子档案建档313268人,建档率90.3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各单位发放各种印刷资料平均5种以上,数量近7万份;宣传栏均能定期更新,按要求每个卫生院设立2块宣传栏,宣传栏更新有记录。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各乡镇有65岁以上老年人27626人,体检10625人。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5351人,规范管理4552人,健康管理率13.84%,规范管理率85.07%,由乡村医生进行随访,随访1―2次;登记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1―184人,规范管理925人,健康管理率22.14%,规范健康管理率78.13%,由乡村医生进行随访,随访1―2次。登记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082人,微机管理1082人,规范管理764人,患者管理率29.13%,规范管理率70.61%,均由乡村医生进行随访,随访1―2次。(王力)

【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和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积极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检查市政供水单位4家,发证4家,2家正在整改;二次供水单位27家,发证22家,其中学校4家,发证4家,自建集中式供水单位9家,发证8家,乡政府所在地水厂9家。2012年5月25日,卫生局对供水单位管水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参会人员32人,重点落实生活饮用水量化分级管理情况。

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文件的要求,于5月15日上午在呼兰社区服务中心设置一处宣传台进行宣传为期一周的“职业病宣传周”活动,出动宣传车2台次,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0人,本次宣传共设宣传板4块,宣传条幅2幅,现场接待前来咨询人数近百人,发放宣传单近千份,并在呼兰电视台新闻节目播放相关宣传内容。

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对辖区内各大院校二次供水部门,防治病监督宣传工作,公共场所管理工作,医疗机构进行卫生监督检查,高校辖区二次供水部门7家,发证4家。

放射卫生监督工作。呼兰区有放射诊疗单位24家,有放射装置38台,其中普通X射线机23台,透视机(带影像增强器或平板探测器)3台,数字X射线摄影(DR)4台,牙科X射线影像诊断机2台,CT6台,进一步细化了档案的管理工作;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13家,呼兰区放射诊疗单位持证率达到100%;对全区放射诊疗单位的放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参加培训人员为1117人,培训率达到100%,对全区放射诊疗单位进行现场监督25次,并按规定通过国家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办法及时上报。

母婴保健卫生监督工作。对辖区63家托幼机构进行了日常执法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达到200%,同时对存在问题的25家托幼机构进行了处罚,处罚金额31500元,并建立健全行政处罚档案。

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根据市卫生监督所文件要求,对辖区内1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针对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监督员当场下达了卫生执法文书,责令限期整改。

医政卫生监督工作。开展严厉打击“黑诊所”和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工作,出动监督执法人员180人次,车辆54台次,检查医疗机构17家,包括民营2家,检查中发现5家有临床用血行为,现场抽查医生120余人,抽查护士80人,处方150份,病历80份,查处违法医疗2家,罚款7000元。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强化卫生许可,严格执行一个窗口和一次性告知书、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受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32个。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和市卫生监督工作要求认真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全面实施住宿业、沐浴业、美容业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按照分片包干,目标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全方位对公共场所实行经常性卫生监督,监督覆盖率达100%。重点检查各项卫生制度,卫生保障措施落实情况,消毒间、布草间、污物桶清洁工具等设施运行情况,监督检查公共场所125家。实行量化分级管理70家,其中B级8家,C级62家,此项工作仍在进行中,并对2011年实施量化分级单位进行授牌,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规,对辖区内11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共立案11起,罚款21000元,并做到有理有据,一案一档。(王力)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和完成情况。呼兰区根据实际情况共设立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国家城市社区房屋标准化建设完成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情况。呼兰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100%,全面开通信息网络化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区城镇社区常住居民331581人,健康档案建档率85%。城镇65岁老年人16919人,体检人13950人。完成率82%。全面实行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不仅能方便百姓就医,使“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成为现实,还能缓解“看病难”,贯彻首诊负责制,强化全科医生的责任,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正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星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创建活动开展情况。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规范化建设步伐,迅速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星级评定工作实施方案》,申报双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三星级评定,利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1年成为市三星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上,2012年申报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已通过评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机构设置、房屋设施、科室设置、队伍建设、服务环境、质量控制、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功能与服务、创新发展等方面不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王力)

