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呼兰区委员会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28

一、区委领导

2006年中共呼兰区委领导名录表

届别

职  务

姓  名

民族

性别

籍贯

生年

党派

学历

任职时间

备注

 

一届

2004

|

书  记

傅丰志

阿城

1954

中共

研究生

—2006.12


刘世勋

哈尔滨

1954

中共

大学

2006.12


副书记

曲  敏

尚志

1963

中共

研究生

2006.12


王振范

巴彦

1953

中共

大专


常委

王英利

山东招远

1960

中共

研究生


李春仁

双城

1962

中共

研究生


王文力

双城

1965

中共

大学


范术堂

山东诸城

1964

中共

研究生


张希清

巴彦

1964

中共

研究生


赵新宽

呼兰

1965

中共

大学


侯希平

呼兰

1963

中共

研究生


李荆复

海伦

1961

中共

大学



二、区委会议


【常委会议】  (待查)

【全委会议】  10月20日,区委召开一届四次全体会议,区委书记傅丰志主持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哈尔滨市呼兰区关于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及说明,《关于中共呼兰区第二次代表大会筹备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名单》。

【代表大会】  12月19—21日,中共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利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心在东附五楼会议室召开。区委书记刘世勋作了题为《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清正廉洁,真抓实干,建设繁荣、富庶、和谐的新呼兰》的报告。纪委书记李春仁作了题为《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为建设繁荣、富庶、和谐的新呼兰提供政治保证》的书面报告。大会通过了各项决议。大会通过差额选举方式,选举产生区委委员34名(按姓名笔划为序),他们是:于涛、于万金、马勇、王文力、王英利、王明杰、王振范、曲敏、刘长有、刘世勋、关跃林、纪伟明、孙长国、孙绍文、严凛、李春仁、李荆复、李殿学、杨力、杨天悦、杨立明、张希清、张得宝、陈跃山、范术堂、金凤英、周浩、赵新宽、赵德有、侯希平、施文臣、郭连科、谢碚松、戴景瑞;选举产生候补委员5名(按得票多少为序),他们是:张玉臣、白丽楠、王建舟、邵树臣、马志义。在区委二届一次全委会上,通过差额选举方式,选举刘世勋、曲敏、王振范、王英利、李春仁、王文力、范术堂、张希清、赵新宽、侯希平、李荆复为常委;刘世勋为书记,曲敏、王振范为副书记。选举产生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5名;在纪委第一次全会上,选举李春仁、郭连科、臧学、郝永强、殷学谦、窦洪斌、关维华为纪委常委;选举李春仁为书记,郭连科、臧学为副书记。大会选举产生了出席哈尔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17名(以姓氏笔划为序):王大双、王英利、王彦文、王振范、白丽楠、曲敏、刘世勋、许洪君、孙文志、严凛、杜万山、李春仁、李海明、李培忠、邹新生、周惟,戴景瑞。


三、区委工作


【概   况】  2003年以来,在市委的领导下,区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和带领全区干部群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区呈现出团结奋进、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09亿元,比2002年增加45.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年均增长14.3%。全口径财政收入6.61亿元,比2002年增加2.99亿元,年均增长16.2%;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8亿元,比2002年增加1.74亿元,年均增长18.9%。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增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实现22.5亿元,年均增长7.4%;粮食总产达到17亿斤,创历史新高;大力发展畜牧业,基本实现了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主辅换位”。工业经济持续增长,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1亿元,年均增长17.2%。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26.5亿元,年均增长16.5%。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26.8:37.8:35.4调整为20.6:43.6:35.8。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已占全区经济总量的98.7%。综合经济指标在全省十强县(市)排序中始终位居前列。2004年2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呼兰撤县设区,结束了呼兰270年的建县历史,开启了融入哈尔滨、建设大都市的新纪元。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完成国企改制106户,改制面达到90%;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逐步深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发挥利民开发区龙头牵动作用,辟建哈大齐工业走廊东北亚科技园,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截至年末,东北亚科技园启动面积6.087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7.8亿元,实现工业产值6亿元,利税1.2亿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2006年,全区预计引进资金25.2亿元,其中引进外资2100万美元,出口创汇4200万美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350%、228%和97.5%。2003年以来,全区共引进项目587个,其中,超千万元项目157个,超5000万元项目47个,到位资金79.3亿元。华润雪花啤酒、中国酿造优级酒精、地理信息产业园、顺迈综合医院、加拿大555集团等超亿元项目进展顺利。

