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监督管理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29
发展改革管理
【综合情况】 2008年,按照区委要求和部署,区发改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区委二届二次全会和区人大二届二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立足服务,创新思维,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惠民工作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抓大项目建设,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加快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哈大齐工业走廊核心示范区建设】 2008年,区发改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主动与省市协调、沟通、汇报,充分宣传和展示区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基础性工作,在哈大齐工业走廊29个园区中,呼兰河工业园区于今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哈大齐工业走廊核心示范区,实施省市区共建,目前省里已经到位5000万元,其他各项优惠政策也在逐渐显现,省政府还将连续5年对园区给予资金投入,用于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在用地指标等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这标志着呼兰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的阶段。核心示范区位于呼兰河西南岸,规划总面积69.34平方公里,集省市区合力,重点打造“6+3”产业功能区,即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精工机械制造、信息及服务外包、科技教育、旅游文化六个主导产业及现代物流、公共服务、生态居住三个重点配套服务区。目前该园区初步搭建了以食品、医药、信息、房产、人才培训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截止10月末,园区实现生产总值29.8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工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17.4%。财政总收入完成5.13亿元,同比增长117.8%。进出口总值4202万美元,同比增长3.75%。未来3年,将实现1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基础设施功能逐年完善,一批大项目的入驻,将使区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搭建融资平台】 新一届区领导班子不断加大惠民工作力度,特别是近两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动作最大、资金投入最多。为确保区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由发改局运作,搭建和完善区融资平台,经全力运作,积极与省市金融部门协调沟通,成功融资8000万元,为全区36条188公里公路提供资金支撑。2008年,区发改局又瞄准重大民生项目,在全省贷款指标紧张的不利情况下,上下协调、多方联系,又为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银行政策性资金2.3亿元,一是解决全区47条310.8公里农村公路区级配套资金问题;二是为老城区南北大街道路工程、东直路道路工程、北十八道街道路工程、顺记路改造工程、公园路、建设路、二道街等人行步道板工程,仙人掌花窖改造工程解决财政资金不足困难,使老城区面貌大大改观。三是为重大民生工程即呼兰河城区段堤防及三家子堤防建设提供强大资金支持,全面提高新老城区及周边地区防洪标准,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堤防围合后可形成26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在地根比银根还紧的大背景下,为区拉大城市框架,促进招商引资、摆放立区项目、加快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 2008年,区发改局跑市上省进京,先后为区争取各类专项资金8488万元。主要是:“两庭一所”建设644.4万元,双井及老城区基础设施500万元,退耕还林20万元,农村能源201.5万元,服务业引导资金70万元,农村安全饮水59万元,农村公路6833万元,奶牛养殖50万元,项目前期费20万元,生猪标准化90万元。
【大项目建设】 2008年,区发改局始终把抓项目,特别是抓大项目作为工作的重点。首先是做好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及在建项目的结转工作,年初以来,共办理项目72项,总投资8.7亿元,其中:审批项目15项,投资1.8亿元,核准项目17项,投资4.7亿元,备案项目40项,投资2.2亿元。与开发区携手招商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华润雪花啤酒项目二期工程投资亿元,目前已投入生产,优质酒精项目总投资4.7亿元,目前企业已投入生产,哈轴承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哈药集团生物工程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一期投资2.3亿元,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目前基础已完工;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利税可增加15亿元左右。
【移民工作】 2008年,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改善移民生活条件,帮助水库移民脱贫致富,实现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由发改部门负责对符合条件的大中型水库移民进行后期扶持的要求,年初以来,通过走访移民所在乡镇,对移民及自然增长人口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全区共登记上报水库移民475人,其中外省水库移民427人,本省外县水库移民48人,涉及全区除兰河街道和呼兰街道的15个乡镇街道。工作中,一方面与移民迁出库区及当地移民主管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对移民身份进行审核确定;另一方面,积极报请省市移民办,为区争取移民项目扶持,不断改善移民及本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截至年末,已完成省内的西泉眼磨盘山、尼乐基、莲花电站等四座水库及水电站的移民核定工作,后期扶持资金也已发放到移民手中。外省水库移民核定工作由于跨区域及隶属关系等条件限制难度较大,但是区所涉及的山东省12座水库也已进行了对接,核定工作基本完成,移民补助年底前即可发放到移民手中。
【经济体制改革】 2008年,创新思维,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哈尔滨市呼兰区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全区未改制的189户集体企业采取自我改制、放开搞活、关闭销号等办法进行产改,并依据哈发(2003)24号和哈呼政发(2005)42号文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集体企业职工,达到改制的目的。已完成106户,占应改制企业总数56%。2008年,配合政府多方协调,借给区手工业联合会资金240万元,支持区手工业者联合会所属纸板厂和五金制品厂等企业,成功实现债权回购,使纸板厂和五金制品厂改制工作顺利完成,收到较好的效果。区手工业者联合会所属毛皮厂和区中小企业局所属呼兰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等企业改制工作正在积极有序的进行。
物价管理
【队伍建设】 2008年,区物价局抓队伍建设不放松,局机关工作人员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作风,迎来送往、待客热情蔚然成风,举报案件在案件处理速度、信息反馈及时上很受举报人肯定。为此,制订修改相关工作制度,开展多种形式学习活动。提高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质,针对工作人员下乡和到基层时间多,在单位时间少实际情况,安排每周五上午例行学习,增强自律性,形成学习氛围。与此同时,通过开展调研等方式,着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研究业务、学习业务氛围,全年向市价格协会推荐3篇调研文章。
