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概貌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30
区划沿革
【历史沿革】 呼兰地区,先秦时代属息慎;汉代属夫余国;北魏属勿吉;南北朝属豆莫娄;隋属黑水靺鞨;唐属黑水都督府;五代属契丹(辽)东京道铁骊部,为徒单部、纥石烈部所在地;金代属上京会宁府,诞生最早的村落胡剌温屯;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属奴尔干都司兀者诸卫及塔山卫,后为海西女真活动中心地区,明末由建州女真、后金统辖。清初属盛京内务府、宁古塔将军;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属黑龙江将军,在呼兰河流域设卡伦8处,其一在呼兰河口,呼兰以河得名,满语“烟囱”之意。1734年(雍正十二年)清廷军机大臣议覆设湖兰河(呼兰)城守尉,呼兰始有建置,隶属黑龙江将军管辖。1879年(光绪五年)清廷兵部奉旨议设呼兰副都统。1913年(民国二年)依中华民国大总统令,撤销呼兰府,改设呼兰县,隶属黑龙江省管辖。1932年(伪大同元年)隶属伪满洲国黑龙江省管辖。1934年(伪康德元年)改隶伪滨江省管辖。1936年(伪康德三年)改隶伪哈尔滨特别市管辖。1937年(伪康德四年)撤销伪哈尔滨特别市,改隶伪滨江省管辖。1945年10月,隶属苏联红军军事管制下的滨江省管辖。1945年11月,中共地下党组织以和平方式接收县政权,民主的呼兰县政府诞生,归滨江省哈北专员公署管辖。1946年1月,呼兰宣布自治,脱离国民党政权设立的松江省政府。同年4月,中共领导的松江省政府成立,呼兰隶属松江省哈北专员公署管辖。1947年撤销哈北专员公署,呼兰由松江省政府直辖。1954年8月,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成新的黑龙江省,呼兰由黑龙江省直辖。1956年3月,隶属黑龙江省绥化专署管辖。1958年8月,划归哈尔滨市管辖。1965年6月,划归松花江专区管辖。1983年9月,划归哈尔滨市管辖。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呼兰县,设立哈尔滨市呼兰区,呼兰融入哈尔滨市大都会的怀抱。
【行政区划】 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呼兰县,设立哈尔滨市呼兰区,以原呼兰县行政区域(不包含乐业、对青山2个镇)为呼兰区的行政区划。同年10月,市政府批复,同意呼兰区设立呼兰、兰河、腰堡和利民4个街道办事处。2009年11月25日,经省政府同意,市政府批准撤销康金镇、双井镇,设立康金、双井街道办事处。至2009年底,康金、双井街道未挂牌,全区辖呼兰、兰河、利民、腰堡、康金、双井6个街道办事处,沈家、石人、白奎、方台、二八、长岭、大用、莲花8个镇,杨林、孟家、许堡3个乡。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呼兰区位于哈尔滨市区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地理坐标为北纬45°49′-46°25′,东经126°11′-127°19′。辖境东以漂河、少陵河与巴彦县为界;南以松花江与宾县、阿城市为邻,与松北区相连;西以泥河与兰西县为邻。总面积2197平方公里。区政府所在地在新城区南京路,南距哈尔滨市政府所在地4.5公里。
【地质地貌】 呼兰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东部隆起区边缘,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洪积冲积物和沉积冲击物两类。地势东部略高,中部平缓,西部低平,形成东高西低趋势。各类地貌相对比差在20—30米之间,为波状平原。海拔最低点113米,最高点189.5米。一般在115—150米,东部为170米。地形依据其成因形态分为冰水平原和冲积河谷平原。
【水 文】 呼兰区境内江河纵横、湖泡沟渠密布。有松花江、呼兰河、泥河、漂河、少陵河“一江四河”,5条江河的发源地均在境外,其中呼兰河、漂河、少陵河、泥河的河口在境内。除呼兰河外,均属界河。
【土 壤】 呼兰区土壤共划分8个土类、17个亚类、21个土属、26个土种。受自然条件影响和人为作用,境内土壤分布较为复杂。东部岗阜状—微倾斜平原及中部、西北部阶地平原以黑土为主,并有黑钙土、草甸土狭窄条带分布。江河漫滩平原除少量厚层粘底草甸黑土外,沼泽土、草类泥炭土、流砂土、泛滥土、盐土等土壤广泛发育。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呼兰区全区总面积329.55万亩,已开垦耕地204.52万亩,占总面积的62.1%;其中水田面积13.42万亩,占耕地面积6.6%。可耕地中土质养分含量高,宜耕性良好的黑土、黑钙土居多,占耕地面积70%以上;土质粘重宜耕性较差的草甸土、沼泽土为少,占耕地面积近30%。还有未开垦的沼泽地,为鱼池分布和畜类牧放区。此外,还有草类泥炭土和黏土资源。草类泥炭土,主要分布沿江河沼泽地带,质量好、埋藏浅,是最好的草炭肥源,改造中、低产田效果良好,也用于猪、鱼饲料的拌料。黏土埋藏于天然或人工植被以下,具有分布面积广、埋藏浅、厚度稳定、理化性质好的特点,用途广泛,是房屋建筑、修筑江河堤防、水库水坝、各种路面垫层原料,成为工业、建筑业、手工业生产重要资源。
