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26
发展改革管理
【发展改革管理综述】 2010年,区发改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北跃在呼兰”新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充分发挥“全区发展的服务平台、党委政府参谋部”的职能作用,努力提高工作的执行力、创新力。一是对接“北跃”战略,牵头组织编制了哈大齐工业走廊核心示范区70平方公里的产业布局总体规划,科学提出了核心区产业布局新的功能定位,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二是围绕区提出的“北跃在呼兰”新的战略主题,科学提出辟建呼兰东区的战略构想,并精心组织编制东区30平方公里发展总体规划。东区的规划已被确定为全市五大产业功能布局之一。三是编制产业功能区规划。与省市密切沟通,使呼兰全域纳入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四是围绕新战略精心组织编制全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经人大批准,将付诸实施。使之成为“十二五”时期区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行动指南。
【项目建设】 一是落实全市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区发改局提出全年安排重点实施千万元以上大项目100项,年度投资100亿元。其中列入省市重点项目9项,开复工项目85项,开复工率85%;完成投资75亿元。在大项目建设中,局承担全区的综合、协调、组织、推进工作,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建立了项目工作推进机制,项目评估机制,定期例会,及时提出政策建议,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二是积极申报组织落实中央扩内需项目及民生工程。区先后四批获得国家支持共20个大项58个子项目,总投资2.98亿元。已完工52项。有效地支持了医疗卫生、乡镇计生服务站、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沼气工程、农村公路、廉租住房项目,农产品质检、农村饮水安全等。三是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四川高金投资1.5亿元,年加工生猪150万头已开工建设,将成为哈市最大的生猪出口企业。西钢4月成功进入呼兰区,盘活原特钢厂,将成为全省最大的钢铁物流中心集散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拓宽融资渠道】 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重点项目,破解资金瓶颈。一是创新融资平台,积极与省市金融机构协调沟通,2010年融资1.96亿元,累计5.2亿元,解决了农村通村公路、老城区出城口改造拆迁、企业土地资产收储、光明路拆迁、供水工程等资金不足,缓解区财政压力。二是协调省市对新老城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提标,与省市接轨。仅此一项,可为区财政增加收入近亿元。三是跑市上省进京,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积极申报各类专项。全年为区争取了各类无偿支持1.2亿元。
统计工作
【统计调查工作】 2010年,按要求撰写了各类统计分析32篇,统计信息11篇;及时向区委办、政府办、纪检委、组织部、大督办、北跃办、司法局等有关部门报送各类工作信息68篇;按照工作进程及时向市统计局传送动态信息42篇;为区委、区政府领导提供了《2009年呼兰区经济发展综述》《2010年一季度呼兰区与阿城区经济运行情况对比分析》《呼兰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等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报告。从全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全区经济总体向好,保持了2009以来经济持续恢复势头。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生产迅速回升;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消费持续增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一是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二是农业保持稳定增长;三是工业生产快速回升;四是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五是消费市场进一步得到繁荣活跃;六是城镇居民收入快速稳定增长。在统计调查工作中,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放在首位,对基层上报的数据质量进行核查,保证源头数据质量;对反映全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方面的重要指标进行评估、分析、预测,全面真实反映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专项清查工作】 2010年,统计局组成两个专项清查小组于5月利用两周时间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企业进行了清查。会同工信局、开发区计财局一起开展清查工作,一是对工业重点企业及生产效益下滑企业进行了核查、调研;二是对具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条件的规模以下企业进行了清查;三是对重点工业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四是通过对重点企业前4个月的规模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对上半年及全年做出预测。为区委区政府全面掌握区工业发展走势提供可靠依据。固定资产投资清查小组用15天时间,深入48个村屯和17个社区进行实地踏查,获取第一手材料,把握了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稳中看涨良好势头,为全面了解掌握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提供依据。
【配合中心工作】 “北跃在呼兰”是呼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工程,统计局坚持按照上级要求及时报送相关材料和数据;创业型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中,按照责任部门的职责分工,认真落实了统计局所承担的各项工作,完成了文字材料和数据材料的上报工作。区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淹没区征地补偿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局工作组按照区委区政府责任分工,具体负责落实淹没区28户村民的补偿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深入群众,了解农户的想法和要求;二是逐户走访,耐心做政策解释;三是爱心奉献,让党的关怀深入民心;四是重点突破,赔偿工作及时落实到位。至10月28日,统计局已经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人口普查工作】 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进度要求,呼兰区人口普查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前期大量准备工作基础上,入户登记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快速汇总以及复查工作即将展开;普查工作经费和普查员经费也已到位;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区普查工作会议和乡镇街道人普办主任会议;成功的组织了全区普查员培训会;按照普查工作的进度,向市局及时发送工作动态,其中有3篇工作动态在市政府网站发表,有1篇工作经验由省局发了简报。统计局主要领导深入基层指导工作,为全区普查工作的有序开展增加了动力。短表的光电录入工作已经圆满完成,这标志着人普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国家统计局呼兰调查队】 制度性调查。一是严格执行报表制度,确保工作质量。在认真学习和消化调查队定期报表制度基础上,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落实定期报表工作。通过大家积极努力,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上半年各项调查任务。二是严格控制调查数据质量,始终把数据质量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事前”工作做细,“事中”工作做实,“事后”工作到位。按照调查方法制度要求,明确上报时间和审核要点,并及时上报。三是在报表录入前除加强逻辑审核外,还采取相关资料对比验证法,对出入较大的数据进行查询更正。同时,按照国家和总队统一部署,进行一次性全面的综合评估。
专项调查。2010年,按照上级要求先后组织完成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调查、农村居民春节黄金周旅游调查、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政府绩效评价调查、黑龙江省国内旅游调查、2010年黑龙江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农村居民“十一”黄金周旅游调查和哈尔滨市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等8项专题调查。为搞准搞实统计调查数据,全队人员坚持深入基层点、户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认真编码、录入、审核,力争将差错消灭在基层,确保源头数据准确,认真进行调查数据评估,多方论证分析对比,撰写统计分析评估报告、统计调查信息,搞好统计调查信息服务。每次调查结束后,还按比例抽选部分调查样本进行回访,确保数据真实、可信。
