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务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30


财      政

【财政收支】  2007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5188万元,为年预算117.2%,增长28.8%。其中:上划中央“四税收入”完成30354万元,为年预算97.9%,增长21.6%;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4285万元,为年预算115.3%,增长23.9%;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549万元,为年预算318.7%,增长95%。财政总支出完成97717万元,为调整后预算96.8%,增长31.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6368万元,为调整后预算99%,增长24.7%。全区财政收入超额完成全年预算,财政支出控制在预算之内,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一般预算收入87638万元。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44285万元;省、市各项补助收入42163万元;调入资金245万元;上年结转945万元。支出86795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86368万元;上解支出427万元;滚存843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694万元(省市专项结转217万元);净结余149万元。基金收入13733万元。其中:基金预算收入10549万元;省、市专项补助收入1911万元;上年结转1273万元。基金支出11349万元。其中:基金预算支出11349万元;滚存2384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2384万元(省市专项结转1522万元);专款结转862万元。

【地方级财政收入】  2007年,税收收入38235万元,为年预算110.7%,增长20.1%;一般预算非税收入6050万元,为年预算156.3%,增长55.7%;基金预算收入10549万元。

【地方级财政支出】  2007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086万元,为调整后预算99%,增长31.9%;公共安全支出6018万元,为调整后预算100%,增长34%;科学技术支出993万元,为调整后预算100%,增长32.6%;教育支出22467万元,为调整后预算100%,增长34.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906万元,为调整后预算100%,增长26.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136万元,为调整后预算99.9%,增长11.3%;医疗卫生支出6058万元,为调整后预算100%,增长18.7%;环境保护支出643万元,为调整后预算61.9%,增长21.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8133万元,为调整后预算100%,增长53.6%;农林水事务支出8088万元,为调整后预算98.1%,增长21.4%;交通运输支出1747万元,为调整后预算100%,下降47%;工业商业金融事务支出2811万元,为调整后预算100%,下降34.6%;基金预算支出11349万元,为调整后预算82.6%,增长121.3%。

【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7年,区财政局把贯彻落实好国家惠农、富农政策当做实践科学发展观,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振兴区域经济的重要工作,积极筹措,加大投入。严格落实粮食直补、种子补贴等各项政策,下拨各项补贴资金6907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3127万元、综合补贴资金3162万元、种子补贴资金410万元、可繁母猪补贴资金208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区财政投入抗旱、人工降雨、畜禽防疫灭病资金304万元,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415万元,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抗风险能力支持农业生产建设。紧抓省市共建新农村有利契机,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4610万元。其中:区财政投入572万元,改善了全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

【财源建设】  2007年,贯彻落实《呼兰区招商引资优惠奖励政策》,兑现优惠政策资金591万元,扶持招商引资企业发展生产,提高了外来投资者到呼兰区创业发展的吸引力。争取省、市财政专项资金近200万元,支持三联、双达、太子乳品等财源骨干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扩张规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结合区情实际,扎实推进财源建设,壮大了主体财源,涵养了后续财源,开辟了新兴财源,为构筑多元化、效益型财源新格局,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重点公共支出】  2007年,强化财政预算管理,科学调度资金,努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保大局、保重点、保稳定”原则,全年安排人员经费3.44亿元,优先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发放。筹集资金9814万元,用于2006-2007年调整工资、增加津贴和2007年自然晋升工资,保证调资政策及时兑现。安排社保、医保等各种保障资金3065万元,提高社会保障和救济水平。投入资金704万元,新建白奎、方台两所寄宿制学校,总面积6400平方米,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

【深化财政改革】  2007年,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领域,完成采购额293万元,节约资金7万元。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第二批53家财政一级拨款单位从2008年1月1日起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管理,2007年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共支出4333笔,支付总额12973万元,拒付不合理支出196笔,节约资金103万元。继续开展财政统发工资人员指纹鉴别管理工作,抽检6个单位,采集指纹1200多人,抽检率达9%。为全区农户在信用联社开设账户,各种涉农补贴资金实行“一折通”方式发放,实现财政补贴资金发放“及时、足额、透明、安全”的工作目标。

