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乡镇概况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29
呼兰街道
【概 况】 2008年,街机关内设党群办、行政办、社会事务办、城区管理办、财政经济办、社区服务中心、司法所,实有人数51人。管辖伟光、永兴2个村,建设、新民、新华、胜利、东风、奋斗6个社区。年全街生产总值实现13.72亿元,增长12%,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8.7%、9.2%、12.5%。招商引资实现81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现5579元,分别实现年初工作目标。2008年,在庆“七一”活动中,通过组织医疗服务队、环保先锋志愿者服务队、书画展、联欢会等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在“邻居节”系列活动中,突出“社会、社区、邻里共和谐,真情关爱你我他”这一主题将廉政文化进社区、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居民讲述及图片观展、成立“快乐大院”等引入活动中。以“敲门送平安、电话送问候、书信送真情、网络送关爱”等活动为主要形式,讲述社区廉政文化建设成果、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社区居民生活中发生的变化等内容,以培育社区居民间“以德为邻、团结互助、情暖万家、共建和谐”的情谊,倡导“与邻有德、有邻为善、与邻相助”的新型邻里关系为主导方向。在唱响夕阳红为党旗增光彩主题党日活动中,通过文艺演出、快乐老年节、温暖到千家、党员组织交心会、微型历史博物馆观展五个环节。营造出团结、友爱、拼搏、向上的发展环境,丰富百姓业余文化生活。党员队伍建设。以强化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为目标,以“知荣明耻、永葆先进性”和“优化发展环境”两个主题为教育主线,在全街范围内下发《树文明新风、建和谐街道倡议书》《呼兰街道日常工作生活管理规则》《呼兰街道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要求全体人员对照行为找差距,规范自己行为,树立良好党员干部形象。2008年,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和街道各项工作管理制度,成立“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落实首问责任制,强化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精简会议、压缩文件戒虚务实、从严治政形成一心谋事,埋头苦干,高效成事工作作风和创新氛围。抓好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关于贯彻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规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追究制度》《廉政档案管理制度》《群众监督评议制度》,制定《关于在全街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实施方案》及《考核实施办法细则》。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力度,增强机关党员干部及社区、村工作人员腐败抵御能力。正面宣传弘扬反腐败的主旋律。两级班子成员落实廉政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顺利完成呼兰街道村民委员会和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做好秋季征兵工作,向部队输送新兵50人,全街节假日民兵战备值班260人次,组建民兵分队10个,发展基层民兵1050人。安全、信访、综合治理、文体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团体都做了大量工作,为全街工作提供保障。
【街域经济】 2008年,招商引资新引进项目2个,引进金额810万元,引导并新增个体民营企业80余个,利润总额5597万元。财源建设:一是在财政体制尚未明确情况下,继续协调资金,确保机关各项工作正常运行。二是加强对社区居民户和所辖单位的卫生费收缴力度,为街道社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完善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对发包项目进行清理,加大欠款回收力度,促进街域经济稳步增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预决算管理制度,推行“采购统筹、外出统筹、会务统筹、培训统筹”,倡导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机关、社区、科室、村屯、个人。
【城市化建设】 2008年,加快社区自治发展,建立健全服务体系,认真解决居民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累计为社区居民处理、解决疑难问题129件,接待居民来访81人次;全面推行《社区居民计生服务登记卡》,利用一个月时间,组织社区人员对全街20889户居民、共计20余项内容的住户基本情况进行走访填写及整理工作。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人居环境水准。全街清理卫生死角400余处,疏通沟渠、管道、填平洼地100余处,为居民排除污水400立方米,有效的改善社区卫生条件、优化人居生活环境。开展以“环境进社区”、“提高市容市貌质量”为主题的环境整治工作。发放保护环境宣传单2000余份,清除广告张贴1700余张,设立公共信息发布板(墙)16处,新增、修补绿化面积1万余平方米,新栽树木5900株。参加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参加“创安小区”的创建评比活动。进行城镇低收入居民廉租房申报工作,全年共为社区居民组织再就业培训2次,义务为下岗职工提供服务3000人次。提供就业信息200余条,处理、接待民事纠纷及法律咨询140人次,为原镇办企业退休人员补办手续,使生活得到保障。
建立健全低保、特困、医疗救助等生活保障体系。全年新办低保75户、110人,做到应保尽保。全年共投入救灾资金1.9万余元,举行“抗震救灾、奉献爱心”大型募捐活动,共向灾区捐款72610元。
双拥和扶贫工作。组织领导社区、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活动,争创“双拥模范街”,建立优扶相关档案,保障优扶对象的合法权益。年内共发放优扶金57万元。
全力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2008年,全街总出生人口987人,完成计划生育率97.5%,统计求实率100%,流动人口建档率92%,持证率95%,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99%,孕检率83%,重点人口随访率。同时,对辖区流动人口进行四次清查,并以“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2次,共发宣传单3.79万份,出动宣传车6台次,设广告牌30余块挂过街横幅4条,举行各种培训14次,使已婚育龄妇女对计生政策的知晓率达90%以上。全街新纳入计生会员897人,为独生子女办证11354个,办理流入人口证明3280个,流出人口证明75个,以细致准确的成绩代表呼兰区顺利通过市计生协会检查组的考评验收。
【新农村建设】 2008年,落实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对粮食直补等各项补贴资金“采用一折通”发放形式,畅通资金发放渠道,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起到了促进作用。
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推进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年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00亩,特色无公害作物4500亩,占耕地面积80%,占农业产值35%。加强养殖业的科学管理力度,成立了街道防治疫病领导小组,设专职疫情报告员2人,对两村养殖户防疫工作监管防疫率100%。实行主辅换位,推广优良品种、优化饲养机构,扩大农村市场副业经济占有比率,优化品种带动经济效益占全年农业总产值35%,人均收入增加500余元。组织两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成功推荐农民工就业78人,自行寻求就业岗位60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步伐。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容环境治理工作力度。推动农村城市化发展进程。全年共投入建设资金80万元,新修水泥路面、铺路、边沟1.19万延长米,维护道路3500延长米。加强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力度,开展环保进农村示范工作。实行村财民理街代管的财务管理方式,执行预决算审批制。实行村务公开,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做到重要项目支出公示上墙。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自愿参保意识,参保率100%。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保持稳定的农村生育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残疾人帮扶等社会救助体系,全年共发放农村“五保户”生活补贴款5600元、特困户救济金3200元。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积极实践取消城中村,由村民向市民、农村向城市过渡的准备工作。
兰河街道