观察点工作。2010年,呼兰观察点完成常规调查工作以及上半年农户现金收入、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农户生产意向等专项调查工作,分析研究工作也按上级要求全面完成。研究报告将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及教训都及时、准确反映给省发展中心,实事求是的提供第一手材料,得到省固定观察点的认可和好评,在全省固定观察点工作年终评比中,调查队再次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基层基础工作。狠抓业务基础,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一是在队长李玉平带领下深入到杨林、二八、许堡、大用、莲花等乡镇、村对农村住户记账、农民工调查、生产者价格、中间消耗、畜禽监测等进行入户检查指导。为保证检查效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进行解决和纠正,通过现场培训、做深入细致思想工作等多种形式,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使记账户记账水平和记账热情大为提高,促进了全区调查的平衡发展,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辅调员和记账户。二是在检查指导同时,按照上级统一方案要求,层层审核,严把数据质量关。通过检查既掌握情况,又起到督促作用。加强基层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加强乡镇统计网络建设,乡镇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统计的基础。将部分乡镇好经验、好做法作为典型在全区乡镇中进行推广,使全区统计调查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环境得到改善。二是就如何进一步搞好调查队工作,召开由乡镇、街道统计助理及部分调查员参加的专题交流、座谈会。与会人员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围绕基础工作、数据源头、网络建设、统计服务等方面提出许多富有建设性意见和设想。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组织乡镇统计人员和辅调员进行集中培训;采取派员到乡镇和调查点方式进行培训,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培训,使各项任务得以圆满地完成。抓好数据质量评估。各专业对上报的各项统计调查数据进行认真核实,由各科室负责人审核,队领导把关,并在上报前进行认真评估,写好评估报告,确保统计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网络建设和档案管理。网络是交流信息、展示形象的重要平台,为此调查队派人员专门学习网页设计的基本框架、模块拆分、动画制作等专业知识,在总队支持、帮助下调查队网站在6月正式开通,为更好的信息化交流搭建了平台。为加强基础建设,规范机关管理,按照总队要求,调查队高度重视统计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与应用。一是建立档案管理员队伍。队里选取一名人员专职负责档案管理。同时各个科室落实一名兼职档案人员,辅助进行档案管理,负责本科室的档案整理、交接。二是专门落实档案管理场地、设备。克服紧张的办公条件,专门整理出一间办公室供档案工作使用。三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为规范管理与应用档案管理资料,建立一系列规范制度并严格执行。既有规范档案保管与应用方面的制度,也有规范档案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办法。四是注重档案资料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利用档案资料,开发出数种档案编研资料。五是为使档案工作更细、更方便、更易查找、更加快捷,集中组织人力对文件分年度、分部门、分门别类输入微机,购置“超越2000文件档案资料综合管理系统”和扫描仪,使档案全面实现微机化管理。
粮食实割实测工作。一是精心组织,深入基层搞好调查。为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调查队成立了由李玉平队长任组长、产业调查科科长单永峰任副组长,其余调查队业务人员协同参加的秋粮实割实测小组,分工负责,对呼兰区4个秋粮调查点玉米、大豆和水稻进行实割实测调查。二是严格执行粮食实测工作调查方案。实割实测小组工作人员协助辅助调查员,负责各自责任范围内调查点秋粮的实割实测,对样本的放样、收取、晾晒、脱粒、称重、测水、测杂等各个环节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源头数据的真实可靠。三是认真审核,确保录入数据质量。对各调查点上报的调查表,进行人工汇总计算审核,确保每一个数据准确无误,然后调试好计算机录入程序,进行机器录入,并进一步审核数据,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错数,不遗漏数据。四是综合评估,科学分析数据。实产数据出来后,一方面通过与辅助调查员沟通,尽量多地了解秋粮生产的第一手资料,包括粮食产量与2009年纵向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粮食产量各调查点之间的横向差异及其原因等等。同时与区统计局、农委等相关部门搞好联合座谈,进一步听取相关部门分析意见,多方位全面评估秋粮实产数据。
样本轮换工作。严密组织,周密部署。调查队将农村抽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列入2010年全队主要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时限。在省总队会议召开后,迅速成立样本轮换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落实人员;同时,根据省总队要求,结合区实际情况,对农村抽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方案、工作计划,职责分工与进度安排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研究,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估计,并做好相关预案,确保工作各个环节有效落实。对相关样本框网点开展前期摸底,认真收集近年来各乡镇人均纯收入、乡村人口、粮食单产、播种面积等主要农业生产统计指标、乡村区划调整等有关资料,以及历年样本抽选资料,整理完善基础资料,进一步明确调查样本框;并拟定调查样本轮换工作计划,根据样本轮换各阶段工作任务,抓住重点环节和关键时期,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为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确保样本轮换工作顺利开展。全队指定专门业务人员进行督导和巡查工作;选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且业务素质比较好的辅助调查员开展调查工作,规范基层辅助调查员队伍建设。对新调整的样本网点开展专门培训、试记账、试调查等工作,使辅助调查员和被调查对象尽快掌握业务要求,确保农村抽样调查工作有序推进。
统计服务。按照总队和区委、区政府要求,紧紧围绕全区重点工作,积极开展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监测及各项政策落实情况调查,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咨询建议。调查队撰写的《呼兰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不轻》一文得到区长刘志军的批示。撰写的《对中小学生迷恋网吧成因的思考》一文得到了区政法委书记张希清的批示。这些调查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为调查队赢得了很好的口碑,类似的调查工作和领导批示还有很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呼兰调查队在抓统计服务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地方领导的认可。
统计调查分析。全队共撰写统计调查分析27篇,其中11篇得到区领导批示;呼兰区政务信息网转发28篇、总队网转发11篇、国家统计局内网转发1篇。上报重大信息45期;上报政务信息85期,其中总队网采用45期。所写资料和信息立足客观实际和准确及时,得到上级和地方党政领导高度评价。