【财政监督检查】  2007年,认真开展会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加强会计人员集中培训,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监督,有效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对林业、畜牧等部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力度,全年审结康金二院污水处理、老城区道路维修工程等9个项目,评审金额达3411万元,核减节约资金662万元,审减率19%。通过开展财政监督检查活动,堵塞了财政收支漏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国有资产管理】  2007年,为加快国企改革步伐,紧紧围绕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把国企改革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集中主要力量全力抓好综合协调、业务指导、文件起草及盘活国有存量资产、清产核资评估认定、资产重组、产权界定等各项职能工作。组织协调办公室成员单位和各推进组,深入哈特钢厂、火柴厂等118户改制企业,组织企业法人和干部职工学习企业改革相关政策,宣传国企改革重要性和迫切性,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在宣传教育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编制企业改革预案,测算改革成本,委托中介机构开展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等项工作。通过资产清查、产权界定,明晰产权,核实资本金,既为企业减掉包袱又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实现保值增值,全面完成市下达的国企改革任务。全区145户国有企业全部完成社保并轨,参加并轨职工22479人,经济补偿金全部发放到位,并办理了解决劳动关系手续。退出国有资产94367万元,并争取改革启动资金330万元。有力推动了国企改革的健康发展。

清产核资。根据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和市国企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组织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法人、财会、保管等相关人员进行国企改革清产核资工作专题培训,结合区情制定《全区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对全区拟改制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有106户企业申报《清产核资立项》并给予批复、有104户企业完成清产核资专项审计工作。为确保清产核资工作准确性,切实做到账、卡、物、现金等齐全、准确、一致,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资产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依法核实界定企业国有资本金及所有者权益,国资办在全市选聘5户具有一定资质的中介机构,委派到各企业,对清产核资工作结果进行专项财务审计,保证清产核资工作质量。

国企主辅分离改制。区国资办在国企并轨改革中积极推进企办家属区供水、供热和物业分离。充分利用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改革相关政策,在积极向市政府申请主辅分离改制补助经费、帮助企业化解历史包袱的同时,会同中小企业局及所属企业,坚持规范和制度创新的原则积极推进哈特殊钢厂、火柴厂、纺织机械厂等3户企业自办住房维修、供暖、供水等后勤服务机构的主辅分离。公开招标,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物业管理机构的市场化运作办法。经过各方考察论证,标的对比,管理标准及收费标准洽谈,最后与双来热力公司签订哈尔滨特殊钢厂家属区住宅楼供热、供水、物业管理移交协议。将该厂3.1万平方米住宅楼的供热、供水及物业管理全部移交给双来热力公司管理,解决了企业后顾之忧。

化解6户国有企业金融债务。区国资办在统筹推进国企改革过程中,着力解决金融债务制约企改的最大瓶颈问题。一方面加强与华融、长城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沟通协调,争取支持,尽最大努力降低回购成本。另一方面,广泛开拓回购资金渠道,认真研究市场化运作方法,依靠企业和广大职工力量,创造条件挖掘内外部潜力,自觉创新融资办法,解决回购资金。经过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先后筹集回购资金835万元,回购呼兰亚麻厂、百货大楼、食品厂等6户企业,共回购债权23864万元,回购比例仅为3.5%。低成本的回购金融债权。化解企业债务负担,为国企改革奠定基础。

资产评估管理。2007年,认真贯彻国务院91号令和财政部14号、15号令,依法加强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认真搞好评估行政执法工作,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认真监督和指导资产评估事务所的依法评估,依法出具资产评估报告。在资产评估报告书合规性审核工作中,坚持书面反馈、机构复函、注册会计师签字原则,并建立严格资产评估档案。在此基础强化了检查制度,对重建评估项目进行监督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黑龙江新汇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百货站营业室评估时严重违反工作程序,弄虚作假,恶意压低评估价格的违法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通报全区,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全年在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出售、参股及企业改革等方面共完成资产评估备案112项,审核项目资产账面净值2860万元,评估值17540万元,平均增值率513.3%。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