【概 况】 2008年,街机关内设党群办、行政办、社会事务办、城管办、财政经济办、社区服务中心、司法所。全街实现社会生产总值9.4亿元,增幅12%。一、二、三产业分别增值0.9亿元、4.8亿元和2.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300元。2008年,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全街党员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开展了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及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的学习和培训,培训时间40课时,培训610人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为重点,强化对干部的政治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大局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配合意识和落实意识,确保各级干部目标一致,尽职尽责,干事创业;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各基层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努力奋斗,不断创造良好有序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全街的大发展、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让为民服务成为党员、干部践行“宗旨”的自觉行动。全街党员、干部自觉为民解困28件。开展整顿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工作,认真解决部分干部思想观念旧、精神状态差、工作作风飘、落实措施粗、创新能力弱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干部执政能力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贯彻《实施纲要》,推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责任到位,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绩。
2008年,各社区开展文明小区、共产党员楼道、平安楼道创建活动,街域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武装、妇联、共青团等团体,充分发挥党联系广大人民桥梁纽带作用,有效维护了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全和谐的政治局面;通过法律讲座、街心广场定点宣传等方式,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公民法律素质和公务员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提高;不断完善决策机制和决策程序,民主与集中有效结合,实现决策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计划生育全年符合生育率达95%以上。2008年,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8次、专项检查6次、查出隐患31处,全部进行了整改;按照“五字”治访方针,严格执行主要领导信访工作责任制,幸福情况通报制,“一案三查”、“一票否决”等制度,认真调查解决信访问题,全年信访案件21件,解决处理16件,尚有建国社区集资款、呼兰河改造土地补偿等五个问题正在处理当中;深入开展“平安呼兰”创建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在全街范围内形成警民打防全员参与治安防范格局。定期开展民事纠纷排查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作用,调解民事纠纷成功率100%。
【工业经济】 2008年,优化工业环境,工业快速发展。规模型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招标全面完成。落实优惠政策,不断优化企业环境,深入拓展服务发展空间,结合实际,规划原野工业小区,规划占地面积42公顷,建筑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100万元,实现利税390万元。发挥资源优势,开发项目,引进嘉润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到位资金875万元。妥善处理企业遗留问题,接待并及时处理欠款、职工档案遗失等问题20余件、90人次,有效控制企业职工上访,维护区域稳定。
【新农村建设】 2008年,全力推进辖区内2个村的新农村建设。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建设以马铃薯、大葱棚室化蔬菜为主要产品的“北菜”基地,原野村土豆、大葱、大白菜。种植面积5800亩,年实现收入4500万元;富强村温室大棚已超过800栋,面积920亩,实现收入1500万元。扩大牛奶业生产规模,两村奶牛存栏3160头,实现收入880万元。在奶牛业带动下,农民养殖猪、鸡等畜、禽热情不断高涨,收入不断增加。推进两村引电入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富强村投入70万元实施引电入田工程,安装线路4000延长米;原野村投入12万元,安装线路1000延长米;使两村节约费用40余万元,增加效益80万元。富强村加快农村旅游资源开发,为市民提供原生态休闲用餐场所。两村积极打造奶产品品牌和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品牌,拓展市场空间。两村相继成立晨光蔬菜、利农蔬菜、富农蔬菜、益民奶牛等4家专业合作社。加强畜禽防疫工作,奶牛、猪、鸡、鹅等畜禽免疫率100%。
挖掘农民增收潜力,推进两村工业化、市场化、社区化进程。发挥农村信息网络平台作用,为农民搭建高效种植、精品养殖等方面创业平台,推动农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两村劳动力转移50%以上,年增加收入200余万元。改善人居环境,村民住房砖瓦化率95%以上。加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村民参保率90%以上。
推进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建设。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两村基本达到文明村建设标准,两村“十星”级文明户达67%。村民邻里和睦,积极、向上、和谐风气逐渐形成。继续以村容整洁为标志,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两村“三纵三横”交通路网建设,富强村投入80万元修建总长2800延长米白色路面,原野村修建总长5000延长米白色路面。村屯主要道路两侧实现初步绿化,两村各栽种绿化树1.5万余棵,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两村共投入6万余元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清运生产、生活垃圾3500立方米。
【社区管理】 2008年,强化社区管理和建设。一是继续完善社区数字化管理模式,提高社区管理信息化水平。二是依法强化对城市基础设施管护,对辖区环境卫生进行有效管理整治。三是发挥社区文化团体的作用,全年开展文体活动30余次,繁荣了社区文化。切实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建设和谐社区的积极性。
全面启动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推进社会和谐进步、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服务工作。参加活动265人。志愿者除参加公益事业外,积极投入人力及物力关怀、支持社区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产和生活。
开展“邻居节”活动。各社区居委会围绕打造和谐邻里、构建和谐社区,组织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邻居节”活动,为邻里之间相识、相知、相助牵线搭桥。
开展劳动和社区保障工作。启动小额贴息贷款,对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提供支持。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培训38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0人。
做好各项社会救助工作,解决弱势群体困难,不断完善扶贫济困体系,落实各项脱贫扶贫工程,组织社会力量开展活动。发挥“爱心超市”作用,落实扶贫工作,为困难户解决取暖用煤4吨、米面油2500斤、衣物1700件,自筹资金1.2万元,为建国社区低保户王晓秋解决治病及住院问题。
腰堡街道
【概 况】 2008年,腰堡街道机关实有人数48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一免两补”政策。街道按照中央、省、市及《呼兰区2008年对农民粮食直接补贴推进意见》要求,启动对农民粮食直接补贴工作,截至3月30日,全街发放粮食直补款151288元,发放良种补贴款147527元,较好地完成上级分配的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工作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号文件精神,做到种植结构调整早、落实生产技术早培训、生产资金早筹措、生产资料早下摆、春耕整地早动手。水稻播种面积1.2万亩,比上年增长12%;大豆3.4万亩,比上年增长2%;玉米3.7万亩,比上年减少1%;薯类2200亩;谷物杂粮2000亩;蔬菜及经济作物6400亩,比上年增长7%。全街道自年初开始,集中开展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17次,参加培训人员1640人。全年有近3万亩堤绝产,堤内1.2万亩农田受灾,粮食亩产仍实现530公斤。组织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力经济全街道外出劳务人员6413人。占劳动力总数48%。实施主辅换位,全街道畜牧业生产呈上升趋势,成为街道经济的“半壁江山”,为街道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奶牛、黄牛、生猪饲养量有所增长,存栏奶牛1400头、黄牛2600头、生猪8000头,肉鸡50700只、蛋鸡32740只、鸭鹅21800只。推进林权改革,提高植树质量。街道将植树造林工作纳入全年要做好八件事之一,采取村里出地、农户造林、谁造谁有的原则,与农户签订林地承包合同书。全街植造农防林23条、用材林3处,村屯绿化街道4条、村围子一条。完成造林面积214亩。街道办又对腰堡、大堡、水师村主任街进行重新绿化,使其达到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标准。