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2010年,分局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区委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五个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统筹能力、实践能力)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有10人加入党组织,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为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改善。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组织参加国家工商总局培训班4期,培训4人;组织参加各级部门培训班13期,共培训30人;视频在线培训2次,共培训156人次。组织参加市局机关党委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期,共培训10人;组织分局培训班1期,共培训30人。组织工商所全员岗位大练兵大比武考试1次,共参加104人。组织“党委书记上讲坛”专题辅导讲座1期,共培训125人。坚持“重实绩、重公论、重程序”的用人原则得到了充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推进。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7大项35小项重点工作进行分解,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网络体系。开展了基层执法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活动,有23名工商所的正副所长向监管服务对象进行了述职述廉,促进基层工商所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市局党组要求,呼兰分局在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中,以“学《准则》”促廉洁主题,以熟知《准则》内容,有计划、分阶段、按步骤地扎实开展了教育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和副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了对照《廉政准则》中“廉洁从政行为”中的八条52个“不准”,逐条对照检查,并写出检查报告。该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坚持开展工商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进一步完善廉政文化建设展室,继续开展廉政文化上刊、上网、上报、上墙、上桌工作。进一步在分局局域网上办好《廉政视角》专刊,已发布《廉政视角》20期,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良好氛围。
【企业登记管理】 紧紧跟上区改革步伐,制定出台支持服务“五区一园”建设的政策措施。通过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着力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全面完成68家国有、五七厂企业帮扶改制任务。认真落实促进民营企业中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至10月底,内资企业净增197户,个体工商户净增1184户。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在2009年审核成立2家中小企业融资贷款公司基础上,新成立1家中小企业贷款公司。为3户企业办理股权登记6笔,股权出质登记总额15336万元,融资4450万元。加强年检验照服务,实检各类企业610户,个体工商户2400余户。推行网上年检,全年网上年检企业778户,为142户企业采取系统上门年检服务方式,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实施商标名牌战略】 认真执行哈尔滨市商标发展战略五年规划,积极开展商标兴区战略。根据市局布置,分局修改完善了《哈尔滨市工商局呼兰分局实施商标名牌战略规划》。把市局要求和区商标整体工作目标纳入规划之中,确定呼兰未来五年商标工作总体目标。在2009年市政府召开的表彰荣获驰名著名商标企业颁奖大会上,区有13家企业的15件黑龙江省著名商标获奖,受到了区政府的好评。区已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司法认定),省著名商标33件;市著名商标35件。区著名商标认定率仍雄踞全市之首。分局驻区行政审批中心窗口连续两年被评为“红旗窗口”,区行政审批中心4名先进个人中,有2名为分局驻行政审批中心工作人员。分局一审一核、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建设受到了区主要领导赞评。区行政审批中心两次通报予以表扬。
【共产党员先锋岗活动】 呼兰工商分局积极响应市直机关工委号召,踊跃参加创建“共产党员先锋岗活动”。做到每名党员人人有责任,个个做承诺。从主要领导到基层单位所长,深入企业大走访,大调研,上门送政策,解难题,实地走访企业、社区、乡镇和有关部门110多家,召开各类座谈会10多次,发放调查问卷400余份,政策措施小册子、宣传单8000余份,梳理出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4大类80余个。分局领导班子成员按分工深入企业30余次,帮助研究解决了企业改制、名称核定和招商引资等问题,部分问题采用了特事特办的解决方式。全年分局领导深入企业现场办公14次,特事特办7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57个。积极为哈大齐工业走廊呼兰河工业园区服务。分局绿色通道为24户企业办理注册登记,涉及注册资金24.48亿元,减免注册费20.6万元。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组织12个企业参加市第十一届私营企业人才招聘促进就业对接大会。与会12家企业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40个,经双向选择签署意向用工协议120个,其中包括企业管理人才30名、技术人才18名、市场营销人才32名、财务人员5名、下岗职工25名、行政专员6名。人才的引入,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持,提高企业知名度,实现个私协会搭台,企业人才唱戏,促进就业与加速经济发展的多赢效果。采取注册资本“零首付”等方式帮助52名复转军人、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围绕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在媒体播发稿件9条,树立了工商部门亲商爱民的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2010年,分局在市局系统率先设立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配备精兵强将,启动食品流通许可证发放和管理工作,实施三级食品流通监管网络。完善食品经营主体和经营场所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加强流通环境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全年开展食品快速检测42组。在全区2358户食品经营户中,建立51户食品安全示范店。开展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十一”等重大节日市场和一次性消毒餐具、酒类、食品添加剂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10次,检查食品经营户8千余户次。严格的日常监管和有效的集中专项整治,形成了对食品安全领域监督管理的高压态势,有效地保障了食品市场卫生安全。指导7户使用食品添加剂企业建立了自律档案,推进了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开展大规模纪念3.15活动,加强一会两站建设。全年新增12315申诉举报联络站(点)2处,受理消费者投诉52件,解决5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
【打假护农保春耕】 根据市局部署,分局历年来把打假护农保春耕作为红盾系列行动的重头戏。尤其根据春涝现实,把农资市场集中整治作为工作重点,抽检农资经营企业25户,抽检农资商品40多个批次品种,查处农资违法案件4起,查扣劣质化肥农药50多吨。立案5起,罚款8.4万元。保证了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开展农村集贸市场、农村大集,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市场专项整治,维护了正常经营秩序。深化支农行动,继续开辟绿色通道,2010年,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净增89户。评定“农资经营放心店”5户。
【工商行政执法】 紧紧围绕营造优良经济发展环境,坚持打击与保护、整顿与规范相结合,把执法重点放在查处严重破坏经济秩序大要案上,办案数量明显减少,办案质量明显大幅提高。全年查办一般程序案件29件,同比下降93%。收缴罚没款53万余元。同比下降75%。加强案件审核把关,严格按照市局制发的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体系等规范性文件,树立了“法为上,理为先、和为贵”的思想,和“五宽五严”执法规则,突出人性化执法,对全区有轻微违法问题的71家企业进行教育疏导,免予处罚金额达43万元。同时,严厉打击了“傍名牌”违法行为,有效保护了区知名企业。开展“打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查处违法广告3件。加大传销打击力度,取缔传销窝点4个,行政拘留3人,驱散传销人员600余人。严查医疗机构等商业贿赂行动和限制公平竞争的违法行为。开展了无照经营、空车配货、中介组织等专项整治,配合区有关部门加强了木材、废品收购等相关行业专项整治。
【工商管理所建设】 2010年,分局进一步加强工商所建设。一是完善了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按照三级网格监管模式,六个工商所设立24个网格,绘制下发了基层工商所网格图,充实加强了网格监管人员。二是加强了工商所业务基础工作建设,制定了基层工商所业务工作考核表,将工商所所有工作进行分析和量化,半年进行一次考核,作为衡量工商所工作成绩依据,指导督促管理人员履职尽责,确保监管巡查到位。三是逐步改善工商所办公条件。对部分工商所进行维修粉刷,安装防盗卷帘门,增加工商所安全度,对执法工作量大的三个经检队购置了数码相机,鉴于市财政局停拨工商所租赁费,分局对工商所办公用房进行调整,降低办公成本。
质量技术监管
