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业
呼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3-30
银 行
(一)黑龙江省银监局呼兰监管办事处
【概 况】 2004年4月黑龙江省银监局呼兰监管办事处成立(下称银监办)。编制4人,刘淑霞(女)任主任。在区人民银行办公。银监办为三权在上金融监管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统一对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及邮政储蓄机构实行监管。省授权审核区银行机构设立、变更、终止及业务范围;组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依法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初审、政绩考核。
(二)中国人民银行呼兰支行
【存、贷款】 2004年全辖实现各项存款335021万元,比年初增加21085万元,增长6.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5677万元,比年初增加27357万元,增长9.5%;企业存款余额35915万元,比年初减少5269万元,下降14%。全辖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24595万元,比年初减少9658万元,下降2.2%,其中当年新发放贷款92300万元。
【货币投放】 2004年累计现金支出1782198万元,累计现金收入1729864万元,当年货币净投放5233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7.72%。
【支持区域经济建设】 一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加大农村信贷资金投放。全年区人行共向区农村信用联社发放支农再贷款12300万元,占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总额的44%,满足了18家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需求。全年共发放农户贷款24500万元,使全区9.6万农户得到支农再贷款支持。其中还尝试发放了1800万元跨年度使用的中长期支农再贷款,使全区的特色养殖、经济作物种植和新品种蔬菜开发等方面得到了贷款支持。二是调整信贷结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区人行与区政府积极运作,成立了黑龙江省第一家县级担保公司。全年各金融机构共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9000万元,使有发展潜力的支柱型中小企业得到支持。三是拓宽渠道,加大消费信贷力度。全区年内新增加投放住房等消费贷款3540万元,拉动了相关领域经济发展。
【金融监管】 一是积极参与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对全辖农村信用社2002年的资产损失、资不抵债情况进行调查测算。对其改革方案和增资扩股计划进行认真审核,对具真实性、合规性检查确认。使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平稳推进。二是积极化解呼兰银河城市信用社发放的紧急贷款(已逾期),可能出现的风险,派专人负责,每逢节假日及时做出风险预测,并对其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多种措施确保不出现任何风险。三是加强账户管理。对区内32家独立营业的金融机构账户开立和使用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共检查3262户,限期整改。四是开展反洗钱工作。年内对4家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现场检查,查处了反洗钱制度不严、不健全问题,限期整改。五是加强现金管理。坚持实行大额现金支取报备制度,保证大额现金的合理支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现金管理大检查,查出超库存限额保留现金、白条子顶现金库存等问题,及时做了整改处理。
【银企文化】 一是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为重点,加强职工政治理论和金融业务知识学习。党组中心理论学习组组织职工学习《马列主义发展史》,每人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心得体会。以“四法”主讲人形式,开展《行政许可法》等四部法律学习活动。结合社会实际,开展“三德”教育,全年先后举行“手拉手”助学捐款一次、慈善济困捐款一次、“法律援助在呼兰”公益捐款一次、向区杨林乡吉祥村患白血病少年捐款一次,全行共捐资4000多元。二是开展“学先进、树新风”,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年内先后两次调整重组支行文明单位建设领导小组。按总行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及时修订呼兰支行《文明单位建设实施方案》、《双文明考核方案》,做到事事有人抓,项项有目标。创建中树立建功立业典型刘丽亚、“三个代表”学习先进典型孙立国、“一岗双责”典型王殿国、法制学习典型郭爱民。涌现出出席市中心支行先进工作者3名、区财贸系统先进工作者5名,区支行先进工作者3名。出席市中心行、区财贸系统、区支行先进集体各1个。