【矿产资源】 呼兰区境内矿产资源较匮乏,仅有建筑用砂、砖瓦用黏土、沸石、泥炭4种资源,石油储量处于勘探阶段。砖瓦用黏土年开采规模约50万立方米。境内砂资源较丰富,细砂、中细砂储量大。主要呈带状分布于呼兰河、松花江河槽与河漫滩,砂质较优,主要由石英、长石颗粒及云母碎片构成。其中石英含量约占75%、长石占15%、云母及其他杂物(主要泥质)占10%左右。浅水采中砂(砂粒径0.5—0.25毫米,含量大于50%),占砂总储量10%。浅水采中细砂(砂粒径0.25—0.1毫米,含量大于50%),占砂总储量30%。旱采、冬采细砂(砂粒径平均0.1毫米,含量大于50%),占砂总储量60%。砂资源长度90公里,宽度平均2公里,可采深度平均1.5米,总储量2.7亿立方米。中砂以上砂源储量少,难开采;中细砂、细砂储量大,易开采。石资源主要来自团山,团山是由泥质页岩、砂页岩、粉砂质板状页岩间夹铁染质细砂岩组成,其中铁染质细砂岩底部有一层风化泥质页岩,受上部铁质淋滤浸染呈铁红和紫红色。其岩石严重风化,只能做一般公路基底垫层材料,不能做浆砌石工程石料。境内江河产砂不产河流石;地下水含水层的砾石、砾卵石深埋,不宜开采。
【林业资源】 呼兰区林业资源有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特用林,已、建成4个林业基地和一个经济林中心。其中中西部平原以农田防护林为主,东部丘陵区以水土保持林为主,江河沿岸和各涝区以薪炭林为主,黄土山林场区为用材林基地,各乡村及村民各户发展果树建成经济林。森林覆盖率13.4%。树种有杨、桦、柞、榆、枫、椴、槐、柳、落叶松、樟子松、红松、核桃楸、水曲柳、黄菠萝及小灌木。其中以人工栽植管理自然生长杨、柳、落叶松等速生品种为主。落叶松、樟子松、黄菠萝、水曲柳、核桃楸以抚育、天然次生混交状态分布于黄土山林区和部分江河堤防内外。果树类海棠、葡萄、灯笼果、托盘、杏、李、石榴、沙果、小苹果、樱桃、草莓、山楂、大秋果、黄太平、山丁子、山核桃。
【植物资源】 呼兰区境内草原分布广、草种多。有小叶樟、乌拉草、塔头草等,多分布于松花江漫滩区。芦苇、臭蒲、水葱、羊草、柳蒿、黄瓜香、落豆秧等,多分布于泥河、呼兰河、漂河、少陵河等漫滩及沼泽地带。碱蒿、碱莲等分布于盐碱化土壤区。五花草、碱草、燕子草、狼尾草、星星草、野古草、稗草等杂草,多分布于阶地、岗阜状平原区。境内高低平原盛产野生药材,有防风、柴胡、蒲公英、车前子、黄芪、灵仙、紫菀、黄芩、地丁、知母、艾蒿、透骨草、蓄、瞿麦、薤白、小蓟、大蓟、昆草、葶苈子、小菖蒲、泽兰、王不留、白薇、山龙、草鸟、狠毒、苦参、白藓皮、血见愁、仙鹤草、苍耳、青蒿、茵陈、三棱、芡实米(鸡头米)、龙胆草、大力子、小荭子、菟丝子、赤芍、白头翁、细辛、浮萍、升麻、兔子伞、野薄荷、桔梗、旋夏花、鼠曲草、苦杏仁、酸浆、赤包、马齿苋、黄花、山豆根、重楼(独脚莲)、玉竹、猪毛菜、铃兰、龙葵、问荆、鸭跖草、猪苓、萱草根、黄精、百合、老颧草、独活、薄黄、马兰、地榆、红旱莲、茜草、远志、天仙子、白屈菜、野茴香等百余种。人工种植药材有平贝、黄芪、荆芥、香瓤、黑豆、紫苏、王不留、丝瓜、山药、大青、玄参、生地、薏苡仁、凤仙花、枸杞子等百余种,有家养有野生。家养主要有芍药、萱草、牵牛、凌霄、江西腊、海棠、迎春、月季、秋葵、金盏、蓝雀、鸡冠、刺梅、菊、冰凉花、山丹、鞑子香、红蓼、茉莉、绣球、荷花、柳桃、相思豆、仙人掌、仙人球、仙人剑、大头兰、兰草、杜鹃、君子兰、玫瑰、对红、葡萄莲、灯笼、滴水莲、石榴、百合、大叶青、玻璃翠、六月梅、木菊、含羞草、卷叶莲、丁香、紫罗兰、八宝树、霸王鞭、龙骨、铁树。
【动物资源】 呼兰区境内野生兽类有山狸、银鼠、灰鼠、孤、獾、鼬、黄鼠狼、免、家鼠、田鼠等。人工养殖有狐、獭兔、鹿等。飞禽有猫头鹰(鸱鸺)、野鸭、雉鸡(野鸡)、雉、燕子、杜鹃、黄莺、画眉、斑鸠、布谷鸟、乌鸦、喜鹊、啄木鸟、蜡觜、麻雀、黄雀、鹌鹑等。人工养殖有美国绿头野鸭、火鸡、乌骨鸡、珍珠鸡、七彩山鸡、非洲雁等。鱼类有鲤、鲫、白鱼、黑鱼、狗鱼、白鳔、鲢鱼、山胖头、柳鲚、重唇、鳌花、草根、黄鳝、泥鳅、鲇、鲍、哲罗、鳟、雅罗、鳊花、葫芦嘴、黄尾巴囊等。人工养殖主要有鲤、鲫、白鲢等。特色养殖有美洲豚、黑豚鼠。其他,境内两栖类有青蛙、蟾蜍、田鸡(哈什蟆)等。爬行类有蝮蛇、松花蛇、野鸡脖力蛇、蜥蜴(马蛇子)等。还有蚌蛤、鳖、龟、蟹、虾、螺、蜗牛、水鳖等。有益昆虫有蜂、螳螂、蚯蚓、粪郎、瓢虫(花大姐)、蝴蝶、蜘蛛、蜻蜓、蚂蚁等。
气候特征
【气候分区】 呼兰区处在中纬度地带,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业气候属于温暖半干旱、重春旱、夏半湿润地区。
【气候要素】 呼兰区全区气候差异不大,南部气温略高,年积温差异不超过100℃,年平均气温3.3℃。区境东西横跨1个纬度,年平均降水量505.4毫米,由东向西降水逐渐递减,相差50毫米左右。全年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661.4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61%。春季风速较大,全年最多风向为西南风。全年无霜期平均144天。初霜日期平均为9月26日,终霜日期平均在5月4日。全年气温7月份最热,月平均23.1℃;全年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9.4℃。冻土深达197厘米。四季分明,春季4—5月干旱少雨,多西南大风;夏季6—8月高温多雨,气候湿润,多偏南风;秋季9—10月凉爽,多偏西风,气温逐渐下降;冬季11月至翌年3月,漫长严寒,干冷少雪,多西北风。