【医政工作】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依据《哈尔滨市2012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检查细则》及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诊疗规范、常规等,呼兰区卫生局制订了《呼兰区2012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开展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继续扎实推进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安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门诊与住院诊断符合率98.6%,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9.2%,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8.3%。

卫生执法监督工作。2012年进一步加强了对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和医疗质量专项检查,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消毒供应、临床输血、实验室安全、毒麻药品管理等,共监督医疗机构17家,民营机构3家,监督覆盖率100%。2012年呼兰区将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时,认真开展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情况的监督和检查,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执业、个人执业档案管理。

强化医疗机构人员的技能、技术培训工作。各医疗机构2012年狠抓了核心制度的落实,并就关键环节、技术规范、实际需求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并认真落实,全面完成了培训任务,从而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

加强血液管理工作,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继续推动无偿献血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无偿献血的宣传,并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狠抓志愿者招募工作,区自愿参加无偿献血2350人次,采血人数1568人,全区采血量为120万毫升,供血量为110万毫升,成分血94万毫升,成分输血率达90%,100%来自无偿献血。保证了血液质量安全,及时做好献血相关数据分析、统计工作。

加强医疗纠纷防范和化解工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认真贯彻执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医疗纠纷防范和化解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医疗纠纷处置程序,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呼兰区2012年狠抓医疗纠纷防范和化解工作。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制订医疗纠纷防范处置预案,让医疗纠纷苗头处理在萌芽状态,使2012年的医疗纠纷数量有所下降,全年发生医疗纠纷5起,其中通过医疗技术鉴定处理3起、协调处理2起,及时处理率100%。未发生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

加强医疗救治体系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院前急救准入制。2012年呼兰区重点要求中心卫生院加强制度建设,增添设施、设备,积极创造条件,进入市紧急救援网络。“120”共接诊2519人次,成功抢救急危重病382人,抢救成功率为97.6%,未发生一起因急救不及时导致的纠纷。并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活动和重大节假日等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区中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呼兰区获得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王力)

【妇幼保健工作】  《两纲》落实情况。1.加强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一是针对呼兰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质量不高的情况,加强区、乡、村三级网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区、乡、村三级保健人员作用。在乡镇卫生院设专职妇幼人员,明确村级卫生人员承担妇幼工作,做到了全区妇幼保健层层有组织机构、有专职人员、职责明确、任务到人。二是区妇幼保健机构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各单位《分娩登记本》、《孕产妇保健手册》、《儿童保健手册》等表、卡、册基础登记资料得到进一步规范。三是加强托幼园所管理,积极预防传染病。通过对托幼机构进行评审换发《卫生保健合格证》工作,对托幼机构开展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指导。2.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一是努力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二是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宣传。充分利用新婚登记、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婚前医学检查等工作时机,开展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0―6岁儿童健康管理,全区新生儿809人,新生儿访视率78.4%;0―6岁儿童17021人,管理14395人,管理率84.6%;儿童系统管理14124人,管理83%。孕产妇健康管理,早孕建册578人,建册率71.5%;孕妇健康管理618人,管理率76.4%;产后访视671人,访视率82.9%。

妇幼卫生项目实施情况。降消项目。深入开展“降消”项目,实施技术培训、临床进修、专家蹲点指导、健康教育、项目宣传和督导工作,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情况。1.组织管理方面: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组,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并展开工作。制订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服务项目、限价标准,制订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规范及补助流程,制订叶酸发放流程。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开展项目活动,有详细记录,制订相关工作制度(包括危重孕产妇抢救制度与流程;叶酸药品与发放管理、信息管理及健康教育宣传制度等)。2.资金使用及管理方面:制订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中央及省级经费足额、及时从区财政到达项目使用单位,住院补助资金专人专账管理,专款专用,无挤占、挪用,各项财务单据保存完整。农村住院分娩补助1160人,补助金额34.8万元。叶酸发放情况。自增补叶酸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以来,呼兰区叶酸发放1100人,5598瓶。三网建设情况。为了加强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做好全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大力度做好区、乡、村三级网络建设作为妇幼保健工作重点,从而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要求每村设立1名女乡医,作为村级网点,并定期进行培训指导,为妇女、儿童提供优质服务。(王力)