三是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呼兰支行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的大调研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大调研方案。全年共完成调查研究报告10篇、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4份、撰写简讯、动态反映36篇。其中抓好共青团工作的《坚持4+1创新是灵魂》的专题经验,被沈阳分行宣传部在内部刊物上发表。四是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开展文体活动。先后举办春节联欢会、“三八妇女节”座谈会、“五四”参观座谈会、“七一”党员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八一建军节”座谈会。职工乒乓球赛、象棋赛、体育达标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朱长仁)
(三)中国工商银行呼兰支行
【概 况】 2004年末全行各项存款59613万元,比年初增加1819万元,增长3.15%。其中对公存款余额15709万元,比年初增加2945万元,增长15.8%;储蓄存款余额55696万元,比年初纯增4765万元,增长12%;同业存款余额358万元,比年初减少73万元。各项贷款196683万元,比年初增加6097万元,增长6.6%。利息收入8190万元,完成年计划86.1%。中间业务收入71万元,完成年计划50.5%。比同期增加28万元,增长65%。其中牡丹信用卡发放205张,有效发卡108张。手续费收入21665元;电子银行交易额25735万元。企业电话银行开户123户,企业网上银行开户3户。其它代理业务有较快发展。
【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2004年四季度顺利完成工行内部机构整合、人员分流和人事制度改革。一是成立了机构整合、人员分流工作领导小组、呼兰支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这次改革的组织领导,推进各阶段工作的实施。二是制定方案。按市行营业部要求,结合区工行实际制定了《呼兰支行2004年竞争上岗分流人员工作实施步骤及方法》和相关政策、法规宣传提纲,指导改革科学有序的进行。三是学习发动,把思想工作贯穿改革全过程。整合前,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摸清员工思想动向,研究对策,有针对性的搞好思想发动,稳定中层和业务骨干思想。整合中组织员工学习、讨论方案和竞争上岗人员分流有关政策,组织员工开展签名录活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四是综合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打分制综合评定办法。公开评定条件、标准,公开分流人员指标、公开支行奖励加分人员名单,增加测评透明度,使员工个个放下包袱,普遍认可。最后确定分流职工10名,心悦诚服的自愿申请自谋职业,主动做债权债务清理、承诺,心境平和的离岗。实现平稳改革分流,对工作冲击最小,无一人上访告状,在岗员工都受到一次爱岗敬业的洗礼。伴随机构改革,相应的人事制度也实现更加人性化、程序化配套改革。实行岗位选择员工,员工选择岗位双项选择;中层干部能上能下,公开竞聘干部任用机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竟聘任用会计出纳部经理1人,公司业务部经理、副经理各1人,储蓄所正、副主任4人,客户经理6人。支行全员135名员工一次竞聘到岗就位。
【贷款营销】 支行科学分析信贷市场变化趋势,全方位、全视角的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明确提出“呼兰工行的明天在利民开发区”的整体信贷营销新思路。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创新金融产品,完善营销机制。与多家商业银行争客户对象、争业务品种、争服务手段。全年各项贷款196683万元,新增各项贷款6097万元。其中项目贷款3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2700万元,个人住房贷款397万元。首先,在利民开发区派驻贷款营销小组,下公司、跑企业,宣传业务品种、承诺服务,拓展业务辐射面。先后与9个公司(厂)建立了银行业务联系。其次,巩固原有信贷市场,保证贷款不下降。按着“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原则,抓哈三电厂、黑龙江正大集团、哈尔滨圣泰药业、黑龙江志华房地产开发公司等稳定、优质、有信誉的龙头大户企业,满足其需要,提供新品种服务。第三开展优质服务,拓展新的信贷市场。变“等客上门”为“登门求贷”、“拼命争贷”,争取到不少新的客户。黑龙江警官学院迁入利民开发区,急需建设资金,在有关部门支持下,经多方努力为其发放“高校学生公寓”项目贷款3000万元。
【清转不良贷款】 全行树立“质量求生存,清收出效益,效益促发展”的理念,对所有不良贷款进行调查。根据企业现状对贷款质量分类排队,组织专人通过出租、出售、拍卖、核销、依法清欠等多种形式处理不良贷款。累计清收转化不良贷款7426万元,不良贷款率下降34%,其中清收现金7615万元。起诉35户,金额11298万元;已核销不良贷款40户,金额235万元,申报核销企业8户,贷款6275万元;上报打包出售5户,金额17213万元;对亚健康不良贷款逐步退出,已清理2户,收回贷款429万元。年末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由年初的6.3亿元,不良率30%,下降1676万元。
