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府工作计划
一、“十四五”时期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是解决当前呼兰一切问题的关键。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发展战略,哈尔滨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格局,以及呼兰作为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联动区的定位,为我们运用最新成果,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区委四届十次全会对全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二0三五远景目标,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贯彻区委新战略,积极抢抓后疫情时代发展新契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紧紧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释放地理区位、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潜力优势,加快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一定能够如期全面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区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全面构建“2+4”现代产业体系,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融入大都市、培育新动能、建设新呼兰”,打造“大健康产业新城”,为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我们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农业基础持续稳固,“2+4”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得到坚决落实,传统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新产业加快聚集、新业态加紧培育、新动能加速转换,经济开发区集聚效应、承载效应、引擎效应充分显现。
——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扎根呼兰大地,产权制度、要素市场等重点改革提速加力,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生产要素流动更趋合理,融入新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市场主体活力、内生动力、驱动能力有效激发,“办事不求人”的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城乡融合取得新成效。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更趋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生态文明收获新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水、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大为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绿色成为呼兰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民生保障开创新局面。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医疗健康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社会治理得到新提升。依法治区迈出坚实步伐,扫黑除恶常态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基层基础更加稳固,正风肃纪更加有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效。
二、2021年主要工作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开启“十四五”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按照区委全会要求,在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同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8%左右。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着重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坚持平战结合,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大局稳定的前提。要持续优化指挥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落实体系,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的艰巨性、复杂性、严峻性和长期性,把疫情防控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和侥幸。继续坚持“三防”“四早”“四集中”原则,有效提升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信息化运用等能力。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及风险人员的管控,强化“人、物、环境”同防管理,做好物资生产储备,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做好日常监测排查管控,建立健全多渠道监测和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严格执行各类“哨点”的实名登记制和首诊负责制,确保防控不出纰漏。突出抓好农村疫情防控,切实提升基层防控能力。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群众健康知识普及力度,提高个人自我防护意识。开展疫情防控全要素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按下“平战结合”切换键,就能在第一时间扑灭疫情。
(二)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不断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全年储备实施项目115个,其中,推进省百大项目1个、市重点项目10个。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户以上,总产值突破40亿元。推进实施产业项目42个,在重塑经济体系和优化产业结构上取得突破。
壮大主导产业。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进一步整合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扶持哈信诚、兴利米业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昌泰牧业、军怡冷冻食品等企业扩能增容。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扶持盛和源大豆研究所新技术、新模式落地转化。围绕“一带一城三路”旅游布局,重点发展沿江风景区,以点连线带面,打造哈尔滨休闲旅游“后花园”。支持兰河、后关地、宋家、田堡等沿江点位,大力发展集餐饮、采摘、垂钓等为一体的休闲农家乐;保护性开发河口湿地、黄土山森林公园、网红海等景点景区,推动观光旅游向周末经济业态升级;力促恒大滨江特色文化旅游、北控文体、中兴康养及总部基地项目落地,推进沿江特色文旅产业板块发展。
培育新兴产业。强化节能环保、生物科技、新材料、现代服务等4个新兴产业链延伸扩展。推动香港中联、哈尔滨临益天然气压缩母站、黑龙江天辰储气调峰等项目加速落地。围绕应急救援、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国家优先支持的重点领域,推进哈尔滨腾迈通用航空、黑龙江石墨烯科创城、中志协应急救援装备、新龙晶动植物蛋白制品等项目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城区5G网络覆盖,支持电商企业发展,拓展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培育更多A级物流企业。
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财源支柱企业,支持华电能源哈三发电厂供热增容改造。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积极引入外部战略投资,扶持具备条件的区属国有企业,以土地、资产等方式入股入市,盘活国有资产,提升国企改革质效。加强土地二次开发,依法处置“僵尸企业”和“僵尸项目”,推动腾笼换鸟、扶优育强。