2008年,严格按国家政策办事,对政策明文规定的绝不走样,做到该给的全部补给农户;对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与省、市、区农委信访办保持联系,对问题及时请教咨询,使各村政府对土地纠纷问题的答复意见一致,并将可能发生的上访问题处理意见报区、市、省农委和信访办,争取上级对问题处理结论的认可。街工委书记、街道办主任,到一般干部,落实人人抓信访、人人抓稳定的“一岗三责”责任制,形成人人管信访,个个抓稳定的氛围。建立解决土地上访问题住处网络,把解决土地上访问题纳入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中,做到在村能解决的不许推到街道,在街道能解决的决不推到区里,下级解决不了要逐级上报。街道办事处主管领导专门负责处理土地纠纷问题,行政办设专职信访工作人员,对来访反映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处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年通过信访窗口接待各类上访案件543人次,主管领导接待484人次,召开班子会议集体研究解决土地纠纷问题17次。到年底,未发生一起集体越级上访案件,街道各类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招商引资】 2008年6月,腰堡街道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下发《腰堡街道招商引资任务指标分解及奖励办法》,将务层层分解。对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单位和个人给一定奖励。组织街村干部外出学习、参观、考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增强村干部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引进广源菌类栽培、山野菜加工厂、黑龙江明达集团养殖场、哈尔滨食品有限公司、哈尔滨成林木材加工厂等8家投资企业,到位资金1900万元。引进企业还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每年新安排500多名劳动力就业,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快发展。
【计划生育】 2008年,街道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并与各村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控制早、非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各项责任状。出台严格控制早婚、早育、非婚生育和计划外多胎生育规章制度,以及关于对个别村出现早婚、早育、非婚生育、计划外多胎生育等情况处理意见。加大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利用标语、口号、板报等形式,在1月6日进行中国13亿人口日宣传,把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向深入。采取一切行之有效方法和手段,从源头抓起,禁止早婚早育、非婚及计划外多胎生育。组成数名强干的技术队伍,深入基层为广大育龄妇女开展查孕、查环工作,排查计划外怀孕,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对计划外怀孕人员提出明确要求,在怀孕7个月以下的要采取坚决措施。1—10月,全街共查孕、查环占全街已婚育龄妇女93%;人流、人产共21人次。加大征收社会抚养费力度,征收立案率100%,结案15例。1—10月,征收社会抚养费5.6万元。对拒不交纳社会抚养费当事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起诉6起,执行3起。通过征收社会抚养费,对想要违法生育人群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
【大病统筹工作】 2008年,街道办事处召开各种会议,并利用标语、板报等形式宣传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竭尽全力为参保农民服务。全街道总参保人数13159人,1—10月报销金额207451元,受益人口817人,占参保人数6%。
【民政工作】 2008年,全街道优抚对象76人,优抚金额4万元,每季度补助费到位后,都按时给优抚对象送到家中。2008年全街有贫困户62户,街、村干部包扶28户,尽最大努力做到能帮多少帮多少。让贫困户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全街道共有295名残疾人,除了完成区残联交办的各项工作外,经过多方求助为3名残疾人找到工作。
利民街道
【概 况】 2008年,街机关机关内设党群办、行政办、城管办、财经办、社会事务办、事业服务中心。实有人数52人。下辖利民、玉田、治水、玉强、玉华、玉强6个村,顺迈、兴业、学院路、师大、燕京5个社区。
【经济工作】 2008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7.8亿元,农民总收入1.86亿元,人均纯收入6120元。年初出台《街道2008年企业考核奖励的政策意见》,招商引资工作,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跨越,引进加工企业,增加财政收入。辟建新型鞋业园区,共引进制鞋企业12家,规划用地3.6万平方米,产品全部出口俄罗斯,预计总投资3600万元,投产后可实现利税1500万元。发展特色经济。2008年,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菜篮子”工程,满足开发区居民蔬菜供应,重点抓好利民街道西北部玉华村苗家屯蔬菜生产,全屯有耕地面积1632亩,种植蔬菜236亩,占20%;总收入75.1万元,平均亩收入3120元,比粮食作物增加2452元。正屯由露地生产向保护地生产跨越,建成蔬菜生产园区。全年,种植业实现产值2.18亿元,其中:粮食作物产值1.6亿元;林业、苗木实现产值1.4亿元,畜牧业实现产值6860万元。全街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5万亩,总产量24913.6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1万亩,总产7015吨;玉米种植面积2.8万亩,总产16366吨;大豆种植面积4684.5亩,总产656吨;蔬菜种植面积465亩,总产166吨。2008年末,两牛饲养量4590头,奶牛存栏3956头,黄牛存栏221头,羊存栏1416只、饲养量2870只;猪饲养量23815头、存栏11710头;蛋鸡存栏18.11万只,肉鸡存栏50万只;鸭、鹅饲养量2.96万只,鸭、鹅存栏2.2万只。年禽蛋产量460吨,牛奶产量1万吨,年肉类总产量5200吨。2008年,街道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9730人,劳务收入8600万元。第三产业,从事商服业152户、从事运输业276户、从事经济中介人员287人,全年营业收入3.81亿元,利润额1610万元,同比增长15%。
【城市化建设】 2008年,进一步推进张户屯、朱家屯、小耿家屯的“城中村”改造工程。推进以公家、霍家、二十里三个自然屯为重点动迁工作,加快城市化改造进程。完成玉田村、治水村和利民村自来水延伸工程计划,争取年内解决全街道98%以上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玉田村在市纪委的支持下投资近400万元,一次性全部解决了近700户农民吃上自来水。利民村2007—2008自来年投入按住资金535万元,入户率100%。道路建设,利民村完成全村白色路面建设,全村实现村屯道路硬化和美化。玉田村2008年5月一次性投入1764万元,把全村13个自然屯中74条道路全部修成白色水泥路面。路边修筑红砖水泥边沟,道路两侧全部绿化,栽种各种树木。配合全区大局,完成开发区征地100万平方米任务。开展农民素质工程培训工程。街工委下发《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方案》,组织23期培训班,培训4283人。
【社会事业】 2008年,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征地农民养老金扩面,共有4个行政村、1063名被征地农民参保,投保总金额584万元,享受人数2658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街道参保人数28050人,参保金额28.05万元,参保率达到98%以上。对街道323户低保户按月发放救助金。开展春雷救助、特困户救助和学生上学资助等活动。发展卫生事业,建立规范的公共卫生体系,新增社区、村卫生所6个。规范宗教管理,取缔规范1处宗教场所。“5.12”汶川地震发生后,街工委、办事处积极组织捐款活动。全街有6253人(户)参加捐款,捐款30.9万元,全区排名第一。深入开展平安街道创建活动。信访案件办结率100%。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普法宣传,组织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法律知识培训,参加培训180人。发挥三级调委会作用,1—11月份共调处各类纠纷129件,调处率100%,成功率97%。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年出生493人,计划生育率99.7%。
【基层组织建设】 2008年,完成村级两委选举工作。党员发展工作有突破。街道拥有240名入党积极分子,全年发展党员34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行村级廉政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党风廉政教育,学习党内监督条例,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查处力度,全年查处违反财务规定的党员2名,处理违法党员2名。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全面完成全年征兵工作。完成国防潜力调查,成立了以民兵为主的义务联防、消防队。
康 金 镇
【概 况】 2008年,镇机关实有人数92人。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24.8亿元,增长8.7%;招商引资额43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额548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906元。2008年,镇党委和政府从减轻农民负担入手,进一步规范农村“一事一议”的法律程序,努力解决农民的土地矛盾,化解不良债务,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营造优良经济发展环境。2008年,招商引资引进意向性项目6个,已签约项目3个。为进一步拉长产业链,促进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投资800万元的企业在康金镇安家兴业,为安置就业、就近转化农副产品提供便捷的服务和更加宽广的平台。
【农业产业化进程】 2008年,全镇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种植业,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已形成胜平村棚室菜生产及小赵村农业科技园区60栋温室和大棚为中心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以牛堡村为中心的无公害韭菜基地,以头道村和白家村为中心的富硒谷种植基地等5个初具规模的无公害特色品牌作物基地。全镇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860公顷,比上年增长28.6%;圆葱面积200公顷,总产2200万公斤,收入1540万元,人均增收215元。
【畜牧业生产】 2008年,11家企业进驻畜牧业养殖基地,交易市场年牲畜成交量2万头,交易额1.3亿元。畜牧业总产值2.6亿元,占农业产值53.1%。应养殖户要求,与正大协商新建鸡舍30栋,全镇正大鸡舍达180栋,年肉鸡出栏300万只,年纯收入300万元。肉类总产3.9万吨,生猪出栏27.6万头,存栏4.06万头,出栏肉牛2.6万头,出栏肉羊5.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8%、30%、46%、35%和26%。