经济发展
【经济综述】 200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73.4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65.6亿元,增长17.3%。三次产业比重由2008年的20.3∶43.3∶36.4调整为19.9∶42.3∶37.8。
【财政收支】 按区级财政体制,全口径财政收入12亿元,按可比口径比2008年同期增长3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2008年同期增长20.4%,财政支出18.2亿元,按可比口径比2008年同期增长14.8%。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21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81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4亿元,同比增长45.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6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8.6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1.7∶20.6∶77.7。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完成投资26.1亿元,同比增长49.1%;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49.3亿元,同比增长43.2%。全区房屋施工面积343.7万平方米,增长1.4倍;房屋竣工面积116.3万平方米,增长1.06倍。
【农 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4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农业产值26.6亿元;林业产值0.6亿元;牧业产值38.9亿元;渔业产值1.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亿元。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15.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6.5万亩,比2008年增加3万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比重为95.96∶4.04。粮食总产量9400万公斤。牧业小区发展到116个。全区大牲畜存栏10万头,比2008年增长2%。其中黄牛及肉牛存栏6.6万头;奶牛存栏2.9万头;生猪存栏34.9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11.4万吨,增长13.8%;奶类产量7.2万吨;禽蛋产量2.13万吨;水产品产量7000吨。农业机械总动力36万千瓦,比2008年增长2.7%;化肥投入(折纯)2.7万吨,增长3.7%;农村用电量1.2亿千瓦时,增长23.6%。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213亩,比2008年增长一倍。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177个,绿色食品标志31个,有机食品标志37个。
【工 业】 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9.3亿元,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增长18.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增长14.8%;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5亿元,增长48.2%,地方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8.3亿元,增长19.6%。省属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6亿元,增长7.2%。新产品产值2.65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6亿元,增长22.17%,其中利润3.84亿元,比2008年增长33.52%。实现税金2.2亿元,同比增长6.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4%。
2009年呼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品产量 | 增幅(%) |