【收息工作】 针对近年来部分贷款企业无力偿还利息、拖欠、有意不还利息,严重影响银行经营的问题,年初工行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提出“向逃、废债企业宣战,不让一个零收息企业存活”的口号,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收息管理,以收息保效益。1、行长亲自抓,主管行长现场指挥,公司业务部人员全力以赴,计财、会计结算、资金营运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完善收息工作体系。2、制定收息工作方案,细化收息指标,落实到户,责任到人。行长包大户、疑难户、钉子户。收息指标与奖金挂钩,按日考核、按月通报、按效绩兑现奖惩。3、分类落实收息措施,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多策并举,因企施策,一企一策。分别采取感情收息、承包收息、盯人收息、招标收息、协议收息等措施,应收尽收。全年累计实收利息8190万元,其中从零收息企业收回陈欠利息120万元,通过法律手段收息100万元。(季延春)
(四)中国农业银行呼兰支行
【概 况】 2004年农行实现各项存款63665万元,较年初增加7526万元,增长12%,同比增长10%,完成计划139%。其中对公存款余额7184万元,较年初减少1075万元,下降13%;储蓄存款56481万元,完成计划137%,较年初增加8601万元,增长18%,同比增加6875万元,增长14%。各项贷款余额55716万元,较年初减少957万元,下降17.1%。其中自主类贷款余额51905万元,较年初减少493万元,下降0.9%;引导类贷款余额3811万元,较年初减少464万元,下降11%。各项贷款余额控制在省行营业部计划规模内。正常贷款13880万元,占贷款的25%。不良贷款余额43518万元,占贷款75%,较年初增加5361万元。全年清收不良贷款46万元。贷款收息412万元,中间业务收入26万元,实现负盈利1046万元。
【信贷业务】 2004年农行把利民开发区作为切入点,拓展信贷市场。一是加大信贷市场营销力度。公司业务除继续加大优质项目、优质企业投放,巩固发展金星乳业集团、呼兰制油厂等一些老客户外,逐步向利民开发区三联、圣泰、乐泰药业等药业集团以及哈尔滨师范大学、绿海田园实业有限公司等有实力、有发展前景的新客户渗透,建立银企金融服务关系,扩大信贷市场覆盖面。个人业务方面,加强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的宣传,使更多客户了解引导类贷款的便利和办理的必备条件,全年为278户办理个人住房贷款3804万元。此外还组织一线人员下企业、访高校,扩大银行卡业务。全年销售借记卡17339张,借记卡余额3887万元。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农行先后4次安排客户经理、各部业务人员85名到省行营业部和市社科联微机学校培训,学习业务和办公自动化。12月12日229名员工顺利通过末位淘汰考试和民主测评。员工素质的提高,加快了信贷市场的发展。
【创建文明单位】 年初支行领导班子达成共识,提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综合奋斗目标。第一,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成立竞赛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分解下达竞赛指标。开展高效、快捷服务,着装服务,挂牌服务,微笑服务。上下联动,城乡联动,按规范服务标准要求创建一流服务窗口。对各部(室)、经营网点的业务、技能、服务、效益、营销环境(六净五洁)、宣传保卫等方面实行综合考核,定期考评,编辑汇总,通报交流。全年支行共编辑竞赛简报4期,被省营业部采纳交流4期,被呼兰信息报和广播电台采用1期。表扬在优秀服务竞赛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有诚信服务、拾金不昧的南六所、公园路储蓄所。储户把表扬信、锦旗送到了储蓄所。支行营业室和南大街储蓄所被省行营业部评为2004年迎新春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先进集体。第二、整肃行风行纪。三月成立行风行纪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呼兰农行开展整肃行风行纪活动日程安排》,划分学习组织。四月召开呼兰区农行整肃行风行纪动员大会。传达市行整肃行风行纪会议精神和《王卫同志在市农行整肃行风行纪动员大会的讲话》,对区支行开展活动时间、方法和步骤、各阶段目标要求作了全面部署。全行共分8个学习组,支行机关4个小组、基层网点4个小组。学习阶段每周集中学习2个小时,主要学习胡锦涛主席在中纪委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等文章。写出心得笔记245篇。请省行营业部刘长礼书记讲整肃风纪辅导课一次,全体员工参加了整肃行风行纪活动百题知识考试。五月进入对照检查、分析阶段。结合实际工作对照查摆,针对查摆出的主要问题组织专题分析、研究整改意见和建议,健全完善了廉洁自律、依法行政、行训、学习、岗位责任制、安全保卫等8方面制度。为接受社会监督,在呼兰区电视台作公开承诺,设立行风行纪监督举报电话。组织员工开展岗位练兵。有6人参加省行营业部、市工会联合举办的技术比赛,6个项目中9人次进入前10名,其中1人取得柜台(个人贷款)业务技术比赛第二名、省行营业部个人全能第一名。区支行营业室被区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第三、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开展文体活动。区支行在创建活动中积极引导员工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活跃文化生活。1月9日举办200多人参加的春节联欢晚会,以各种文艺形式表达对农行的深情厚意和爱岗敬业的情怀。5月9日举办有70人参赛的首届象棋、扑克比赛。支行参加了省行营业部第六届“情系农行”演唱会,获优秀组织奖,2人分别获三等奖、优秀奖。9月3日3名员工代表支行参加了区人大、区商贸局举办的金融系统虚拟经济知识竞赛。支行积极组织员工参与省、市、区举办的捐助、扶困、济贫等社会公益活动。为总行“员工林”捐款2450元、为省行“送温暖基金”捐款2420元、为市慈善、济困民德救助捐款502元、为区再就业帮扶中心捐款1000元。2004年区支行经省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文明单位”、被区政府评为诚信单位。(刘双飞)