【小城镇建设】 2005年,康金镇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对如何发挥优势、利用机遇、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增强对周边地区辐射作用、为全区农村乡镇发展提供样板,镇两个班子深入调研、反复论证,提出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小城镇建设战略促动农业,加快农业向畜牧业发展、向加工流通延伸,走产业化经营之路。2008年,造林绿化617亩,其中更新造林490亩、新造林127亩,建成小赵、双合、葛家、金井、兰阳5个生态园林村。农村住房砖瓦化率、有线电视入户率、自来水入户率、电话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71%、28%、100%、31%、13.6%。
【劳动力转移】 2008年,与区农委联办农民技术培训班,在技术上武装新时期农民,全年共开班15期,培训5800人次,内容涉及计算机、建筑、电焊、电工、缝纫等5个行业。全镇转移劳动力共计8965人。
【新农村建设】 2008年,投资838万元建设33条镇内二级道路,全长6030延长米,道路宽度4.5米,总面积27135平方米,全部铺设管径800毫米地下排水管线;投资45万元绿化镇内6条街道2.93万平方米。投资90万元铺装车站路和中华路步道板,总面积1万平方米。村级道路建设总投资1600万元,其中配套资金800万元建设通村路100公里。投资800万元建设村内路20公里,范围覆盖8个村;投资200万元拓宽西井通村路13.8公里。
沈 家 镇
【概 况】 2008年,镇机关实有人数42人。通过全镇上下不懈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有新发展、农民生活有新改善、农民素质有新提高、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农村文明有新进步。
【镇域经济】 2008年,镇把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着力点定位在完善提高和发展生产、建设生态村上来。一是投资310万元在祁堡村建设占地4万平方米蔬菜园区。新建节能温室11栋,塑料大棚33栋。二是建设高标准生态村2个。在郭堡、沈家2个村,共绿化村内路1.2万延长米、栽植乔灌木10万余株。三是完成大罗村东截沟清淤、消险、加固工程,投资30万元动用土方3.5万立方米,消除水灾隐患。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专业村屯。在巩固原有6个种植业示范基地基础上,又建成以特色葡萄、无公害水稻、优质马铃薯、棚室蔬菜生产为主的专业村8个,占全镇行政村总数的三分之二。推进主辅换位,做大畜牧业。全镇辟建畜牧养殖小区4处,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通过完善畜牧站等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和扶持养殖户到小区内发展标准化养殖。年内全镇肉鸡饲养量突破480万只,生猪饲养量达6.2万头。改善就业机构,提升劳务经济。全镇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5700多人,劳务经济总收入4300万元,同比增长19.4%。扩大对外招商,打造工业强镇。全镇实现招商1101万元,超额完成区政府年初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和谐社会建设】 2008年,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强力推进机制;强化帮建意识,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强化主体意识,建立广泛参与机制;强化民主意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农民参与新农村管理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整体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了社会和谐。
【新农村建设】 从2006年开始,罗斌村被确定为省级试点村,同时12个行政村都被确定为市级试点村。2008年,硬化通乡道路52条,总计85.6公里;修筑排水沟82条,61.6公里;使全镇出行得到改善。新上和改造自来水10个村,使全镇90%的农村人口达到安全饮水。实现有线电视12个村全覆盖,入户率达到95%。改造泥草房540户,砖瓦化率达到87%。建沼气池1200个。建综合活动室12个、体育场13个。卫生所41个,图书室12个。12个村都上了宽带。四旁绿化率达到98%,有6个村建成高标准生态园林村。罗斌和祁堡2个村安装路灯120盏。
二 八 镇
【概 况】 2008年,镇机关实有人数39人。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努力工作,真抓实干,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全年农村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农民人均纯收入5639元。2008年,区里给镇下达招商引资任务300万元,经过全镇努力,引进一家企业落户利民开发区,引资额600万元,超额完成区里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粮食生产】 2008年,全镇种植玉米8.8万亩、大豆1.3万亩、水稻2700亩、薯类及杂粮2300亩。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大力发展专业品种生产,积极推广模式化栽培技术,努力提高单位资源产出率,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粮食品种,提高粮食市场竞争力。全镇粮豆薯总产4980万公斤,比上年增产5%。
【畜牧业生产】 2008年,依托松花江、漂河天然草原优势,引导鼓励农民从事畜牧业生产,全力推进奶牛、黄牛、山绵羊、生猪、“两鸡”、大鹅生产为重点的畜牧养殖计划。年底,全镇肉牛存栏量2458头、奶牛存栏516头,生猪存栏5497头,肉鸡存栏48万只,家鸡存栏4.3万只,大鹅存栏1.6万只,畜禽总量与上年相比均有较大增长。2008年建设规范化肉鸡鸡舍10栋,建立健全畜禽品种改良、标准化养殖技术服务体7个,涌现出肉鸡饲养管理合作社,生猪合作社等农民实体,使畜牧养殖向规范化迈进。全镇牧业产值实现2.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56%。
【造 林】 2008年,区给二八镇下达造林任务500亩。镇里通过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发展私有化造林机制,调动农民造林积极性,全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造林680亩,超额完成区里下达的造林任务。
【劳动力转移】 2008年,认真贯彻落实区里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要求,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多方收集各地用工信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搞好供需双方对接,促动农民工有序流动,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全镇转移劳动力4580人,占劳动力总数45%,全年增加农民收入2900万元,人均增收1200元。
【新农村建设】 2008年,全镇推进新农村建设,着重从改善村屯环境和道路入手,采取多方筹措资金办法,全年共修建通村路6条,长32公里,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改善全镇道路交通状况。整修排水沟8000延长米,集中清理各村不符合标准堆放柴草垛。全镇新建和改造房屋208户,面积24750平方米,砖瓦化率提高22%。全镇绿化街道8条、5600米,使全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
石 人 镇
【概 况】 2008年,石人镇机关实有人数39人。镇党委、政府组织和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奋进,推进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08年,镇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区委总体工作安排和部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村官承诺活动和村“两委”换届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抓好学习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和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集体学习。倡导党员自主学习,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认真搞好自学;严格组织生活会制度。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民主评议党员注意听取群众意见,发扬党内民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工,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能够经常深入联系点具体指导工作,全年累计深入联系点次数120次;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注意发展生产一线队员、年轻文化水平高的党员,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认真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引导党员自觉履行义务,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权利。在党员中开展“创优争先”活动,通过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帮扶对子加强对群众服务,全镇共结帮扶对子102个,树立了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开展村官承诺活动。全镇村干部共承诺事项36个,全部得到了实现。通过开展村官承诺活动,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公益事业得到较好开展,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全镇12个村“两委”换届全部按计划完成。有6个村实现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9个村支部书记实现连选连任,10个村主任实现连选连任。通过“两委”换届加强了村两委班子建设。通过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良好的村风民风在逐步形成。2008年,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治村进程。