食用植物油 | 吨 | 13678 | -2.7 |
鲜冷藏冻肉 | 吨 | 75845 | -5.4 |
配混合饲料 | 吨 | 230725 | 30.7 |
乳制品 | 吨 | 41515 | 3.5 |
液体乳 | 吨 | 32457 | 13.5 |
酱油 | 吨 | 29850 | 33.4 |
啤酒 | 千升 | 179696 | 5.8 |
复合地板 | 平方米 | 356119 | 75.9 |
粗钢 | 吨 | 25060 | -55.2 |
化学药品原药 | 吨 | 540 | 6.3 |
中成药 | 吨 | 1885 | 2.4 |
【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1亿元,同比增长22.4%。全区34户建筑业企业总产值29.1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7.9亿元,同比增长26.5%。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零售额5418万元,同比增长0.6%;非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43.6亿元,同比增长19.5%。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7.7亿元,同比增长18.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3亿元,同比增长21.1%。全区商品交易市场10个。年成交额超500万元的商品交易市场4个,成交额2000万元。
【对外贸易】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5145.9万美元(海关口径),同比下降19.6%,其中出口总值5075.8万美元,同比下降19.7%;进口总值70.1万美元,同比下降5.3%。
【市场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6,比2008年同期上升0.6%。其中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升2.5%、衣着类价格上升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升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升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升1.6%、用品居住类价格上升2.7%、食品类价格下降0.6%、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与2008年持平。
【邮政通信】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719万元,比2008年增长12%;电信业务总量6079.5万元,增长5.1%。年末交换机总容量14.3万门,下降1.3%。固定电话用户12.4万户,下降34%,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9万户,下降37.2%。移动电话用户16.4万户。互联网用户2.2万户,增长29.2%。宽带接入户2.2万户,增长30%。
【金融业】 截至2009到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计86.3亿元,比年初增19.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8亿元,比年初增9.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计50.9亿元,比年初增11.9亿元。在贷款中,短期贷款25.2亿元,减少7.5亿元;中长期贷款25.7亿元,增加19.4亿元。
【招商引资】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56个,实际到位资金28.1亿元,同比增长3.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全区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所,招生1000人,增长27.87%;在学研究生2600人,增长9.35%;毕业生730人,增长7.35%。普通高校18所,招收学生3.2万人,增长14.2%;在校学生11.94万人,增长32.7%。普通高中6所,在校学生5918人,比2008年减少992人。初中26所,在校学生14925人,比2008年增加306人。至年末,全区有小学84所,在校学生29742人,比2008年减少986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4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790人。