【质监工作综述】 一是构建和谐新质监,确保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强化“五型机关”建设,严把干部晋级使用和财务大额收支两道关,不断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实施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维护班子团结、实施干部监督,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全局上下拧成一股绳,同唱“一首歌”,收到了可喜效果。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未发现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吃、拿、卡、要、报现象。二是强力推进质量兴区、兴企工作,努力提高区域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把企业自律、部门监管、市场引导“三管齐下”工作机制落到了实处,强化对现有19个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培育和保护,支持其做大做强。先后在12家企业建立质量联系点,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企业,指导企业开展质量诊断活动,查找、整改不合格问题。同时,还积极有效地推广了雪花啤酒厂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大用镇农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种田新做法。三是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菜篮子”“米袋子”缺秤短量为重点,组织技术骨干和执法人员深入到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开展计量免费检定和执法行动,营造了计量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2010年,质监工作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全局固定资产投入突破100万元。主要用于改善办公条件、提升执法装备和检验检定设备仪器更新换代。二是获生产许可证和名牌企业总数已超过100家。三是“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工作实现新突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质监工作达到“三个效果”。一是上级领导满意。质监局编写的《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规章制度》汇编试行本,市局党组在系统内给予了推广。呼兰区党风办以简报形式在全区充分肯定了质监局党风廉政建设做法。区政府领导多次对质监局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积极配合区政府有效解决双井镇1000多户农民电表纠纷、全力帮助区纪检委快速果断处理23所学校使用政府采购用煤案件等工作给予表扬。二是服务对象认可。企业对局实行的“三免一减”和首查不罚、以扶为主的做法给予高度赞扬。三是社会各界拥护。一些到局检查、调研、采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评议员、舆论界记者,都对局“五型机关”建设成果和职工干部想事干事精神头给予了高度评价。
【完善质监工作体系】 一是完善效能提升管理体系。从精细化管理入手,以效能管理为手段,促进局工作发展和创新。二是完善行政监督与执法体系。改变查、打、罚传统执法行为,采取温馨提示、首查不罚、指导帮扶、行政处罚并举的行政执法格局。三是完善创优服务评价体系。做到“三不四要”,即领导交办的事项不延误,重点工作不出错,接待服务对象不冷落;在服务本领上有一技之长,在服务态度上要一心一意,在对待不同企业上一视同仁,在自我要求上一尘不染。
【开展质监专项战役】 一是查农资、保春耕。在“春雷行动”期间,积极采取得力举措集中开展了农资专项打假整治行动,成效显著,成为了“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亮点。二是查建材、保建设。由于利民开发区确定为哈大齐工业核心示范区,带动了一些建筑项目相继落户呼兰。为了保障建设安全,局多次请省钢材检验站质检人员现场抽检,严格把关,效果很好。三是查食品和特种设备、保安全。按照“三员四定”要求,进一步明确乡镇监管员、协管员,聘请一批信息员,并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相关监管人员监管责任,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报告制度、生产领域食品质量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置预案等工作机制,督促企业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形成。为了落实好特种设备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要求企业做到了“三落实、两健全、一原则”,即落实好机构、人员和责任,建立健全技术资料和制度,坚持一条“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设备不准投入使用”的原则,为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夯实了基础。同时还加强现场监察,突出隐患整改。做到“三个不间断”,即深入现场监察不间断、督导整改隐患不间断、协调定检不间断。拉网式排查各种隐患,隐患整改率达100%。局两个安全监管工作已初步形成了“大网络、全覆盖、无缝隙、保平安”的区域监管协管新格局。
食品药品监管
【食品安全监管】 在食品监管职能尚未理顺、机构改革尚未完成特殊情况下,分局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依法组织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的“三句话职能”,补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确保了各项工作不出现空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药品生产监管】 利民开发区医药园区作为呼兰区经济支柱产业,共有药品生产企业24家,占全市药品生产企业总数近三分之一,监管任务巨大。分局把监管关口前移,将药品生产全过程中可能影响药品质量安全的隐患排除在萌芽状态,确保药品质量源头关。一是充分发挥驻厂监督员作用,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一对一全程监管,牢牢把住原辅料投入,生产工艺、出厂前的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检验三道主要关口,监督企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进行生产活动,把药品安全风险在生产环节降到最低。二是开展药品生产企业特殊药品专项检查和针剂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对7家企业购买和使用特殊药品情况进行认真细致检查,排除隐患,对4家针剂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并通过检查指导帮助企业提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杜绝药害事件发生。三是开展药品生产企业落实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情况专项检查。对辖区内16家药品生产企业和1家制剂室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企业贯彻落实全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所建立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特殊药品的管理及使用是否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并对22个批次的药品进行了抽检。
【药品流通使用监管】 通过执法整顿,净化药品流通市场和使用环境。一是集中开展了药品流通环节专项整顿行动,对辖区内的药品经营企业进行了一次彻底排查,重点打击经营假劣药品、无证经营、出租出借柜台、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等违法行为;二是清理整顿农村供药网点,不断加大排查力度;三是查处药品经营使用环节无药品经营资质人员挂靠经营行为,重点打击无证药贩与医生相互勾结,采取商业贿赂手段,使得非法渠道的药品流入医疗机构的违法行为。
【打击游医药贩】 加强对群众举报投诉案件的受理工作,对受理的举报投诉案件做到了件件有着落、有回复,尤其是对黑窝点和游医药贩,做到快速出击,快速查处。
【药品许可审批】 2010年是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到期换证的一年,也是呼兰区全面开放办理药品经营零售许可证的开局之年。为做好换证及药品经营许可证办理工作,成立了行政审批办公室,派出业务精湛的人员负责药品许可审批工作。全年为230家药品经营企业办理了换发药品许可证工作,新开办药品经营企业许可工作也正在受理中。工作中做到了依法行政,协调有序,严格公正,便民高效。
物价管理
【物价监管工作】 2010年确定了“价格服务进园区、进大项目”工作主题,与56户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工作联系,落实了企业缴费登记卡制度。有效制止对企业的滥收费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在日常工作中,除对全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收费项目等监管外,在涉企、涉民收费项目等工作中,全面贯彻“关注民生、服务发展”大原则,发改局自身等收费项目,包括价格认证、收费许可证等全部取消,切实减轻了服务对象等负担,做到了让利于民、让百姓受益。全年被市政府评为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先进集体、节能减排工作先进单位、城乡一体化工作先进单位、水库移民后期安置工作先进单位、物价监督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市级农产品价格成本调查先进单位。