【价格服务】 2008年,根据省市物价部门统一部署,物价局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价格协会已经吸纳诚信参评单位130多家,其中在物价局建立诚信档案33家,入选诚信单位11家。本年度开展五方面工作:一是提供保障知情权服务,全面加强价格宣传,推进政务公开,收费公示,明码标价工作,目前全区1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均设立了收费公示明白榜。做到使老百姓花明白钱、交明白费。二是提供保障参与权服务,切实履行调价前成本监审、公开听证等规定程序,在供热费、污水处理费调整中要注意听取公众对价格政策的意见;提高他们代表公众参与价格监督的能力与水平。三是加强保障投诉权服务,充分发挥12358价格举报电话作用,随时受理消费者、经营者的投诉举报。四是提供增强经营者价格诚信服务,继续开展了“明码标价示范店”、“价格诚信单位”评选等活动,逐步完善了经营者价格诚信信息和失信惩戒信息的采集、公布制度。五是提供市场价格信息服务,定期采集发布主要农副产品供求状况、成交价格、价格走势,引导企业投资行为。通过服务活动,切实推进价格服务水平,受到群众认可。
【价格监督检查】 2008年,区物价局针对年初以猪肉、豆油为主的副食品价格指数大幅度上扬的实际情况,强化对市场价格行为监管,对家幸超市等三家大型商场进行重点监管,对豆油、奶粉生产厂家实行调价备案管理,同时在呼兰电视台发布《关于加强价格监管稳定市场物价的通告》。专门组织四个检查组对全区城乡商店、商场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有力制止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等行为。开展化肥价格专项检查、电力价格专项检查、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检查、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劳动人事系统收费、涉出租车收费专项检查等多个专项检查,在检查中突出法律程序适用,如限期整改、责令退还、行政处罚等程序,坚持步步到位。还完善举报受理制度,专门制订针对12358举报电话首问负责制度等,由分局检查人员轮流值守举报电话,保证工作时间不发生漏岗行为。区双来热力公司擅自提高热费价格,群众反映强烈,接到举报后,局领导当天就到该公司了解情况,对其擅自涨价行为预与制止,同时对双来热力公司下发《价格监督检查提醒告诫书》,责令其立即改正,将多收部分退还给用户,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深受群众好评。群众通过12358进行投诉举报电话逐渐增多,受理举报32件,咨询245余次,做到即报即查、即查即处,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价格监测】 物价局承担国家玉米和大豆两项粮食价格监测任务。2008年,通过与工商、粮食等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对区内各大用粮企业进行走访调查,根据国家、省、市对粮食监测点要求,确定黑龙江正大实业有限公司饮料厂、呼兰区第一粮库、康金粮库、利民农工商贸易公司等几家单位作为价格监测点,保证了监测数据准确性、有效性、科学性。还承担着省市布置的生猪、鸡蛋、蔬菜副食品等监测任务,设立监测点13个。工作中,监测人员严把采价关,按程序逐级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对价格变动大数据及时进行分析,为保障监测的有效性,在副食品出现异常波动,及时启动价格波动预案,启动预警机制,一方面派专人蹲点看守,另一方面每天按时向市局和区政府传递上报有关信息,及时采取有关价格管制手段,有效的为上级提供科学可靠决策依具,提高了对市场价格监控水平。
【收费许可证及价格评估】 收费许可证换证与审验工作是局几年来核心工作之一,在过去工作中,已经形成较为规范的工作程序和许可证档案体系,至2008年底,共变更审验收费许可证318个,其中包括变更9个,注销101个,新办证16个,做到两个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三个结合:审验同清理乱收费结合;同规范收费行为结合;同宣传收费法规结合。价格认证中心涉案评估工作主要是公安局委托的治安、刑事案件涉案物价评估及交通事故车损评估,为方便群众,将价格认证中心搬迁到老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全年受理交警大队委托55件,刑事案件委托122件,法院、检察院委托1件,价格认证2件,评估标的总额779万元,达到事实清楚、结论准确,全年无一例复议、诉讼案件发生。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队伍建设】 2008年,为使队伍能够适应技术监督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推动技术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使技术监督部门真正成为“政府需要、企业欢迎、群众信赖、社会赞誉”的部门,从抓队伍建设入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一是深入学习《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为了强化管理,切实解决局工作人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问题,规范局工作人员行政执法、检验、检测行为,促进依法行政。二是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增强干部职工质监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质监干部在企业、政府、百姓和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让社会认识、认知、认可质监干部。为了扎实有效开展质监工作,提高对执法人员的约束力,为地方经济服好务,促进依法行政,局在制度建设上加大了力度。年初在呼兰区电视台面向全社会就局的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服务事项公开承诺。把部门的工作程序、办事时限、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全部公示上墙。和将执法人员身份公开亮相。增强工作透明度,广泛接受广大企业和社会监督。严格执行“八项制度”,用“八项制度”去规范质监干部的一言一行,用“八项制度”去提升质监干部的诚信度和公信力。今年,局作为全市系统党风行风建设试点单位,研究制定《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规章制度汇编试行本》该汇编共四大块,27项制度,得到市局高度关注和认可。
【质监护农】 2008年,充分发挥质监部门职能,保护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提高农民法律维权意识,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在今年的“春雷行动”中,质量技术监督局迅速安排,周密部署,开展此项工作,紧紧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狠抓三个市场、采取四项措施、力争五个效果的工作思路,将“春雷行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延伸。“春雷行动”执行指挥徐晓峰对“春雷行动”提出头脑要清,启动要快,抓的要准,打的要狠,点子要新,步子要稳,信息要畅,全程要顺的“八项要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认识,明确责任,集思广益,开拓创新,确保“春雷行动”取得实效。在活动期间,局以呼兰区所辖的10镇3乡、4街道,168个行政村,为主要工作对象,把“春雷行动”延伸到每个乡镇、村屯。做到“五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二是措施到位;三是分工到位;四是地方政府支持到位;五是宣传到位。通过质监局全体干部职工努力工作使“春雷行动”取得可喜成果。呼兰分局监督检查农用物资及食品45个品种,抽查131个批次,受理农民投诉、举报16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2.3万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8万元。“春雷行动”期间发放各类宣传单和技术资料3万份,制作宣传板26块,印发简报22期,其中被市局采用信息8条。免费培训企业技术人员和乡镇协管员230余人次,免费检验检测各类计量器具和特种设备近400台次。免费送检化肥31个样品。真正体现爱农、护农、惠农、帮农的真情实意。