(五)中国银行呼兰支行
【概 况】 2004年各项存款余额64813万元,比年初增加10351万元,为年计划的99.5%。其中储蓄存款43197万元,比年初增加5260万元;公司存款11169万元,比年初增加3390万元;金融机构存款10447万元,比年初增加1701万元。各项贷款25505万元,比年初减少1816万元。其中正常贷款22788万元,比年初增加558万元;不良贷款2717万元,比年初下降2374万元。按五级分类口径计算,不良率为10.65%。年末账面本外币利润315万元,本外币营业利润612万元,为年计划的104.97%。
【处理不良资产】 2004年初区中行就开始了以全面处理不良资产为主要任务的股份制改造工作。为保证核销、清收、剥离等股改工作顺利进行,区中行成立了核销呆账领导小组,落实任务,分工负责,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加大投放,集中时间打处置不良资产攻坚战。行领导、保全、风险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日夜奋战,及时准确组织各种材料,报送省行。已累计申报核销、处理不良资产3372万元。其中核销呆账贷款8户,468万元;处置划转可疑类贷款7户,2174万元;核销损失类贷款9户,230万元;处置以物抵债损失核销6户,264万元;核销历史遗留的自用贷款5户,236万元。另外,累计申报核销0790科目中的纯无本息项目7户,核销利息480万元。孟家乡纸业有限公司与蓄电池厂的清收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盘活哈尔滨利民开发区实业开发总公司的2240万元贷款,在省行大力支持下正在积极磋商、谈判中寻找最佳处置途径。
【金融机构存款】 认真响应总行、省行提出的“抓存款、保任务、增效益、促发展”号召和“把金融机构业务作开、作大、作强”的指示,区中行领导班子对区金融机构业务进行了认真调研,并抓住区联社增资扩股契机,高层营销,全力公关,仅6天时间金融机构存款就增加了1.12亿元,完成了年度计划的4倍多,创造了建行以来最好水平。
【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区中行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科学发展,建设强区,振兴呼兰”的号召,千方百计支持区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积极扩大消费贷款业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至年末,消费贷款实现7378万元,比年初增加1457万元,增长24.6%。二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在资金紧缺情况下,积极筹措,为呼兰一中投放500万元贷款。三是与多家境外企业联系招商引资,已落实招商引资260万元,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1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朱广平)
(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呼兰支行
【贷款发放与管理】 2004年呼兰区农业发展银行信贷工作严格按照省行信贷管理规范化要求和区行《呼兰农业发展银行粮食资金供应管理方案》《呼兰农业银行粮食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条例》,对全区9家粮食企业实施信贷管理,严把“三关”。一是把住收购关。对保护价范围粮食的收购,坚持“收一斤粮,贷一斤粮钱”原则,实行贷款报账制。严格核打码单,准确把握粮食质价政策,监督支付。及时足额发放收购贷款,保证不给农民打白条子。对已退出保护价范围的按着“以销定贷,以效定贷”原则,支持国有粮食企业积极收购。二是把住储存关。建立健全库存台账,绘制各库粮食储存位置、品种、数量平面图,实行仓单定位管理和出库报告制度。信贷员定期查库,主管行长、科长定期抽查。随时掌握粮食企业库存增减动态,保证账账、账物相符。严肃计划,合理地核定粮食收储企业库存限额,加大对库存管理检查和大额现金支付审批,监督工资基金的支付。三是把住销售关。监督粮食企业全部实现顺价销售,本着“先款后贷,钱贷两清”的原则,对销售回笼款及时分割,做到“卖一斤粮,收回一斤粮钱”,不赊不欠。从根本上杜绝过去粮食收储企业收粮就贷款,卖粮就花钱的无序局面。到年末,农发行各项贷款余额44927万元。发放收购贷款11063万元,收购粮食17195万公斤。其中玉米13302万公斤,大豆3893万公斤。销售粮食20027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2765万元。各项利息收入1593万元。