【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  坚持以开发两大城区为统领,辐射带动城乡一体联动发展,加速区域城市化进程。新城区修建南京路、学院路、珠海路、沈阳大街、西安大街、深圳大街等市政道路44条、73延长公里、81万平方米,利民大道全面通车,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九通一平”,构建了现代城市的基本框架。老城区改造中巷路34条、10.6万平方米,打通西环路、建设南路,改造建设了师专路、东方路、光明路。哈肇公路呼兰段顺利通车。开发亿兴花园、明达花园、电力花园、东方小区、经典世家等高质量住宅小区5个、36.6万平方米,建设健身广场、人民广场,改造文庙、关岳庙、天主教堂等一批旅游景点。新增绿化面积141万平方米,植树54万株,绿化覆盖率由14%增长到25.9%。亮化工程成效显著,累计新增街道路灯2591基。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修筑通乡通村公路167延长公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全面实施村屯环境综合治理,培育了双井镇护路村、沈家镇罗斌村、大用镇立业村、许堡乡周化村等一批示范典型。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73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400元,年均增长15.5%和12.6%。城镇人均住宅使用面积由17.6平方米提高到20.9平方米,农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8.2平方米提高到21.3平方米,是我区人均居住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逐年扩大。城乡困难家庭、特困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农民工权益得到切实保护。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获得新成果】  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诚信呼兰”建设,认真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努力弘扬“哈尔滨精神”,锐意进取、文明时尚、明礼诚信的市民形象正在逐步形成。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人大、政府、政协、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大力推进“平安呼兰”创建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深入贯彻实施《信访条例》,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科教文卫、广播电视、体育、计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统一战线、民族宗教、人民武装、群团组织、机关服务、党校、老干部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加强和改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扎实推进“先锋工程”系列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完成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得到加强。


四、党办工作


【综合调研】  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重要工作部署,抓住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先后就全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城市发展战略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起草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调查报告,提供给上级党委和区委作为决策依据。形成调研报告2篇,协助市委政研部门完成调研文章4篇。全年共完成各种文件、讲话、报告、经验介绍、研讨会发言等各类文稿起草200多篇,其中:工作报告(汇报)类文稿20篇,领导署名文章20篇,领导讲话类文稿30多篇。

【文秘工作】  按照《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要求,全年共核发各类文稿200多件,文件核稿送审一次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全年共收中央、省、市各类文件300多件;全年发文共计83件,其中:区委文件27件,哈呼办文件32件,呼办秘文件24件。刊发《呼兰通报》17期,对区委机关运转的各类文件组卷归档89卷。

【督办工作】  根据区委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及区委主要领导的指示意见,及时对区委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工作报告进行了责任分解,下发到相关部门,并进行了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将落实情况向领导反馈。全年办理市委领导和市委督查室交办事项22件,形成办理结果报告22篇,完成市委决策督查事项4篇;办理区委书记批示交办事项12件,向各承办部门下发督(催)办通知12件,形成督专呈报告12篇;向市委督查室呈报督查专报6篇。2006年,获全市党委系统督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机要保密工作】  全年共收密码电报84份,收发内部传真电报343份。机要传真达到“保密、优质、高速、无事故”。2006年获全省机要工作先进集体。保密工作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保密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对全县基层单位保密干部进行了审核备案,针对保密委员会成员工作变动情况,调整了保密委员会,重新确定了6家重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重新确定了23名重点涉密人员,并进行了一次培训。适时地对各单位保密工作和规章制度进行年度检查和节假日重点检查,对20家重点单位进行了不定期检查,抓了造纸、印刷、回收、复制等特种行业管理工作。对32家复印社发了许可证,对5家回收点进行了登记,对2005年机关运转公文进行了清缴,共清缴公文800公斤。区里将5月份作为保密教育宣传月,在宣传月中,按照《哈尔滨市保守国家秘密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区保密行政执法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规范了保密行政执法行为。2006年保密工作被评为市一级管理单位。

【信息工作】  2006年进一步完善信息目标责任制和信息专报制度,全面建立和完善了信息网络,加大对负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增强信息的时效性、综合性和有用性。全年向市委办公厅信息处报送信息606篇,被市委信息摘要采编248篇,采用率达41%;市委重要信息约稿40多篇,采用率达到95%以上,在全区范围内刊发《信息摘报》9期。


五、组织工作


【概   述】  2006年,全区的组织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组织总的指导下,围绕确定的工作要点,突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培训工作力度,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部门自身建设,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