【行政执法】 2008年,局把联合打假的重点放在食品安全工作上,把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把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进行集中整治,采取把“三关”战略,既:把好市场准入关;把好证件管理关;把好产品质量关。同时加大抽检力度,监督抽检各类食品78个批次,有效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特监科把电梯、起重机械作为监察重点,深入开展检查,收到很好的效果。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发生后,局立即行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用奶安全。呼兰区有乳品生产企业4家,为确保呼兰区乳制品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出问题,质监局派4名行政执法人员、4名执法人员和4名质检人员进驻4家乳制品企业,实施24小时监管。认真排查企业从原料收购到生产过程、生产工艺、添加物质使用、出厂检验和质量控制体系等所有环节,确保不留死角,坚决保证用乳安全。在全年打假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中,出动执法人员1200人次,检查企业201家,抽检各类产(商)品110个批次,立案查处126家,端掉黑窝点1处,检查电梯49部,起重机械18台,液化气站5家,自有产权气瓶1万只。查获伪劣产品6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罚没款68万元。
【计量检定】 2008年,局计量所衡器的检定台次达2100多台次,检定电学仪表2280块,水表3054块,实现检定收费突破172.3万元,再创历史新高。在进行检定收费的同时,利用技术优势和专业特长,为企业及时提供免费检验检测服务,为农民免费检测农资产品定量包装;免费检测使用的计量器具;免费检测中小学医务所和乡村卫生院使用的医用计量器具。同时计量所人员还积极与执法大队配合,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对没有通过计量认证而出示公证数据的部门进行了监督和检查,确保量传数据的合法性和可靠性,使企业计量行为不断走向规范化。
【质量检验】 2008年,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水平,推动企业快捷健康发展,局质检所积极与省、市质检部门配合,先后深入到城乡各生产、经销企业,对酒类、食品、粮油、鲜牛乳、钢材、红砖、涂料等产(商)品质量检验1016个批次,抽样率96%,合格率97.24%,实现质量检验费收44.3万元。在履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职能中,抽样、质量检验、出具质检报告、样品返还均能按法定程序完成,做到数据科学公正、认真可靠、企业认可。按年初制定的检验工作任务和市锅炉处的检验任务部署,全年检验锅炉386台,压力容器158台,锅炉出厂监检6台,有机载体锅炉7台,培训制冷工、起重机械作业人员293人次,出色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标准化工作】 2008年,局先后深入到城乡各企业,复审企业标准62家,为企业申办市场准入14家,其中已获证6家,5家正在申办中。加大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力度,先后开展韭菜、水稻、蔬菜等农作物标准化种植专题讲座和宣传活动。呼兰区鸿源养殖有限公司是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养殖种猪和商品猪7000多头,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呼兰分局“农业标准化服务队”主动深入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并积极帮助企业申办省、市名牌,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从整体上推进了全区农业标准化进程。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概 况】 县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于2003年1月,4月正式挂牌。2004年5月,省编委批准更名为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呼兰区分局,处级单位。内设办公室、食品安全科、医疗器械科、药品市场监督科、药品安全监管科。下辖哈尔滨市呼兰区食品药品稽查大队,2004年6月挂牌。
【队伍建设】 2008年,分局制定以适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需要为目标的教育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座谈讨论、警示教育、领导谈话、集体竞赛等多种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方式和载体,切实加强对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清正廉明的廉政教育和荣辱与共的集体主义教育。四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分局组织干部职工募集捐款通过有关部门送达灾区。经常性开展能解决工作问题的法律和药学等业务技能培训。并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选送干部外出培训。鼓励干部职工参加相关专业自学考试。全年开展集中学习活动4次,使业务技能不断提升,适应监管工作需要。制定、完善内部管理相关制度,逐步形成以《行政监管量化考核制》为基础的队伍约束和激励机制,形成并有效运行的制度共7项,强化内部管理,推进监管工作不断深入。建立《行政监管量化考核制》对每位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客观、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优罚劣,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结合起来,把历年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参考。实行上级监督下级的监督责任制,监督对象出问题,监督人要负连带责任。对外公布举报电话、举报箱,电子信箱,畅通群众监督的渠道,主动接受监督。实现与上级部门电子政务对接,建立和完善短信平台和监管相对人电子地标系统,最大效率利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带来的便利。分局与区委、区政府沟通,争取区财政资金5万元,作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经费,为食品综合监管创造基础条件。对涉药企业实行定位式监管,不仅企业自然情况和监管动态通过地标系统进行实时定位,同时牢牢抓住药械监督的主攻方向,对监管责任人实施岗位责任定位,将监管责任细化明确到每个监管人员,使监管责任履行和追究做到有的放矢。
【食品安全监督】 2008年,启动“呼兰区学生午餐工程”,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学校周边学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利民开发区学院路校园周边食品进行集中联合检查清理,集中收缴学校周边流动食品摊床,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宣传作用,在电视上对各部门的整治工作进行跟踪报道,曝光不法行为,褒扬先进典型,并向群众发布学生食品安全预警,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发动群众参与。共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出动车辆大货车8台次,执法车辆120台次,收缴违法摊床近50个,至年末整治工作还在继续开展中。
【处理突发事件】 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区分局立即启动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工作。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婴幼儿奶粉安全监督管理专项工作的紧急通知》,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专项工作,确保此次事件处理快速反应和高效运转。协调质监部门对呼兰区现有四家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乳制品进行抽样,送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市质检院进行检验,目前均未检出三聚氰胺。同时协调工商部门对辖区商场、超市、市场等各类食品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清查,共检查食品经营业户6000余户,检查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400余袋,其他问题奶粉2910公斤,全部下架封存。