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市场管理。根据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及省、市、区关于贯彻落实中纪委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抓源头工作的有关规定,加强了对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有产权交易的管理,依法规范产权交易行为。在组织制定《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工作方案》基础上,会同监察局、审计局、中小企业局对全区2005年以来出售国有资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共检查工交、商贸、粮食等七个系统28户企业,认真查找产权交易过程中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并进行整改。经查全区所有企业都能够严格执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规定,依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以评估结果为底价进入产权交易市场竞争出售。先后拍卖了汽车修配厂、晶体管厂等28户企业,资产增值率均在20%以上。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按照财政部和省、市财政厅(局)的部署要求,依据国家资产清查改革、财务制度及相应法规,对全区189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在各部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统一招标,委聘黑龙江力拓、博元、金力三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组织60余名中级以上职称专业财务人员(其中注册会计师21人)对各单位自查申报资产损益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在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负债及净资产审查核对、收支情况审核基础上,对企业申报的损益等相关证据进行全面审检分析,并出具专项审计报告及见证材料。区国资办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单位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给予认真核实和认定。全区共批复资产损失3459.4万元。其中:主管部门批复228万元,财政部门批复3231.4万元,资产盘盈2181.5万元,其中:主管部门批复137.3万元、财政部门批复2044.2万元。本次资产清查损益批复后,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为69321.2万元,净资产45464.7万元。其中:行政单位总资产18886.1万元,净资产5756.4万元。事业单位总资产50435.1万元,净资产39708.3万元。通过资产清查,全面摸清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家底,真实、完整地掌握了各项实物资产情况,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督奠定基础;同时找出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管理信息系统,推动资产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国家税务

【税收收入】  2007年,全局始终坚持“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切实抓紧组织收入不放松,确保了实现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共组织收入41186万元,比上年增加7324万元,增长21.63%。其中:两税收入32749万元、企业所得税4715万元、外商企业所得税437万元、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1142万元、车辆购置税2143万元。通过科学合理地分解落实税收计划。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实行目标责任制。在加强税源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分解税收计划,做到税收计划与实际税源相适应,与GDP增长相适应。建立并执行重点税源变化快报制度,在深入企业开展税源调查的同时,充分利用重点税源监控系统软件的分析比对功能,掌握重点税源的行业特点、经济运行和资金流动情况,建立健全监控预警机制,组织税款足额入库。加强各税管理。加强流转税管理,规范一般纳税人管理,严把认定关、转正关、年审关,防止税款流失;认真执行增值税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操作规程及管理办法,完善了个体征收管理有关规定,坚决杜绝全年零申报情况。开展全区个体户清查工作,共调整定额156户,补征税款120245元。完成啤酒行业税额核定和调整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加油站、医药、饲料等行业性较强企业税收管理,严把新办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认定关。全年接收“四票”核查任务202份,处理有问题发票8份,查补税款11400元。对2006年度441户就地缴纳所得税企业进行汇算清缴。加强出口退税和涉外税收管理,开展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检查,做好税款审核退库工作。加大反避税工作力度,扎实开展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完成了涉外企业的联合年检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切实做好清欠防欠工作。实行欠税公告制度,采取以税抵退、以票控税的办法,依法清欠,做到年税年清。

【税收征管】  2007年,开展国税、银行、国库之间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逐步实现税款电子结算。加大软件应用范围。完善并推广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增值税扩大抵扣范围管理系统、税源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等软件,继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做好个体“双定”纳税人微机核定税额工作,继续完善相关管理软件,做好税银联网各项工作。不断优化征管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税务登记管理办法,按期完成了换发税务登记证工作,全年换证2522个。继续推行“一户式”管理模式,逐户完善征管档案资料。推行多元化申报方式,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使税管员做到管户基本情况清,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资金运用情况清、申报完税欠税情况清、发票购买使用情况清、执行税收法规政策情况清,并且学会运用掌握的各种数据信息资料开展纳税评估。还开展对汇总缴税企业及药品、水等几个行业专项检查,及时处理举报案件。