【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实施“先锋工程”为主线,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区委被市委评为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区委。组织指导乡镇党委换届选举,选出党委委员115名、纪委委员39名,形成了以40岁为主体的乡镇班子。突出抓“创业型”班子建设,目前全区8个乡镇68个村成为“创业型”班子。组织各乡镇和村级党组织领导181人分2批参加省委组织部组织的赴甘南县兴十四村乡村干部培训,增强乡村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学习借鉴建立“支部十协会”“党群联合体”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的经验,全区建立中介、协会等党支部42个。围绕“六位一体”目标,努力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2006年纳入上级投资计划的8个村,已经有2个村建成活动场所并交付使用。在上级投资计划外的37个村,采取帮扶部门帮建、友好单位帮扶等方式,对三个乡镇的8个村进行试点,目前这8个村活动场所建设已经交付使用。社区党组织建设。全区17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党总支。每个社区平均拥有专职干部6名,平均年龄36岁,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占45%;强化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社区党员管理。2006年11月份组织了部分街道社区干部到市委党校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建立党员活动室、流动党员服务站、党员责任区等活动阵地,以及开展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一帮一”“帮贫困、聚民心”和“五个一工程”等一系列活动,使广大基层党员有发挥作用舞台;结合社区实际,开展各种服务活动。全区相继建立了7个社区服务中心、4个老年服务中心、2个创业服务中心及17个便民服务网点,组建义务治安巡逻队57支,警务室17个。从而密切社区同居民关系。“两新”组织建设。每位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了一个非公企业联系点,并以有关部门选派了38名熟悉党建工作的干部作为非公企业党建联络员。活化组建形式,采取单独、挂靠、联合等形式组建党组织。全区已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23个,其中党委4个,独立党支部13个,联合支部6个。结合企业特点和“先进性教育”开展“戴党徽、干大事、解难题”主题实践活动。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做好换届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与人大、政协等部门配合,完成了政协委员的酝酿、提名、考察和人大、政协常委的考察工作。呼兰区的换届工作受到省、市委督查组的充分肯定。加强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察工作。2006年,对76个区属中层领导班子和37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年度考察。完成了13个乡镇换届考察,组织编制了《考察工作手册》,制做了考察流程图。做好领导班子调整工作。选择了大用镇做为党政合一试点单位。全年共调整了领导班子16个,领导干部36人。调整后的乡镇干部队伍年岁以40岁为主体。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全区共推荐正职后备干部100人,副职221人,青年后备干部104人。强化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根据有关规定,全区共选派21名后备干部分别到利民开发区、区信访办、街道、乡镇进行挂职锻炼。在乡镇班子换届调整时,有5名优秀后备干部被选拔到乡镇领导岗位。做好“村村大学生”工作。接收安置村村大学生志愿者42名,有26名2004年选派的大学生志愿者继续签约。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全区干部培训中开展“菜单式选学”培训》的通知及各项实施办法和细则。举办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95名入党积极分子;举办了中共代表人士暨统战干部培训班,培训干部60名;举办了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培训班;配合市委完成调训任务。先后选举了22名领导干部分别参加省市组织的境内外各类培训班学习。

【干部制度改革】  完善了《区直部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试行办法》《党政机关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试行办法》。全年对8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交流。区委常委会对39名拟调整的干部进行了票决;对1名干部实行了试用期,对4名新提拔干部实行了公示制。

【干部监督】  加强对换届工作中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明确换届工作纪律;成立干部监督信息中心,受理干部群众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举报。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成立了呼兰区经济责任审计委员会并设立了专订的工作办公室。2006年共审计领导干部12名,其中受市委考察组委托对4名拟提拔人选进行了审计。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离任前经济责任和公有财务交接制度》。加强学习,增强干部的自律意识。组织基层党委主要负责人和组织人事干部进行《条例》知识培训。

【人才工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级人才工作网络,组织专题培训。全区有专兼职从事人才工作的人员126名,各级人才信息员384人。发挥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学会)的作用。加强对各专业协会(学会)的清理和引导。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人才开发力度。选派了24名优秀后备干部到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信访等部门挂任科技副乡镇长、主任助理等职务。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建立健全了人才工作信息员例会制度,保证人才工作信息渠道的畅通。

【党员教育管理】  2006年全区共发展新党员400名,其中女党员161名,生产工作一线的新党员335名,35岁以下的青年新党员338名,大学生党员15名。2004和2006年,区委组织员办公室分别被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授予先进组织员办公室荣誉称号。开展了“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活动。街道社区成立流动党员联络站,将外出和外来的流动党员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加强了联系。严格民主评议。一年来,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理力度,对4名党员给予留党察看处分,对11名党员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深化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全年共拍摄制作党员教育专栏3期,向市委组织部报送新闻4篇,向上级报送先进性教育活动稿件3篇。建设完成党员远程教育终端接受站69个。

【组工建设】  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调整和完善30项组织部门自身的工作和活动制度。制定了《全区组织工作量化管理标准》。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以警示教育活动为载体,加强组工干部自身教育,提高组织干部全面素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年有三篇研究文章分别获得市组织系统调研课题评比的一、二、三等奖。全年上报刊发组工信息43篇。被省市委组织部采用3篇。有3篇论文被《哈尔滨市党建》、《思与行》等刊物采用编发。