【药品市场整顿】 2008年,分局以日常检查为基础,以专项检查为手段,打击制售假劣药械等违法行为,整顿、规范辖区药品市场秩序,采取新措施、办法不断提高监管效果。在近两年建立的辖区涉药企业、从业人员和产品电子档案基础上,分局在办公楼内专设档案室,制作企业产品展示柜,将利民开发区内生产企业的重点品种和容易出问题药品列入展柜。目前共列入展柜24个厂家200多种样品,一目了然的产品展示与同在档案室的纸质档案相对应,对重点监管对象加深直观系统认识。为确保药品生产源头不出现问题,分局突破以往监管模式,转为从原料、标准、工艺方面入手,查处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更深层次问题。2008年4月,执法人员对黑龙江天宏药业有限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和深入调查发现,该公司存在未经批准擅自生产国家控制的易制毒类药品——麻黄浸膏粉;擅自更改工艺生产假药;药品超批量生产且为逃避检查不填写真实药品批生产纪录;违规生产药品使用虚假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等违法行为。涉案药品多达11个品种、23个批次,且数量和金额都较大。经过调查取证,10月14日部分结案,案情进展向市局和区政府汇报。加大对无证经营、挂靠经营、倒票经营和零售药店出租柜台等违法经营行为查处力度,重点查处医疗机构使用非法渠道药品违法行为,强化对医疗机构购药渠道监督,重点解决医疗机构购进药品不规范行为,督促辖区内医疗机构建立和完善药品购进记录,从源头把关。对购药渠道混乱不清,非法从无证药贩购进药品行为,依法限期整改。依法查处经限期整改仍存在问题的企业。分局成立兴奋剂生产经营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开展辖区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出动检查人员68人次、29车次,对辖区内4家药品批发企业和药品零售经营门店及网点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覆盖率100%。分局坚持技术监督和行政监督相结合,按照“在监督中抽验,在抽验中监督”工作原则,严格遵循《药品管理法》和《药品抽样指导原则》规定,结合药品日常监管工作有针对性进行药品抽样,并把销售量大、价格高、质量不稳定、易出问题的药品作为监督抽样重点品种。把近年来药品质量管理不善的涉药单位作为重点抽样单位,切实增强药品抽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年共抽检药品76个批次,已检出1个批次药品不合格。分局指定专门工作人员负责ADR监测报告工作,全年上报ADR监测信息217例,超额完成全年监测目标。
工商行政管理
【队伍建设】 2008年,一是加强作风建设。领导班子围绕学风、宗旨意识、工作纪律、廉洁自律、发展环境、行政效能、民主意识等七个方面的内容,认真查找问题。重点强调了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实行人性化管理等问题;明确了重实绩、重公论、重程序的选人用人原则。理顺了执法体制、创新监管手段、加强干部培训和关心基层建设等一批干部职工关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队伍整顿与民主评议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作风建设专题教育活动解放思想主题实践活动、交通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履行本职工作等紧密结合起来,协调运转,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印发《关于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和禁止铺张浪费行为的通知》,组织开展廉洁从政承诺活动,组织工商所副科级以上干部工商所面向评议代表进行述职述廉。“廉政视角”专栏、“六个一”活动使廉洁观念深入每个监管执法人员心中。针对系统内人才匮乏、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强化教育培训。自行组织开展8个班次的针对性干部培训活动外,积极组织参加市局组织的培训活动。在市局的在线视频培训中,分局各单位负责人参加培训面达100%,收到良好效果。分局迅速启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呼兰分局队伍稳定、履行职责、服务经济、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六个一”活动落到实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2008年,分局再获“双评”最佳单位。二是完成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和岗位交流工作。有62人提拔为副科级以上职务,其中21人提拔为正科领导职务,8人提拔为正科级非领导职务,24人提拔为副科级领导职务,9人提拔为副科级非领导职务。同时,完成科级干部轮岗交流工作。正科级干部平均年龄由原来47.3岁降为43.38岁,副科级干部平均年龄由原来43.7岁降为38.36岁。
【扶持地方经济】 2008年,多方构筑发展平台,壮大各类市场主体。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办事程序,延伸服务领域,大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优化市场准入环境。一是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依法做好呼兰区政府关停整改的哈尔滨呼兰区幸福造纸厂等11家排污超标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工作。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哈尔滨呼兰区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为67家企业出具了相关证明文件,有力地推进了企业改革进程,成为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的“好帮手”。三是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对尚未改制的国有企业老字号的企业名称,预先锁定,禁止他人抢注,凡是与老字号相同或近似的一律不予核准。四是简化办事程序,继续深入实行“一审一核”登记制度。分局实行“一个窗口”统一受理,集中办结,统一送达,努力提高注册登记水平和质量,农村所实现了办照到户,送照到户。2008年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024户,企业274家。积极推进帮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红盾护农、权益保护、市场助农等活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一是出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框架政策,围绕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落实各项具体化措施支持新农村建设。二是做好新农村建设联系户帮扶工作,全力扶持农村的建设。三是登记大厅开辟“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绿色通道”,倾力支持农民合作社登记。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0家。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引导申请商品注册商标。一是引导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提高企业创名牌商标意识。年内,哈尔滨市乐泰药业有限公司的“亮甲”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君诚”等5件商标被认定为哈尔滨市著名商标。二是帮助企业解决商标注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企业新办理商标注册、转让、续展、变更、许可合同备案等事项15件,接受企业咨询60余人次。