【村级卫生组织改革】  按照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区卫生局上半年对全区村级卫生组织进行了调查,形成了《呼兰区村级卫生组织改革工作方案》,并上报区政府。按照省及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并结合全区的实际的情况,通过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制订并下发《呼兰区农村卫生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实施方案》和《呼兰区2012年推进乡村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先后召开两次会议,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全区村级医改工作。区政府非常重视村级医改工作,区卫生局详细汇报了全区农村卫生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总体工作及其所需经费测算,并将调整后的村级卫生机构、人员聘任上岗、推进村级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村卫生所运行与管理各项政策性补助经费的匹配与落实都进行了逐一说明和汇报。村卫生室建设及村医重新注册及资格认定工作。全区168个行政村,454个自然屯。按要求规划设置185个村卫生室,其中甲级村卫生室155个,乙级村卫生室30个。乡村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结合2012年村级医政正在有序推进之中。全区村医重新注册及资格认定工作,经由基层上报,区卫生局受理和市卫生局审核确认,符合后乡村医生543人,其中重新注册470人,具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73人,准备进入村卫生室80人,其中具有执业助理以上9人,有国家承认学历71人,已上报省卫生厅审核。乡村医生培训及学历认证教育工作。按市卫生局要求,对乡村医生进行系统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工作,此项工作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进行集中课件面授,定期辅导与考试相结合,乡村医生业务能力明显提高。(王力)

【呼兰区第二人民医院】  2012年,各科室业务发展迅速,住院率较往年有很大提高,全年门诊诊疗患者41529人次,其中急诊2789人次,神经内科2048人次,儿科12999人次,普外3588人次,骨外科5118人次,妇科5808人次,五官科1793人次,中医科3212人次。全年入院5017人次,其中急症科748人次,综合内科597人次,神经内科469人次,普外科523人次,骨外科402人次,脑外科100人次,妇产科486人次,儿科1505人次,五官科62人次。住院病历合格率98%,甲级病案率98%,门诊处方合格率98%,抢救危重病人92人次,抢救成功率80.43%,手术1029人次,手术成功率100%,床位使用率54.98%,周转次数25.02次,平均住院天数6.02天,诊断复合率98%。医院全年收入1926万元,其中医疗收入909万元,药品收入1016万元。

引进先进设备,增强科技实力。为提高诊断符合率,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提高医院科技实力,加强科技建院,与西门子公司采取融资的方式引进先进、绿色、环保的16层螺旋CT,是全区最先进的CT;卫生局下拨北京万东生产的X线机对原有X线机进行更换。通过引进的先进设备,不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也为广大患者诊断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尽快解除患者病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才后备力量建设。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石,2012年院坚持人才发展观,真正把开发盘活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先后选派6名医生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省第四医院进修深造。由医务科、院办,每周六定期组织全院270名(含63名临时招聘人员)医护人员进行医学继续教育学习,聘请专家进行授课。医务科、护理部定期组织医院的三基三严学习与考试,使医务人员基础培训得到加强,使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做到系统规范、题目多样化涵盖面广,因此出题时根据专业不同往往出试卷在8套以上,随堂考试,做到及时阅卷、及时公布,奖优惩差。通过营造氛围、政策鼓励、制度保障和加大投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突出成果,使院的人才梯队趋于合理,有4人在不同刊物上分别发表了论文和论著。2012年,田广勤、张春生、张伟晋升为副主任医师,侯秀丽晋升为主任医师;于广川、刘鹏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曹慧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大提高了院整体医疗、护理水平,满足了广大患者医疗、预防保健需求。(史文祥)