通过推进“平安石人”创建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村治安环境有较大改善,全镇没有重大刑事案件发生。通过打击“法轮功”邪教组织,有效维护社会政治稳定。2008年,全镇无一起越级上访事件发生,通过落实“五字”治访方针,建立了层层解决信访问题的机制,全力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对无理上访行为依法进行了严厉打击,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使全镇信访工作打开了新局面,社会稳定、民心安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得到区委、区政府的好评。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2008年,镇坚持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带头搞示范,带动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创新致富新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0050亩。比上年增加15%;其中于家村的马铃薯面积达2300亩。由镇组织、指导和协调,动员各村与英霞公司签定2000亩大豆和1050亩谷子定单合同,山芝麻等特色种植也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加快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引导和组织农民工外出务工、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新农村建设】 2008年,镇党委、政府及各村围绕新农村建设,采取内部筹资和外部争取相结合办法,多方筹集资金,大力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投资100万元,修建永发至城子村的白色路面2.5公里;投资240万元,修建双榆至站前村的白色路面6公里;双宝村投入120万元,将村内街、巷道路全部修建成了白色路面;石人村自筹资金70万元,修建白色路面2公里,既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又改善了村容村貌。
白 奎 镇
【概 况】 2008年,镇机关内设党群办、行政办、事业单位有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畜牧发展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农机管理站。全年,镇党委、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镇域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较好成绩。2008年,抓好学习培训。机关企事业党员每年参加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其他党员累计不少于6天。严格组织生活制度。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领导班子成员都结合各自分工,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经常深入联系点具体指导工作,全年深入联系点次数达6次以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注意发展生产一线有文化、青年的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认真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引导党员自觉履行义务,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权利。在党员中开展“创优争先”活动,通过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设岗定责、联结帮扶对子加强对群众服务,全镇共结帮扶对子98个,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实施“先锋工程”。市级文明村庆平村党支部在实施“先锋工程”工作中立足于促进经济发展,支部一班人带头学科学、用科学,勇闯市场,在发展特色经济上闯出了路,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全镇农业作出了贡献。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对全镇77名流动党员作好登记,把《流动党员活动证》发到他们手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掌握他们的具体联系方式和居住地址,使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圆满完成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村官承诺考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村官承诺工作增强了村干部服务意识,务实工作作风已经形成。
【农村经济】 2008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扩大优质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科技含量,强化田间管理。全镇粮食播种面积16.2万亩,创历史新高。积极发展绿色品牌农业,庆平村引进新马铃薯品种,扩大种植面积,为全镇发展绿色农业打下基础。突出发展畜牧业,全镇生猪存栏3.86万头、奶牛1150头、黄牛3800头、肉鸡168万只,实现过腹增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镇超额完成区800万元任务指标。仅翠花酸菜厂扩建厂房就追加投资220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成效显著,全镇输出劳动力6500余人,涉外劳务输出260人,其中去日本104人、新加坡30人、俄罗斯126人,新农村建设,平均每人年纯收入1.1万元。全镇共修成白色通村路16.1公里,全镇道路硬化率提高到32%以上,有11个村安装远程教育网,有线电视普及率80%以上。政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奥运为契机,狠抓环境整治工作,镇干部清理镇政府所在地路边沟2000延长米,各村清理街道170条,达到无污染、无垃圾,全镇公共环境卫生焕然一新。加强信访稳定工作。镇党委对群众来信来访实行首问负责制,并对全镇遗留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处理,没有出现越级访现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好评。
大 用 镇
【概 况】 2008年,镇机关内设党群办、行政办,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畜牧发展服务中心。实有人数44人。镇党委、政府认真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进程,取得了可喜成绩。2008年,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群众性的文明村、文明单位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借奥运会举办之机,净化村风民风,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爱国热情,增强奉献意识、主人翁意识。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村屯道路达到路面平整、排水通畅、无杂草和垃圾,在街道两旁进行松树、垂榆、云杉和花树等立体化栽植。新铺设8公里白色路面。对街道两旁建筑进行统一规划。2008年,贯彻落实“一免两补”政策。针对关于土地上访事件,镇主要领导负责接待群众来信来访,集中力量对全镇土地历史遗留问题进行调查摸底、情况综合,经党委充分讨论,按照有关政策,予以解决。稳定了上访群众情绪,化解各类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2008年,巩固粮食基础产业。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4万多亩,创历史最高水平。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在大用农机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大用农民合作社,建立2万亩绿色粮食生产试验示范基地,选用优质品种,采用无污染肥料和无公害农药,生产加工独具特色的绿色有机食品。突出发展畜牧业。通过对立业村、小路村等养殖基地以及全镇养殖大户给予政策扶持和贷款倾斜,积极发展规模养殖,带动全镇畜牧业发展。
【招商引资】 2008年,实行目标任务量化分解,成立“大用镇招、引、联,上项目服务中心”。引进稻草板生产企业,前期预计投资100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农村劳动力转移】 2008年,一是发展农村大集,强化内部转移。全镇大集由过去的3个发展到11个。开展劳务输出,强化外部转移。全镇共向外输出农民工8000人。
方 台 镇
【概 况】 2008年,镇机关实有人数43人。镇党委、政府以强镇富民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基础建设,努力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亿元。人均纯收入535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5%、7%。2008年,在全镇认真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平安创建意识明显增强。同时,深入开展严打专项整治斗争,对盗窃、抢劫等黑恶势力犯罪以及影响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全的各类村霸地痞分子放在突出位置,进行严厉打击。一年共抓捕犯罪分子3人、刑拘8人、治安拘留12人,极大地震慑了犯罪。组织开展整合整治工作。加大对学校、网吧、市场等单位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加强安全防范,健全治安防范网络。坚持打防结合、群防群治、齐抓共管,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经常化、全面化、科学化,社会治安秩序更加稳定。一年来,全镇共发生民事纠纷案件45起、治安案件15起,民事、治安纠纷调解率95%。安全生产工作。对全镇安全生产进行定期检查、定期培训,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使全镇干部群众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消除了事故隐患。严禁违章黑车、送子车和水上船只载客搭人。