【价格服务工作】 因哈尔滨利民经济开发区、哈大齐工业走廊呼兰河工业园区均在呼兰区境内,在区企业24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0余户;哈市江北2010年新的重大项目,多个项目均涉及呼兰区域,价格服务进园区、进大项目工作对于呼兰区有特殊的意义。于7月15日与利民开发区企管局联合召集了医药园区、食品工业园区等相关企业参加的座谈会,一方面通过政策宣传,使企业消除顾虑;另一方面对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涉企收费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增加了工作的针对性。9月份,物价局成立了3个工作组,深入开展了企业缴费登记卡发放工作,与工信局、利民开发区企管局合作,对省、市指定的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逐一核对,针对44户在开发区企业、12户在老城区企业,每组负责一片,开发区企管局、工信局均责成专人配合工作组工作,分片包干,直接联系企业的主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员进行宣传发放。针对企业缴费登记卡填写中的具体问题,如大部分企业缴费行为都发生在审批大厅、相关收费部门的情况,授权企业可凭缴费凭证自行填写;针对规模以下企业稳定性不强、账务管理复杂的情况,与工商部门联系,有选择性的予以发放。通过这些措施,保证了企业缴费登记卡的使用效果,不流于形式。截至10月上旬,省、市确定的56户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发放到位,规模以下企业已经发放90余册。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按照市局要求同时推进了商业企业明码标价和诚信建设单位评选等各项工作,帮助企业整章建制、规范行为,2010年推荐的“哈尔滨嘉润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已经获入选的26家“价格诚信单位”荣誉称号。
【规范中介服务收费】 2010年3月以来,区物价局组织专门人员,联系工商、民政、司法、房产、土地等有关部门,对全区的中介机构、社会团体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和登记,对涉及收费的中介组织进行了认真梳理并深入走访,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清理规范。共摸底调查了84家中介机构的收费情况,其中实行政府定价5家,政府指导价37家,市场调节价2家,协会、学会、研究会、合作社40家。针对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部分中介机构,进行了逐一调查走访,对相应中介收费项目进行了登记核实。区物价局对清理整顿中出现的问题,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等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强制进行收取,部分行政管理与协会合署办公的协会将会费与行政职能挂钩强制收取等问题进行了纠正,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及时整改,同时要求符合政策规定的收费项目一律进行规范化公示,通过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清理规范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价格监督检查】 2010年,一是完善了举报受理工作制度,建立了举报受理与监督检查工作的协调机制,重新安排了专门的举报受理工作人员,充分利用2010年启动12358价格举报网络,由专人负责举报与咨询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对办件情况进行督办催办,保障了举报受理工作的效果。二是强化了信息网络及宣传工作的作用,在发布调定价公告、新价格标准文件、农产品价格信息下乡、价格法宣传等工作中,充分利用政府办公网络等媒体及时发布信息,增加公示效果;年内还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发放12358价格举报宣传牌220余块,增加了物价工作影响力,提高了群众的维权意识。三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房地产入户收费、物业企业强制收取相关费用等问题,与房产、建设等部门共同制定了房地产进户收费等问题的清理整顿方案,现正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四是对涉及农民外出务工的各种收费行为、进城务工农民与城镇居民在教育、就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农村二次发行电价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了农业生产用电同价执行情况,切实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价格监测工作】 2010年,物价局价格监测、成本调查与价格调节基金的收缴均由一个科室承担,全年工作任务相对繁重,尤其是在市场价格形势比较紧张情况下,不断按照实际工作需要加大监测频率,扩大监测范围,均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了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科学性、及时性。进入12月份以来,将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加工企业等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强对市场供求、企业成本、商品库存等情况的调查,健全市场巡视、预警报告、应急值班、跟踪监测等制度,按照政府要求,对粮油、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进行24小时价格监测,每日向政府提供相关数据,受到政府领导高度关注。局价格监测工作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具体负责人曹继被评为优秀个。在成本工作中,常年坚持分析主要农产品产量、成本的变化情况、农民种粮收入变化情况、粮食供求及价格走势等,形成一批紧密联系实际的分析报告,为上级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撰写《哈尔滨市呼兰区生猪市场价格情况调研报告》在市价格信息网刊登。
【价格工作创新】 2010年,一是深入开展了惠企、惠农、惠民政策监督检查。围绕“四项重点”工作,将国家及省、市在特定时期、特定行业和特定群体的相关优惠政策作为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和创新工作目标之一。在对相关优惠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基础上,集中人力对调研中发现的惠企、惠农、惠民价格政策落实中的问题,如企业和群众反映比较多的工信、公安(消防)、民政、国土、房产、交通运输等部门及其下属单位收费政策执行情况、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收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畜禽屠宰、检验检疫、电机、仪器仪表检测等收费一并纳入检查范围,检查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如:在检查某燃气公司时,发现该单位没有执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关于学校水电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对学校优惠价格政策,以单独供气成本较高为由,与学校签订协议,对高校采暖锅炉用天然气不执行居民用气价格,而是执行工业用气价格,仅2009年一年就多收费价款300多万元。再如:在检查电力部门时,发现该单位没有及时执行对农村自来水用电优惠价格,应于2009年7月1日执行农村居民用电价格,但该单位仍旧执行农村普非工业用电价格,多收价款3万余元。针对这些违法行为,要求收费单位进行了全面纠正,仅天然气一项就收缴罚没款15万元,既树立了物价部门威信,又得到了用户高度评价。针对市政府2010年区、县(市)停收的50余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第一时间深入到收费单位进行跟踪监督,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如2010年国家降低了计量检定收费标准,新标准从3月1日开始实施。此项标准实施后,立即到计量检定部门跟踪检查,发现该单位没有立即执行,如燃油加油机过去规定每季度检定一次,每次500元,新标准规定每年检定一次,每次450元。该单位仍执行原检测频次和收费标准,多收费2万余元。责令其立即改正,退还多收检定费。最近,省降低一批药品价格,接到文件后,立即深入医院和药店进行跟踪检查,发现大多数药店没能及时变价,均进行及时纠正,防止价格违法行为发生。在2010年工作中,坚持规范教育为主、检查处罚为辅基本原则,多数问题均在第一时间进行跟踪纠正,切实使上级制订的惠农、惠民、惠企等相关政策得到深入落实。二是价格认证服务扩大范围。局认证中心开展了招商引资企业的资产价值评估鉴定、部分涉税案件的评估鉴定工作,该两项工作已经成为呼兰价格认证中心的一项长期性工作,成为价格认证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突破口。
