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服务业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28

一、商业服务业


【概   况】  2006年是商业有始以来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商业总公司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卓越成绩。按着区委、区政府的布置,从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面对前所未有的重大国企改革,根据本系统的实际情况,带领广大职工干部克服重重困难,在改革发展中走在全区改革的最前列,得到区委、区政府的认可。

【国有商业改革】  2006年商业总公司按照区委、区政府有关推进国企改革的具体要求和布置,开拓新视野、明确思路、创新工作。全区商业24户企业全部实施并轨,并轨职工3500人,80%的企业实施改制退出国有。一是认真研究制定商业企业改制实施方案,为职工顺利并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920万元,圆满完成商业系统的并轨任务,在全区并轨工作中名列前茅,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表扬。二是为减轻企业负担,先后与银行等部门进行协商。为21户企业核销银行不良贷款,解套资金为8600万元,使这部分企业在改制过程中轻装上阵,为国企改革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全力以赴做好稳定工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矛盾都充分的突现出来。例如历史包袱过重问题,离退休人员比例过大问题,拖欠职工工资问题,遗属问题以及欠缴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等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商业总公司为了保持稳定,克服重重困难,为企业排忧解难,先后为糕点厂集体职工协调参保问题;为食品公司集体职工筹措资金进入养老统筹;为高峰商店解决集体混岗职工身份问题;为四海店职工协调解决养老统筹等问题。四是按照上级有关政策,积极推进改制进程,截止2006年末大部分企业退出国有,职工全部并轨结束,一次性给付经济补偿金,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全部面向社会与企业摘勾,成为社会自然人。1、没有社会遗留问题的企业有11户。经国资局同意和评估作价,进行公开拍卖,程序合法。资产出售的企业有:康金百货站、康金五金站、康金糖酒站、康金食品厂、呼兰食品厂、呼兰豆制品厂、呼兰五金站、商贸大楼、二百商店。商业粮贸公司属无资产企业,该企业7名职工全都安置到商业内部企业,已改制完毕。呼兰百货批发站所有资产和职工已划入四百商店。2、零资产的企业有高峰商场、呼兰食品酿造厂、呼兰糖酒站、食品公司。3、待出售的企业有两户,回民总店自有资产50平方米;饮服公司有固定资产985平方米以上两户企业资产变现资金,完全用于支付本企业所需的一切改制费用。4、计划由百货大楼和四百商店两家企业成立相当哈市中央商城规模的股份制企业。百货大楼占地面积150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328平方米,资产评估净值为1669万元;四百商店占地面积3181平方米,建筑面积5473平方米,资产评估净值为2150万元,此股份制企业实施持国有股权。国有股占股份的51%,吸纳49%民营股份。具体操作和实施办法,已形成书面材料和相关数据上报区政府立会审批。

【安全工作】  区商业总公司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责任重于泰山,隐患险于明火”的政治含义,坚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为了提高安全系数,不惜重金在硬件上下功夫,对消防部的要求一丝不苟地执行。2006年四百地下商城投资50多万元建一个占地90平方米,蓄水量在300吨以上的全自动消防设施。同时又在商业决公司安装储水量在80吨以上的消防备用水箱,以保障整幢大楼及地下商城的消防安全。除此之外,并要求所有企业配齐配足消防器材,对电源、水源、火源不符合标准的及时整改,坚决达到标准。安全工作主要是发挥总公司的职能作用,总公司保卫股经常开展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的安全检查和夜查,及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再有就是加强对所有职工治安法律法规和四防安全教育,特别要加强对出租场地和业户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群防群治能力。2006年商业的综合治理工作,在有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全系统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二、供销商业