【党史研究】  落实“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主动出击,效果明显”的总体要求,在市委组织史资料编辑的指导下,总纂完成《组织史》第四卷(1991.1—2003.12)续编本的编纂工作。编纂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呼兰执政实录(2005)》;《实录》以区委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和重要活动为主线,记述全区各级党组织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群众在“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呼兰”的道路上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六、宣传工作


【概   述】  2006年,全区宣传思想工作在市委、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科学发展、建设强区、振兴呼兰”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在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中,理论工作、新闻工作、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被评为先进单位。

【理论工作】  强化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区委理论学习室积极为各级党委中心组提供服务,制定规划、征订学习资料、组织学习和理论研讨。全年中心组召开集中学习研讨会议15次。全年上报学习信息15条,在《呼兰报》开辟理论专栏发稿30多篇。深化党员干部群众理论学习。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区委重要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聘请省、市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来呼兰作专场报告5场,借助办培训班、开座谈会、研讨会、党委书记讲党课等形式作形势任务报告280余场,组织区委学习室和区委党校理论骨干深入基层“送党课”51场。扎实开展理论研讨活动。一年来,各级党委中心组、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召开专题研讨会50余次,形成理论研讨文章80余篇。组织参加了“哈尔滨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其征集社科论文30多篇。增强理论宣传引领作用。选派区委学习室、区委党校和各大党委理论骨干参加省、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等理论骨干培训班。全年培训人数达20人次以上。

【思想政治工作】  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2006年,全区共组织送戏下乡35场,送书画下乡5次,送书画作品400余幅,送电影下乡300场,培训文化骨干1.5万人次,送科技图书1万余册,科技资料11.6万份。举办科技培训班58场次,为贫困家庭送去价值2000余元的化肥,为基层卫生院送医疗设备、药品折合人民币6.5万元,免费为2万余名群众进行诊治。国防教育活动。对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情况、驻区高校开展军训情况进行了调查;围绕重大节日以标语、口号等形式对干部群众进行国防教育的宣传;在中小学开展了“国防在我心中”书法绘画摄影作品竞赛活动,共征集作品200余件,其中部分书法、绘画作品被推荐参加全市评选。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知识竞赛活动。发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百题问答》1500册,组织乡镇干部、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进行答卷,共收回答卷1600余份。重大节庆活动。举办了“呼兰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七周年成就展”,征集图片1000余幅。制作彩喷展板34块,展示了呼兰建国五十七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展了“建党85周年”“世界水日”“世界水周”和“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在全区各主要街悬挂过街横幅、标语、条幅等500余幅,散发宣传单3万余份。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征文活动,《逼上梁山》《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反思》等12篇被评为优秀征文;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活动,10余篇优秀纪念文章、理论文章和调查报告,在省级思想政治工作专刊上发表;阵地建设,对已命名的“一校两室”和“两校一室”示范单位和推荐的示范单位进行了检查、指导,兰河街道建国社区和呼兰街道伟光村被推荐为市级思想教育阵地示范单位,省级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呼兰街道永兴村的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新闻报道】  2006年,在国家和省市新闻媒体发表专题报道600多篇。在国家级新闻网站《新华网》上开辟专页,专栏记者对区长刘世勋进行了直播采访,并滚动播出一周。在《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新闻”专版发表反映工业、农业、商贸等行业发展硕果的大幅文章12篇;在《哈尔滨日报》头版头题发表反映“劳动力转移”“呼兰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的专题报道2篇。全年接待中央、省、市新闻媒体采访人员150余人次。围绕新农村建设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全年共发表专题报道600多篇。出版《呼兰报》78期,赠送14万多份。呼兰电视台围绕“新农村建设”开辟20余个专栏进行宣传报道。

【精神文明建设】  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建立健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激励与制约机制。组织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讨论和践行活动。开展了以“文明经营”为主题的文明市场创建活动,中心市场被命名为省级诚信2星级市场,方洲商城被命名为省级文明诚信市场。开展了省级文明单位“扶贫救助、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开展了以“信守社会公德、争做文明市民”为主题的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建国社区作为市级文明社区示范点,向市文明办进行了推荐;下发了《关于推荐申报市级文明单位(村)、标兵,市级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文明小区、文明社区和文明乡镇的通知》,向市文明办申报推荐市级文明单位(村)、标兵33个,市级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一对,满四年市级文明单位(村)、标兵8个,市级文明社区1个,市级文明小区2个,市级文明乡镇1个。同时申报了拟撤销的8个市级文明单位(村)。通过申报和检查验收有26家单位晋升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组织召开了中小学“百部爱国主义影片教育展播”现场会。总结表彰了2005年度“百影”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开展了征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活动。举办了呼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专题报告会。组织100名师生先后到“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东北革命烈士博物馆”,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百部爱国主义影片教育展播”活动,全区有64029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观看。