【文体事业】 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并取得第一阶段成果,全区共普查文物遗址74处,其中新发现38处;完成方台镇文化站建设;实施萧红文化馆建设和萧红故居内部完善工作;完成基督教中心堂迁建和清真寺改造;恢复乡镇文化站机构;区图书馆新增设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演播室;专业文艺团体送戏下乡演出40余场,中心广场群众演出7场;在教堂广场举办“百部爱国主义影片”露天放映活动;全区有线电视用户5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5%。在全市少儿运动速滑比赛中取得团体第三名,在市举重比赛中取得团体第二名,在市少儿运动摔跤比赛中取得团体第三名;“百万青少年上冰雪运动”形成规模,成为品牌;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卫生事业】 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含农村卫生室)205个,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15个,门诊部(所)1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卫生机构床位数合计2220张,其中医院974张,卫生院床位数292张。卫生技术人员合计3256人,其中职业医师和助理医师1113人,注册护士627人。
【社会福利与救助事业】 全区共有7501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8042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城乡低保对象实施医疗救助624人次,农村供养五保对象1812人。救助受灾群众1.2万人次。全区共有敬老服务中心、敬老院10所。全区养老机构共有床位904张。
【社会保障事业】 全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35200人,比2008年增加2450人。参加失业保险22798人,比2008年增加1210人。全区共有7.1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比2008年增加7115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292418人。
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 口】 2009年,全区年末户籍总人口6200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555人。男性人口31537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54‰。
【劳动就业】 全年呼兰区安置城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总计4057人。年末全区登记失业人总数2621人,比2008年减少200人。全年为求职登记人员提供职业介绍服务8300人次,为92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203万元。就业培训3697人,其中创业培训1125人,675人实现自主创业。
【居民收入】 据人口抽样调查测算,2009年呼兰区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876元,同比增长22.0%。呼兰区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6778元,同比增长14.3%。
【居民储蓄】 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亿元,比年初增加9.1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余额13.8亿元,比年初增加3亿元。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2009年,呼兰区实施新老城区开发建设项目81个,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470基;新增绿化面积195.5万平方米;铺设更新人行步道板7.25万平方米;对呼兰区新城区利民大道、南京路进行提档升级;新建续建沈阳大街、台中路等主辅道路13条;铺设给排水管线8.5公里;打通南二道街等4条断头路;拓宽改造西环路北段、三道街、迎宾路等道路7条;建成原野木材大市场和建设南路综合大市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万平方米;安装交通信号指示灯4组;施划道路交通标线6329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3.67万平方米;新建停车场3个。增建呼兰区新城区5万吨污水处理厂一座;农村新上公路391公里、自来水工程25处、沼气池514个;改造泥草房21万平方米;完成造林3万亩,绿化村屯181个,建成生态园林村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