提升产业链服务水平。围绕“2+4”现代产业体系,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实施产业、资源、政策、区域聚焦策略,绘制链上企业“家谱”、招商目标“图谱”,引导要素资源向产业链重点行业、重点园区聚集。继续落实重点项目区级领导包保责任制,聚焦招商引资攻坚战、项目建设储备战、签约项目审批战三个主战场,充分利用冬季审批窗口期、春季集中开工期,打通立项、审批快捷通道,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按期投产率。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专业队伍为骨干、中介组织为辅助、政府组织协调的招商新机制,组织策划好大型招商、项目推介和展洽活动,全年力争签约十亿元以上项目4个,亿元以上项目15个,储备项目线索100个以上。
(三)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打造现代示范经济开发区。开发区是呼兰“二次创业”的希望所在,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和龙头,必须加大力度持续推进。
坚持规划先行。积极推动开发区总规、详规纳入哈尔滨城市总体空间规划,高标准编制供排水、热气电等专项规划,推动绿色北药产业现代化基地、绿色食品深加工示范基地、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数字+食药”供应链安全示范基地和中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四地一园”建设布局,确保开发区建设高起点推进。
完善体制机制。按照“专班(管委会)+园区(产城运营商)”“目标+考核”的运营模式,加强与中电光谷集团的深度合作,着力引入投融资、管家式服务等专业机构,为园区管理运营、融资支撑、项目管理等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进一步完善兰控控股、龙江光谷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走市场化运营园区的新路。创新开发区人才引进管理机制,着力破除身份界限,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环境。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实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九通一平”。完成站前路、景荣路后续工程,启动景业路等道路建设工程。推进供水、污水、蒸汽、供热管网工程。启动泵站、综合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核心起步区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规划展厅中心等生产生活配套建设,满足第一批企业集中入驻需求。
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围绕产业集聚,完善以呼兰经济开发区为主体,长岭工业园区和亚麻厂片区为两翼的“一主两翼”产业园区布局,进一步优化园区功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动城发集塑、儒厨餐饮等企业集中落地达产,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当年纳税。
(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为主攻方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坚持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因人施策,充分借助寄养代种、庭院经济、电商扶贫等扶贫模式,推动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确保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只增不减。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突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确保粮食生产持续丰收。推广“金臣”系列优质大豆品种和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叫响“呼兰河”地标品牌,鲜食玉米、食用菌、大果榛子、中草药、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稳定在15万亩以上。提升养殖业规模质量与疫病防控能力,创建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场2个,带动畜牧产业整体升级。积极打造“龙头+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全链条农业产业模式,助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启动泥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改造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8.77万亩。支持双达电力等龙头企业利用富余热能,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新建温室大棚68万平方米。支持大用现代农机合作社、腰堡华阳农业、康金白家合作社等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形成农产品流通的“蓄水池”和“新渠道”。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推广沈家泽佳、杨林七佰富合作社的“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模式,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一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推动各村董事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开展资产管理和运营,推动村集体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专业化、社会化体系,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完善三级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实现权属登记、交易功能闭合运行。加强新增地源管理,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发展活力。以更大力度、更务实举措,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
全面深化改革。按时限完成事业单位改革任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建立营商环境快速反馈调整机制。继续巩固商事制度改革成果,加快建审项目审批提速,当好群众和企业的“店小二”。继续推动权力向基层下放,同步健全监管机制,确保权力放的下、接得住、管得好。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试点建设信用审批示范大厅,深化“秒批”“秒付”和“信用审批”改革。积极推行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设立“首席服务官”,推进办事指南标准化、场景化,规范事项清单,完善政务公开惠民便民地图。推进跨层级、跨部门信息互认共享,提升网络终端、移动终端和自助服务终端办事服务能力,让群众办事像网上购物一样方便。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落实援企稳岗就业各项财税扶持政策,主动服务,提升效率。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鼓励投融资担保机构在呼拓展业务,着力破解资产抵押、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等关键环节的梗阻问题。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全流程、全链条、全过程”向企业开放,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全力打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六)坚持统筹协调,全面改善城乡面貌。聚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薄弱环节,补齐短板、优化功能、提升品质,打造美丽宜居城乡新环境。
加强规划管理。持续推进乡镇街道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作用,合理布局城镇体系、产业平台、公共设施等各类空间要素,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提升城区品质。支持金域铭城公司开展多领域、多维度战略合作,持续加大老城区棚改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开展市容市貌、公共卫生、建筑垃圾、市场摊区、街面秩序、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营造整洁的城市视觉空间。稳步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持续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确保城市管理高效有序运行。