认真做好自然灾害应急准备工作,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全年无重大、特大事故发生。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对一些信访疑难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制,坚持定期排查调处与经常排查调处相结合;集中排查调处与专项排查调处相结合;接待群众来访与干部主动下访相结合。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全镇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2008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镇党委在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做到年初有计划,有部署,有贯彻实施意见,有各种相关制度,并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层层落实到基层,签订责任状。针对各村班子的“廉政”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对村级班子廉洁自律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同时,镇党委和各村党支部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落实“三公开”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了腐败的发生。全年处理纪检案件1起,处理违纪党员1名。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9-11月份,对全镇10个村进行了“两委”换届。通过换届,全镇农村干部素质得到了提高,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坚持以“三级联创”总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全局,不断总结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以整建促创建,以创建促提高。将“三级联创”内容统一规范为“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新农村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新的“五个好”,进一步规范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培养发展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使村“两委”班子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组织实施“村官承诺考评”活动。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全年共征求各方面意见220余条。经过梳理,对号入座,确定42项为村官承诺基本内容,根据责任分工,把意见和建议细化,逐条分解到每位书记和村主任身上。其中承诺的道路维修、自来水改造、建设温室大棚、打抗旱机电井、建养猪场、购买大型农机具、帮扶困难户、危房改造、农民工培训、科技培训等完成情况都得到村民认可和满意。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进一步规范村民会议、民主理财、村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健全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推进依法治镇,依法治村进程。
【农村经济】 2008年,粮食主导产业发生新变化。全镇粮、经、饲种植结构达到7∶2∶1。其中:绿色无公害水稻面积8000亩、绿色无公害大豆面积增加到2万亩、绿色马铃薯面积增加到1.5万亩。粮食生产达到4900万公斤。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以正大养鸡为龙头的养鸡生产基地发展到150栋,年饲养肉鸡700万只,年纯收入1000万元,黄花村正大养鸡已经形成养鸡一条街;以公家、三家、小方、后关、高家资源优势村的养鱼生产基地达到210家,养鱼水面9000亩,年产商品鱼700吨,年纯收入600万元;以公家、高堡传统的马铃薯加工粉条生产基地达到87家,年加工马铃薯5万吨,纯收入200万元;以高堡、方台、小方、季家、黄花传统的家庭养猪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规范化饲养。畜牧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年生猪出栏4.5万头,存栏1.2万头。大牲畜存栏2300头,出栏3400头。本着让农民动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指导思想,推进实施“离土创收”工程,全镇镇内从事二、三产业人员达到2390人,外出务工5150人,纯劳务收入实现8000万元。继续加大镇属砖厂的改制和管理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资270万元,新建千头猪厂一个。全镇共有各类大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700余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完成全年造林任务800亩,全镇有林地面积2万亩,森林覆盖率13.6%,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240亩,保护农田800亩,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完成松干大堤土方1万立方米;改造大型农机具22台套;完成秋整地2.1万亩。农业生态环境,抗灾自救能力,农业发展后劲得到进一步加强。林业工作被评为区先进单位。
【新农村建设】 2008年,用2个月时间全面完成了计划内村村通道路建设任务。共投入资金380万元,完成道路建设9条,长28公里,解决了老百姓行路难问题,方便了群众生产和生活。认真落实镇村建设规划,突出抓好危房改造工作,加大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全年共建新房43座,总面积4090平方米。方台村村内主要街道全部实现白色路面。小方村,公家村、高堡村、东沈村分别投资近4万元,修建了村内道路和排水沟。绿化工作,共投资6万元,栽植各种花草树木18550株。全镇共出车辆120余台次,清理垃圾2000余方,有效地改善了镇村环境。全镇安装电话6000部,有线电视进入千家万户;自来水入户率85%,住房砖瓦化率73%,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2.5平方米。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取得明显成效。
【社会事业】 2008年,全镇新出生婴儿198人,计划生育率97%,被区委评为先进单位。民政工作。全镇救灾扶贫、优抚安置、养老事业等对205户、511口人共发放救济资金41.2万元。卫生防疫工作,完成新型合作医疗参保工作,全年共收缴新型合作医疗参保资金30.8万元,参保人数15424人,参保率80%,全面完成了区下达的参保指标。
莲 花 镇
【概 况】 2008年,镇机关内设党群办、行政办,农技发展服务中心、农经管理服务中心、畜牧发展服务中心,实有人数40人。镇党委、政府积极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全镇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2008年,镇党委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勤政为民、廉政办事。使村级组织工作开展井然有序,结合村委会换届,村党支部换届和村官承诺事项,开展勤政、廉政教育活动,以办实事、解难事,争做群众贴心人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调动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排忧解难。同年6月,镇党委被呼兰区委授予“五好”乡镇党委称号。2008年,全镇妇联、民兵、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开展争先进、当排头的活动,使民政、妇联、武装、统计等各项工作均在榜上有名,整体推进了全镇工作登上新台阶。
【农村经济】 2008年,全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深化农村各项改革,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开发绿色品牌项目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流转等相关措施,农村经济增长较快。全镇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8.3亿元,人均收入4500元。集体经济逐渐恢复。全镇通过闲置固定资产发包、林权制度改革,压缩镇、村两级非生产性债务120万元;通过延长机动地承包年限,清理不合理承包合同,理顺承包关系等手段,为镇、村两级挽回经济损失50万元。恢复集体经济。
【乡镇企业】 2008年,镇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引进项目3项,引资1500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60人。以麻屑板厂、制砖厂、鑫盛粮油加工企业为重点的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全镇实现乡镇企业产值4.2亿元,利税240万元。全镇有个体私营企业169家,实现商品零售总额5000万元。
【畜牧业】 2008年,畜牧业发展稳中有升。全镇有百头以上牛场4处。全镇黄牛存栏1078头、奶牛存栏491头、山绵羊养殖2592只,家禽饲养业量达48万只,其中肉鸡36万只、鸭鹅10万只。生猪饲养量由上年的4.5万头,增到5万头,增长10%。农机保有量大幅上升。全镇大中小型农机具保有量1200台套。
【种植业结构调整】 2008年,依靠英霞公司,加大双方合作力度,使全镇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年来,全镇本着稳定玉米面积、压缩大豆面积、增加绿色水稻面积、把种植业调优、养殖业加快、特色农业调新、绿色品牌调活,加大了农民收入。全年签订各类订单农业1000亩,给农民直接带来收入10万元。
【新农村建设】 2008年,全镇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20万元。完成道路硬化20公里。投入30万元完成马家、蟠龙、大东等10个村环境绿化工作。投入10万元,改善了梁家、富有、蟠龙等7个村屯的自来水改造,解决了群众饮水难问题。
【农田基础设施改造】2008年,全镇共完成农田抗旱电井120眼,架设农田电网1.2万延长米,修复田间砂石路40公里。使全镇近2万亩低产田得到有效改善。