【扶持民营龙头企业】 呼兰区农发行下大力气开展“三农”服务,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经区行筛选考核、资信调查,省行及营业部考察核实确认,以粮食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呼兰明达公司,具发展实力,达到贷款条件和标准,确定为全省发行系统重点扶持的第一家民营龙头企业。区农发行派驻了业务能力较强的信贷员,参与管理,谋划发展。保证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监管。粮食收购旺季对明达公司贷款5000万元,收购大豆62273吨,加工大豆67018吨,产值达8657万元,公司实现利润600万元,企业安置下岗职工328人。区农发行利息收入41万元。
【安全保卫工作】 遵照“预防为主,群防群治,标本兼治,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始终把安全保卫工作摆上日程。对职工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每月不少于两次4个小时。认真传达、学习上级行有关文件,重大安全事故案例通报。联系实际,吸取教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健全收发、值班、业务活动、枪支、资金管理等涵盖各环节、各岗位4方面安全保卫规章制度。使全行的每个职工、各业务操作流程都有严格的制约和考核。在枪支管理上,严密出入库手续,做到“双人管库,枪弹分管,收回入库”。守库押运工作,坚持双车双抢武装押运,确保安全。加大对值班值宿检查力度。行长、专职干部定期不定期抽查,采取亲自查、电话查、事后了解查等不同形式及时堵塞漏洞,防患未然。2004年区农发行被评为县安全保卫先进单位。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 2004年区农发行紧密结合实际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组织职工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学习先进人物事迹,进行“爱岗敬业、艰苦创业、廉洁从业、建功立业”“四业”教育;按温家宝总理对金融系统职工干部提出的“六个严禁”的要求,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向社会公开承诺,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健全依法行政、廉政考评制度。创建中结合农发行业务实际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岗位技术能手”等一系列竞赛活动,工会、共青团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和谐向上的政治氛围。2004年经省文明办验收,区农发行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刘大维)
(七)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呼兰支行
【概 况】 2004年区建设银行实现利润129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0.41%。实现中间业务收入4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6.52%。一般性存款余额65383万元,比年初增加4836万元,增长3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3158万元,比年初增加119万元,增长1%;储蓄存款余额5225万元,比年初增加4717万元,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64507万元,比年初减少1771万元,负增长2%。其中不良贷款余额899万元,不良贷款率为1.39%。
【股份制改革】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建设银行自2003年8月起实行股份制改革,企业性质由原国有商业银行逐步转变成股份制商业银行。2004年9月15日第一部《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颁布,9月17日全行系统正式对外挂牌。同年12月3日,经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省监管局“黑银监复〖2004〗188号”文件批准,原“中国建设银行呼兰支行”正式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呼兰支行”,这标志着股份制改革初步完成。
【清理不良贷款】 按省行提出的打好“降不良、防案件、抓管理、促发展”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区建行在确保增量贷款质量和大力回收存量不良贷款两方面下大气力,抓出了成效。一是严格执行贷款审批制度,严格把握贷款准入条件,注重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谨慎推荐贷款项目,坚决杜绝新增不良贷款发生。对今年新发放贷款因人为因素造成不良或严重失职,造成“假个贷”的情况,严格按责任制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按省行要求一把手引咎辞职,主管行长、信贷科长下岗收贷,对违规职工加重处罚。二是强化对到期逾期贷款监测管理,在贷款到期前作好清收、转贷准备工作。坚持借新还旧标准,对符合条件的贷款及时申请转贷。三是盘活存量不良资产。把利民实业总公司2300万元不良贷款申请转贷。对利民自来水公司900万元不良贷款实施退出政策,即贷给利民实业总公司900万元,收回220万元。对排在前五位不良贷款大户,由行领导牵头攻关,运用政策、经济、法律等手段一户一策,剥离呼兰塑料厂、纸板厂、供热公司等不良贷款4767万元。不良贷款率压缩到2.18%。四是加大现金回收和抵债资产处理力度,利用减免息、法律诉讼等手段对钢丝厂、富强砖厂等贷款最大限度的回收现金。对已起诉的富强煤气站贷款申请法院加快执行。对房产局抵押资产加大变现力度。对已剥离、核销的不良贷款健全台账,跟踪追索。