七、纪监工作


【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2006年,呼兰区纪委继续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提出的党风方面存在的五个突出问题,作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重点,深入开展治理工作。制定并完善了7项工作制度和方案,设立了监督举报中心,开通了热线举报电话,聘请了10名区级离退休老干部作为党风巡视员。对76个区属中层领导班子和37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年度考察,共调整领导班子28个,领导干部72人。落实纪委在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一票否决制,防止了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问题的发生。在治理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方面,区纪委对直属部门12名主要领导干部按要求申报的个人重大事项进行了明察暗访,没有发现违反规定的问题。开展廉政承诺活动。下发了《关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领导干部廉政承诺的通知》,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承诺方式、内容和承诺范围进行了规范。区级18名领导班子成员在《呼兰报》上进行了公开承诺,全区600余名基层党政班子在本部门做出了承诺,并上交区纪委存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落实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制度。区纪委制定并下发了《区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领导谈话计划的通知》、《呼兰区领导干部提拔任职廉政教育谈话制度(试行)的通知》,分别与18名基层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谈话,与22名新提拔的领导干部分别进行了廉政教育谈话,对1名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的管理,将领导干部监督信息交流情况登记表、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情况登记表、家庭发生重大事项情况登记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登记表等9份管理表印发到基层各纪委。2006年重新采集建立了142名新任职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全区中层以上干部全部都建立了廉政档案。加大日常监督力度。先后选派13名能力强的干部在参加考核和督导的同时,对区属各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成立了两个检查巡视组,对审计局、物价局、卫生局等8家单位进行了巡视检查。在“五一”“十一”结婚和升学高峰期,在下发通知提出要求的同时,组织党风巡视员深入酒店等场所进行明查暗访,对结婚和子女升学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进行检查,有效地控制了领导干部违纪问题。

【党风党纪宣传教育】  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的“五进入”活动。在办好呼兰电视台《廉政之窗》和呼兰报《廉政经纬》两个栏目的同时,在“呼兰政务网”上开设了纪检监察网页。加强了区委党校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把法纪教育警示教育纳入公务员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工作特点,开展岗位廉政培训。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讲话精神,组织全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牢记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放《学习贯彻党章知识问答》和《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等学习资料300余本,组织党员干部在职学习。开展“读报刊、促廉政”活动,区纪委组织党员干部参加了全国“红船杯”学党章知识竞赛活动,全区30个基层纪委、1000名党员参加了答题活动。结合先进性教育,采取先进事迹报告会、警示教育大会、知识测试和竞赛、观看录像片等形式,对党员领导干部开展教育。

【案件检查】  继续实行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和领导包案责任制。查办大要案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时,领导做到靠前指挥,排阻清障,及时解决办案中出现的取证难、定性难和处理难等问题。继续实行常委包案责任制、室主任职能责任制、基层纪委书记查案责任制和包案质量责任制。加大办案力度。纪委机关保证三分之二以上干部参加办案工作,各职能室协作办案,有效地提高了办案工作整体水平。2006年共立案20件,结案20件。共涉及20人,其中大要案13件,占65%;科级以上领导案件3件,占15%;受党纪处分共有19人,受政纪处分3人,有12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共挽回经济损失2.72万元。

【纠风工作】  治理教育乱收费。全区5600名教师全部签订了聘用合同,实现了教师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轨。出台了《关于对中小学乱收费、乱补课、乱发资料行为的处罚决定》,严格执行收费审批、收费公示、收费登记卡制度。同时出台了《教师行为规范十不准具体实施意见》,层层签订责任状,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学校”活动。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2006年对呼兰、康金两镇的医疗市场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共检查收受“红包”医护人员4人,均给予待岗3个月,待岗期间停发工资的处分。治理公路“三乱”。2006年取消出租车管理费、附加费共计26.8万元。区纠风办组织开展了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情况检查,全年共上路检查20余次,有效地治理了公路“三乱”反弹现象的发生。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完善了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制、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涉农负担案件“责任追究制”。加强农贸市场监督,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取缔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涉农业户3家,对24家有违法行为的涉农业户进行了处罚,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千多万元。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推行“八项制度”努力营造优质规范的服务环境。全区各级党群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社会服务部门和窗口单位全面推行了首门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期办结制、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无偿代办制、一次告知制、“AB角”制。并把推行“八项制度”与“最佳最差单位评议”活动相结合;区政府成立了行政审批中心,实行联合办公、公开办公、“一站式”服务;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大舆论宣传和监督力度,营造重商轻企的舆论环境。