【减免税】  认真执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继续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认真进行豁免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历史欠税的核查工作,对符合要求的64户历史欠税企业豁免税额6272万元,为44户企业办理固定资产退税3280万元。

【税收执法】  2007年,加强税收法制基础建设,强化税收执法保证体系,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法律意识。在全局推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2.0版),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理顺岗责体系,建立健全对税收执法行为的内部监控、考核评议、责任追究和执法监察机制。落实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办法,认真执行税务行政复议、诉讼和国家赔偿等各项工作制度,加大对重大税务案件查办监督力度。认真执行《哈尔滨市国税系统税务行政处罚管理办法》,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加大涉税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违法行为,加大对重大涉税案件处罚力度。加强税法宣传教育,以“五五”普法工作为契机,集中搞好税收宣传月和“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坚持开展经常性、多样化税收法制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税法遵从意识。


地方税务

【税费收入】  2007年,区地税局按照“突出一条主线,落实三项任务,坚持六字方针,推进十项重点工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以实现“三建三好”为目标,强化管理,狠抓落实,税费收入创历史新高。全年共组织税费收入28586万元。其中:税收收入27436万元,为年度计划107%,超计划1936万元,同比增长13.6%,增收3287万元。基本养老险收入7543万元,为年度计划134%,超计划2564万元;失业险收入529万元,为年度计划234%,超计划303万元;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1147万元。

【房地产业税收】  2007年,全面落实省地税局“项目管理、信息比对、以票控税”房地产税收管理新模式。建立项目管理档案,推行纳税人按项目申报制度。跟踪企业开发、销售等环节,建立纳税企业档案和电子台账。加强部门协作。积极争取区政府支持,下发《关于密切部门协作、加强税收征管的意见》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和传递制度。定期到发改委、利民管委会、工商局等部门调取房地产开发项目相关资料,进行信息比对,运用局域网络和人工传递等方式及时传递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坚持以票控税。严格从销售和办理产权两个环节以票控税。加强二手房征税管理。在个人房产转让税收管理过程中,按照“进驻征收、信息共享、各税统征、先税后证”要求,与房产局签定委托代征协议,派2名干部分别进驻呼兰老城区房产交易大厅和利民房管所,进驻面100%。对纳税人应缴纳营业税等6税一并征收。全年共受理二手房交易445笔,其中征税户172户,入库各项税收收入58.2万元。全年共组织房地产业税收收入11504万元,完成年度责任目标。

【建筑业税收】  2007年,认真贯彻落实省地税局“项目管理、信息比对、以票控税、分类管理”建筑业税收管理新模式。建立建筑业项目管理档案,在计算机建立电子台账,及时登记和变更税源控管台账。对单项工程进行监控,把单项工程项目纳入管理之中。加强信息整合,对信息采集、台账监控、财务核算、纳税情况等方面情况定期分析比对,加强与计委、规划局、建设局、利民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协调,从立项、招标、建设、竣工验收、工程决算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与区建设局定期传递建筑项目完税传递单。开展税源巡查,税收管理员进行日常户籍巡查,比对核实企业申报信息的准确性,及时发现纳税人未申报项目。主管局长对税收管理员巡查结果不定期抽查。全年共组织建筑业税收收入9776万元,完成年度责任目标。

【饮食业税收】  2007年,深入开展典型调查,切实掌握基础数据。全局现共有查账征收户2户、电脑定税户585户。其中下岗再就业143户,累计减免税额95万元。坚持实施“超额用票控,违章重处罚”的饮食业管理方式。1-9月对35家饮食业大户,上调定额3万元,上调幅度128%;对24户超定额购票纳税人征收税款7万元;对连续3个月超定额购票1户上调定额。有效防止经营者囤积、窜用、倒卖发票行为发生。加强有奖发票宣传,严厉查处拒开或变相拒开发票、使用假发票的行为。全年共受理发票举报案件5起,罚款2.5万元。已组织饮食业税收收入372万元,为计划90%。全年共组织饮食业税收收入417万元,完成年度责任目标。