【计划生育工作】 2008年,莲花镇通过加大对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周,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加强对全镇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教育和服务,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组织开展计生服务进村入户,政策宣传家喻户晓,执法警示等形式,使计划生育工作迈入全区先进行列。全镇计划生育率93%,人口自然增长率3‰,人口出生率6‰,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全区先进单位。
长 岭 镇
【概 况】 2008年,镇机关内设党群办、行政办、民政助理、乡建助理、统计助理、财政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畜牧发展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农机管理站,实有行政人员15人、事业人员19人。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0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总值6.5亿元,财税收入2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50元。镇政府在哈尔滨市第三十二届劳模会上被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创建平安”工作被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修志国论文《创建平安呼兰,促进社会和谐》在市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上获三等奖。
【农村经济】 200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完成2.7亿元。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从城郊质量效益型农业特点出发,采取多种经营、综合发展、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方针,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高效农业、城郊型农业。全镇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20%以上,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1.5万亩,打破玉米一统天下局面。畜牧业在特色养殖、规模发展上做文章。采取养殖大户领办方式,实施养猪示范项目,打造生猪养殖专业示范村,辐射带动全镇生猪产业发展。全镇生猪饲养户1243户,年生猪存栏6.5万头,年销售收入1.2亿元,人均比上年增收120元,规模化、优质化生产态势逐步形成。2008年,结合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重大节日开展各种庆祝和纪念活动,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促进全镇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号召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国家法律法规,关心国际国内时事政治,开展创建服务型乡镇和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提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整体素质。
【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大王岗村投资80多万元将该村1.5公里的主要街路硬化为白色路面;争取到上级有关部门投资92万元,为小王岗村600余户村民安装上自来水,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全镇投资20多万元,新打人畜饮用水井20余眼、抗旱井8眼。
【招商引资】 2008年,协商引资43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055万元,新建和扩建超越食品厂、二龙机械制造厂及锅炉和暖气片加工等企业。超越食品厂以生产糖果食品为主,二期工程投资300万元,年收入200万元,年利润40万元,可实现税金10万元,解决就业50人;二龙机械制造厂以机械加工为主,投入资金500万元,年收入300万元,年利润80万元,可实现税金20万元,安排就业30人;通过白华林集团引进的锅炉和暖气片以炼钢项目为主,投入资金350万余元,年创产值600万元,年利润300万元,解决就业100人。
【劳务输出】 2008年,全镇共输出务工人员7500人次,其中跨省务工2410人,有组织输出1200多人,并对1200多名务工人员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培训就业率98%以上,劳务输出收入0.6亿元。
【社会各项事业】 2008年,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及率99%。素质教育稳步推进,“两基”复查和“普九”通过验收。以“平安长岭”工程为载体,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有效地预防刑事案件发生;建立信访工作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发挥群防群治作用,认真抓好社会治安、消防和安全等工作,构建综合治理工作长效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势良好,刑事案件、矛盾纠纷呈下降趋势,社会稳定和谐。
双 井 镇
【概 况】 2008年,镇机关内设党群办、行政办,实有人数42人。镇党委、政府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党建工作,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三区两带”(畜牧发展园区、工业发展园区、标准化农田园区,特色经济带、庭院经济路边经济带)发展势头良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目标。2008年,党委坚持执政为民,廉洁从政。镇党委被评为省级“五个好”乡镇党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干部素质。镇党委加大对村干部的培养考核力度,通过组织培训、出去参观学习等形式提高村干部素质,通过完善各种责任制促进村干部的工作。有4个村被评为区级“五个好”村级党组织,护路村被评为市级“五个好”村级党组织。4名村干部被评为先进个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镇党委从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入手,将一大批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初高中毕业生等优秀人才充实到党的积极分子队伍中。培养出许多科技致富好典型、好干部、好党员,有党员致富带头人60人,占农民党员的12%。初步形成一批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带头人群体。
【经济工作】 2008年,全镇人均纯收入6200元,比上年增长12.5%。一是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8年全镇经济作物面积达2.6万亩,占耕地面积31%,比上年增长6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屯一色、一户一个增收项目的特色格局。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光荣村的红提葡萄和新兴村的韭菜。二是畜牧业发展壮大。全镇500只以上的肉鸡饲养户有950多家,500只以上的蛋鸡饲养户有520多家。生猪年饲养量10万头,“两鸡”年饲养量300多万只。新兴、何家、振兴3个“两鸡”饲养专业村和护路、光荣、双井、新兴、勤劳劳动6个生猪饲养专业村不断发展壮大。三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完成招商到位资金1500万元。四是劳务输出效果喜人。全镇9000多劳动力中,年输出劳动力6000多人,占劳动力总数66.7%,年创收2500万元,人均增加收入920元。
【新农村建设】 2008年,改善全镇基础设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护路村建高标准住宅小区1处,泥草房改造25所,旧房改造176所,修缮白色路面11563平方米,铺设主街两侧人行步道板8790平方米,自来水管线改造700延长米,改墙10082延长米,改门240个,街道绿化1.2万平方米。勤劳村修建白色路面,工农村、新兴村、何家村和前井村修建通村路。修建白色路面11.4公里。双井村修缮排水沟3800延长米。光荣村和黄平村关家屯完成自来水改造,铺设管线1.1万延长米。各村屯都进行环境整治和绿化,全镇基本设施和环境得到改善。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村屯活动,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被评为市“创建平安乡镇”先进单位。协调发展各项事业,计划生育工作顺利通过省、市、区检查验收,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镇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杨 林 乡
【概 况】 2008年,乡机关内设行政办、党群办,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畜牧发展服务中心,实有人数33人。2008年,杨林乡信访工作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其他领导具体抓,坚持为群众办实事的原则,加大信访工作力度,积极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有效减少越级访、集体访案件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发展杨林、稳定杨林、平安杨林”创建活动,控制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发生,为群众创造安定生产生活环境。2008年,招商引资引进杨林加油站、宏志饲料厂、绿色养殖基地、烘干塔。引资300万元修筑通往黄土山公路,既方便百姓出行又方便旅客通行,带动旅游业发展。
【种植业】 2008年,围绕“稳粮、兴牧、活企”经济发展思路,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乡经济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全乡生产总值1.6千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900元。国家实行“一免两补”和多项惠民政策之后,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土地效益进一步显示出来。农民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四靠管理,精工细作,取得很好经济效益。