【反腐败抓源头工作】  按照市第二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接会议要求,全区保留审批项目单位25个,审批项目118项;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对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同时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纳入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推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对全区应纳入收付中心管理的预算单位进行清查和统计,对全区97户财政一级预算拨款单位采取分批分步的办法进行具体实施;推行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加强了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组织相关部门对在建、拟建项目进行了检查。

【执法监察工作】  按照《招标投资法》《建筑法》等法规规定要求,对区域内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的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12条整改建议;深入开展对重特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根据国家监察部关于《监察机关参加特别重大责任事故调查的暂行规定》《黑龙江省监察机关参加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暂行办法》的要求,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实施了监察;开展了行政效能监察;对义务教育学校的一费制执行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执法监察,保证了“一费制”政策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正确执行;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监督检查,区纪委与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监督检查组,重点检查强化政府对土地的集中管理,保证土地使用招标拍卖牌出让制度的落实和土地有形市场公开交易情况。


八、统战工作


【概   况】  2006年,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全市统战工作会议的部署和中共呼兰区委全委(扩大)会议的总体要求,在市统战部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委统战部以与时俱进、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履行工作职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发展和状大爱国统一战线,推进了统战领域各项工作的开展。

【新一届政协委员(常委)提名工作】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关于区、县(市)政协换届有关问题的意见》的要求,完成了新一届政协委员(常委)提名人选有关工作。区委统战部和区政协机关干部组成三个调查组从2006年10月10日开始到10月末,利用20天时间对现有220名政协委员进行走访调查,为区二届政协委员的产生奠定基础;配合组织部署政协换届工作。拟定区二届政协委员(常委)提名人选;做好新提名的政协委员人选的考察工作。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2006年1月25日,区委统战部召开了全区统战系统迎新春茶话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台联、侨联的主要负责人及民族宗教界人士50余人参加了联谊会。4月25日,区委统战部组织召开了全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有关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座谈会。学习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听取了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潘国华作的统战工作报告。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多党合作和民主政治建设。3月24日组织召开了“九三学社哈尔滨市呼兰区小组成立大会”;9月22日在济仁药业会议室召开了民盟呼兰区联合支部成立大会。至此,呼兰区已有民革呼兰联合支部,民进呼兰总支,民建呼兰支部,九三学社呼兰小组,民盟呼兰联合支部等5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

【扶贫工作】  2006年元旦春节期间,区委统战部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和区工商联一行20余人到石人镇永平村和双榆村走访慰问贫困党员,给他们送去了价值3000余元的大米、豆油等节日用品。

【台联、侨联】  4月20日组织召开了一届三次台联理事(扩大)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台联“三个一”活动表彰大会会议精神和市台联理事会会议精神;听取并审议通过了会长殷米林所作的工作报告;学习了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召开了一届三次侨联全委(扩大)会议。总结2005年工作,部署了2006年工作任务。9月28日,区台联、侨联在区教师进修学校会议室举行庆仲秋、迎国庆座谈会。来自全区的台胞、台属,归侨侨眷代表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区侨联秘书长张荣利传达了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区台联秘书长张剑宇作了题为《正确认识台海形势及发展趋势,深入贯彻中央新形势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的台情报告。

【民族宗教工作】  2006年3月15日,区委统战部协调配合区民族宗教局召开了专项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动员大会,会上传达了国家、省、市文件精神,布置了呼兰区专项治理工作任务和方案。在这次专项治理工作中,全区共查处基督教私设聚会占22处,自封传道人9人。根据市里文件要求及这22处聚会点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处理。其中合并私设聚点8处,以堂带点3处。对9名自封传道人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教育。按照市委统战部、市公安局、市宗教局(哈统联[2006]5号)文件精神,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天主教的管理引导工作。

【统战理论研究和信息工作】  2006年,区委统战部分解和下达了统战理论研究计划,确定了重点理论研究课题,开展了撰写纪念文章和统战论文征集活动,共收庥统战论文30余篇,经评比和筛选后的优秀纪念文章和论文报送市委统战部参评。加强统战宣传工作。邀请区广播电视台和呼兰报记者对统战活动现场进行报道。统战部全年撰写统战信息17期,分别在呼兰信息报转发和呼兰电视台播报。