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综述】 2010年,审计局年初计划项目58项,其中署、省、市统一组织审计项目14项,自定审计项目44项,由于上级审计机关追加抗灾救灾资金审计及区委组织部门追加经济责任审计提请,增加审计项目21项,审计完成项目总数79项,为历年之最。审计局完成的审计项目共查出违规金额4440万元,其中:未按规定征收、缴纳财政收入529万元,未落实收支两条线和专户管理规定490万元,账外资产975万元,超标准超计划支出659万元;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1941万元,损失浪费金额222万元;审后促进增收节支金额317万元,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115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199万元。共提交各类综合报告62篇,向上级审计机关和区委、区政府发出审计信息、审计简报及审计情况通报29篇,被批示采用3篇。
【绩效审计监督】 在项目审计过程中,将财政资金审计同绩效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这些资金占用量大、政策性强及社会关注的焦点项目的绩效审计监督,在审计完成的79个审计项目中,有78个项目实施了绩效审计,占完成项目数的98.7%。审计中查出损失浪费金额220万元,违规改变资金用途367万元,账外资产976万元,虚报冒领46万元;通过审计,促进增收节支金额317万元,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115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199万元。提出审计建议61条,已全部落实。在审计中,从管好用好每一笔财政资金出发,突出绩效审计,尤其对涉及财政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认真实施竣工决算审计,已审计完成的63个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及26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项目审计总金额20352万元,审后核减投资额139万元,节约了财政资金,发挥了审计部门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职能作用。按照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功能,根据区领导部署,审计局对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派驻了审计干部进行资金使用的跟踪监督,从源头上杜绝建设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及损失浪费现象发生。
【经济责任审计】 根据组织部门提请和区政府交办,审计局将44个部门和单位的57名党政领导干部列入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审计中查出违规资金2688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1760万元,损失浪费金额219万元。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方式,出台了《呼兰区审计局关于街道办事处、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实施意见》,对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一名领导干部离任的,将同时对其另一名党政领导干部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同步审计,使党政领导干部的责、权、利更加明晰,达到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成果“一果多用”的目的,也使在坚持依法审计同时,能够对离任或在任的领导干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履行经济责任情况、遵守廉政规定等情况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区委正确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民生资金审计】 民生资金是老百姓的活命钱,是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最关注的资金。按照区委二届四次全会部署,重点开展的审计项目有:在就医上,审计完成2009年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处药品加价率高等问题,开展了2009年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审计、2009年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审计调查及2009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审计调查;在就住上,完成“三棚一草”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在就行上,完成呼兰区农村公路2010年度竣工决算审计及绩效审计调查,涉及农村公路63条,总长度381.6公里,总投资15543万元,同时,对老城区道路建设、维修、供排水及路灯等26个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决算审计,核减工程款139万元;在就学上,开展了2008至2009年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以及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审计。此外,对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及退耕还林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通过对民生资金审计监督,保证了专项资金合理使用,达到了审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能作用。
【审计普法宣传】 2010年是“五五普法”验收年,为加大审计普法宣传力度,以新修订《审计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开展“《审计法实施条例》宣传月”活动。在强化自身培训、考试基础上,通过局长电视访谈、审计网站宣传、悬挂宣传条幅等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全员行动,在老城区中心广场设置《审计法实施条例》宣传台,集中开展宣传日活动,散发宣传单1000余份,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宣传讲解。在搞好宣传月活动基础上,积极参加依法治区办组织的“法律广场”活动,多渠道进行审计法律法规宣传。形成了宣传辐射,扩大了审计影响,在全区营造了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取得良好宣传效果。依法治区办及组织部分别以“依法治区工作动态”及“北跃先锋”对审计局宣传月活动进行报道。在强化法制宣传同时,加强自身法制学习与培训,全体审计人员认真参加区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提升审计执法能力和水平。
【审计队伍建设】 一是完成了科级干部的竞争上岗工作和内设机构调整工作,理顺了人员级别,明确了科室职能,调动了审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根据组织部门批准成立了审计局党组,健全了支部班子,把年轻有为的审计干部增补进支部成员,增强了党支部的活力和战斗力;三是通过召开党政班子会议、全局大会以及党课辅导,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强化了机关作风建设,提高了全体审计干部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做好审计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2010年,荣获了呼兰区国家机关先进集体、呼兰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多人受到了市审计局和区委、区政府的表彰奖励,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的目标。
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企业改革】 2010年,呼兰区企业多数是特困企业,改制工作难度大。因此,必须加强领导,集中力量,进一步完善国企改革推进工作责任制,积极和社保、财政、审计、工会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推进。使改革各环节的工作符合改革法规,经得起推敲和检验,切实把改革工作抓好抓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通知》,严格规范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程序和审批制度,切实保护好国有资产和职工合法利益,保障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健康、规范、有序、稳定实施。