三是深入企业、农村、调研新形势下如何利用商标品牌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农业及其他产业。全区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29件,市著名商标33件。发挥监管合同职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对拍卖企业的适时监管和信用监管,强化了拍卖活动的前期备案和后期备案审查工作。市场科共参加了8次拍卖现场会。二是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工作,在原有的25户“守合同重信用”的基础上又评定了12户,全区共发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37户。三是积极做好动产抵押物的登记发证工作,严格认真审查抵押合同及主合同,建立和完善动产抵押登记档案管理制度和定期回访制,维护银企间的信誉和利益。加强12315维权网络建设,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围绕年主题消费与责任,分局开展了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维权活动。一是组织呼兰区部分企业代表参加市消协组织的“消费与责任”论坛;二是开展“信得过企业”和“信得过商品”评比活动;三是开展“红盾护农、送法律法规下乡”活动。“3.15”活动当天,在步行街广场举办了大型法律法规咨询活动。消协工作人员现场接待、受理消费咨询百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新增社区维权投诉点3个,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89件,解决18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
【行政执法】 2008年,紧紧抓住“红盾亮剑”行动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开展集中整治。全年查办违法违章案件369件,罚没款入库232.1余万元,行政执法工作有了“四个突出变化”。一是一般程序案件增加,简易程序案件相对减少,罚没款收入同去年相比大幅增加。“亮剑行动”中,分局办理一般案件100起,收缴罚没款58.5万元,占全年目标25.4%。其中20万元以上案件3起,5万元以上3起,案件录入达100%。二是执法领域有新拓展,敢于涉足新领域、积极挖掘案源。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起,涉及单位4个,传销案件3起,清查无后置企业和公司12个。三是办案水平有明显提高,围绕“教育、警示、处罚、回访、帮扶”五方面实现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到位,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四是分局统一指挥调度,按职责分工处理完善申诉举报案件,所办案件中,科所联动案件比例大幅上升。
【基础性工作】 2008年,一是以活动推进和谐机关建设。组织开展抗旱保春耕支农储蓄存款、市慈善总会会员入会、支援地震灾区捐款及交纳“特殊党费”等活动。支农存款额50余万元;有73人加入市慈善总会,全体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累计捐款47870元。二是重视和加强老干部工作,责成专人为离休老干部杨彬、二等甲级伤残军人朱发办理老干部医疗统筹等事宜,从根本上解除本人、家属和单位后顾之忧。三是健全财务规章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开源节流。严格按照“一吃饭、二工作、三建设”的支出顺序,在保障人员工资正常发放基础上,合理安排经费支出,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四是坚持用制度去管人、规范事。坚持做到“五个规范”(环境规范、职责规范、形象规范、制度规范、工作规范),实现“六化”(职责明晰化、工作程序化、服务标准化、政务公开化、设施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目标。办公室档案管理连续七年被评为优秀单位,对外宣传在全市、全区和全市系统处于前列,提案办理、保密工作在全市系统和全区领先。五是全力维护系统安全稳定。严格落实“四防”安全责任制,完善工作制度和应急机制。坚持信访工作“包保”责任制,从维护大局、保持稳定、促进发展角度处理和解决干部群众提出的信访问题。系统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没有群体上访和信访事件发生。
统计工作
【队伍建设】 2008年,不断开创新局面,通过制度抓落实,取得明显实效。一制定完善“局机关干部定期学习制度”,使内部管理有章可循、考核奖惩有据可依。二强化上下班考勤制度落实,制订专门签到簿,有专人负责,有效促进机关工作作风转变,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三抓素质培养。经常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相关业务知识,明确区委区政府最新工作思路和中心工作动态,利用统计信息网及时下载相关新知识、新信息,着力提高统计队伍分析问题能力和统计服务水平。
【数据质量】 2008年,坚持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统计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多次组织乡镇、部门、企业统计人员参加省、市、区级业务培训,切实把好基层数据质量关。二是加强对重大数据评估工作,实行数据质量评估制度。由专业人员抓源头数据、业务局长抓上报数据、抓关键数据,一级对一级负责,谁出问题追究谁的责任。三是加强部门之间协调作用。统一口径,有效减少“数出多门”,做到数出一门、一个口径对外。较为真实地反映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态势。
【专项经济普查】 2008年,按照省、市统计部门工作部署,积极搞好区经济普查工作,及时组织基层人员相关培训,除搞好各项日常统计工作外,还结合区实际情况,积极有效开展农村住户、畜牧业、消费价格、规模以下工业、能源消耗、城镇劳动力、城市居民收入等专题调查,由于领导重视,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专项普查及专题调查工作均受到省市统计部门肯定,较好地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调查任务。
【统计法制建设】 2008年,一是认真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活动。按照省、市统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培训班等形式开展了法制宣传,同时还组织骨干人员配合区直有关部门到中心广场人员比较密集地方开展统计法制宣传,从而提高了统计执法人员法治观念,推进统计部门依法行政和依法统计的深入开展。二是不定期开展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在认真做好统计监审工作同时,根据各专业统计数据质量状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不定期地开展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加大对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力度,专门组织全区各个专业负责人员积极深入基层搞好质量检查,通过检查及时纠正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服务创新】 2008年,统计局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领域,提高统计服务质量,努力实现统计服务新跨越。一是推进主动统计,增强统计工作超前服务意识。在做好定期报表、年报表统计同时,围绕经济工作热点问题,及时开展统计调查研究,由被动式变为主动式、服务式。二是深化统计调研,增强统计服务的科学性。各专业年报一结束,就着手编写《呼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并及时在区政务信息网上发布,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扩大了统计数据影响面,收到了积极的、较好的效果。全年累计完成统计分析26篇。三是做好各项指标监控工作,从横向和纵向来分析区经济形势,做好经济预测分析。并适时为领导和相关部门加工整理、分析临时急需的统计信息,使统计对上服务与对全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赢得了社会各界认可和肯定。