九、政法工作


【概   况】  2006年,全区政法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致力于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充分尊重和倾听民意民愿,着力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安全问题,通过“平安创建”这一载体,突出重点,追加投入,夯实基础,使平安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效果,为区域经济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在街道(乡镇)、社区(村)委组(屯)分别建立了综治维稳中心、站,丰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综治、武装、司法、派出所等多部门实行联动作战,辖区综治稳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建立健全区、街(乡镇)村(屯)三级维稳网络,依法妥善处置了“聚众阻碍筑路施工”“乳品厂业主集体上访”“聚众阻碍呼兰河堤施工”等多起群体性事件。全年共调处各类纠纷1780件,成功率达98.2%。组织政法各部门排查涉法涉诉上访案件29件(其中进京访案件7件,自查案件9件),全部办结并息访。

【创安工作】  开展平安乡村(社区)建设,组织社区(村)达标竞赛活动。使创安向基层延伸,向宽领域渗透,向多层面发展,创安工作基础得到巩固和提升。利民街道、康金镇和沈家镇罗彬村在全区创安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典型交流。深入开展以“服刑人员子女关爱、青少年青春自护、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绿色网络建设、校园周边整治”为主要内容的“丙戎行动”,未成年人权益获得有效保障。全区建立城镇中小学绿色网吧19个,寒暑假对学生实行免费开放。

【打击违法犯罪】  集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后打掉了以孙玉庭、石青松、李传军、王刚为首的涉恶犯罪团伙4个(其中市公安局挂牌涉恶犯罪团伙1个),抓获团伙成员21人。2006年全区刑事综合发案888起,同比下降10.6%;共破刑事案件680起,综合破案率59.6%,列全市首位。命案侦破18起,命案综合破案率达100%。成功打掉疯狂跨区作案61起、涉案金额400多万元的3·17特大盗窃团伙;侦破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诈骗人民币1600万元的6·4特大诈骗案件;摧毁6·18家庭贩毒集团,4名团伙成员全部落网,涉案冰毒100克、麻姑4500粒;打掉了由9名安徽籍在哈暂住人员组成的,在吉林和黑龙江多地疯狂实施盗割通讯电缆集团。

【安全防范】  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社会捐助为辅,多渠道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全力推进“三台合一”工作,建设新的“110”指挥中心,构筑了集治安防范、交通管理、视频监控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治安防范指挥平台。新建的“110”指挥中心2578平方米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三基”建设全面起动,投资700多万元,新建了实施24小时监控管理的标准化看守所;在利民开发区投资400多万元,新建有办案监控系统和辖区社会治安监控系统的两个派出所办公用房。农村技防建设切实加强,康金镇购置了成套先进视频监控设备,安装了9个监控探头,对镇内8条主要街道及人员集聚的街心广场,实施24小时全天监控。沈家镇罗斌村在4条主要街道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为村民日常出行加了一把“平安锁”,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亮点。

【队伍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在全党和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后,全区政法各部门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组织了具体教育活动。政法各部门围绕执法理念进一步端正、执法能力进一步提升、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的主题,根据本部门自身特点,分别制定了适合本部门操作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和整改措施。在政法系统的党员中开展《学党章、作先锋模范政法干部》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示范政法队伍建设健康发展。加强全区政法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发挥表率作用。提出“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奋斗目标。在各部门班子内部开展学习创新好、民主团结好、勤政为民好、清正廉洁好的“四好”活动。加强对政法干警教育培训,提高整体政治业务素质。一是大力开展多种教育整顿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树立政法干警形象。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制度建设,从严管理政法干警队伍,规范干警行为。深入开展“学东莱、创人民满意政法单位”活动。一年来,相继开展了“向黄俭同志学习活动”“向孟凡乐同志学习活动”“向杨丹同志学习活动”等,以先进人物的高尚情操和行为,影响和激励广大政法干警提高执法为民和人民公仆意识。2006年,区政法委选树了呼兰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和呼兰法院利民法庭为市级“学创满意单位”。

【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吴洪哲,男,38岁,汉族,呼兰利民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电工。2006年7月30日上午10时30分,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宏信广场小区的居民发现,有两名歹徒正在4号住宅楼2单元实施盗窃,立即向物业公司报告。吴洪哲同志闻讯后第一个赶到现场,制止犯罪,与歹徒展开搏斗。凶残的歹徒掏出1尺多长的尖刀刺向吴洪哲同志的胸膛,吴洪哲同志身负重伤,但他没有退却,继续与歹徒搏斗,为随后赶来的警察抓获两名歹徒争取了时间。经查,这两名歹徒是通缉的逃犯,累计盗窃10余起,价值人民币10余万元。