【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院】  全员职工总数791人,其中高级职称181人、中级135人、初级252人、工人223人。培养在职硕士研究生6人,招聘合同制职工18人。工勤人员由2005年的40%下降到2012年的28%。在巩固三甲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各项事业蓬勃开展,全面完成年计划的各项工作任务。截至2012年11月末,全院门诊诊疗人数为104953人次,同比增长13.68%;住院人数12439人,同比增长21.78%;治疗有效率97.74%,同比增长2.67%;开放床位1225张,同比增加24%;床位使用率同比增长13%;实施手术1878例,同比增长6%;截至12月31日,全院实现业务总收入突破1.8亿元。院先后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党组织、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省疾病控制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卫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省直工委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三八”红旗集体、省妇联颁发的巾帼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科系建设成效显著,重点项目实现突破。1.肿瘤科(内九科)。肿瘤科(内九科)的成立标志着院已经全面启动和开展胸部肿瘤的治疗项目。2012年初院开始筹备并建立了肿瘤科,并派遣科室的骨干医生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修学习,引进先进的肿瘤治疗技术,力争在胸部肿瘤治疗上实现新突破。肿瘤科从6月4日正式启动以来,床位使用率达到100%。该科的成功建设必将会给医院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将使全院的整体资源整合与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也将为黑龙江省专科医院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更会使医疗卫生服务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市场。2.道外分院老年关怀康复中心不断完善和发展。在省厅党组的大力支持下,道外分院的老年关怀康复中心,2012年上半年正式成立运营。中心设有床位60余张,是集临终关怀、疾病康复、养老助老、善后服务为一体的具有现代人文气息的老年康复中心。中心实现了24小时无缝隙关怀,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休闲娱乐、医疗保健为一体的新型服务基地,是完全按照国家养老机构建设规范要求建立的一所养老、托老机构,以老年人和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床位使用率47%,服务满意率95%。老年关怀康复中心的成立,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正履行了社区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的卫生管理。面对全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的问题,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减轻家庭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社会的压力。道外分院还继续承担着健康教育、医疗、预防、康复、保健、计生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全科医疗功能。道外分院已经开始成为院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并开始在哈市医疗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3.成立并成功运营ICU病房。ICU病房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资源,为其他临床科室提供了系统的、全方位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及救治技术,大大降低了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截至11月末已收治危重病人133例。4.二门诊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作为综合医疗卫生服务支撑点的第二门诊,继续巩固和加强着其在呼兰区综合医疗的触角地位和任务,同时,继续肩负着全院职工的卫生保健功能。2012年上半年,二门诊加强对外宣传,不断吸纳优秀人才,努力开展适宜的新技术和新项目,有效地增强区域辐射力,床位使用率平均在150%,1―12月收入是2011年全年收入2倍多。5.内十科。2012年8月成立运营。该科由原宾馆改建而成,环境舒适优雅,进一步提高了院满足不同患者服务需求的能力。床位使用率90%,达到成立之初的目标和任务,是院实现合理配置资源的又一成功范例。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固定资产保值升值,医疗设备更加先进。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不断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就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舒适、整洁、干净、方便、快捷已经成为很多人选择医院就医的重要标准。院本着“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服务理念,尽最大努力改善就医环境。2012年,院加强了控烟禁烟举措,逐步开展禁止室内吸烟。不仅加大了对医务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宣传,还增设了禁烟宣传板,建立了室外吸烟区。为了满足职工及家属的健身需要,自筹资金修建篮球场和健身休闲广场。为方便患者和职工出行,斥资修建完善多个停车场,拓宽平整院区道路8700平方米;为创造更加美观舒适的疗养环境,打造花园式医院,美化绿化亮化庭院12500平方米,新栽各种树苗1000余株,安装路灯百余盏;在医院后花园新建圆顶凉亭一座,明月池和花坛各一个,与旁边的呼兰历史文化公园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同时引进了30只松鼠作为独特的观赏景观供患者及家属欣赏。改造医院的供排水系统980米;铺设家属楼排水管道200米,铺设热网管线488米,对供电供暖管道进行维修,与劳务服务公司签订院区卫生保洁协议,全面实现水、电、取暖、保洁等后勤服务社会化。通过这些努力,院整体布局较原来更完整、更合理,更人性化,为广大患者提供更方便、舒适、快捷的医疗服务。2012年,院将接待使用率不高的医院宾馆,改建为内十科(高级病房),有效地整合资源,达到固定资产保值升值目的;完成制氧机房制氧系统安装工程;完成内九科改建工程;完成输血科搬迁工程;完成供热管网铺设工程;医技中心建设完成基础工程,预计2013年交付使用,进一步增强肿瘤治疗的能力。同时为满足医院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医疗诊断水平,2012年利用奥地利贷款购买40层CT一台、DSA一台、DR一台,医院自筹资金新添置经颅多普勒、医用诊断X射线机、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批大型设备。(张铁成)