【统计教育培训】 2008年,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是统计事业发展的源泉动力,局把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一是着重抓好了基层单位统计人员培训工作,累计有115名基层统计人员授受继续教育培训,77名基层统计人员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经省组织统一考试,合格率达100%。二是结合年报工作,举办工业、农业、投资、贸易、综合、核算等专题培训班。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和学习,全体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国家统计局调查队】 队伍建设。2008年,呼兰调查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统计调查工作会议和呼兰区“两代会”精神,以提高统计调查数据质量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创新务实,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克服调查业务多的困难,较好完成全年各项统计调查工作任务。一年来,全队同志认真按照总队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抓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制定和完善队机关各项工作制度,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调查能力。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树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理念,使队机关自身建设迈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全队职工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队积极响应总队和区委、区政府号召,踊跃捐款600元、五名党员交纳“特殊党费”向地震重灾区捐款1300元,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观念。
常规调查任务。认真的完成各项制度性调查,是调查队的硬任务和重要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努力提高调查质量,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可靠。在调查数据质量控制上,始终把数据质量放在第一位。无论是农村住户调查、农产量调查、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畜禽监测调查、旅游调查及专向调查等,努力做到“事前”工作做细,“事中”工作做实,“事后”工作到位。对每一项调查都按照调查方法制度的要求,明确上报时间和审核要点,在报表上报前,以电话通知方式提醒各单位及时上报,在报表录入前除加强逻辑审核外,还采取相关资料对比验证法,对出入较大的数据进行查询更正,同时,对部分专业调查结果按比例抽选进行电话回访,保证源头数据质量和调查的真实性。
基础工作。按照《统计调查基础工作规范化规程》,切实加强对基础工作的检查。由队领导带领全体队员多次到各乡镇、调查网点检查指导。为保证检查效果,一是调查队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进行解决和纠正,通过现场培训、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等多种形式,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使记账户记账水平和记账热情大为提高,促进了全区统计调查工作的平衡发展。对全区300户调查网点的检查指导,按照上级统一方案要求,层层审核,严把数据质量关。通过检查,既掌握了情况,又起到了督促作用。通过采取上述的检查,查出了基层工作中的问题、漏洞和薄弱环节,为指导和加强基础工作提供依据,保证了全区统计调查源头数据的真实可靠。在此基础上,出色完成了全区300户住户调查报表工作。
业务培训。在1月10日和3月27日利用畜禽监测摸底调查培训及7月16日住户调查讲评交流契机,组织乡镇统计人员和辅助调查员对全面业务进行集中培训。利用基础工作检查之机,对调查员和记账户进行培训;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训,使各项工作圆满地完成。
质量评估。各专业对基层上报的各项统计调查数据进行认真核实,由队领导把关、审核,在上报前进行认真评估,写好评估报告,确保了统计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制度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全队统计调查工作水平,一方面,结合总队完善规章制度有利时机,调查队修订、完善了工作制度22项,并将各专业业务流程图及岗位职责制作成图板上墙,进一步明确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完善了调查工作的激励机制,鼓励争先创优。调查队按照总队统计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对全队工作从调查业务、调查服务、党政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四方面进行考核,制定了《国家统计局呼兰调查队目标考核评比方案》。同时,为加强呼兰调查队统计调查工作,本着从严管理、奖罚分明的原则,以利于充分调动乡镇(街道)统计助理工作的积极性,特制定并出台了《乡镇(街道)统计助理目标考核评比方案》。
档案工作。10月31日,全面完成档案立卷归档工作,档案内容包括党群类、行政类、业务类和财务类等资料。一是邀请区档案局专职档案员来队全面指导。二是队内以专兼职档案员齐管的工作机制,严格按照档案归档要求,利用半个月时间,全面完成档案归档214卷。其中党群类2卷、行政类46卷、业务类66卷和财务类100卷。三是此次档案立卷,达到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分类准确,组卷合理,装订细致规范的要求,为今后查找利用和有效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专项调查任务。全年组织完成了农村居民旅游调查、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农户存粮情况调查、城镇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公众满意度调查、农村(城镇)五保家庭(低保家庭)情况调查等临时性专项调查工作任务。上述各项调查中,为搞准搞实统计调查数据,全队坚持深入基层点、户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认真编码、录入、审核,力争将差错消灭在基层,确保源头数据准确,认真进行调查数据评估,多方论证分析对比,撰写统计分析评估报告、统计调查信息,搞好统计调查信息服务。
观察点工作。交办的各项工作视为主要任务,并落实到行动上。全年共撰写专题报告3篇、动态反应2篇,同时完成《农民家庭现金收入情况典型调查》《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状况调查》和《现代农业建设状况评价及政策需求情况问卷调查》,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和教训都及时、准确的反映给省发展中心,实事求是的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统计调研分析。全队共撰写各种调研分析报告24篇,其中14篇得到区领导批示;上报重大经济信息37期;上报政务信息203期,其中1-10月份被总队内网采用71期,得355分,列县级调查队前列。全年撰写信息的数量比上年有所增加。
审计监督