丛文涛,男,33岁,汉族,呼兰区信用联社信贷员。2006年8月11日23时30分许,丛文涛同志从车库出来时,听到一名女子呼喊:“有人抢钱!”,便循声找去,看见一个男子上了一辆红色两轮摩托车准备开车逃跑,丛文涛同志上前一脚连人带车一起踹倒,正当他伸手欲抓歹徒时,歹徒回身一刀刺中丛文涛同志胸部,丛文涛同志感觉一阵剧痛,但他并没有在乎,歹徒转身逃跑,丛文涛同志追出了20多米将其拽倒在地,但由于胸部失血过多,体力不支,被歹徒挣脱。丛文涛同志又追出一段距离,终因失血过多,全身无力,摔倒在地,但他支撑着用手机拨打110报警,并给朋友打电话。处于昏迷状态的丛文涛同志被朋友送到哈医大二院,经抢救脱离危险。由于丛文涛同志见义勇为,被害人樊景辉被抢的手提包已追回,犯罪嫌疑人作案用的摩托车和尖刀也被迫留在了现场,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了线索。

吴洪哲、丛文涛两位同志2006年被市委政法委、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市见义勇为奖励基金会授予哈尔滨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各颁发奖金2000元。


十、工委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为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开展了党内法规知识测试活动,机关工委所属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了测试,测试率达100%。

【基层组织建设】  根据工作变动及时调整、配齐配强支部班子成员,全年调整支部书记5名、支部委员14名。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整顿、培训,建立了119人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对29名条件接近成熟的积极分子进行了培训。全年发展新党员29名,预备党员转正32名。

【廉政、勤政建设】  按着区委的统一部署,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抓了区直机关工作作风和机关纪律,杜绝部分职工晚来早走现象。整顿机关作风,暗访一天,共暗访了20多个单位,对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进行通报。在廉洁自律上,机关工委所属支部书记向本部门职工做出承诺,以接受群众监督。组织召开支部(总支)主管纪检领导参加警示教育会议,同时组织机关干部到市纪委参观廉政教育图片展,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法律法规观念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达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精神文明建设】  为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活跃机关职工文体生活。组织了区直机关职工篮球赛。共有23个单位20支球队240名职工参加比赛;组织了第三届职工乒乓球赛等活动。


十一、党校工作


【干部培训】  按照区委的要求和干部培训计划的安排,2006年举办了188人参加的村级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通过培训,乡村干部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提高。本年度还举办了中青年后备干部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培训班,培训使全区188名后备干部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今后走上领导工作岗位,打下了政治理论基础和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能力。

【教学科研活动】  2006年4月4日举办了教师论文交流会。有17名教师参加论文交流。有7篇论文在国家和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荣获一等奖4篇、三等奖2篇。

【学历教育】  2006年区委党校有黑龙江大学、中央党校、省委党校系列研究生、专科生学员四个专业,共计7个班次,在校生253人。


十二、老干部工作


【概   况】  2006年底,呼兰区建国前老干部总数为484人,其中抗战时期5人。局级5人、处级173人、一般干部296人。

【落实老干部待遇】  4月20日举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报告会,向老干部讲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理论。10月20日又组织部分离退休干部参观了哈尔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和试点村,听了区领导和试点镇、村对新农村建设情况的介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报告会上,对老同志进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老年节庆祝大会上宣传了全国优秀老干部的先进事迹,引导老同志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党、为人民做出新贡献。完善老干部“三个机制”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2006年,全区老干部的“两费”没有发生托欠。经过相关部门的鉴定,确定了80名老干部符合增加护理费条件。并从2005年8月开始兑现补发。

【“‘好儿女’在身边,服务进家门”活动】  根据市委老干部局倡导的“‘好儿女’在身边,服务进家门”活动的要求。区老干部局工作人员顶寒风、冒酷暑,来到老干部家送温暖、献爱心,达800余人次。上门服务过程中,有的为老干部收拾房间、干零活,有的为老干部宣传当前形势,有的给老干部讲保健知识,有的和老干部唠家常,有的同老干部同娱乐,逢节日还给老干部送上一份礼物,对老干部提出的问题都能解释或解决。被服务的才老干部都很感动。“五一”和“十一”前夕组织了门球赛。8月份组织了去阿城参观考察。


十三、关心下一代工作


【概   况】  2006年,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关工委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细则》,结合部门实际,组织开展了各项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全区订阅《中华魂》读本29481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各中小学校把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魂”读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二是争创“五好”社区。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格局。三是在农村开展“讲、学、育、奔”工作。组织“五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四是发展壮大以“五老”、“十大员”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队伍。全区共组织“五老”2492人,能经常坚持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一线的1246人。五是加强各级关工组织建设,积极做好青少年中特殊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全区13个乡镇和4个街道都建立了关工组织,并积极开展工作。特别是帮扶和关爱弱势群体工作得到国家关工委调研组的肯定。区关工委积极协调大庆石化总厂离休老干部李景荣来区捐资助学、帮扶弱势群体。仅2006年就先后7次来呼兰各乡镇街道为贫困学生、敬老院、残疾人等捐款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