爱国卫生运动


【概    况】  2012年,呼兰区认真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按照省、市爱卫会的要求,对春、秋季爱国卫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订下发《哈尔滨市呼兰区爱卫会关于开展2012年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和《哈尔滨市呼兰区爱卫会关于开展秋季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各街道、各部门单位行动起来,按照各自的责任分工,认真贯彻落实工作方案,使呼兰区的春、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展开,取得了很好的活动成果。

(王友顺)

【爱国卫生宣传发动工作】  广泛进行了爱国卫生宣传发动工作,区爱卫会要求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主管领导要具体抓,一抓到底,抓出实效。要继续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爱卫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统辖职能,特别是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和居民社区、村屯组织的作用,以促进呼兰区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倡议全区人民要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爱国卫生月活动中来,彻底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改善人居环境。全区人民都要以建设健康城市为己任,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动手,人人争做清洁美化环境的实践者、倡导者、推动者,努力做到自觉遵守公德,告别陋习,珍爱健康,努力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良好风尚;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污水、不乱贴乱画、不践踏绿地、不随地便溺、不损毁公物。告别陋习走向文明,要以讲文明、讲卫生为荣,做维护城市形象的文明人,以实际行动为呼兰的城市建设增光添彩。“5•31”第25个世界无烟日,组织区一院、区中医院、区红十字医院、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等医疗卫生机构及窗口单位,利用宣传条幅、宣传标语、电子屏、宣传板等宣传形式,以“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为主题,对开展控烟工作的意义、目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开展卫生宣传健康教育活动中,呼兰区出动工作人员60多名,设立宣传站点7处,发放宣传品3.2万份,电视宣传7次,接受教育的群众达9万余人,健康教育覆盖面达到96%。

(王友顺)

【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工作】  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工作的力度。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工作。为进一步清理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清除城乡卫生死角,区爱卫会协调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了全区性的爱国卫生奉献日劳动。老城区市容卫生环境的整治工作取得成效。清扫保洁工作,使城区环境整体改观。针对中巷路垃圾冰包、死角多现象,区城管局环卫部门延长作业时间,突击整治中巷路垃圾包,逐街清理,总计清刨面积达40余万平方米,清理冰包、雪包86个,共2800吨,清除生活垃圾5100吨,有效改善了周边行路环境,受到百姓好评。整治整饰,公共设施旧貌换新颜。全区油饰垃圾箱67个,清洗擦拭交通护栏1600延长米,健身器材136套,卫生箱38个,围栏340米,维修健身器材6套,围栏8处,清除绿地冰雪5吨。公共设施的整饰给呼兰换上了新的装束,让城区有了朝气蓬勃的新感受。整治游园广场,有效提升公共环境质量。区城管局集中对西岗公园、步行街广场等游园广场设施进行整饰,对步行街广场栅栏进行油饰,维修西岗公园健身器械3组,修复近40余个破损部位,为百姓提供安全、整洁的健身、游园环境,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整治行道树,完善主街容貌。区城管局园林部门全面启动城区树木整治,进行树木涂白,完成1500余株。抽调专业人员10余人,出动货车2台,用高枝剪、高枝锯等专用工具对南北大街两侧行道树进行整形、修剪,树木整形200余株,清理残枝近6车。公厕清掏,方便群众。区环境卫生管理站派专人根据每一个公厕所处位置和使用情况进行逐个排查,排查后组织人员集中清掏。清理尿冰、冻粪32吨,为市民营造一个洁净的如厕环境。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治理村屯168个,三堆移至村外150个,整修道路80余条,修整边沟6万延长米,治理庭院5万个,绿化美化村屯85个。(王友顺)