【队伍建设】 2008年,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机关作风建设,认真落实“11335”工程,全面实施“五个一”活动,推动争先创优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在省、市审计系统及区委、区政府的各项评比中,局先后获“全省审计系统争先创优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审计系统先进集体”“呼兰区政风行风建设最佳单位”“呼兰区国家机关先进集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单位”等称号,先后有10余人获“全市审计系统先进工作者”“呼兰区国家机关先进个人”等称号,实现局双文明建设目标。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初,局申报市级文明单位后,全局动员,一方面从树立审计形象入手,从领导到普通干部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各项机关制度,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另一方面组织有关人员归纳总结近几年来文明单位创建的各项资料,形成了59本创建卷宗,全面反映审计局创建工作。4月初市文明单位创建考核组检查验收中,对审计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在最后综合评定中,顺利通过,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此外,局利用春节前后时间,组织全局同志进行为期近2个月的审计规范、有关法律法规、审计业务知识培训,通过以上学习和培训,使全体同志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有较大提高,为开展好今年审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完成情况】 2008年,审计局年初计划项目29项,其中:署、省、市统一组织审计项目11项,自定审计项目18项,经过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调整,截止11月30日,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34项,共查处违纪违规金额3767万元,损失浪费金额282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451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78万元;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金额14万元,调账处理金额1921万元,上缴财政资金33万元。完成的34个项目共提交各类报告35篇。发出审计信息6篇,被批示采用4篇。
【债务审计】 2008年,根据省市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审计局重点对1986年7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期间的农村“普九”债务进行审计。由于历史陈欠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农村会计基础差、财务资料残缺不全及审计要求时间紧、难度大、责任重等特点,动员全局力量,派出5个审计组,采取书面审计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方法进行审计认定。审计结果表明,全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175所,全区自查上报“普九”债务3798万元,涉及债务主体145个、债权人1665人。审计认定1968万元,涉及债务责任主体116个、债权人750人。剔除1830万元,剔除率48%。通过认真审计认定,达到确保国家资金的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审计目标。
【资金审计】 2008年,在四川遭受地震灾害后,审计局积极组织全体审计积极捐款,通过向区民政部门、区妇联及“特殊党费”形式,捐款7100元,让灾区人民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为加强救灾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合理使用,局在省厅统一组织下组成审计组,对全区救灾资金进行跟踪审计,按时上报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5月27日局发布《呼兰区审计局关于呼兰区抗震救灾捐赠款物审计结果的公告》。同时,对环保排污费、林业专项资金、体彩公益金、养老保险资金等各项专项资金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审计资金总额15632万元,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25万元,对存在问题进行处理处罚,确保专项资金能够专款专用,发挥专项资金重要作用。
【项目审计】 2008年,审计局承担审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6条,其中:呼兰区15条,道外区1条。计划规模67.9公里,实际完成67.9公里,计划总投资4939万元,合同价总投资3200万元,实际投资额3304万元。上述16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按计划竣工日期全部完成投入使用,改善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对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 2008年,本着“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十六字方针,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局同志按照要求,认真做好每项基础工作,按照两个暂行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对离任领导干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履行经济责任情况、遵守廉政规定情况等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得到区领导、组织部门、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充分肯定和支持理解。根据年初计划和年度内组织部门提请,对8个部门和单位的11名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查处违规金额197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314万元,损失浪费金额212万元,对被审计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审计评价,对上述单位存在其他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依法处理。
国土资源管理
【耕地保护】 2008年,国土资源局对全区耕地和基本农田现状进行调查,建立了耕地和基本农田台账,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持集约节约用地,严把建设用地审批关,充分利用非耕地,少占耕地,做到占补平衡。使呼兰区耕地保有量没有减少,基本农田保护率未降低。
【建设用地】 2008年,一是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顶山航电枢纽工程、呼兰河治理、三家堤防等重点工程的调查摸底、土地权属地类确认、组件报批工作,为下一步拆迁安置工作提供翔实的数据,保证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能够积极配合区政府处理好征地农户的咨询和信访等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二是积极完成招商引资项目的用地报批工作。2002年6月,呼兰区被列为全国规划修编试点县之一,在用地指标缺少的情况下,国土局充分利用规划修编试点的机会,经局领导多方协调,批准呼兰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1.3平方公里,促进了用地需求。同时组织精干力量,加班加点,全力以赴,先后完成了绿地集团、哈药集团、大都会、顺迈医院等项目九批次项目用地的组件报批工作,面积237公顷,保证呼兰区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搭建资源保障平台。三是为重点进区项目提供优质服务。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在进区项目土地测量、征地拆迁补偿、组件报批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协调和攻坚的作用,为进区企业搞好服务,积极处理好用地问题。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2008年,一是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土地使用权招拍挂规定,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全部实行招拍挂。进行了七个批次土地挂牌出让工作,新老城区共挂牌47宗地。“两金”收缴:老城区1971万元,新城区7800万元。二是推进存量划拨土地有偿使用步伐。在原存量划拨国有土地收缴年租金基础上,凡是进入市场流转的,全部实行有偿方式供地,对符合租赁方式供地的,全部实行租赁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即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又减轻企业压力,规范了土地二级市场。