【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2010年,根据国务院及省、市廉政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国企改革操作程序,加强对产权交易的管理,依法规范产权交易行为,所有企业资产处置必须严格执行国资委、财政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进入产权市场,竞价出售,公开、公平、公正操作,以资产评估结果为底价,公开发布产权出让信息公告,广泛征集受让方,实行竞价拍卖,有效的避免了国有资产低估贱卖的现象,保证了国有资产不受损害,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坚决杜绝改革工作中腐败现象,确保企业改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债权回购工作】 金融债务是制约改制最大的瓶颈,积极做好债权回购工作,是完成改制工作任务的关键。积极参与区政府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债权回购谈判,争取他们的支持,努力降低回购成本,回购了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债权。
【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 2010年,经过市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界定审批区厂办大集体企业计67户,涉及12个企业主管部门。其中商业总公司18户;商贸粮食局16户;工信局11户;物资总公司7户;农委5户;医药总公司3户;建设局2户;农机总站1户;水产总站1户;城管局1户;外贸总公司1户;交通局1户。经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认定全区厂办大集体企业职工共计4004人。其中商业总公司539人;商贸粮食局1087人;工信局1696人;物资总公司165人;农委64人;医药总公司77人;建设局208人;农机总站130人;水产总站3人;城管局7人;外贸总公司7人;交通局21人。组织协调工作。成立1个办公室,4个推进组,办公室设在工信局。以会议为重点环节,拓展工作。自2009年底至今,先后召开两次大的动员会,召集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成员单位、各企业主管部门及企业布置工作,讲解政策,传达上级要求,以会议推动工作,从全局铺开职工安置工作。定期召开厂办大集体成员单位协调会,就存在共性问题以及完成一项工作或一个阶段工作后,进行集体讨论协商推动工作。不定期召开专题会就存在突显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会同有关单位共同探讨加以解决。以政策为中心环节,落实工作。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各成员单位认真学习政策,吃透吃准政策,针对区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怎么处理得当,都能理清工作思路,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使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各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以材料为基础环节,夯实工作。采取走出去,学习道里区、宾县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根据厂办大集体的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性文本样式材料,尽力为企业提供方便,大力支持了企业改革。克服难点推进工作。区厂办大集体企业都属于“三无”企业,如何保证职工的利益,使职工自觉自愿的参加改革,争取最广大职工的意愿,本着企业自愿参与,职工自觉拥护的原则,突破几个难点。职工经济补偿金问题。根据文件,对企业自筹资金无法解决的,职工自愿同意,可只发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补助资金。经区厂集体办多次组织协调成员单位研究确定。职工补偿金标准区按2007年最低月工资标准380元计算,比照国有企业并轨职工补偿标准,厂办大集体企业职工应发305.5元,由于区厂办大集体企业均为“三无”企业,故职工经济补偿金只享受财政补助部分,即实发228元。经与上级财政部门汇报、请示,实际操作发放时,可为职工办理两个存折,一个按183.3元办理,另一个按44.7元办理。其中44.7元部分的经济补偿金由职工自愿参保缴费。召开职代会问题。区厂办大集体企业绝大多数停产多年,2010年的情况是职工分散在各地,自谋职业、自谋生计,很难找到,况且职代会是按一定法律法规及程序进行实施运行的,如果按部就班成立职代会或进行职代会换届,从情况看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力不可取。因此,根据哈厂集体改办文件,就采取职工本人签名的方式代替职代会进行解决。职工身份证件难收集问题。企业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查找职工,收集身份证件。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做广告进行公告履行告知程序。二是走访职工亲属、职工居住地的街道。三是与公安部门联系直接查找户籍。由于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无法收集的身份证件由1000多人,仅剩70人左右。不折不扣夯实工作。逐级把关严格审理职工档案。经过企业自审,主管部门初审,劳动部门复审,全区职工档案审核已经结束。但在审档过程中,有个别企业的个别职工已于国有企业并轨时得到经济补偿后,仍然寄希望在本次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职工安置中,继续谋取经济补偿。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再次强调各企业主管部门、各企业,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所属企业职工档案进行细密的梳理,坚决杜绝重复获得经济补偿的现象发生,以免给国家经济造成损失,形成职工相互间攀比,直至引发职工上访。对各企业主管部门、各企业把关不严,造成不良后果的,提出要严肃处理。就此项工作已责成劳动部门负责监督、管理。企业改革事项公开透明。一是职工名单厂内实行公示。参加厂办大集体职工安置范围内的职工,必须按规定的程序、步骤进行公示,并形成书面报告。二是企业改革方案、安置方案、债务处理方案等重大事项必须让每个职工周知,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诉求,争取最多数职工的认可。三是职工的身份认定、职工工龄、经济补偿额度等必须由职工亲自签字加以确认。帮助企业完善基础材料。在文字报送材料上,能够逐个部门、逐个企业给予指导,形成完备的材料。在U盘管理上,不厌其烦的多次督促,为后续工作进展做充足准备。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一是要求企业认真核对、修改职工明细表。二是要求企业继续加紧收集职工身份证件。对于身份证件没收齐的职工,采取每周逐户企业进行督促,力争不漏一人地找到本人,收齐身份证件。三是要求企业严格履行职工签名表决同意符合规定人数。特别对职工工龄、补偿金标准和债务化解协议必须由职工自觉自愿,并由本人签名表决同意。四是要求企业以职工明细表数据为基础,对企业报件材料进行更正、修改,存入U盘。尤其注意的是,改革方案、安置方案数据要与职工明细表数据一致。五是要求区各企业报送的各种表格均以电子表格形式存入U盘。确保区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各项数据信息,及时、准确输入市厂办大集体数据库。六是要求企业补充职工个人档案佐证材料。职工身份证件姓名与档案姓名不符的,要将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补填到职工档案中。积极汇报、请示、沟通工作。区厂集体办在尽职尽责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出阶段性工作思路。区劳动部门与市劳动部门进行了沟通。重点汇报区厂办大集体企业职工安置工作情况。包括厂办大集体企业情况;解除劳动关系职工人数;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平均工龄、总工龄;各级财政补助金额度;职工补偿金标准以及基础材料准备工作。主动请示区厂办大集体企业职工安置下步工作。包括职工档案如何审批;尚未收齐身份证件的职工如何处理;改革方案、安置方案还需要补充什么;社会保险关系有什么新政策、优惠政策;其他区县进展情况、操作上有无借鉴的经验。按照市劳动部门要求。区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财政部门请示区政府,建立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职工安置补偿金专户。
国土资源管理
【基础业务建设】 2010年,一是按规范化要求,完成了全年土地登记工作。共颁发土地证书3471本,其中国有3110本,集体277本,土地登记发证准确率100%。二是信息中心工作全面展开。增强信心监测监管力度,认真执行信息报送制度,做到了“专人、专机、专线”,上传信息准确及时。三是土地测量工作成绩突出,全年完成测绘项目200余件,收取测量费100余万元。四是工会工作组织有力。以丰富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为目标,认真组织参加区机关工委篮球赛、乒乓球赛和市局篮球赛,并取得较好成绩,组织为局生病职工捐款活动,把局党组关怀传递给了患病职工。