【除四害消杀活动】  认真开展了以灭鼠为主的除四害工作。呼兰区组织各街道、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开展统一时间、统一药物、统一方法的春季除四害消杀活动。投放消杀药品9000公斤。在投药前和投药后分别进行鼠密度监测,投药后鼠密度下降到3%。有效地防止鼠传疾病发生。

(王友顺)

【爱国卫生执法监督检查】  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力度。区工商分局在问题乳粉清缴清查工作中,出动执法人员128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2025户。区畜牧兽医局严格瘦肉精监测,对屠宰厂抽样检测1800批次,养殖场现已抽检100批次;饲料厂抽检200批次。出动人员180人次,车辆64次,检查屠宰场60余次,养殖场40余次,饲料厂120余次。检查奶站15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50余人次,抽取样品150余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符合国家标准,有效地保证奶品质量。在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的检查工作中,累计检查饲料生产企业达140余次。检查自配饲料养殖户30余家,60余批次,均未检出三聚氰胺。区质监分局对金星乳业有限公司进行监督检查,未检出三聚氰胺。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监督人员分成5个工作组,对辖区范围内所有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拉网式清查,严厉打击问题乳粉的违法行为。出动执法人员19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0台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及饮品店531次。区卫生监督所对全区127家公共场所进行执法监督检查。(王友顺)


人口计划生育


【概    况】  2012年,全区总人口62.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8万人,农村人口47.03万人。截至9月末出生4791人,人口出生率7.67‰,人口自然增长率4.56‰,计划生育率88.25%。完成市级责任状指标,为呼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计生环境。

【性别比偏高问题治理】  加强宣传教育,综合治理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为解决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了各部门的综合治理工作,实施科学有效的先期预防。成立综合治理性别比领导小组,制订、完善和规范《B超使用制度》、《终止妊娠手术审批制度》、《出生人口实名登记与信息共享制度》等各项制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定期对区内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开展打击“两非”专项治理活动,对“两非”行为予以严惩。2012年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11年的114︰100下降到106︰100。(赵希儒)

【计生奖励政策】  明确责任,积极推进奖励政策的落实。1.认真落实奖扶、特扶制度。在基层上报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对奖扶、特扶对象进行认真核查,对符合条件的新增人员及时上报,呼兰区在奖扶、特扶核查过程中,无一差错。2.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加强对奖励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当年兑现,陈欠逐年解决。按时完成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一次性补助对象调查摸底工作。3.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并发症纳入特扶制度。认真执行上级文件及相关精神,对初步确定的34名基本符合条件的后遗症人员进行身份确认、调查填表、组织上报的同时,做好这些并发症人员的咨询、上访工作,使她们思想稳定,不越级上访,在市级鉴定中34人全部通过鉴定,使呼兰区符合条件的后遗症人员基本上纳入国家特扶范畴。(赵希儒)