【信贷市场营销】 一是强化信贷市场营销,积极开拓市场。按着省行“有进有退、保证重点、调整结构”的原则,调整信贷结构,确保新增贷款投放到重点优质客户和大项目上。对哈三电厂、省火电三公司、哈师大、利民实业等一些主要大户,重点投放贷款51800万元。二是以利民大学园区的哈师大建筑职业学院为重点客户,营销代发工资、基建账户、后勤资金、个人住房贷款,同时营销教师、学生个人存款。区建行已申请在大学园区一期安装六台ATM,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在客户密集区、商业繁华区的志华商诚申请打造一处现代化、多功能、标准化的精品网点学院分理处。三是从贷款规模在100万元以下,结算量少、存款少、不稳定、风险大、效益差的小客户中退出。积极发展消费贷款业务,全年累计发放消费贷款10万元。四是开展高层次营销。加大基本账户营销力度,增加结算性资金沉淀。对电力、教育重点行业,拓展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客户,全年新增贷款7200万元,扩大了市场份额。五是加快发展中间业务。通过整合业务手段,加强宣传营销,大力发展贷记卡、速汇通等个人中间业务。做好工程造价咨询、委托贷款等中间业务。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 2004年区建行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公民建设实施纲要》和建行省分行关于《加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指导意见》精神,广泛开展员工思想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建设银行“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企业精神,全面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努力创建学习型银行。10月经省、市、区委三级联合检查验收,呼兰建行被确定为“省标”合格单位,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创建成果。(何永学)
信 用 社
(一)呼兰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概 况】 2004年各项存款46148万元,比年初纯增332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42%。其中储蓄存款41966万元,比年初纯增2321万元,增长5.85%;对公存款4182万元,比年初增加999万元,增长31.4%;低成本存款15315万元,占各项存款的33%。全年发放贷款3.9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其中农业贷款2.8亿元,占总投放的72%。收回当年贷款2.96亿元,累计收回不良贷款711万元。其中现金273万元,抵贷资产变现43万元,不良贷款率为51%。各项收入实现2638万元,同比增加866万元,增长48.8%。其中贷款利息收入2028万元,同比增加816万元,增长58.6%。各项支出3092万元,同比增加340万元,收支轧差亏损463万元,同比减亏517万元,减少52.7%。19家信用社盈利13家,盈利额238万元。亏损6家,亏损额701万元,亏损面31.5%。
【改革试点工作】 2004年认真贯彻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文件精神,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了呼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制定了《增资扩股工作实施意见》《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提高资本充足率实施方案》。经学习文件,广泛宣传,组织动员,圆满完成清产核资和增资扩股工作。年末全社股金余额达9428万元,其中职工股705万元、个体工商户股257万元、法人股188万元、农民股893万元、其他股7385万元,年内股金纯增8559万元,实现历史性突破。
【为农村经济服务】 2004年区信用社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一是在保障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基础上,“支农不唯农”,适度放开,拓宽服务领域。扩大对养奶牛、黄牛、养猪、养鸡、养羊、养鱼,种植果菜、花卉以及农村副产品加工等产业贷款投放。重点扶持乐业镇青年村养奶牛、双井镇生猪、韭菜、呼兰镇南区苗木、花卉等产业发展。到4月末全区投放支农贷款3.4亿元,同比多放农业贷款8000万元。全区336个村,村村都有贷款支持,贷款农户占85%。二是开展“双支”储蓄,为“三农”筹集资金。3月由区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区支农储蓄工作会议,联社成立专门班子,选调业务骨干,加班加点配合工作,用10天时间为区直各单位2149名干部职工、乡镇1001名干部职工办理了支农、支牧储蓄存款,金额1715万元。三是开发新储种,扩宽资金渠道。经请示人民银行批准,信用社在全区开办了教育储蓄业务,共吸纳存款2672户,金额1090万元。四是大力开展职工揽储,年初下达任务,制定考核办法。每月每人交100元保证金以调动职工积极性,职工揽储6100万元,人均揽储额达17万元。