【畜牧业】 2008年,以生猪、两牛、两鸡为骨干的畜牧业步伐不断加快。全乡共发展小康型养殖户3400户,占全乡总户数44%,饲养山绵羊5600只,改良黄牛7550头,生猪7200头,年出栏肉鸡50万只,畜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经济收入占全乡的“半壁江山”。
【劳动力转移】 2008年,实施“阳光培训工程”,提高劳动力技能。全乡输出8100人外出打工,占劳动力总数65%,仅此一项农民可增加收入5700万元。
【林业、水利】 2008年,动员全乡广大群众为建设、美化、绿化家园作贡献。共植树46万株,造林面积3400亩。围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发展,大力提倡和鼓励个体股份、集体等多种形式造林。
2008年,全乡共打机电井8眼,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还积极筹措资金,对田堡小流域彻底根治,使往日的“害人沟”被充分利用起来,变成无害沟。
【公益事业】 2008年,修建从哈肇路到乡政府所在地全长7.5公里、宽7米的水泥路,同时修建了从杨林到南房村4.5公里、宽3.5米的水泥路。全乡开通有线电视安装工程,有线电视入户率98%。以开发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和体验旅游为方向,推进黄土山风情游、松花江观光游,开展“杨林特色游”,在发展旅游产业上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增长。与林业局共同集资修建一条通往森林公园的白色路面,在路两侧栽上具有观赏价值的各种树木,为松花江森林公园发展提供一个重要基础设施。
许 堡 乡
【概 况】 2008年,坚持稳定发展、内外兼顾,两轮驱动;种植业、养殖业主辅换位,两翼齐飞;招商引资、壮大企业,齐头并进,加快构筑地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按照这一思路,确定了“强乡富民”的工作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使许堡乡各项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市社会稳定先进单位、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市“五好乡镇党委”等称号。农业总产值8600万元;畜牧业总收入3900万元;劳务输出收入3100万元;财政总收入357万元。全镇农民人均收入5200元,同比增长6%。2008年,全乡发展党员15人。加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科学知识学习,增强服务三农的水平和能力。两委换届于9月4日村委会开始,于9月19日正式选举。11月5日进行支部换届于12月份两委换届全部结束。2008年,全年共解决农民难点问题80多件,对每件案件的处理结果都形成答复材料,一式四份,上交区信访办一份、区农委一份、乡信访办一份、信访人留置一份,使信访人感到心悦诚服,不再上访。经过努力,摘掉许堡乡“信访管理重点乡”的落后帽子,有效地减少或控制越级访、集体访案件的发生,信访工作位居全区先进行列。2008年,引进新项目6项,引资额达1510万元。其中引资600万元建立郎堡村大华米业公司、正兴精制米厂;引资400万元建立郎堡农机合作社、郎堡水稻合作社;引资50万元建立依兰村文福制米厂;引资460万元修筑通村公路及村内白色路面。
【种植业】 2008年,总播种面积17.15万亩,其中玉米6万亩、水稻6.45万亩、大豆1万亩、马铃薯1万亩、蔬菜及两瓜1.3万亩、杂粮及经济作物1.4万亩,粮食总产7.4万吨,同比增长5%。完成春秋两季清淤清障3000延长米,保证了水田用水需要。新建郎堡农机合作社、依兰水稻合作社。
【畜牧业】 2008年,发展奶牛740头、黄牛及肉牛6300头、生猪1.6万头、山绵羊1800只;孵化大鹅100万只,养殖绿色大鹅35万只。
【林 业】 2008年,植树造林600亩,栽植各种苗木7万余株。建设标准生态园林村黄岗村,同时完善许堡、周化、蒲井园林村建设,栽植柳树、花树、樟子松等苗木8000余株,林业工作实现数字化管理。
【基地建设】 2008年,建设绿色水稻基地1万亩、绿色蔬菜基地6300亩。在蔬菜基地内发展胡萝卜、大葱、珠葱、韭菜等十多个蔬菜品种4500亩,其中2400亩核心区蔬菜全部按照有机蔬菜标准进行生产,被确定为市唯一有机蔬菜基地,年产蔬菜2000万公斤,并进行反季节储藏加工,农民人均增收600元。建设绿色大鹅养殖基地,年养殖绿色大鹅40万只,加快农民致富步伐。
【劳务输出】 2008年,组织开展农民工培训3期,全乡累计输出农民工7500人次,促进农民增收3000万元,乡被确定为市妇联就业中心培训基地。
【计生、合作医疗工作】 2008年,把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村屯,与村干部工资奖金直接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使计划生育率控制在9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计划生育工作居全区先进行列。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5%。
【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修通村路14.3公里,自筹资金80多万元修建村里路面2公里。投资50多万元,新修8公里砂石路,维修砂石路15公里,新打抗旱井14眼。
【新农村建设】 2008年,郎堡村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先后完成通村公里及村内白色路面建设12公里;新建村活动室、图书室100平方米;建文化活动中心1000平方米;引电入田工程,解决郎堡村5000亩水田地电力灌溉问题,可使农民每亩直接增收110元。同时,完善省级试点村周化村村内路灯建设,投资40万元安装路灯78盏,投资10万元安装有线电视420户,新建大棚12栋。完善市级试点村蒲井村图书室建设、标准化大棚及温室建设,建成高标准大棚20栋,在建大棚2栋,新打机电井60眼,完善蔬菜储藏室建设,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孟 家 乡
【概 况】 2008年,乡机关内设党群办、行政办。全年,乡党委、政府致力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努力实现“四三二一”工程(夯实四个基础:劳务输出、农经管理、畜牧业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充实壮大三个园区:成功科技、团山旅游、丁家牧业;两个重点:招商引资,走工业发展道路、突出资源开发利用重点,挖掘潜能促进经济发展;一是保持社会稳定把保存社会稳定与创建安全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始终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抓好抓实)。全乡各业齐头并进,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喜人。2008年,全面系统强化以水上安全为主的运输、农机、火灾、山体滑坡等各项安全责任、制度、措施,确保全年各条战线安全运转;民、刑事案件明显减少,案件办结率90%;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团山刘淑华、双发河西地两件在国家、省市挂号的老大难信访案,杜绝集体越级访,为全乡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农村土地纠纷得到进一步化解,逐步减少土地矛盾;完成30公里防汛大堤备土任务。2008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特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制追究制度、消防和安全生产的执法力度,消除各种事故隐患,做到警钟长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毒品犯罪,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及时查处“法轮功”等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活动,抓好教育转化工作。2008年,引进外商投资项目4个、增资项目2个,实际到位资金1190万元,其中:哈尔滨义利实业有限公司到位500万元、哈尔滨德塑管业有限公司到位资金200万元、哈尔滨隆峰奶牛厂到位资金120万元、哈尔滨国军粮食烘干厂到位资金70万元、哈尔滨山泉矿泉水厂到位资金250万元、哈尔滨隆鑫砖厂到位资金50万元。
【农业生产】 2008年,全乡粮食优种化率达100%,全年粮食生产0.85亿公斤,同比增长3.1%;畜禽存栏同比增长10.5%;组织群众采取有效措施安全渡过秋旱期,确保粮食安全及农民收入;劳务输出6500人次,同比增长8.3%,实现产值2600万元;新打抗旱井38眼,新增大型农机具8台套;农经管理进一步加强,一事一议资金争取到位,村级资产、资源得到基本保护;与区水利局共同完成了双发强排站改电工程,确保防汛能力。
【新农村建设】 2008年实际完成通村白色路面25公里,完成全乡行政村通白色路面3年规划;新增市级试点村两个(成功、白旗),修建村内白色路6公里;新增农民新型合作社2个,其中东营水稻合作社已与天津实现当地水稻外销;村屯环境进一步净化,群众生活得到改善;电视入户率、电话入户率、网络宽带入户率同比分别增长20%、15%、8%;农民人均收入稳步提高,惠民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社会事业】 2008年,有计划地对农民进行培训,向农民提供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等方面信息,增强农民闯市场能力和竞争意识,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强村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开展农村社会救济救助,解决贫困区域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加大对低收入、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重点解决“五保户”和特困户的生活困难。鼓励群众团体、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形成扶危济困的良好社会氛围。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2008年,建立土地承包流转机制,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推行农村各项改革,深化全部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落实“一免两补”“以奖代补”的政策。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强化农村财务审计监督,清理农村债务,完善村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健全民主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