【耕地保护】 一是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由于2010年区被市政府纳入哈尔滨市中心城区458范围内,区到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2平方公里,远远不能满足区建设对土地需求。国土资源局正积极协调省厅争取在省内调剂用地计划指标,该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通过规划调整增加区用地规模,最大限度满足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要求,为呼兰未来发展拓展了空间。二是服务大局,为重点项目提供用地保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批准、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报批时间紧迫情况下,全局协调解决规划备案、用地指标和组件报批工作,全年完成转征组件15个批次,用地总面积633.03公顷,其中农用地388.7733公顷,现已向省政府申请报批13个批次,面积580公顷,其余2个批次已完成组件正在申报中。保证了省、市、区重点项目用地,破解土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瓶颈难题,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三是进一步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保护土地资源。为切实有效保护耕地,逐级签订了责任状,加强监管,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对基本农田进行补划,确保全区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明确耕地和基本农田“红线”位置,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四是广泛开展基本国情国策宣传。利用全国“土地日”有利契机,广泛开展土地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覆盖全区的150个行政村,取得预期效果。五是开展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创建活动,下发工作方案,层层落实,明确责任,严把用地审批关和供地关,建立八大机制开展工作,国土资源部耕保司对区创建工作进行调研,给予充分肯定,区被国土资源部列为“节约集约”模范区创建试点。
【土地调查】 全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进展顺利,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完成农村土地调查工作。图件成果、数据库、文字报告已通过省级预检。二是开展城镇土地调查工作。呼兰老城区和利民开发区已完成数据库建设,正在进行自检和成果整理、报告编写工作,已通过市级复查。三是开展了建制镇土地调查工作。康金、沈家、长岭、腰堡街道办事处等建制镇土地调查工作已经开始,调查结束后形成数字化地籍成果,为土地登记发证提供依据。四是为农村居民点及宅基地调查进行了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全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土地收益】 2010年,一是落实围绕保证增量、盘活存量和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和土地收购储备力度,积极运作特种钢厂、呼兰酒厂、塑料厂、亚麻厂、电机厂等改制企业的收储工作。对东方园林绿化公司、哈尔滨市运输有限公司、哈尔滨兴平房地产有限公司3宗国有土地进行收储,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收购补偿费1100万元,盘活存量土地资产。二是进一步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制度,不断取得新成效。积极探索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严格把握土地出让金确认,增大政府收益。确保国有土地资产不流失。同时加大存量土地挖潜力度,规范土地二级市场,加强土地市场建设。三是大力推进净地挂牌,对上市交易前期工作进一步细化,特别是涉及地块上附着物,建筑物产权、债权债务要明晰,在征地、拆迁、上市交易、供地的程序上进一步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做到合理、规范。全年老城区和利民开发区进行14个批次挂牌出让,挂牌123宗土地,揭牌竞买成交57宗,面积278.2406公顷,收取土地出让金15.76亿元。正在挂牌中的共有66宗,面积798.6473公顷,预计收缴土地出让金23.65亿元。
【征地工作】 统征工作是区一项重要工作,在区(特别是开发区)征地是一项难度大、艰辛的工作。统征站成立以来,强化责任分解,使工作人员各负其责,做到不拖拉,不推诿,敢于碰硬,敢于负责。依据省、市有关统一征地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借鉴外地在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了一整套工作程序,避免了征地后可能出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全年共征收集体土地67宗,面积4.9236平方公里,发放征地补偿款4.6亿元。为市政府打造“三家弯新城”14平方公里的收储土地征收工作已完成。
【涉地信访工作】 局始终把信访工作当作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建立了局长信访接待日和领导包案责任制,努力做到信访案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全年共接待来访人数1500余人次,信函25件,全部办结。受理土地权属争议3起,办结2起。行政复议案件3起,维持2起,正在复议中1起,维持1起,正在诉讼中1起。在信访工作中把维稳工作当做重点,认真处理涉地农民上访问题。呼兰河改造,大顶子山杭电枢纽工程占地农民反映补偿标准低、补偿费不到位问题,多次到省、市上访,为维护社会稳定,局派出工作组深入村屯讲解土地补偿标准,使被占地农民了解了国家相关政策,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建设用地管理】 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局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县规划成果基础上,又开展了数据转换工作,重新调整规划布局,增加了建设用地规模,最大限度地满足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为呼兰未来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同时,积极争取省、市的支持,完成了重点项目大功率机车、哈齐客运专线,哈黑路复线等项目组件,并已上报省厅审核,待审核通过后上报国土部审批,其中大功率机车项目已经通过国土部审批,保障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用地清查工作】 一是开展开发区建区以来企业用地情况的清查。按区委、区政府要求与部署,开发区分局与开发区招商局、规划局、局相关科室等部门组成清查小组,对建区以来用地情况进行一次清查摸底,从内业开始调查相关用地资料,同时进行外业核对和现场勘察,基本摸清了开发区的用地现状。二是对开发区内村屯用地摸底清查。针对利民开发区周边村屯私建、滥建日益严重的问题,由开发区分局、执法监察局、测量队组成的工作组,对利民街道、学院路街道新发生的违法占地情况进行了摸底清查。
【矿产资源管理】 2010年,一是开展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巩固多年来区治理整顿工作成果,进一步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全区矿山企业进行矿区和采区面积测量,对超占和违规开采的处理提供了基本数据。二是进一步规范矿业权管理,加快矿业权市场化建设,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为6家矿山企业办理采矿许可证。三是强化矿产资源勘察开采监管工作,完成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和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针对非法采石、采砂等比较突出的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现象,进一步加大对矿产资源执法检查工作力度,对全区松花江沿岸和呼兰河沿岸采砂活动进行全面清查。四是认真做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工作,对矿山企业进行了年检,逐步实现了矿产资源的科学化、规范化监管。五是加强了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 针对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加强依法行政,做到“有案必查、依法查处”“既要查处事,又要查处人”,达到“查处一起,教育一起”的目的。提高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办案质量,加强案件查处过程中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成立动态巡查小组分片包干,有效遏制违法案件发生。对13个镇和4个街道重点区域、易发时段加大巡查密度,严厉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全年查处违法案件41宗,其中土地违法案件31宗,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8宗,查处违法用地面积108361平方米,没收违法建筑物54711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物53650平方米,收缴罚没款93万元。
【国土资源行政服务窗口】 国土资源局行政服务窗口是在新班子决策下成立的,从11月份开始运行,以“热情、模范、高效、廉洁”为原则,以“便民服务”为宗旨,以“文明行政、依法行政、廉洁行政”和“公开透明、便民服务”为目的,并就建立制度规范、加强纪律约束、提高业务水平、树立责任意识、开辟便民利民服务通道、创造良好的机关形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目标和要求,建立了一整套的业务程序和服务规范,增强了可操作性,提高了办事效率。窗口共受理业务363件,包括存量建设用地土地供应3件,供地面积1564.85平方米,收缴出让金6.48万元;国有土地初始(变更)登记10件,登记面积26.3万平方米;土地抵押登记11件,面积7.43万平方米,土地作价7100万元;国有住宅土地登记310件,面积1028万平方米;集体住宅土地登记29件,面积0.3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