改善乡村环境。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持续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旧危房清理拆除。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达到“五有”标准。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路网规划,落实全省公路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任务。落实“三北”防护林工程任务,植树造林2000亩。推广农村自来水有偿使用机制,提高供水、管水、用水保障水平。
加强生态保护。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清洁能源替代、疏堵结合治理秸秆污染,整建制推进乡镇街道生物质锅炉集中供热;严格落实河长制,启动“智慧水务”建设,对松花江、呼兰河流域活动实行常态化监控,防止“四乱”问题反弹。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呼兰河治理工程,孟家段堤防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推进一排干清淤底泥资源化利用处理,升级改造第一污水处理厂。继续推进农业“三减”⑪行动,保护好优质寒地黑土资源。
(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补齐民生基础设施短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财政再困难,保民生的钱一分也不能少。
促进就业创业。继续开展线上线下各类专场招聘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大力开展就业创业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兰河技校等民营培训机构进一步拓展招生渠道,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推动就业带动创业,保持全区就业形势持续稳定。
加强社会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9%以上。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不低于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0%。
完善公共服务。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招聘教师130人,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继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重点科室建设。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联体建设向基层延伸。举办纪念萧红诞辰110周年等各类文体活动百场以上,不断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味。
改善出行条件。加快推进呼兰河第二大桥、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老哈伊路改扩建、堤顶路打通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规范全区公交线路经营权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能力。
深化社会治理。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开展“八五”普法,增强全民治制观念。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切实提升网上录入率、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理率、群众参评率、群众满意率水平,确保信访形势稳定。全力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违法犯罪,加快涉案托管代管企业的公益化、市场化进程,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行业治乱、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结合,持续巩固扫黑除恶战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呼兰”。
2021年重点办好10件民生实事:
1.拓宽就业渠道,新增政府公益岗位50个以上,城镇新就业260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2.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所。
3.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新建农村文化广场8处。
4.改善居住条件,完成沿河小区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5.拓展城市空间,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4处,城中村改造项目1处。
6.方便群众出行,新建公交车港湾8处,维修东府路、铁东路等15条道路;推进北二道街道路建设和通河西路改造工程,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
7.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更新红十字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等区属及部分基层卫生机构医疗设备。
8.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启动二次供水设施泵站、管线、水表改造工程。
9.提高公共交通运力,新增巡游出租汽车200台以上。
10.发展文化事业,完成萧红故居国家级3A旅游景区晋升。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行政效能。重任千钧惟担当。政府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发展使命扛在肩上,把老百姓忧乐放在心头,切实做到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突出政治引领,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始终。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从政治上把握大局、看待问题,从政治上谋划事业、推动工作。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永葆忠诚干净担当政治本色。
坚持依法履职,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积极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媒体平台作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更加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廉洁履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认真落实政府系统“一岗双责”,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整治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增强防范风险意识,以创新监管等举措减少权力寻租空间,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坚持勤勉履职,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政府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夙夜在公,持续加强效率、能力和作风建设。政府系统要带头过紧日子,压减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健全并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和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各位代表,一切美好愿景,都离不开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在建设新呼兰、开启新征程前进道路上,必将面临一个又一个艰巨挑战,也必将成就一座又一座伟大丰碑。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只要我们沿着这条正确道路矢志不渝,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创造出呼兰更加美好灿烂的辉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各位代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畏风浪、直面挑战,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答卷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呼兰不懈奋斗!
关联稿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