【计划生育管理】  强化信息化管理,不断提升计划生育管理水平。1.强化信息统计工作。把计划生育率和信息化“三率”两项指标继续纳入政绩否决指标,为做好信息化工作创造了条件,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变更及时率、准确率达到95%以上。2.深化重点管理制度。为加强全区信息化管理,2012年3月,区人口计生局对全区11个乡镇、8个街道的39个行政村(社区)的信息化和出生统计情况进行了抽查,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康金街道杨木村、沈家镇沈家村、孟家乡红旗村,由区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赵希儒)

【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  强化责任,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做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任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及时做好流动人口信息录入、信息变更、信息查询工作,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达标率达到85%以上。2012年9月24日在兰河街道召开流动人口网格化现场会,推动全区网格化建设。深入开展“五个服务”,将“爱在流动”融入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中。8月8日在利民开发区滨才物业召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爱在流动”暨哈尔滨市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小区现场会,得到省、市人口计生委好评,以利民开发区滨才城小区为样本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模式得到肯定和推广。(赵希儒)

【“惠家工程”活动】  继续深化“惠家工程”,积极开展创建“龙江幸福家庭”活动。1.继续开展为新婚夫妇送“大礼包”活动。计生局将5000个大礼包,通过民政登记处,送给每一对新婚夫妇。大礼包内装有:《致全区新婚夫妇一封信》、《新婚夫妇应知应会的十四题》、早教图册、精美宣传卡片、单张年历、《计生小册子》、药具等。2.全面铺开0―3周岁早教工作。深入开展“龙江幸福宝贝”活动,各早教机构积极发挥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教指导活动;人口计生局协同各早教中心在部分医疗机构设置了早教图板,以提高早教知识的普及率,扩大早教工作的影响力。3.青春健康教育得到普及。依托大中小学校和幸福家庭活动中心,积极开展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制订了《青春期健康教育方案》,并联合宣传部、教育、卫生、妇联、共青团、广播电视共同开展中小学青春期教育活动,普及率100%。4.技术服务网络逐渐完善。2012年初区人口计生局投资近5万元为服务站购置了办公桌椅和电脑等服务设备,并安装了《哈尔滨市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2012年5月经呼兰区计划生育服务站申请,市卫生局对服务站检查验证后,颁发了《医疗卫生服务许可证》,使区服务站在服务项目上得到扩展。5.深化公众生殖健康服务。深入实施“生殖健康促进项目”,开展以“查环、查孕、查病”和优生咨询为主的生殖健康服务。农村待孕夫妇接受孕前优生教育达到95%以上,知晓率达到90%以上。同时区服务站与黑龙江省迪安医学检验所合作积极做好孕前健康检查工作,截至2012年9月30日完成400对孕前健康检查,并完成全部电子录入工作。6.规范药具管理和发放。严禁免费药具流入市场,采取集中检查和日常抽查相结合,对区内零售药店和旅店进行检查。夯实药具发放主渠道,拓宽辅助发放渠道,积极推进药具发放进机关、医院和企业。全区38个社区悬挂免费发放标识,网点设置率达100%。7.强化对弱势家庭的服务。深入开展“温暖行动”和“计生关爱行动”,对187户计生特殊家庭给予奖扶、特扶和帮扶。全区帮助协调贷款10户,累计金额43000元,提供种植技术服务60人次。与40户空巢家庭结对子,对20户贫困女孩进行帮扶。为27户特扶家庭赠送保险,为12户特困家庭协调解决低保问题。2005年推行至2012年,协会贫困会员在老城区南洋百货商行购物优惠5%;在第一人民医院就医优惠10%。8.推进人口计生维权服务。结合落实《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开各项人口计生政策,落实各项奖励政策,公开各项办事流程和服务承诺,积极开展便民服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9.新型家庭人口文化计生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得到巩固。积极构建村民(居民)自治机制,全区169个行政村、38个社区普遍开展村民(居民)自治,建立计生协会、流动人口会员之家等村民(居民)自治组织,有村规民约、自治章程及日常工作记录,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达30%以上。

(赵希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