【开展“清非月”活动】 为盘活不良贷款,根据各社具体情况,合理落实了“清非”任务,按月进行考核,并将6月份定为“清非月”。共收回不良贷款52.7万元,其中现金32万元,抵贷资产变现20.7万元。不良贷款纯减少49万元,不良贷款率由年初的75%降到了27%。(苏春)
(二)呼兰区银合城市信用社
【存、贷款】 2004年区银合城市信用社各项存款6410万元,同比增加850万元,增长13.4%。其中对公存款55万元,同比减少45万元,下降45%。储蓄存款6355万元,同比增加895万元,增长16.4%。各项贷款4881万元,同比减少43万元,下降0.89%。(王清彪)
保 险
(一)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呼兰支公司
【概 况】 2004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呼兰支公司被市公司列为旗舰公司,4月任命市公司副总经理刘和欣为呼兰支公司经理。随之机构做相应调整,支公司下设团体部、客户服务部、营销部。撤消对青营销服务部,保留康金、利民两个营销服务部。职工110人,其中在编7人,聘、雇佣制员工12人,代办员3人、营销员88人。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历史同期最好。全年保费收入3416万元,同比增加345万元,增长10.1%。理赔案件734件,理赔支出157万元,理赔率25.8%。上缴税金24.3万元,2004年区支公司亏损305.7万元。被市政府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被区政府命名为“呼兰区诚信单位”。
【保险业务】 2004年保费收入3416万元,其中短期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39.7万元,同比下降22%;意外险保费收入76.9万元,同比下降21.3%;健康险保费收入199万元,同比增长146%;团体寿险及银邮代理保费收入1114.5万元,同比增长71.07%;营销业务新单保费收入276.5万元,同比增长11%;续期保费1399万元。一是在“三定”基础上,打破用工界限,实行全员竟聘方式选用人才。经民主评议,严格考核,上级审批,竟聘4名部门经理,把一批业务能力强人员充实到一线岗位和重要部门,提升了一线人员整体素质。二是年初支公司根据省公司提出的“挺进山海关”企划方案要求,将保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科室、细分到人头。同时根据多劳多得,同工同酬原则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实行绩效工资,定岗定薪,极大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三是团体业务在巩固原有业务的同时,积极调整险种结构,对效益好的企业和不同客户群体,大力推销卡式保险,全年销售卡式保险保费40万元,成为新的增长点。营销业务在巩固鸿鑫险销售同时,公司开发了“国寿鸿祥两全保险”新险种。该险种具有交费低,保障高,安全投资,保本保息,年金领取灵活,养老无忧等特点,广受广大市民,尤其离退休老年人群的认可,全年吸纳“国寿鸿祥两全保险”新型险种保费10万元。四是在开展团体业务中,经理室与销售部紧密配合抓大户保险。经区政府、财政局协调,与社保局签定了120万元大额度医疗保险合同。五是与邮政、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全面签定代理协议,扩展银邮代理业务。前期已培训200人次,其他准备工作业已就绪。另与电业局、计生委签定协议,利用其在各乡镇的站(所),试行易操作的卡式保险代办业务,以延伸销售服务领域。(杨仁培)
(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呼兰支公司
【机构改革】 2004年4月市财产保险公司任命张杰为呼兰区财产保险支公司经理。为适应财产保险业市场发展需要,区支公司全面实行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按市公司要求制定了机构改革、人员重组方案,开展“呼兰支公司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的大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职工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主动参与改革。机构由过去的5科1室改为综合经营部、四个营业部。各部门经理竟聘任职,17名业务人员,双向选择重组,竟聘上岗。改革促进了财产保险业的发展,全年实现利税244万元。支公司被市政府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保险业务】 2004年主要经营有企业财产险、家庭财产险、车辆险、货物运输险、农业险、涉外险、人身伤害意外保险等7个险种。全年保费收入1552万元,占计划的77.6%,同比减少24.5%,保险数量1282户,保险金额41亿元。其中机动车险收入95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35%,创历史水平。企财险收入275万元、家庭财产险收入7万元、责任险收入87万元、信用保险收入5万元、货物运输险收入64万元、农业保险收入40万元、意外伤害保险收入122万元、其他保险收入2万元。赔款支出1365万元,理赔817件,赔付率87.96%。(王学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