三是为企业盘活土地资产搞好服务。积极支持企业和用土地资产融通资金,共为92家企业212.6公顷的土地办理抵押登记手续,为企业融通资金约2.112亿元,解决了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土地调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呼兰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在区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经费不足等困难,组织精干力量,全力推进。区政府成立领导小组,下发了文件,召开工作会议,与乡镇、街道签订责任书,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印发了调查方案和土地权属调查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人员培训。配合专业队伍完成了现状地类的野外测量、调查工作。国土资源局承担的土地权属调查外业工作基本完成,2008年,全区共完成权属调查宗地398宗,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894份,《土地权属争议》原由书6份,覆盖面达100%下阶段内业工作已全面启动。在土地权属调查工作中,成立了三个调查组,分别深入乡镇、村屯开展调查,保证了与国家和省、市的安排部署同步和调查成果汇总,为呼兰区第二次土地调查下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土地整理】 2008年,国土资源局实施的莲花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是国家批准的项目,面积1925.8公顷,国家无偿投资1427万元。该项目是呼兰区争取到的第一个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保证工程实施,区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国土局成立了项目指挥部,抽调精干力量组织实施,实行了工程招投标、监理、法人、财务审计等制度。已完成打机电井111眼,整修道路40条(长60公里),修桥2座,涵23个,整修水渠30条(长45公里),目前正抓紧实施土地平整、输电线架设工作。该项目的实施,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也为呼兰区下一步土地整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按照市政府和市局的要求,组织开展了呼兰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将松花江、呼兰河流域的基本农田纳入土地整理项目规划。
【执法监察】 2008年,一是强化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制定三年学习计划,合理部署加强培训,边工作边学习,使业务水平整体提高。工作中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规范,健全了《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快速反应制度》、《执法巡回检查制度》等多项制度,用制度规范执法监察工作。二是完善执法监察网络。投入20余万元配备执法专用设备,建立执法监察快速反应的保障机制。三是加大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通过巡查发现违法案件31起,依法查处29起,结案率达98%,共收缴罚金733余万元。四是探索执法监察工作的长效机制。结合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结合呼兰区执法监察工作的实际,在完善“三个体系”的基础上,在动态巡查、责任追究、遗留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以适应执法监察工作新形势的需要。
【政策法规和信访】 2008年,一是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组织呼兰区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全区参加培训班学员325人,其中主管土地的乡镇长18人,国土资源局全体职工也参加了培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利用“6.25”第十八个全国土地日开展大规模宣传工作,设立宣传站17处,悬挂条幅30条,散发传单3万份,报纸1000份,出动宣传车10台,并利用秧歌表演和电视媒体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热情接待群众来访,维护社会稳定。一年来共接待来访人数100余次,信函16余件,办结15余件,其中1起正在处理中。来访40起,来访108人次,办结40起。三是调处土地权属争议,维护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全年受理土地权属争议4起,调解1起,办结1起,正在处理中2起;行政复议3起,维持1起,终止1起,正在复议中1起;行政诉讼3起,维持1起。
【矿产资源管理】 2008年,一是开展了矿山生态环境及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全区已累计投资56.49万元,完成矿山治理面积103.08亩,通过治理,全区矿山企业基本上形成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林、草、矿复合生态系统基本框架。二是加强矿业权管理。全区协议出让18家砖厂采矿权,出让总量为40万立方米,价款总计41万元,及时为采矿许可证到期的矿山企业办理了延期登记手续。三是认真开展矿业秩序整顿工作。为了巩固多年来呼兰区治理整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已取得的成果,进一步解决目前呼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了深入整顿各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目前该工作已经顺利通过省、市检查验收。四是加强矿产资源日常监管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执法监察机制,通过填报矿山年报和储量统计表及对矿山企业实行年检、“三率”指标制定与考核等措施,初步建立了矿产资源动态监管体系。五是完成各项规费收缴工作。共完成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入库任务8.3万元。六是全力以赴搞好全区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为规范非煤矿产资源整合中的采矿权管理,顺利完成呼兰区整合工作,关闭非煤矿山企业7家。
【基础业务】 2008年,一是加强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严格履行土地登记程序,全年完成土地登记发证2070宗,其中国有土地358宗,楼房1227宗,集体土地409宗,土地登记准确率100%。二是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工作,重点对耕地及新增建设用地进行变更调查,变更总面积1767.4亩,保证了地籍资料现势性。三是开展全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工作,成果报省厅,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四是土地测量工作成绩突出。完成外业测量147宗地,面积311公顷,收缴测量费42.56万元。五是土地收购储备工作进一步发展。对收入储备库的取土坑进行发包,并能够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呼兰区部分停产企业土地收储入库工作,盘活企业存量土地,显化土地资产。在收储工作中,积极探讨集体土地收储,得到市局认可。六是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布局规划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为呼兰区经济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七是收费工作超额完成,共收缴土地租金99.7万元,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收费任务。呼兰区国土资源局被市国土资源局评为土地系统先进单位;政风行风工作被评为群众最满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