【概   况】  2006年度全系统销售实现1.2亿元,化肥销售4万吨,农副产品采购额完成100万元,实现税利50万元。

【带领农民开拓城乡市场】  6月30日召开全区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会,供销社认真落实。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县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了统一部署,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主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形成助力推进城乡市场发展的整合方案和农村经销网点农家店整合工作方案,结合针对城乡市场实际制定了自检自整自验工作标准,为全区农家店启动整合工作提供具体的方法步骤和组织保证。二是深入农村,历经5个多月的紧张运作,深入各街道、乡镇和每一个行政村,认真摸底调查,选择村屯中店容店貌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经营效果最佳、在本地最有组织能力的个体食杂店作为整合对象,实行现场办公,简化手续,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费用支出,截止2006年末,供销社共在我区整合农家店167家,其中日用消费品农家店146家,农资农家店21家,直营店26个,加盟店141个。三是坚持标准,统一订制牌匾和货架。供销社垫付近40万元资金,统一购置2500套货架,在江苏厂家直接发货到呼兰,并及时发放到农家店,在牌匾制作上,采取了先垫付资金的办法,统一购置、统一剪料、统一规格、统一喷绘、统一格式,从而保证了农家店的整体形象。四是规范了农家店标准,实现了五统一管理。即:第一,农家店店容店貌统一模式,统一以超市形式开架售货,店内外实行棚、壁、地的“三白”,统一使用日光灯。树立了整体形象。第二,农家店实行购货,配送的统一,供销社牵头组织了农家店配送集团。第三,农家店商品销售价格实行了统一。第四,农家店承诺标识实行了统一,既“本店郑重承诺不售假货,假一赔十”。第五,农家店营业人员服务规范化实行了统一。五是供销社对农家店实行了连锁式管理,既是农家店,又是化肥鞭炮连锁店,并肩负着本地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和产业化经营工作。

【发展农村新经合组织】  2006年度呼兰区供销社在开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工作中,共发展会员184个,其中个人会员131名,全区共发展农民经纪人455人,完善各类专业协会8个,专业合作社2个,开展订单农业1万亩,累计提供产销信息200余条,并在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中,挂靠219家农家店,搭建了为农服务平台。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本年度根据供销社所属企业职工并轨转制,管理人员身份变化和销售网络结构变化的实际,供销联社领导、职工认真分析市场变化,以改革创新的理念,为发挥农业生产主渠道作用,谋划对策。一是将重组后的企业实行股份制的形式存在,实行董事会宏观管理制,总经理目标任务负责制,经理工资高薪制,职工上岗招聘合同制,全员职工股份风险抵押制。二是严把进货渠道和商品质量关,为保住烟花爆竹这一主营品种,区日杂公司并轨转制后购置人武部弹药库,解决商品存放和安全问题,并取得市安监局的经营许可。三是在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中供销社主营的化肥、烟花商品同步与农家店的连锁成经营网络,建立了主营品种流通终端。

【供销企业改革】  年初,区供销社系统还有20个所属企业需并轨后进行改制,剥离部分或全部资产,解决职工垫付企业应承担的三分之一资金问题。区供销社于11月份开始,进行企业改制试点,重点试行解决五方面问题,一是企业职工切身利益问题,二是考虑历史包袱问题,三是考虑农行借贷问题和应收应付往来问题,四是考虑部分企业欠发职工工资问题,五是考虑企业补缴社保资金问题。年末前此项工作正在试点之中。


三、粮食经营


【粮食收购】  2006年,呼兰区粮食收购工作动手早,行动快。各粮食收购企业主动入市,于11月初就挂牌收购,比历年提前20多天。共收潮粮258424吨,折合安全水份粮202000吨,是近年来新粮收购量最多的一年。今年收购的粮食多,把粮食降到安全水份,潮粮水份大,都在31%—33%左右,为了保证安全储存,安全运输,各收粮企业都采取了边收购边开塔烘干的办法,并且直接把潮粮卸到烘干塔上,减少了二次搬运。全区九个粮食购销企业,虽然潮粮烘干任务比历年都重,却平均只用了65天,比历年提前了将近一个月,在2007年2月15日之前就完成了潮粮烘干任务,完全达到了省市粮食局对潮粮烘干的要求。

【粮食销售】  在粮食销售方面,呼兰区粮食局的原则是:当年购、当年销、不积压,不发生新的亏损,促进粮食流通。并主动帮助企业把握行情,联系客户,签订购销合同。这样,呼兰区和购销企业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联系老客户,寻找新客户。由于几年来的诚信经营,已赢得客户的信赖,建立了诸多的客户群。这些客户友好关系的建立,使呼兰区各粮食经营企业在粮食销售上掌握了主动权。有的企业在新粮上市前就已和客户签订了购销合同。2006年全区粮食销售总计202000吨(干粮),其中委托销售120000吨位,各粮食经营企业自营销售82000吨。主要销售给大连金信集团、哈欠缺多经公司、龙粮公司、中纺公司、福州中汇粮油有限公司等新老客户。


四、石油经销


【概   况】  全年销售总量完成31300吨,其中汽油销售12462吨,柴油销售18581吨,占年计划的107.25%,同比增加5677吨,零售完成30249吨,占年计划的121.1%,同比增加销量6162吨,增长79.63%,零售比为98.02%,润滑油销售52吨。销售额实现14710万元,上缴税金174万元。