【娱乐、洗浴业税收】  2007年,深入落实市地税局“清查税源、电脑定税、突出大户、部门协作”的工作要求开展税源普查。3月,完成辖区内62户娱乐业、36户洗浴业的全面普查。推广应用省局电脑定税软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基准参数和系数值,准确核定纳税人应纳税额。4月,对98户洗浴业、娱乐业纳税人新定额开征。加强大户管理。把500平方米以上的13户营业规模大、收费标准高、经营项目多、应纳税额大业户作为强化管理重点,实施重点监控。及时开展政策宣传。针对两业从业人员素质状况,召开辖区内“两业”纳税人政策宣传座谈会,加强征纳双方的沟通互动。加大涉税违法行为打击力度。1-11月针对个别拒不缴纳应纳税款的纳税人,与公安局经侦科配合清税52户,入库税款1.53万元。全年共组织娱乐业营业税收入15万元,洗浴业税收收入11万元,均完成年度责任目标。

【营运车辆税收】  2007年,全面落实省地税局营运车辆税收“信息比对、分类管理、专项清理、以票控税、部门协作”的要求。加强信息比对。积极与运管部门联系,摸清辖区内现有车辆底数。实行分类管理。对私营以上企业所有的营运车辆,采取税收管理员直征方式进行管理。对个体货运、客运车辆,采取委托代征方式进行管理。开展专项清理。以外挂车辆和信息比对出的差异车辆为重点,开展专项清理。全区私营以上交通运输企业档案建立完毕,建立800户个体营运车辆档案。强化以票控税。严格6家自开票纳税人资格认定、代开票纳税人定额核定工作。加强部门协作,与呼兰交通收费所签订委托代征协议。全年共组织营运车辆业营业税收入400万元,完成年责任目标。

【土地增值税征收】  2007年,认真落实省地税局“信息比对、突出预征、即时清算、各税统管”的要求。开展预征工作。把土地增值税管理与房地产业项目属地税收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项目属地管理获取的信息,准确掌握税源情况,运用管理软件,全面做好土地增值税预征工作。做好清算工作。召开房产企业纳税人政策辅导会,加强土地增值税预征及清算政策宣传。在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建立协税、护税网络。加强比对分析、对营业税入库数据与土地增值税入库数据比对差异进行约谈,防止出现新欠。全年组织土地增值税收入1110万元,完成责任目标。

【税收专项检查】  2007年,按照省、市地税局部署,在明确责任、制订方案、查前培训的基础上,对房地产等五个行业进行专项检查。区局主管领导直接到检查一线对集中检查工作进行指导。积极争取区政府支持,出台《呼兰区加强税收征管、综合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方案》,对全区纳税人欠缴的各项税收及“土地增值税”等重点税种进行全面清理。全年共下达检查计划65户,查出有问题33户,查补税款1600万元,入库税款346万元。

【完善税收征管体制】  2007年,在完善征管体制过程中,努力实现“三个最大限度”,突出抓好三个重点环节:强化管理方面,主要采取加强税务登记静态管理,结合换发税务登记证工作,做好辖区内5500户纳税人涉税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工作。加强税源动态管理,按月给税源管理部门下达实地核查零申报、逾期未申报的工作指令,随时发现纳税人异常状况。与工商局建立工作衔接制度,传递无照经营户的信息。进一步健全一户式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目前已建立纸质档案5000余户。对年纳税额超50万元的重点税源户,依托监控管理软件重点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出台《税收征管考核办法》,对税收管理员履行职责情况按月进行考核。按市局要求下达49户纳税评估计划,目前评估完30户企业,入库税款23万元。信息整合工作采取,按月报送4部门信息整合报告,最大限度进行信息整合;通过采集国土资源局土地出让、转让信息,开展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清查,清理入库两税合计246万元。按月召开信息整合征管工作协调会,对户籍、申报征收、税源变化等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执法监督工作,主要通过建立干部执法档案,由执法人员每月自查,各科(所)负责人抽查,区局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强化内部考核。深入基层科所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强化内部监督。6-8月对康金所、二八所、三电所进行执法监督检查,共检查各类企业50户,个体工商户55户,检查出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未足额缴纳等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三个税务所已经整改完毕,入库税款72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