【市场营销】  一是加大大用户的开发力度。中水一局和黑水总公司两家大用户是去年我们新开发的两家大用户,今年年初,业务科提早拜访了这两家大用户,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征求意见,沟通感情,用真情感动客户。仅上半年,这两家大用户认购成品油600余吨。二是把重点放在农村市场抓住春耕销油旺季。早在春节前就深入农村开展了春节慰问客户活动,建立感情,进行感情投资。对每个用户的情况及需求量调查摸底,在春耕用油旺季,车队抽调一台油槽车作为“春耕送油车”,为那些没有交通运输工具的农民用户解决实际困难,将柴油送到农村田间。做到服务上门,保持保量。这一举措受到了广大农民用户的欢迎。在春耕销售旺季,加大对空白点乡镇的销售渗透,发动全员职工利用亲戚、朋友等关系,发展空白点村屯销售代理人,建立联系卡,通过销售代理,把当地村民的装油容器集中起来,销售部送油上门。新民站经理于成发在呼兰区孟家乡、腰堡乡、杨林乡、许堡乡等4个空白点发展销售代理人。2006年春节,同计量员带着慰问品挨家对用户进行慰问,以交朋友的方式与用户沟通,用真情感动用户。春耕在即,新的用户主动打来电话购买柴油。3—5月份,共往腰堡乡等3个乡镇、16个村屯送油车,销售柴油70多吨。三是所属加油站普遍开展了经常性教育活动,号召全体员工要弘扬企业精神,树立用户至上,真情服务的理念。在工作中涌现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利民站经理乔伟光为2家大客户单位调度员安排了休息室,中午安排他们在食堂吃饭,使这些客户非常感动。通过站经理和员工们共同的努力,拉动了更多的用户,现在利民站日加油量达到28吨,比去年同期增加9吨。为利民加油站的服务做到热情周到,规范服务。星级加油员乔俊玉的优质服务事迹,感染和带动了站内的全体员工,他们主动帮助抛锚车辆推车、为用户倒开水、为残疾人驾驶的专用机动车全程服务等为顾客排忧解难的好人好事,在加油站内经常可以看到。加油站的服务质量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呼兰区两家出租公司的200余辆租车,大部分成为利民站的忠实客户。加油站真诚热情的服务,提高了零售量的增长。

【加油站管理】  一是强化了现场服务管理。为继续全面推行省公司提出的六句话,提高服务质量,经营部举办了加油员培训班,组织全体员工观看“加油十三步”光碟。通过培训和管理,各加油站在文明用语使用和现场服务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分公司“神秘顾客”暗访中,总体成绩较好。富来站经理崔放同志在接到用户车辆求援电话时,无论白天还是深夜,都亲自将用户所需油品和修理工送到指定地点,受到了用户的赞扬。二是强化了“五个统一”和“三无一化”的管理。在硬件管理上,上级公司投资32万元改造了2座规范站。要求其他各站都要按照规范站的标准去做。在软件管理上,举办了计量员培训班,规范各种记录的填写;举办了营业员培训班,讲解和规范新日报表的填写,要求各站在软件建设上要达到“三无一化”标准。三是加大了加油站管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主要宣传加油站在销售、服务和管理上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向系统内创办的《冰城石油》报编辑部投稿件26篇,刊登了11篇。

【安全管理】  一是贯彻落实“两个合同”,明确安全责任。年初,同所属加没站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同所属员工签订了安全生产合同,层层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抓了春防和节日期间的安全工作。加大了联防宣传、安全检查、查处“三违”和隐患整改力度,同时严格值班值宿制度。全年共进行安全检查62次,其中夜查29次。在春防和各节日期间,经销处机关、加油站、车队都自行组织了对应急反应预案的演练,使全体员工都熟悉预案的内容和步骤。为确保春节期间加油站安全,台屯站、二八站、乐业站人员少,除夕之夜员工及家属陪同都在加油站渡过的,员工默默无闻的扎实工作和家属的无私奉献,确保了节日期间加油站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没有发生任何事故。三是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了内控知识培训,财会、业务、人事等部门都按照内控要求进行操作,所属加油站的进、销、存等环节也都按照内控的要求完善各种记录和表格,保证每个控制点都得到有效的控制,完善了控制证据。对每名员工进行了内控知识测试,同时开展了内控知识答卷活动,答卷率达到100%。

【成品油价格调整】  2006年成品油价格共调整2次。2006年3月成品油价格上调一次,2006年5月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一次。


五、专卖管理


(一)烟草专卖


【经济指标】  全年实现卷烟销售24826.8标箱,为年计划的93.9%,同比增加2247.4箱。其中一类烟销售498标箱,为年计划的52.9%,二类烟销售2754标箱,为年计划的88.7%。单箱值实现6862元,为计划的95.3%,同比增长653元。实现利润2703万元,为年计划的90.1%,同比增长762.6万元。上缴税金1144.3万元,同比增长198万元。单箱毛利实现1381元,为计划的95.2%,同比增加236元。毛利实现3429.5万元,为计划的89.5%,同比增加876万元。毛利率实现20.13%,与计划比差0.01个百分点。

【卷烟营销】  一是抓网络销售基础建设。区烟草专卖局严格按照国家局、省、市局卷烟销售网络建设要求,学习外地兄弟单位好经验,按网建达标要求,逐项进行对照自查,对存在问题与差距,进行认真细微整改。通过大力宣传网络建设的新举措,号召全体职工牢固树立全员营销意识,认真做好每项基础工作,维护经营业户,确定各片区需要规范、需要培育的零售客户予以重点指导。通过建立客户终端管理、优质服务、质量考评、指导经营、明码标价、诚信经营等维护业户利益,使客户等级合格率由年初的24%上升到96%。二是抓优化服务。年初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客户经理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对辖区零售业户从经营策划、库存卷烟调剂、柜台陈列、经营价格等方面,全方位参谋服务。新品牌上市与客户商量如何经营,帮助客户解决经营中实际困难,帮助客户存款,装卸货物等,批零关系形成了密切合作伙伴,促进了营销工作向深层次开展。三是抓卷烟市场销售结构调整。从四月份开始确定每个月上柜一、二类卷烟重点推介品牌,以保“突出保持量,确保名优品牌、调整销售结构”营销新思路实现。经过几个月的宣传、推销,仅中华牌卷烟订购业户,由原来的27户上升到107户,其他新品牌上柜率达到98%以上,逐渐打开销路。单箱值和单箱毛利稳步上升,一、二类卷烟销售持续增长。

【卷烟市场监督管理】  一是严格按照市局“清障除淤,保驾护航”的要求,区专卖局内部开展清查工作。通过学习,全体专卖人员积极从思想、工作等方面查找不足,结合实际研究确定开展专卖工作措施。专卖稽查队伍在开展整肃中,共查出各类问题13条,针对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全面提升了专专管理人员的素质。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对各分管片区进行地毯式检查和重点排查。对违法违规业户停止整顿,违规两次以上取消经营资格。与工商部门积极配合,稽查营销人员进入基建工地检查,客户经理及时走访、推荐新品牌,及时配送货,各基建工地管理逐渐走向规范化,扩大了卷烟销售市场。三是开展专项打假整治工作。针对区内名烟、名酒店,以名烟名酒优质品牌为幌子,私进、乱进和贩运假冒卷烟问题,区专卖局作出部署,将辖区11家名烟、名酒店的检查,确认到队,明确到人,实行特别监管。并成立大案队专门负责辖区内124户特业的管理工作,采取多种检查方式,加强对宾馆、酒店、网吧、洗浴、娱乐场所等特业市场的监督管理。四是抓建章立制,强化三级督查管理工作。区专卖局将三级督查管理工作定位到了解市场、分析市场、掌握市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班子成员、专职稽查人员工作职责、工作内容、考评目标。全年对辖区内共检查4000多业户(次),督查中发现违纪行为30起,员工存在问题12项,全部及时更正。提出业户经营意见19条,督促员工改进工作方法,达到了三级监督管理的目的。全年查处案件1344起,收缴违纪卷烟5209.6条,案值262441元。


(二)酒类专卖


【酒类专卖管理体制改革】  在全区国企改革中,区酒类专卖局也随之进行了过度性改革。2006年6月22日经区长办公会议决定:保留呼兰区酒类专卖管理局,列事业单位,由区编委办以呼编[2006]53号下发文件;每年由区财政拨付办公经费10万元。7月20日,根据区长办公会议精神,对全局在册61名职工按改革方案统筹安排。退休人员4名、内退12名、休长假8名、拟解除劳动关系3名(由于资金不到位,未能实现),竞聘上岗34名。新机构内设办公室、稽查科、业务科、代征代缴科、康金所等四科室。王明凯任局长、侯刚任副局长。区酒类专卖管理局除原监管职能外,受区国税局委托代征代缴啤酒批发企业、散白酒生产企业的消费税、增值税。

【酒类税收代征代缴】  按区长办公会议决定,区酒类专卖管理局受区国税局委托代缴酒类消费税、增值税,超收部分由区财政按比例拨付给酒类专卖管理局。2006年8月7日、10月1日区国税局与区酒类专卖管理局签定了委托代征代缴协议。经区酒类专卖管理局全体职工不懈努力截止12月10日代征代缴酒类消费税、增值税税款近30万元,实现了代征税工作的良好开局。

【酒类专卖管理】  一是贯彻《酒类流通管理法》进一步加强酒类市场管理。年初以来,区酒类专卖管理局多次合同公安、工商、技术监督、卫生部门进行酒类市场专项治理。加强重大节日期间市场监管力度,中秋、国庆、元旦等节日酒类旺销时,执法人员牺牲节假日,加班加点,对酒类生产、批发和零售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加大对农村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的监控和打假力度。对假联营、假买断品牌,以次充好酒类商品依法检查,坚决取缔。全年收缴假冒伪劣酒500多瓶,假名优酒130余瓶,以次充好散装分桶白酒1000多桶,塑料袋酒600多袋。罚款153965元。二是建立酒类溯源管理制度。为把《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落到实处,自2006年4月20日起对区辖范围内酒类生产销售实行溯源管理制度。为此,于4月18日、8月3日两次召开有各执法部门负责人、生产企业、批发企业、相关厂家负责人专卖局全体员工、酒类协会负责人参加的专项整治工作会议,赵副区长亲临大会做重要指示,会后对酒类市场、生产企业进行了联合检查。酒类专卖局印制了《酒类流通随付单》向生产、经营业户发放宣传单近2万份。业户依据规定填写随付单,单随货走,单货相符。酒类溯源管理制度的试行,基本从源头上阻止了假冒伪劣酒流入市场,确保了广大消费者的饮酒安全。三是建立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制度。区酒类专卖管理局内设专门办事机构办理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工作,对酒类生产、经营企业实行档案代管理。截止12月10日全区酒类流通备案登记业户2065户,登记率达到90%以上,为进一步理顺酒类经销渠道和市场监管打下了坚实基础。2006年6月2日呼兰区酒类专卖管理局被市酒类专卖管理局评为酒类流通管理先进集体。

【开展“放心酒”民心工程活动】  区酒类专卖管理协会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在全区开展生产、销售“放心酒”民心工程活动,印发了“放心酒”标识,并广泛张贴、宣传。酒类协会与会员单位(厂、店)协商制定了行业自律公约,并逐一签约。协会又专门为生产、批发企业制做了产品展柜,定期封样,把住了酒类产品质量关。7月24日协会召开了常务理事会议,评出了12家呼兰区“放心酒”厂(店),并在8月3日全区“酒类市场整治会议”上授牌。出现了生产、销售、管理部门同心协力为整治、规范呼兰区酒类流通秩序,推动“放心酒”民心工程的大好局面。


六、畜禽屠宰


七、物资、医药、外贸


(一)物资


【国有企业制度改革】  2006年年初,区物资总公司本着成熟一户企业,出售一户国有资产,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积极与区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等有关部门协调,及时解决了在清产核资中出现的企业证照丢失、不全的问题。完善了企业资产出售的各项手续,经哈尔滨三益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企业资产现值进行有效评估。召开物资总公司领导班子会议对所属汽车自选市场、化轻工建筑材料公司、生产资料服务公司、化建大库等资产拍卖工作讨论决定,委托哈尔滨天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公开竞卖成功。拍卖金额295.2万元。拍卖款全部用于企业改制补偿金、拖欠职工集资款和职工工资等费用。物资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合规合法,稳步推进,得到区政府、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小组的认可和表扬。区燃料公司、型煤厂木材公司加工厂、再生利用公司企业资产拍卖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老旧汽车报废工作】  区报废汽车办公室按着国务院、省、市有关老旧汽车更新报废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组织报废汽车更新笔者稽查大队、工商、公安部门对全区报废汽车市场进行整顿净化了呼兰区交通环境。经多方协调全年共拆解报废汽车38辆,销售废钢146.9顿,价值18.6万元。

【旧机动车交易】  年初以来,总公司加强区内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管理力度,严谨程序,规范交易行为,确保交易资金收入到位。全年交易旧机动车21台,交易额2400元。

【招商引资】  区物资总公司年内引进呼兰三环木器加工厂项目资金150万元。


(二)医药


(三)外贸


八、拍卖、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